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一次王府會議
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 作者:橡皮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已深沉,星辰閃爍,月光如水般灑滿這座北地郡城。
街道上有一隊隊士卒巡邏,時不時還能聽到戰鬥聲音響起,但又很快歸於平靜。
縣衙之中,燈火通明。
李徹和一眾官員、將領坐在大堂中,不斷有侍女來來迴迴,添上茶水。
賀從龍喝了一大口茶水,皺著眉毛撇了撇嘴。
這玩意兒淡出個鳥兒,完全沒有酒好喝,也不知道殿下為啥這麽愛喝。
隨後繼續說道:“經粗略統計,目前已俘獲郡兵九千餘人,各世家府邸已被控製住,明日一早便開始抄家。”
李徹輕輕點頭:“讓兄弟們辛苦一些,把依然抵抗的郡兵勢力消滅殆盡,切勿留後患。”
“是。”賀從龍拱手道。
“諸葛先生,這內城中目前大約有多少人口?”李徹看向下方的諸葛哲。
諸葛哲連忙迴道:“世家之人占少數,隻有三千人左右。郡兵、家丁、奴婢占多數,大約有兩萬多人。”
“兩萬多人?”李徹頓感頭痛,“這些郡兵,還能用嗎?”
“為民尚可,為兵卻是不妥。”諸葛哲思考了一下,如實迴道,“說是郡兵,其實都是世家私兵,他們祖輩侍奉世家,奴性已植入骨髓中,讓其歸心怕是很難。”
“內城兩萬多人,外城接近四萬人,如此多張嘴,他們靠什麽活下去的?”錢斌好奇地問道。
諸葛哲迴道:“錢老有所不知,這片土地雖然寒冷,卻並不貧瘠。據小生多年觀察,此地最是地廣人稀,資源豐富。”
“春夏之時,山中多有野果、蘑菇、堅果,隨手便能采摘到一堆。而且此地江河縱橫,沼澤密布,魚類數量極多,即使不用漁網,人們都能抓到魚吃。”
“山中還有一種名為‘草上飛’的獸類,身長一米多,屁股上有一塊白斑,十分善於奔跑。但此獸生性好奇,隻需大喊一聲,它便會停下來觀察,此時便可用棒砸暈捕捉。”
“如此,百姓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雖然不能日日吃飽,但卻也能勉強果腹,唯有冬天難熬一些。”
諸葛哲此言一出,眾人皆是訝然不已,完全不敢相信這極北蠻荒之地,竟有如此豐富的物產。
但李徹對此卻是見怪不怪,東北野生資源之豐富,可用一句俗語說清:
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裏。
受到地理原因和獨特的氣候影響,這片土地的富饒程度,是關內人難以想象的。
由於氣候嚴寒,這裏平坦的土地長期沒有得到開發,農業發展十分原始,這裏的民族就必須依靠漁獵來補充食物。
即便如此,這片土地依舊是肅慎、靺鞨、扶餘、高句麗、女真等十多個民族的發源地,可見此地物產驚人。
在19世紀,中國黃河下遊連年遭災,黃河下遊的百姓紛紛遷徙入東北生活。
?闖關東的總人數高達4000萬人,而這片寒冷的土地,卻硬是將這四千多萬張嘴喂飽了。
“隻靠采集漁獵,饒是此地物產頗豐,怕是也養活不了太多的百姓,且不利於長久發展。”李徹開口道,“要想在這裏站穩腳跟,就必須要大力發展農業。”
諸葛哲麵露難色:“此地過於寒冷,怕是難以耕種。每年到四月份才能播種,而且隻能收獲一茬糧食,且成活率不高。”
“最重要的是,百姓們不願意種地,非是他們懶惰,實在是被蠻族劫怕了。”
說白了,阻礙古代東北發展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地緣原因。
東北北連靺鞨等蠻族,西接蒙古草原,東邊還有高句麗,可謂是四麵接敵。
在這種情況下,哪個農民敢種田?
春天辛辛苦苦把種子播下去,照顧了好幾個月,待到秋天豐收的時候,蠻人騎著馬拿著鐮刀就來搶了。
至於氣候導致莊稼隻能一年一熟,不算是什麽大問題。
大慶的主要農作物還是粟、高粱、蕎麥等,這些農作物其實並不是十分適合東北。
東北地區應該種植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
即便是一年一熟,有玉米這種高產種子在,產量上也不成問題。
而且一年一熟的種植方式,可以讓土壤得到充分的休養生息,有利於土壤保育,減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
“此事不必擔心,本王會想辦法解決。”李徹一語定音,“農業是基礎,是寧古郡目前第一要務,一定要發展。”
見李徹態度堅決,眾人自然不會有異議。
“軍隊方麵依然要擴建,此事就交給你負責。”李徹看向賀從龍,“至少先將各營編製招滿,要挑選仔細,寧缺毋濫。”
賀從龍就沒有那麽多彎彎繞了,李徹說什麽他就做什麽。
“是,殿下。”
“錢師還要忙碌一下。”李徹又看向錢斌,“待到明日將那些世家抄家之後,您還要負責統計一下財物。”
錢斌頷首道:“殿下有令,老夫照辦就是。”
李徹點了點頭,拿起茶水抿了一口。
農業、軍事、財政,便是要馬上解決的三個大問題,刻不容緩。
放下茶水,李徹又開口道:
“如今寧古郡國百廢待興,還有諸多事宜需要解決,奈何我精力有限,隻能先挑選要緊的事務解決。”
“在座各位都是棟梁之才,本王開府後尚未設立王府官職,諸位可願為我效勞?”
眾人聞言,頓時睡意全無。
跟殿下一路奔波來這關外之地,等的不就是這一天嗎?
眾人紛紛起身,齊聲應道:“願為殿下效死。”
諸葛哲猶豫了一下,隻是沉默地坐在椅子上,並未起身說話。
李徹滿意地掃視了一圈,最終將目光落在諸葛哲身上。
此人憑一己之力將偌大的乞活洞治理得井井有條,在外城數萬百姓之中頗有聲望,正是自己急需的內政型人才。
“諸葛先生,可願助我?”李徹突然開口問道。
“殿下擔憂吩咐,臣必盡全力。”諸葛哲迴道。
“好。”李徹笑著看向他,“那便入王府長史司,委屈你先當一個右長史如何?”
諸葛哲愕然地抬起頭。
王府長史司是藩王府中官職最高的機構,主要職責是掌王府之政令。
而大慶以左為尊,右長史在長史司僅次於左長史。
若是把王府必做朝廷,這個職位就相當於當朝右丞相,二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不可謂不高。
“殿下,臣是世家出身......”諸葛哲哽咽道。
李徹頓覺好笑,這位諸葛先生人品出眾,能力也很強,就是有點喜歡哭鼻子。
兩人才認識不到一天,就哭了兩三次了。
“世家之事,與先生何幹?”李徹反問道,“本王用人不看出身,唯才是舉。”
諸葛哲心頭一震。
唯才是舉?隻看才能,不看出身?
有如此胸襟,殿下果真是聖明的藩王!
“臣,諸葛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好好。”李徹大喜,上前扶起諸葛哲,“本王早知先生有大才,有先生相助,本王高枕無憂矣。”
麾下又多了一位大才,李徹心情大好。
至於諸葛哲會不會是有名無實之徒,李徹表示完全不擔心。
都姓這個姓了,那肯定是聰明人啊!
智商沒超過120,你好意思說自己姓諸葛?
街道上有一隊隊士卒巡邏,時不時還能聽到戰鬥聲音響起,但又很快歸於平靜。
縣衙之中,燈火通明。
李徹和一眾官員、將領坐在大堂中,不斷有侍女來來迴迴,添上茶水。
賀從龍喝了一大口茶水,皺著眉毛撇了撇嘴。
這玩意兒淡出個鳥兒,完全沒有酒好喝,也不知道殿下為啥這麽愛喝。
隨後繼續說道:“經粗略統計,目前已俘獲郡兵九千餘人,各世家府邸已被控製住,明日一早便開始抄家。”
李徹輕輕點頭:“讓兄弟們辛苦一些,把依然抵抗的郡兵勢力消滅殆盡,切勿留後患。”
“是。”賀從龍拱手道。
“諸葛先生,這內城中目前大約有多少人口?”李徹看向下方的諸葛哲。
諸葛哲連忙迴道:“世家之人占少數,隻有三千人左右。郡兵、家丁、奴婢占多數,大約有兩萬多人。”
“兩萬多人?”李徹頓感頭痛,“這些郡兵,還能用嗎?”
“為民尚可,為兵卻是不妥。”諸葛哲思考了一下,如實迴道,“說是郡兵,其實都是世家私兵,他們祖輩侍奉世家,奴性已植入骨髓中,讓其歸心怕是很難。”
“內城兩萬多人,外城接近四萬人,如此多張嘴,他們靠什麽活下去的?”錢斌好奇地問道。
諸葛哲迴道:“錢老有所不知,這片土地雖然寒冷,卻並不貧瘠。據小生多年觀察,此地最是地廣人稀,資源豐富。”
“春夏之時,山中多有野果、蘑菇、堅果,隨手便能采摘到一堆。而且此地江河縱橫,沼澤密布,魚類數量極多,即使不用漁網,人們都能抓到魚吃。”
“山中還有一種名為‘草上飛’的獸類,身長一米多,屁股上有一塊白斑,十分善於奔跑。但此獸生性好奇,隻需大喊一聲,它便會停下來觀察,此時便可用棒砸暈捕捉。”
“如此,百姓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雖然不能日日吃飽,但卻也能勉強果腹,唯有冬天難熬一些。”
諸葛哲此言一出,眾人皆是訝然不已,完全不敢相信這極北蠻荒之地,竟有如此豐富的物產。
但李徹對此卻是見怪不怪,東北野生資源之豐富,可用一句俗語說清:
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裏。
受到地理原因和獨特的氣候影響,這片土地的富饒程度,是關內人難以想象的。
由於氣候嚴寒,這裏平坦的土地長期沒有得到開發,農業發展十分原始,這裏的民族就必須依靠漁獵來補充食物。
即便如此,這片土地依舊是肅慎、靺鞨、扶餘、高句麗、女真等十多個民族的發源地,可見此地物產驚人。
在19世紀,中國黃河下遊連年遭災,黃河下遊的百姓紛紛遷徙入東北生活。
?闖關東的總人數高達4000萬人,而這片寒冷的土地,卻硬是將這四千多萬張嘴喂飽了。
“隻靠采集漁獵,饒是此地物產頗豐,怕是也養活不了太多的百姓,且不利於長久發展。”李徹開口道,“要想在這裏站穩腳跟,就必須要大力發展農業。”
諸葛哲麵露難色:“此地過於寒冷,怕是難以耕種。每年到四月份才能播種,而且隻能收獲一茬糧食,且成活率不高。”
“最重要的是,百姓們不願意種地,非是他們懶惰,實在是被蠻族劫怕了。”
說白了,阻礙古代東北發展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地緣原因。
東北北連靺鞨等蠻族,西接蒙古草原,東邊還有高句麗,可謂是四麵接敵。
在這種情況下,哪個農民敢種田?
春天辛辛苦苦把種子播下去,照顧了好幾個月,待到秋天豐收的時候,蠻人騎著馬拿著鐮刀就來搶了。
至於氣候導致莊稼隻能一年一熟,不算是什麽大問題。
大慶的主要農作物還是粟、高粱、蕎麥等,這些農作物其實並不是十分適合東北。
東北地區應該種植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
即便是一年一熟,有玉米這種高產種子在,產量上也不成問題。
而且一年一熟的種植方式,可以讓土壤得到充分的休養生息,有利於土壤保育,減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
“此事不必擔心,本王會想辦法解決。”李徹一語定音,“農業是基礎,是寧古郡目前第一要務,一定要發展。”
見李徹態度堅決,眾人自然不會有異議。
“軍隊方麵依然要擴建,此事就交給你負責。”李徹看向賀從龍,“至少先將各營編製招滿,要挑選仔細,寧缺毋濫。”
賀從龍就沒有那麽多彎彎繞了,李徹說什麽他就做什麽。
“是,殿下。”
“錢師還要忙碌一下。”李徹又看向錢斌,“待到明日將那些世家抄家之後,您還要負責統計一下財物。”
錢斌頷首道:“殿下有令,老夫照辦就是。”
李徹點了點頭,拿起茶水抿了一口。
農業、軍事、財政,便是要馬上解決的三個大問題,刻不容緩。
放下茶水,李徹又開口道:
“如今寧古郡國百廢待興,還有諸多事宜需要解決,奈何我精力有限,隻能先挑選要緊的事務解決。”
“在座各位都是棟梁之才,本王開府後尚未設立王府官職,諸位可願為我效勞?”
眾人聞言,頓時睡意全無。
跟殿下一路奔波來這關外之地,等的不就是這一天嗎?
眾人紛紛起身,齊聲應道:“願為殿下效死。”
諸葛哲猶豫了一下,隻是沉默地坐在椅子上,並未起身說話。
李徹滿意地掃視了一圈,最終將目光落在諸葛哲身上。
此人憑一己之力將偌大的乞活洞治理得井井有條,在外城數萬百姓之中頗有聲望,正是自己急需的內政型人才。
“諸葛先生,可願助我?”李徹突然開口問道。
“殿下擔憂吩咐,臣必盡全力。”諸葛哲迴道。
“好。”李徹笑著看向他,“那便入王府長史司,委屈你先當一個右長史如何?”
諸葛哲愕然地抬起頭。
王府長史司是藩王府中官職最高的機構,主要職責是掌王府之政令。
而大慶以左為尊,右長史在長史司僅次於左長史。
若是把王府必做朝廷,這個職位就相當於當朝右丞相,二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不可謂不高。
“殿下,臣是世家出身......”諸葛哲哽咽道。
李徹頓覺好笑,這位諸葛先生人品出眾,能力也很強,就是有點喜歡哭鼻子。
兩人才認識不到一天,就哭了兩三次了。
“世家之事,與先生何幹?”李徹反問道,“本王用人不看出身,唯才是舉。”
諸葛哲心頭一震。
唯才是舉?隻看才能,不看出身?
有如此胸襟,殿下果真是聖明的藩王!
“臣,諸葛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好好。”李徹大喜,上前扶起諸葛哲,“本王早知先生有大才,有先生相助,本王高枕無憂矣。”
麾下又多了一位大才,李徹心情大好。
至於諸葛哲會不會是有名無實之徒,李徹表示完全不擔心。
都姓這個姓了,那肯定是聰明人啊!
智商沒超過120,你好意思說自己姓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