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這個地方地廣而人稀,大多數部族都是從事遊牧生活,牛羊不少,人並不多。
偏偏這地方,礦場多的數也數不清,石油就那麽露天在大地上,無人在乎。
袁華作為礦業大學的高材生,跟著白馬少年縱馬山川,看到這麽多礦山,看著那些原油,眼睛都火熱了。
他讓工業部門做出鐵皮桶子,將黑色的液體黃金裝進鐵皮桶子,用大車運迴不奴族的源啟城,開始了偉大的石油分離實驗。
開玩笑,石油蒸餾那玩意的原理圖,他完全記得,現在他帶著一群工匠在無人的荒地裏,開始搭建加熱器和小型蒸餾塔。
他其實就是負責畫圖,向所有工匠描述原理,然後讓他們先做一個非常微型的鋼鐵蒸餾實驗設備,要求很簡單,先蒸餾一桶原油,看看能不能把煤氣,汽油,煤油,柴油,石蠟和各種油分離出來。
他現在最想要的其實是煤油,石蠟,潤滑油和瀝青。
第一個可以做煤油燈,第二個可以做防腐,第三個可以替代大量動物油做軸承潤滑,最後一個可以用來鋪路。
想想看,公元一百年,煤油燈,瀝青馬路,屌不屌?
結果,他十一月離開源啟城,十二月就收到了一個禮物。
這群工匠還在製作實驗設備,但他們居然利用石油可以燃燒的特性製作了一個石油燈!
對,直接燒石油的燈,用羅馬工匠的製作的彩色玻璃片,加上不奴族的鋼鐵框架,裏麵裝上一小桶石油,可以燃燒一個晚上,隻是味道有的大。
但這玩意,燃燒的火焰很大,亮度不錯,放在戶外做照明,絕對沒有問題。
於是,袁華帶著這個需要用馬車運輸的大石油燈,前往不奴族在山海城的廣場。
他讓人製作一個磚頭底座,然後每天夜晚點燃這盞燈,給這個廣場的夜晚帶來冬日裏的光明。
第二天,這個東西就成了新聞,廣場上擠滿了人,看著這個奇怪的東西,居然不用加柴,可以燃燒整整一個夜晚,而且非常明亮。
劉玉和崔力也去看了,他們找到袁華,問他:“你造這個東西用來幹嘛?”
袁華笑著說:“不是我造的,是源啟城的工匠們造著玩的,有意思嗎?”
劉玉笑著問:“這東西燒的是什麽?”
袁華說:“地下的黑色油,草原上有很多。”
崔力對這東西很感興趣,他說道:“我想在廣場上多擺一些,冬日的夜晚它們顯得明亮,溫暖。另外,我自己也想買一個擺在院子裏”
袁華笑了,說道:“我們自己就可以造,去源啟城那邊運一些石油迴來就可以。”
劉玉的雄心更大,她問道:“是不是,隻要有石油,這個燈可以一直燃燒下去?”
袁華點點頭,說道:“當然”
劉玉對崔力說道:“我們來點亮山海城吧!讓這座城市成為冬夜裏的光明之城。”
崔力很驚訝,他問道:“那要造多少這種燈?”
袁華再旁邊說道:“每一百米一盞燈應該就夠了”
劉玉做出了決定,她說道:“這將是山海城送給所有城市居民的新年禮物,在這片山海之間,我們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座不夜之城。”
袁華和崔力看著劉玉,兩個人都吃驚於這位女子的胸懷,她居然要照亮一座城市?
袁華點點頭,說道:“說不定,這也是一個產品,我們先用山海城打個樣板工程。”
他們拿出地圖,計算了一下,好家夥,要製作至少四千三百盞石油燈,每個月要用掉三百桶石油。
袁華疑惑道看向二人問到:“值得嗎?”
崔力和劉玉同時點頭,說道:“值得!”
袁華不明白了,反問:“為啥啊?”
劉玉說:“文明的光。”
崔力說:“不奴人的驕傲。”
袁華把毛筆一扔,把心一橫,說道:“開幹!”
為了不奴人的驕傲,為了這冬夜裏文明的光,我們幹了!
於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石油工業的大型項目產生了。
於是,石油被源源不斷的送草原上被采集,送到源啟城,又裝船送往山海城。
慢慢的,這成了一個全新的職業,越來越多的城市和人加入其中。
江海,源啟,希望和不屈,都知道了山海城的宏偉計劃,他們都表示要製作自己的石油燈,用來迎接新年的到來,一個新的產業就此誕生。
十二月,石油蒸餾器開始工作,開始是一個小小的蒸餾塔,工匠們真的分流出了不同的油料,這些油料的特性各不相同,袁華要的東西開始出現。
工業部門也發現了價值,特別是煤油燈和潤滑油,讓他們欣喜若狂,這樣可以減少食用油脂的大量消耗,獲得的產量也遠遠高於動物油和植物油,這簡直就是上天賜給不奴族的禮物。
在源啟城用瀝青,鋪了一小段馬路,簡直也是神跡,馬車走上去無比輕盈。而且瀝青覆蓋過的路麵,不會再生長雜草,一切都是如此完美,簡直就是馬路的神級材料。
而軍事部門也測試了石油彈,“熱吻”變成了非常恐怖的武器,石油的燃燒是無解的存在,遠比木炭要難處理的多,他們會附著物體的表麵,根本無法熄滅。
這種武器是薄鐵皮包裹著石油,外麵是一層沁油的皮子,點燃皮子,然後拋射。轟擊在物體表麵,薄鐵皮會碎裂,燃燒的皮子會點燃裏麵的石油,而潑灑開的石油會一直附著在物體的表麵燃燒。
後來這種彈藥,被直接用做成了圓球狀厚瓷器,作用和薄鐵皮差不多,但成本更低,可以大規模燒製。
裏麵的油料,也變成了煤油,簡直喪心病狂。
原本他們還想用汽油,被袁華阻止了,那玩意燃燒太過劇烈,別把自己玩完了。
潤滑油也開始送往倉庫,送一批到各地驛站,開始掛牌銷售,這東西比羊油和牛油便宜很多,供商隊的馬車隊使用。
商人是非常敏銳的,一種新的油料出現,可以用於馬車軸承,那麽也可以用於門軸,用於任何機械活動部件,很多商人已經開始成桶的購買潤滑油,除了在路途上使用,也準備帶一些迴去銷售。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起來,氣溫也開始不斷地下降。這一變化使得原本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商路,如今也慢慢地冷清了下來。那些曾經頻繁穿梭於道路之上的商隊,此刻也漸漸地減少了它們的身影。
然而,仍有許多商隊選擇在這個時候停下他們匆忙的腳步,暫時駐留在不奴族所在的城市之中。這些商人們深知寒冬的威力,明白繼續前行可能會麵臨諸多困難和危險。於是,他們決定在這裏耐心等待,等待著春天那溫暖而和煦的陽光再次照耀大地,等待著冰雪消融、道路暢通無阻的時刻到來。
在不奴族廣袤的土地上,每一座城市裏的客棧都呈現出一片熱鬧非凡、人頭攢動的景象。那些大大小小的客棧無一不是門庭若市,住客盈門。
有的客棧門口擠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旅人,他們或是背著沉甸甸的行囊,或是牽著馬匹,焦急地等待著店家安排房間;有的則在大堂內與同伴談笑風生,分享著各自旅途中的奇聞異事和驚險經曆。
店內的夥計們忙得不可開交,穿梭於人群之間,為客人端茶倒水、送菜送飯。而掌櫃更是一刻也不得閑,既要招唿新到的客人,又要協調客房的分配,還要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盡管如此忙碌,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熱情的笑容,因為這繁榮的生意讓他們感到無比欣喜。
春節來臨前的一天,客棧的老板通知所有商人,“明日,請各位晚上在廣場集合,我們不奴族請各位一起吃餃子。”
他們前幾日,已經把客人的名單送到城市管理機構,這是城市要求他們送達的,用來計算餃子的數量。
春節的山海城,寒風凜冽卻也擋不住熱鬧的氛圍。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城市廣場上人聲鼎沸,本地人與外地人齊聚一堂,共同迎接這特別的時刻。
廣場中央,熊熊篝火燃燒起來,火光映照著一張張興奮的臉龐。人們圍坐在篝火旁,熱氣騰騰的茶水在爐火上冒著熱氣,茶香四溢。大家一邊喝茶,一邊暢談著各自的家鄉趣事,歡聲笑語在夜空中迴蕩。
酒香也在這熱鬧的場景中彌漫開來,山海城第一次熱情地拿出自家酒坊釀造的美酒,與外地朋友一同分享。以前不奴族是不釀酒的,因為糧食不夠。現在糧食夠了,各個城市會少量釀酒和製作酒精。現在,各個城市的廣場上,酒杯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那是友情與喜悅的交響樂。而那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更是讓人垂涎欲滴。餃子皮薄餡大,咬上一口,滿是春節的味道。大家你一筷我一叉,吃得津津有味,仿佛這小小的餃子,承載著無盡的幸福與團圓。
吃完餃子,每個人還能去領兩根羊肉串,廣場上都是餃子和烤肉的香味。
當最後一口餃子下肚,人們紛紛起身,目光齊齊投向連接廣場的各個街道。廣場上瞬間安靜下來,隻有篝火還在劈裏啪啦地燃燒,仿佛在為即將上演的盛景奏響序曲。
隨著一聲鼓聲想起,咚咚咚的鼓聲裏,數千盞石油燈逐一點亮。
刹那間,整個山海城被璀璨的燈火照亮,滿目星光。燈光從街道的兩旁灑下,從每一處角落蔓延開來,將這座城市裝扮得絢麗多彩。
那些剛剛坐海船抵達碼頭的商人和海員們,此時無比震撼,他們雖然沒吃到餃子,卻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畫卷。
遠處的鼓聲裏,一朵朵星光,一點點綻放,就像一朵星光的花朵,在黑夜裏慢慢綻開,何其壯麗!
山海城這一刻簡直就像滿城溫暖的星光,無比美麗,無比迷人,讓人震撼。
一位穿著裘皮的帕提亞商人,感慨道:“好一座星辰之城!”
連袁華看著燈火在鼓聲中滿滿在城市裏點亮,都感慨不已:“疑似銀河落山海啊!”
劉玉也呢喃道:“何似人間?”
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同陷入讚歎與驕傲之中。本地人自豪地向外地朋友介紹著這座城市的變遷,講述著石油燈背後的創新。而外地人則驚歎於這不夜之城的壯麗,他們一邊感歎,一邊迫不及待地打聽這石油燈的購買渠道。各地商會的代表們更是摩拳擦掌,他們看到了商機,看到了這座城市獨有的魅力與活力。
在這滿城燈火的映照下,人們的心緊緊相連。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在這一刻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包容與熱情。春節的山海城,因這篝火、這燈火、這餃子,這團圓,而變得更加美好。
偏偏這地方,礦場多的數也數不清,石油就那麽露天在大地上,無人在乎。
袁華作為礦業大學的高材生,跟著白馬少年縱馬山川,看到這麽多礦山,看著那些原油,眼睛都火熱了。
他讓工業部門做出鐵皮桶子,將黑色的液體黃金裝進鐵皮桶子,用大車運迴不奴族的源啟城,開始了偉大的石油分離實驗。
開玩笑,石油蒸餾那玩意的原理圖,他完全記得,現在他帶著一群工匠在無人的荒地裏,開始搭建加熱器和小型蒸餾塔。
他其實就是負責畫圖,向所有工匠描述原理,然後讓他們先做一個非常微型的鋼鐵蒸餾實驗設備,要求很簡單,先蒸餾一桶原油,看看能不能把煤氣,汽油,煤油,柴油,石蠟和各種油分離出來。
他現在最想要的其實是煤油,石蠟,潤滑油和瀝青。
第一個可以做煤油燈,第二個可以做防腐,第三個可以替代大量動物油做軸承潤滑,最後一個可以用來鋪路。
想想看,公元一百年,煤油燈,瀝青馬路,屌不屌?
結果,他十一月離開源啟城,十二月就收到了一個禮物。
這群工匠還在製作實驗設備,但他們居然利用石油可以燃燒的特性製作了一個石油燈!
對,直接燒石油的燈,用羅馬工匠的製作的彩色玻璃片,加上不奴族的鋼鐵框架,裏麵裝上一小桶石油,可以燃燒一個晚上,隻是味道有的大。
但這玩意,燃燒的火焰很大,亮度不錯,放在戶外做照明,絕對沒有問題。
於是,袁華帶著這個需要用馬車運輸的大石油燈,前往不奴族在山海城的廣場。
他讓人製作一個磚頭底座,然後每天夜晚點燃這盞燈,給這個廣場的夜晚帶來冬日裏的光明。
第二天,這個東西就成了新聞,廣場上擠滿了人,看著這個奇怪的東西,居然不用加柴,可以燃燒整整一個夜晚,而且非常明亮。
劉玉和崔力也去看了,他們找到袁華,問他:“你造這個東西用來幹嘛?”
袁華笑著說:“不是我造的,是源啟城的工匠們造著玩的,有意思嗎?”
劉玉笑著問:“這東西燒的是什麽?”
袁華說:“地下的黑色油,草原上有很多。”
崔力對這東西很感興趣,他說道:“我想在廣場上多擺一些,冬日的夜晚它們顯得明亮,溫暖。另外,我自己也想買一個擺在院子裏”
袁華笑了,說道:“我們自己就可以造,去源啟城那邊運一些石油迴來就可以。”
劉玉的雄心更大,她問道:“是不是,隻要有石油,這個燈可以一直燃燒下去?”
袁華點點頭,說道:“當然”
劉玉對崔力說道:“我們來點亮山海城吧!讓這座城市成為冬夜裏的光明之城。”
崔力很驚訝,他問道:“那要造多少這種燈?”
袁華再旁邊說道:“每一百米一盞燈應該就夠了”
劉玉做出了決定,她說道:“這將是山海城送給所有城市居民的新年禮物,在這片山海之間,我們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座不夜之城。”
袁華和崔力看著劉玉,兩個人都吃驚於這位女子的胸懷,她居然要照亮一座城市?
袁華點點頭,說道:“說不定,這也是一個產品,我們先用山海城打個樣板工程。”
他們拿出地圖,計算了一下,好家夥,要製作至少四千三百盞石油燈,每個月要用掉三百桶石油。
袁華疑惑道看向二人問到:“值得嗎?”
崔力和劉玉同時點頭,說道:“值得!”
袁華不明白了,反問:“為啥啊?”
劉玉說:“文明的光。”
崔力說:“不奴人的驕傲。”
袁華把毛筆一扔,把心一橫,說道:“開幹!”
為了不奴人的驕傲,為了這冬夜裏文明的光,我們幹了!
於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石油工業的大型項目產生了。
於是,石油被源源不斷的送草原上被采集,送到源啟城,又裝船送往山海城。
慢慢的,這成了一個全新的職業,越來越多的城市和人加入其中。
江海,源啟,希望和不屈,都知道了山海城的宏偉計劃,他們都表示要製作自己的石油燈,用來迎接新年的到來,一個新的產業就此誕生。
十二月,石油蒸餾器開始工作,開始是一個小小的蒸餾塔,工匠們真的分流出了不同的油料,這些油料的特性各不相同,袁華要的東西開始出現。
工業部門也發現了價值,特別是煤油燈和潤滑油,讓他們欣喜若狂,這樣可以減少食用油脂的大量消耗,獲得的產量也遠遠高於動物油和植物油,這簡直就是上天賜給不奴族的禮物。
在源啟城用瀝青,鋪了一小段馬路,簡直也是神跡,馬車走上去無比輕盈。而且瀝青覆蓋過的路麵,不會再生長雜草,一切都是如此完美,簡直就是馬路的神級材料。
而軍事部門也測試了石油彈,“熱吻”變成了非常恐怖的武器,石油的燃燒是無解的存在,遠比木炭要難處理的多,他們會附著物體的表麵,根本無法熄滅。
這種武器是薄鐵皮包裹著石油,外麵是一層沁油的皮子,點燃皮子,然後拋射。轟擊在物體表麵,薄鐵皮會碎裂,燃燒的皮子會點燃裏麵的石油,而潑灑開的石油會一直附著在物體的表麵燃燒。
後來這種彈藥,被直接用做成了圓球狀厚瓷器,作用和薄鐵皮差不多,但成本更低,可以大規模燒製。
裏麵的油料,也變成了煤油,簡直喪心病狂。
原本他們還想用汽油,被袁華阻止了,那玩意燃燒太過劇烈,別把自己玩完了。
潤滑油也開始送往倉庫,送一批到各地驛站,開始掛牌銷售,這東西比羊油和牛油便宜很多,供商隊的馬車隊使用。
商人是非常敏銳的,一種新的油料出現,可以用於馬車軸承,那麽也可以用於門軸,用於任何機械活動部件,很多商人已經開始成桶的購買潤滑油,除了在路途上使用,也準備帶一些迴去銷售。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起來,氣溫也開始不斷地下降。這一變化使得原本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商路,如今也慢慢地冷清了下來。那些曾經頻繁穿梭於道路之上的商隊,此刻也漸漸地減少了它們的身影。
然而,仍有許多商隊選擇在這個時候停下他們匆忙的腳步,暫時駐留在不奴族所在的城市之中。這些商人們深知寒冬的威力,明白繼續前行可能會麵臨諸多困難和危險。於是,他們決定在這裏耐心等待,等待著春天那溫暖而和煦的陽光再次照耀大地,等待著冰雪消融、道路暢通無阻的時刻到來。
在不奴族廣袤的土地上,每一座城市裏的客棧都呈現出一片熱鬧非凡、人頭攢動的景象。那些大大小小的客棧無一不是門庭若市,住客盈門。
有的客棧門口擠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旅人,他們或是背著沉甸甸的行囊,或是牽著馬匹,焦急地等待著店家安排房間;有的則在大堂內與同伴談笑風生,分享著各自旅途中的奇聞異事和驚險經曆。
店內的夥計們忙得不可開交,穿梭於人群之間,為客人端茶倒水、送菜送飯。而掌櫃更是一刻也不得閑,既要招唿新到的客人,又要協調客房的分配,還要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盡管如此忙碌,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熱情的笑容,因為這繁榮的生意讓他們感到無比欣喜。
春節來臨前的一天,客棧的老板通知所有商人,“明日,請各位晚上在廣場集合,我們不奴族請各位一起吃餃子。”
他們前幾日,已經把客人的名單送到城市管理機構,這是城市要求他們送達的,用來計算餃子的數量。
春節的山海城,寒風凜冽卻也擋不住熱鬧的氛圍。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城市廣場上人聲鼎沸,本地人與外地人齊聚一堂,共同迎接這特別的時刻。
廣場中央,熊熊篝火燃燒起來,火光映照著一張張興奮的臉龐。人們圍坐在篝火旁,熱氣騰騰的茶水在爐火上冒著熱氣,茶香四溢。大家一邊喝茶,一邊暢談著各自的家鄉趣事,歡聲笑語在夜空中迴蕩。
酒香也在這熱鬧的場景中彌漫開來,山海城第一次熱情地拿出自家酒坊釀造的美酒,與外地朋友一同分享。以前不奴族是不釀酒的,因為糧食不夠。現在糧食夠了,各個城市會少量釀酒和製作酒精。現在,各個城市的廣場上,酒杯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那是友情與喜悅的交響樂。而那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更是讓人垂涎欲滴。餃子皮薄餡大,咬上一口,滿是春節的味道。大家你一筷我一叉,吃得津津有味,仿佛這小小的餃子,承載著無盡的幸福與團圓。
吃完餃子,每個人還能去領兩根羊肉串,廣場上都是餃子和烤肉的香味。
當最後一口餃子下肚,人們紛紛起身,目光齊齊投向連接廣場的各個街道。廣場上瞬間安靜下來,隻有篝火還在劈裏啪啦地燃燒,仿佛在為即將上演的盛景奏響序曲。
隨著一聲鼓聲想起,咚咚咚的鼓聲裏,數千盞石油燈逐一點亮。
刹那間,整個山海城被璀璨的燈火照亮,滿目星光。燈光從街道的兩旁灑下,從每一處角落蔓延開來,將這座城市裝扮得絢麗多彩。
那些剛剛坐海船抵達碼頭的商人和海員們,此時無比震撼,他們雖然沒吃到餃子,卻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畫卷。
遠處的鼓聲裏,一朵朵星光,一點點綻放,就像一朵星光的花朵,在黑夜裏慢慢綻開,何其壯麗!
山海城這一刻簡直就像滿城溫暖的星光,無比美麗,無比迷人,讓人震撼。
一位穿著裘皮的帕提亞商人,感慨道:“好一座星辰之城!”
連袁華看著燈火在鼓聲中滿滿在城市裏點亮,都感慨不已:“疑似銀河落山海啊!”
劉玉也呢喃道:“何似人間?”
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同陷入讚歎與驕傲之中。本地人自豪地向外地朋友介紹著這座城市的變遷,講述著石油燈背後的創新。而外地人則驚歎於這不夜之城的壯麗,他們一邊感歎,一邊迫不及待地打聽這石油燈的購買渠道。各地商會的代表們更是摩拳擦掌,他們看到了商機,看到了這座城市獨有的魅力與活力。
在這滿城燈火的映照下,人們的心緊緊相連。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在這一刻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包容與熱情。春節的山海城,因這篝火、這燈火、這餃子,這團圓,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