公元一一五年的五月,這個世界是紛亂的,擾動不安的,也是割裂的。


    在東之極,是大漢!


    現在的東漢王朝,陷入了綿延不絕的災禍。五月初,京城洛陽發生大旱災,河南及十九個郡和封國發生蝗災。


    而偏偏在這個時候,羌族諸部開始造反。


    北麵,匈奴已經沒落,可東北部的鮮卑人卻依然崛起,隱隱有成為下一個匈奴的野心。


    大漢內部的天災和人禍,綿延不絕!


    世界的東之極,羅馬走上巔峰!


    圖拉真在羅馬大搞建設,哈德良統帥十萬羅馬軍團在亞美尼亞作戰,先奪迴第比利斯,再圍攻埃裏溫,此時正和帕提亞的大軍在埃裏溫城外列陣鏖戰。


    貴霜帝國此時已經平定南部的部落叛亂,國土向著南方繼續延伸,整個印度的北部已經盡收手裏。


    帕提亞還在苦苦支撐,羅馬給他們的壓力是如此巨大,帕提亞王朝的國力難以支撐。


    五月十日,劉玉將這些年管理不奴族,以及和袁華等眾人的談話,整理成了一本書籍,開始用白馬少年的活字印刷術進行第一次大規模印刷測試。


    這本書的名字是《論國之本》


    書籍的序章,可以清楚的了解不奴族創始團隊對整個不奴族未來建國的看法和將要做什麽。


    “觀此世間,地廣而人稀,行五十裏,而無人煙,實為常態。


    人,在此世間何其稀少而珍貴!


    我不奴族,若要建國,當先固國本。


    國本有四,其一,人以地為本;其二,國以民為本;其三,未來以工業,教育和科學為本;其四,天人合一,生生不息。


    所謂“人以地為本”!


    我不奴人,天賦地權。任何新加入之人,新生之兒女皆有耕地和魚塘三十畝,一家皆有一屋,有棉田一畝,有麻田三畝,此為人之根本,不可交易,不可動搖!


    人若無依無靠,其心必亂,人心若亂,不奴動蕩!


    我不奴之人,天生有三個自有:“一是土地,二是房屋,三是從業”。


    若從商,或從工,土地可交由當地政府耕種,收益之四分之一歸於個人。四分之一,歸於當地政府雇傭人力。


    若自己耕種,收入之一半歸於個人。


    所謂“國以民為本”,則是國家收取一半稅收的責任。


    安全,救災,重建,勞動工具,牛馬羊種,道路,橋梁,農田水利,城市建設,工廠建設,科學研究,皆有人民貢獻的一半收入支出。


    不奴族,不會有免費的徭役。從軍,工程,皆由政府按標準人天直接支付鐵錢給個人,由白馬少年和執鞭者雙線統管。支出的每一個鐵錢,白馬少年和執鞭者均要簽字,若違紀,終生追責。


    關於地方治理,我不奴族在各個城市設立白馬少年和執鞭者的學校,凡畢業之白馬少年去到地方,要在村莊,工廠,軍隊工作三年以後,根據政績,由各地大匠師會議合議,然後由山海城審核,挑選優秀者成為官員。


    任何官員的任期隻有六年,每年要到各個城市的大匠師會議匯報和接受廣場質詢。六年之後由大匠師會議評定,是否繼續錄用,升遷或者辭退。


    另,我不奴族將組建巡迴法團,每年招收白馬少年和少年的執鞭者,分春秋兩季,分兩批人,從山海城出發,巡遊天下各個城市和村落。民間之聲,由他們帶迴山海城大匠師會議。


    若,天有災落,則臨近之鄉村和城市必須救助,臨近之軍團必須救助。其開支列表,由我不奴族大匠師會議補足。


    我不奴族,土地不可交易,但為鼓勵創意和投資,今開啟運輸,工業和商業這三個領域。私人可投資於這三個行業,所得按國法納稅,之後是自己的家庭收入。


    所謂“未來以工業和科學為本”。


    早年,我們已經鼓勵分享創意,創意帶來收入的不同,此為我不奴族之根本。


    而創意來自科學!


    科學來自於教育!


    今不奴族,每年將拿出全族收入的百分之五,永遠用於教育和科學。


    而科學要變成財富,就需要工業!


    匠師,是不奴族的統治根基,而不奴族的生存要以“工業”為根基。


    我們以工業為核心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天災不可控,可工業可以逆天而行!有足夠的水泥和磚塊,我們可以修建水車,水庫,蓄水池,水渠,池塘對抗旱災。有足夠的農業工具,我們可以獲得更大的糧食產出。有足夠的燃料和火爐,我們可以安然渡過寒冷的冬日。若天災綿延,我不奴族可以用工業物資來換取糧食,獲取未發生天災地區的食物,獲得全民基本口糧。甚至,我們可以用工業的能力製造大船,橫渡大海,在新的世界耕耘土地,在災年迴補,來拯救萬民!


    二,人禍橫行,工業能夠橫掃萬方,震懾天下宵小!


    一個人的力量,可能打不過一頭狼!


    但是穿上甲胄,拿上刀斧和弓箭,一個人就能對付五頭狼。


    但強大的工業,能夠武裝數十萬不奴人,能夠震懾周邊所有的動亂,給我們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


    三,唯有工業,能幫助我們飛向蒼穹!


    我堅信袁華的故事,我堅信人類終有一日將飛越蒼穹,直達星空!可萬裏之行,始於足下!今不奴族,以工業為根基,我們腳踏大地,仰望星空。今天,我們是星空裏孤獨的星球,明日,我們的後代將環抱千萬顆星球,是宇宙一極!


    教育,科學,工業,三者是我不奴之魂,絕不可鬆懈和怠倦!


    所謂“天人合一,生生不息”,這個理念來自於袁華,他預言了這片土地未來的變遷,千年以後因為過度的放牧,過度的砍伐,原本的森林和草場會變成荒漠,原本的人間天堂,會變成一片荒蕪的人類禁區。


    人生於世間,要耗費無數草木,若隻是索取而不贈予,天道就無法輪迴,人道與天道就會離亂。


    今我不奴族立法,“凡從自然取一木,當歸還天地二木;取草喂羊,不可任由羊群啃食草根,要割草而喂。


    要培育草子,要在春天向大地迴饋這些草籽。


    讓我不奴族的大地,天人合一,生生不息。”


    這本書,後麵有關於四個國本的詳細描述,第一次印刷是六千本,將送給所有的中級以上匠師和匠官。


    而五月,老阿拉什也遞交了一份文件,是關於軍事統領權歸屬的問題。


    他要避免貴霜反噬大月氏的曆史再次發生。


    這老家夥上來就直白的說出自己的心意,“軍為國之刃,刃不可以自伐!今我請求成立軍事兩層管理係統,學習袁華所說之紅軍長征故事裏的政委體係,以軍事機構之中的白馬少年為根基,軍事長官管軍事,白馬少年管政治,二者並行,相互製衡。一切嚐試, 從我西部戰區開始。


    軍事長官,在任何軍中任職不可超過六年,六年到期必須更換軍區和直屬部隊,軍官亦是官,不可有例外!


    另,軍官和白馬少年,每年也必須在各個城市接受山海城直屬軍官團的述職調查,凡結黨營私者,立刻扣押送山海城審理。經大匠師會議複議,確有其事者,斬立決!”


    這位曆經滄桑、經驗豐富的老家夥,曾經身披戎裝,縱橫沙場。在那硝煙彌漫的歲月裏,他憑借著果敢堅毅的性格和高超的軍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了眾人敬仰的對象。在軍隊之中,他的威望如日中天,無人能及。無論是新兵還是老兵,都對他心悅誠服,言聽計從。


    由於長期身處軍旅生涯,他對於軍人們的所思所想可謂了如指掌。他深知每一名戰士內心深處的渴望與恐懼,明白他們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而在眾多軍人當中,乞力和彥等人更是與他誌同道合,彼此之間有著深厚的信任和默契。


    正因如此,當麵對一些棘手的問題時,這位老將軍毫不猶豫地決定挺身而出,以鐵血手段推行新的軍人立法。他深知要想讓軍隊保持強大的戰鬥力和高度的紀律性,就必須要有一套完善且嚴格的法規製度來約束和規範每一個人的行為。哪怕這個過程需要對自己身邊最親近的戰友們開刀,他也在所不惜。


    他已然深思熟慮過了,如果有人對此心存異議,那大可以來找他當麵商談。不過,這可不是普通的交談方式,而是要雙方手持利斧,麵對麵地坐下來,慢慢地談……今天若是不談妥當了,萬一哪天他不幸離世,那麽就再也沒有人能夠談得成這件事了!至於袁華嘛,他人倒是心地善良,可就是太過仁慈手軟,根本下不了揮動斧頭的狠心啊!而乞力呢,也許具備這樣的膽量和魄力,但畢竟還太過年輕氣盛,像他這般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實在不應該過早地沾染軍隊裏那些血腥汙穢之事。如此一來,也就隻能由我這個老家夥親自出馬、勉為其難啦!哼哼,誰要是膽敢在這裏胡言亂語、大放厥詞,輕則讓他卷鋪蓋走人,重則直接把他人給送走嘍!


    這些袁華都不知道,他還在美洲的犄角旮旯裏,滿腳泥濘,灰頭土臉的,帶著上千人,正挖著運河。


    隻是他的故事開始發揮影響力,開始慢慢產生影響,影響著整個不奴族的命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與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霞漫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霞漫山河並收藏大漢與羅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