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漢中城,劉諶等人剛剛坐下。
就得到了一個消息。
有一部分漢軍和魏軍俘虜起了衝突。
起衝突的雙方分別是漢軍中的無常軍和魏軍俘虜中的石苞軍。
這些無常軍本就是為了複仇而存在的。
經過兩場戰鬥後,隻剩下兩千多人。
隻可惜他們真正的仇人石苞已經跟著鍾會逃到了河北岸。
無處發泄恨意的他們,就把目標瞄向了被 俘虜的上庸兵馬。
劉諶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也很是頭疼。
無常軍是一把雙刃劍,好處就是作戰悍不畏死,壞處就是他們生來隻為複仇。
“把他們和那些俘虜分開安置,不許他們再接觸!”
一時沒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劉諶也隻能先行安撫住這些人。
讓他們不要接觸。
漢中雖然拿下來了,但是後續工作才剛剛展開。
這一戰,魏軍損失很大,漢軍的損失也不小。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劉諶便待在漢中城裏。
薑維等人便帶著兵馬前往各處收攏屍體和潰散的士兵。
發現魏軍屍體就地掩埋,漢軍屍體則一並歸攏到漢中城外。
好在現在天氣還足夠的冷,倒也不用擔心屍體堆積會產生疫病。
“陛下,此戰我們共損失士兵三萬餘人,各級將官五百多人。”
“其中還有兩千多人失蹤 ,數千具屍體不知姓名!”
“除了之前箕穀之戰已經掩埋的之外,城外共收攏屍體兩萬餘。”
數天後 ,當薑維把這些消息歸攏到一起,報告給劉諶的時候。
劉諶也不由得長歎一聲。
大漢舉傾國之力,才湊出來這十萬能戰之士,一個漢中之戰就報銷了三分之一。
怎麽不讓人感到心疼。
“將這些遺體掩埋於城西。”
“然後在其上蓋祠,名為忠烈祠!”
“再把這些將士們的牌位立於祠中。”
“祠門朝北,朕要這些將士們看著朕將來是如何奪迴漢家江山的!”
“另外派人前往成都,召陳壽、諸葛京和諸葛顯前來。”
劉諶的話讓薑維等人一愣。
從來隻有文臣武將入祠,什麽時候普通士兵也能夠進入祠堂受香火了?
“陛下此舉,是不是有點太過了?”
“那些士兵立個墳塋即可,又何必將他們供奉在忠烈祠中?”
薑維試探著說道。
立忠烈祠這件事,薑維並不反對。
有功之臣,本就能配享宗廟。
但是漢中之戰死去的那些將領,還遠沒有到達配享宗廟的地位。
所以在漢中另立一祠,倒也還算說得過去。
可是連同那些士兵一起進入祠廟,這就有點太那啥了。
往後還有那麽多場大戰,難不成所有的戰死士兵都要供奉到忠烈祠中?
薑維的話自然也引來了其餘人的讚同。
覺得劉諶這麽做有點過了,把那些戰死將領 送進忠烈祠就足夠了。
至於那些普通士兵,無需在意。
劉諶聞言卻搖了搖頭:
“這些戰死的將領固然有功。”
“可若是沒有這千千萬萬的普通士兵,光靠這些將領可撐不起這一場大勝。”
“他們雖然渺小,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但也是為大漢流血犧牲的人,他們不應該被遺忘。”
“大漢會永遠記得他們!”
“不光是這次,往後的每一次,戰死的將士們都要被供奉其中,永享大漢香火!”
聽到劉諶的話,薑維等人便不再反對。
立刻開始著手安排建造忠烈祠的事情。
又過了幾天,接到旨意的陳壽等人從成都匆匆趕來。
陳壽臉上滿是喜色的從馬車上抱下來厚厚的一摞賀表。
“驚聞陛下奪迴漢中。”
“大漢舉國沸騰,百官無不欣然。”
“聽聞陛下召臣來漢中,百官紛紛獻上賀表,由臣帶來漢中,獻與陛下!”
諸葛京和諸葛顯也在對劉諶行禮後,恭賀漢中大勝。
劉諶命人接過賀表 ,最上麵赫然是宗預的賀表。
隻是一眼,就能感受到宗預得到收迴漢中後的欣喜若狂。
字裏行間無不透露著張揚。
接下來是譙周、張紹、郤正等官員的賀表,裏麵也無不流露出欣喜之情。
劉諶笑著說道:
“眾卿有心了!”
陳壽臉上的笑意更濃:
“此戰陛下斬首數萬,俘敵數萬,消息傳到偽朝,必然令偽朝上下震動。”
“從此不敢再窺視大漢!”
“假以時日,陛下必能帶領我們重迴長安!”
薑維等人聽到陳壽的話,也是隨聲附和。
劉諶倒也沒有阻攔他們的恭維,本身就是大勝,又何必謙虛?
等到氣氛穩定下來之後,劉諶說道:
“朕召你來,是讓你為忠烈祠題序,另外再寫一篇祭文。”
“等到忠烈祠落成之日,告祭這些為大漢戰死的英魂!”
劉諶原本是想讓譙周過來的,但是考慮到譙周年事已高。
這才選擇讓陳壽前來。
陳壽聞言臉上立刻露出肅穆之色。
建造忠烈祠的事情,自己來的路上已經聽說了。
沒想到陛下召自己前來竟然是為這件事。
“臣領命!”
等到陳壽重新站起身來。
劉諶又開口說道:
“忠烈祠畢竟是一座朝廷敕建的祠堂,所以也要分文武祭。”
“朕以為,文祭以蔣顯為首。”
“武祭就以諸葛瞻為首吧!”
“其餘死難官員和武將,按照品階大小分別陪祀其中。”
這一點,薑維他們也沒有什麽意見。
蔣顯身為此次成都之亂中死亡的最高文官,理應享受這個待遇。
至於諸葛瞻,雖然才能不足,但父子二人已經慨然為國捐軀,一切過錯都不再計較。
“還有,派人把諸葛瞻父子遺體運來漢中。”
“過兩日朕準備去定軍山祭拜丞相。”
“到時候便把諸葛瞻父子二人遺體隨葬在丞相墓旁。”
聽到劉諶的話,薑維的眼眶頓時模糊了。
“臣領旨!”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風平浪靜。
那些俘虜在薑維他們的指揮下,開始修建忠烈祠。
陳壽在漢中城裏書寫祭文。
劉諶安靜的等待諸葛瞻父子的遺體運來漢中城。
又過了幾天, 裝著諸葛瞻父子遺體的棺槨便被送到了漢中城。
諸葛京和諸葛顯扶著棺槨嚎啕大哭。
劉諶命二人重新披麻戴孝,隨自己一同前往定軍山!
就得到了一個消息。
有一部分漢軍和魏軍俘虜起了衝突。
起衝突的雙方分別是漢軍中的無常軍和魏軍俘虜中的石苞軍。
這些無常軍本就是為了複仇而存在的。
經過兩場戰鬥後,隻剩下兩千多人。
隻可惜他們真正的仇人石苞已經跟著鍾會逃到了河北岸。
無處發泄恨意的他們,就把目標瞄向了被 俘虜的上庸兵馬。
劉諶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也很是頭疼。
無常軍是一把雙刃劍,好處就是作戰悍不畏死,壞處就是他們生來隻為複仇。
“把他們和那些俘虜分開安置,不許他們再接觸!”
一時沒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劉諶也隻能先行安撫住這些人。
讓他們不要接觸。
漢中雖然拿下來了,但是後續工作才剛剛展開。
這一戰,魏軍損失很大,漢軍的損失也不小。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劉諶便待在漢中城裏。
薑維等人便帶著兵馬前往各處收攏屍體和潰散的士兵。
發現魏軍屍體就地掩埋,漢軍屍體則一並歸攏到漢中城外。
好在現在天氣還足夠的冷,倒也不用擔心屍體堆積會產生疫病。
“陛下,此戰我們共損失士兵三萬餘人,各級將官五百多人。”
“其中還有兩千多人失蹤 ,數千具屍體不知姓名!”
“除了之前箕穀之戰已經掩埋的之外,城外共收攏屍體兩萬餘。”
數天後 ,當薑維把這些消息歸攏到一起,報告給劉諶的時候。
劉諶也不由得長歎一聲。
大漢舉傾國之力,才湊出來這十萬能戰之士,一個漢中之戰就報銷了三分之一。
怎麽不讓人感到心疼。
“將這些遺體掩埋於城西。”
“然後在其上蓋祠,名為忠烈祠!”
“再把這些將士們的牌位立於祠中。”
“祠門朝北,朕要這些將士們看著朕將來是如何奪迴漢家江山的!”
“另外派人前往成都,召陳壽、諸葛京和諸葛顯前來。”
劉諶的話讓薑維等人一愣。
從來隻有文臣武將入祠,什麽時候普通士兵也能夠進入祠堂受香火了?
“陛下此舉,是不是有點太過了?”
“那些士兵立個墳塋即可,又何必將他們供奉在忠烈祠中?”
薑維試探著說道。
立忠烈祠這件事,薑維並不反對。
有功之臣,本就能配享宗廟。
但是漢中之戰死去的那些將領,還遠沒有到達配享宗廟的地位。
所以在漢中另立一祠,倒也還算說得過去。
可是連同那些士兵一起進入祠廟,這就有點太那啥了。
往後還有那麽多場大戰,難不成所有的戰死士兵都要供奉到忠烈祠中?
薑維的話自然也引來了其餘人的讚同。
覺得劉諶這麽做有點過了,把那些戰死將領 送進忠烈祠就足夠了。
至於那些普通士兵,無需在意。
劉諶聞言卻搖了搖頭:
“這些戰死的將領固然有功。”
“可若是沒有這千千萬萬的普通士兵,光靠這些將領可撐不起這一場大勝。”
“他們雖然渺小,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但也是為大漢流血犧牲的人,他們不應該被遺忘。”
“大漢會永遠記得他們!”
“不光是這次,往後的每一次,戰死的將士們都要被供奉其中,永享大漢香火!”
聽到劉諶的話,薑維等人便不再反對。
立刻開始著手安排建造忠烈祠的事情。
又過了幾天,接到旨意的陳壽等人從成都匆匆趕來。
陳壽臉上滿是喜色的從馬車上抱下來厚厚的一摞賀表。
“驚聞陛下奪迴漢中。”
“大漢舉國沸騰,百官無不欣然。”
“聽聞陛下召臣來漢中,百官紛紛獻上賀表,由臣帶來漢中,獻與陛下!”
諸葛京和諸葛顯也在對劉諶行禮後,恭賀漢中大勝。
劉諶命人接過賀表 ,最上麵赫然是宗預的賀表。
隻是一眼,就能感受到宗預得到收迴漢中後的欣喜若狂。
字裏行間無不透露著張揚。
接下來是譙周、張紹、郤正等官員的賀表,裏麵也無不流露出欣喜之情。
劉諶笑著說道:
“眾卿有心了!”
陳壽臉上的笑意更濃:
“此戰陛下斬首數萬,俘敵數萬,消息傳到偽朝,必然令偽朝上下震動。”
“從此不敢再窺視大漢!”
“假以時日,陛下必能帶領我們重迴長安!”
薑維等人聽到陳壽的話,也是隨聲附和。
劉諶倒也沒有阻攔他們的恭維,本身就是大勝,又何必謙虛?
等到氣氛穩定下來之後,劉諶說道:
“朕召你來,是讓你為忠烈祠題序,另外再寫一篇祭文。”
“等到忠烈祠落成之日,告祭這些為大漢戰死的英魂!”
劉諶原本是想讓譙周過來的,但是考慮到譙周年事已高。
這才選擇讓陳壽前來。
陳壽聞言臉上立刻露出肅穆之色。
建造忠烈祠的事情,自己來的路上已經聽說了。
沒想到陛下召自己前來竟然是為這件事。
“臣領命!”
等到陳壽重新站起身來。
劉諶又開口說道:
“忠烈祠畢竟是一座朝廷敕建的祠堂,所以也要分文武祭。”
“朕以為,文祭以蔣顯為首。”
“武祭就以諸葛瞻為首吧!”
“其餘死難官員和武將,按照品階大小分別陪祀其中。”
這一點,薑維他們也沒有什麽意見。
蔣顯身為此次成都之亂中死亡的最高文官,理應享受這個待遇。
至於諸葛瞻,雖然才能不足,但父子二人已經慨然為國捐軀,一切過錯都不再計較。
“還有,派人把諸葛瞻父子遺體運來漢中。”
“過兩日朕準備去定軍山祭拜丞相。”
“到時候便把諸葛瞻父子二人遺體隨葬在丞相墓旁。”
聽到劉諶的話,薑維的眼眶頓時模糊了。
“臣領旨!”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風平浪靜。
那些俘虜在薑維他們的指揮下,開始修建忠烈祠。
陳壽在漢中城裏書寫祭文。
劉諶安靜的等待諸葛瞻父子的遺體運來漢中城。
又過了幾天, 裝著諸葛瞻父子遺體的棺槨便被送到了漢中城。
諸葛京和諸葛顯扶著棺槨嚎啕大哭。
劉諶命二人重新披麻戴孝,隨自己一同前往定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