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科拉·諾爾茲示意科德爾·赫爾進去,他則攔下了其他人。
而科德爾·赫爾也隻是輕輕的點了點頭,然後獨自一人走了進去。
進去後就看見阿雷·斯特半癱在矮床上,好像是在發呆,亦或者在思索著什麽。
科德爾·赫爾上前恭敬道:“陛下。”
阿雷·斯特這才轉頭看向了來人 見是科德爾·赫爾之後,啞然一笑道:“大使閣下,許久不見啊!”
科德爾·赫爾看著已經坐起的阿雷·斯特,也是微笑著說道:“的確是半年時間不見了,陛下。”
阿雷·斯特對科德爾·赫爾指著椅子道:“大使閣下,先請坐。”
科德爾·赫爾落座後,語氣鄭重的開口說道:“陛下,我知道您快人快語,我也就直說了。”
“總統閣下已經定下了紐約為會議召開地,並且確立了時間。”
“但是這不是說對奧斯曼有什麽意見,而針對奧斯曼,而是單純的因為距離問題。”
“參與此次會議的不隻有英美奧三國,還有許多未參與戰爭的拉美國家,作為觀察員國參與。”
“我們要想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世界新秩序,我們需要接納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和地區,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才能更好的維護世界的和平,而考慮到前往耶路撒冷的困難程度,最終才決定定於紐約。”
“而此想法是由我國提出,奧斯曼響應的,而因為這些事情,可能會導致我們之間存在一些誤會,所以我才會前來進行解釋。”
科德爾·赫爾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就告訴了阿雷·斯特,我們現在才是強者,所以遊戲的規則,應該由他們前來製定。
而奧斯曼作為次級國家,可以享受到特權,但是奧斯曼需要配合。
“聽說你們有重建蘇聯的想法?”阿雷·斯特平靜的問道。
至於為什麽阿雷·斯特會知道這件事,科德爾·赫爾沒有絲毫的意外,畢竟美國就有中情局。
“俄羅斯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國家,我們是要打倒邪惡的法西斯主義的聯盟國家。”科德爾·赫爾語氣堅定道。
“所以所有被滅國的國家,不應該支持他們獲得屬於自己的國家麽?”
“當然,烏克蘭地區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等獨立願望強烈的原國家和地區,我們也會充分尊重其民族自決性。”
“奧斯曼可以得到什麽?”阿雷·斯特依舊十分的平淡。
而就是這份平淡給予了科德爾·赫爾極大的壓力。
因為重建俄羅斯就是在削弱奧斯曼的影響力,並且還會為日後的衝突,埋下禍根。
而如此平淡的語氣,就表明此時阿雷·斯特繼續談判的欲望已經很低了。
“據相關調查研究報告,中亞地區的各個民族,與奧斯曼民族同屬於突厥民族的後裔。”科德爾·赫爾直接許諾好處道。
“整個中亞地區和印度河以西的地區,我們都將承認是奧斯曼的固有領土。”
阿雷·斯特沒有說話,隻是搖了搖頭,表示不認同。
中亞地區是麵積廣袤,可是人煙稀少,環境惡劣,根本就是一塊賠錢地。
而阿富汗和印度河西岸的領土,同樣的貧瘠,並且民族成分複雜,距離奧斯曼核心區,不但相隔甚遠,還有高山荒漠的阻礙,想要建立穩固的統治,同樣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總而言之,就是兩塊奧斯曼原本就打算放棄的爛地,所以奧斯曼不需要美國在曆史方麵為奧斯曼站台,樹立合法性。
“那麽不知道阿雷·斯特陛下是作何打算的呢?”科德爾·赫爾直接詢問道,話語中滿是警告。
阿雷·斯特絲毫不懼,依舊神色淡淡語氣淡然的說道:“恢複我國鼎盛時期在歐陸的領土。”
“那是我國的失落之地,而中亞和印度河西岸地區,我們也會尊重當地人民的意願。”
“奧匈帝國是歐陸的傳統國家,他們的曆史同樣悠久。”科德爾·赫爾話語中充斥著滿滿的拒絕。
“我們很尊敬奧匈帝國那個對手,也十分唏噓他們的下場。”阿雷·斯特也展示出了他的底線。
“各國應該獲得應有自由,可憐的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繼承者,猶太族的雄獅,他們也應當獲取自由。”科德爾·赫爾絲毫不退讓。
“山川河流,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抗衡。”阿雷·斯特搖了搖頭道。
“德軍的攻勢依舊迅猛無比,也隻有奧斯曼帝國的精銳大軍才能抵擋的住啊!”科德爾·赫爾笑著開口道。
“德國非一家之地,我國既然參戰,便必定要獲取勝利,以榮譽鋪墊未來。”阿雷·斯特語氣嚴肅的說道。
雙方的溝通就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達成了一致,至於後續的細節,有專門的人去負責。
至於協議最後的落實情況,那就要看戰爭結束後,雙方實際的控製區域了。
如果大差不差,那麽肯定就會按照協議執行,如果天差地別,那麽就注定會掀起波瀾。
1944年10月20日,阿雷·斯特抵達了巴士拉。
“陛下,日本和英國在印度的第一次戰役出結果了。”布日古德·蒙爾達恭敬的匯報道,並將一份戰報遞給了阿雷·斯特。
“據情報顯示,聯合艦隊在緬甸南部和日本艦隊爆發了大規模海戰。”
“雙方皆是互有傷亡,但是聯合艦隊擊碎了日本軍艦突出安達曼海域的意圖。”
“而日本陸軍出動20萬部隊,在盧賽丘陵地區與英國本土10萬陸軍和15萬殖民地部隊相遇。”
“由於英軍前鋒是殖民地部隊,被日本軍隊一舉擊潰,日軍乘勝追擊,結果就是迎麵撞上了後來的英國本土陸軍。”
“結果就是由於日軍錯誤的估算了英軍的戰鬥力,連戰連敗,被一舉擊潰,隻剩下不到3萬人逃迴了仰光。”
“在當地時間1944年10月17日,聯合艦隊炮轟仰光,日軍就此退出了緬甸。”
“聯軍目前已經同中華民國再度打通了陸上通道。”
阿雷·斯特輕輕頷首,果然如此,雖然日本軍人戰鬥意誌頑強,但是麵對武器裝備的碾壓,在沒有防禦工事的幫助下,根本就不是歐陸強軍的對手。
而科德爾·赫爾也隻是輕輕的點了點頭,然後獨自一人走了進去。
進去後就看見阿雷·斯特半癱在矮床上,好像是在發呆,亦或者在思索著什麽。
科德爾·赫爾上前恭敬道:“陛下。”
阿雷·斯特這才轉頭看向了來人 見是科德爾·赫爾之後,啞然一笑道:“大使閣下,許久不見啊!”
科德爾·赫爾看著已經坐起的阿雷·斯特,也是微笑著說道:“的確是半年時間不見了,陛下。”
阿雷·斯特對科德爾·赫爾指著椅子道:“大使閣下,先請坐。”
科德爾·赫爾落座後,語氣鄭重的開口說道:“陛下,我知道您快人快語,我也就直說了。”
“總統閣下已經定下了紐約為會議召開地,並且確立了時間。”
“但是這不是說對奧斯曼有什麽意見,而針對奧斯曼,而是單純的因為距離問題。”
“參與此次會議的不隻有英美奧三國,還有許多未參與戰爭的拉美國家,作為觀察員國參與。”
“我們要想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世界新秩序,我們需要接納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和地區,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才能更好的維護世界的和平,而考慮到前往耶路撒冷的困難程度,最終才決定定於紐約。”
“而此想法是由我國提出,奧斯曼響應的,而因為這些事情,可能會導致我們之間存在一些誤會,所以我才會前來進行解釋。”
科德爾·赫爾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就告訴了阿雷·斯特,我們現在才是強者,所以遊戲的規則,應該由他們前來製定。
而奧斯曼作為次級國家,可以享受到特權,但是奧斯曼需要配合。
“聽說你們有重建蘇聯的想法?”阿雷·斯特平靜的問道。
至於為什麽阿雷·斯特會知道這件事,科德爾·赫爾沒有絲毫的意外,畢竟美國就有中情局。
“俄羅斯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國家,我們是要打倒邪惡的法西斯主義的聯盟國家。”科德爾·赫爾語氣堅定道。
“所以所有被滅國的國家,不應該支持他們獲得屬於自己的國家麽?”
“當然,烏克蘭地區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等獨立願望強烈的原國家和地區,我們也會充分尊重其民族自決性。”
“奧斯曼可以得到什麽?”阿雷·斯特依舊十分的平淡。
而就是這份平淡給予了科德爾·赫爾極大的壓力。
因為重建俄羅斯就是在削弱奧斯曼的影響力,並且還會為日後的衝突,埋下禍根。
而如此平淡的語氣,就表明此時阿雷·斯特繼續談判的欲望已經很低了。
“據相關調查研究報告,中亞地區的各個民族,與奧斯曼民族同屬於突厥民族的後裔。”科德爾·赫爾直接許諾好處道。
“整個中亞地區和印度河以西的地區,我們都將承認是奧斯曼的固有領土。”
阿雷·斯特沒有說話,隻是搖了搖頭,表示不認同。
中亞地區是麵積廣袤,可是人煙稀少,環境惡劣,根本就是一塊賠錢地。
而阿富汗和印度河西岸的領土,同樣的貧瘠,並且民族成分複雜,距離奧斯曼核心區,不但相隔甚遠,還有高山荒漠的阻礙,想要建立穩固的統治,同樣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總而言之,就是兩塊奧斯曼原本就打算放棄的爛地,所以奧斯曼不需要美國在曆史方麵為奧斯曼站台,樹立合法性。
“那麽不知道阿雷·斯特陛下是作何打算的呢?”科德爾·赫爾直接詢問道,話語中滿是警告。
阿雷·斯特絲毫不懼,依舊神色淡淡語氣淡然的說道:“恢複我國鼎盛時期在歐陸的領土。”
“那是我國的失落之地,而中亞和印度河西岸地區,我們也會尊重當地人民的意願。”
“奧匈帝國是歐陸的傳統國家,他們的曆史同樣悠久。”科德爾·赫爾話語中充斥著滿滿的拒絕。
“我們很尊敬奧匈帝國那個對手,也十分唏噓他們的下場。”阿雷·斯特也展示出了他的底線。
“各國應該獲得應有自由,可憐的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繼承者,猶太族的雄獅,他們也應當獲取自由。”科德爾·赫爾絲毫不退讓。
“山川河流,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抗衡。”阿雷·斯特搖了搖頭道。
“德軍的攻勢依舊迅猛無比,也隻有奧斯曼帝國的精銳大軍才能抵擋的住啊!”科德爾·赫爾笑著開口道。
“德國非一家之地,我國既然參戰,便必定要獲取勝利,以榮譽鋪墊未來。”阿雷·斯特語氣嚴肅的說道。
雙方的溝通就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達成了一致,至於後續的細節,有專門的人去負責。
至於協議最後的落實情況,那就要看戰爭結束後,雙方實際的控製區域了。
如果大差不差,那麽肯定就會按照協議執行,如果天差地別,那麽就注定會掀起波瀾。
1944年10月20日,阿雷·斯特抵達了巴士拉。
“陛下,日本和英國在印度的第一次戰役出結果了。”布日古德·蒙爾達恭敬的匯報道,並將一份戰報遞給了阿雷·斯特。
“據情報顯示,聯合艦隊在緬甸南部和日本艦隊爆發了大規模海戰。”
“雙方皆是互有傷亡,但是聯合艦隊擊碎了日本軍艦突出安達曼海域的意圖。”
“而日本陸軍出動20萬部隊,在盧賽丘陵地區與英國本土10萬陸軍和15萬殖民地部隊相遇。”
“由於英軍前鋒是殖民地部隊,被日本軍隊一舉擊潰,日軍乘勝追擊,結果就是迎麵撞上了後來的英國本土陸軍。”
“結果就是由於日軍錯誤的估算了英軍的戰鬥力,連戰連敗,被一舉擊潰,隻剩下不到3萬人逃迴了仰光。”
“在當地時間1944年10月17日,聯合艦隊炮轟仰光,日軍就此退出了緬甸。”
“聯軍目前已經同中華民國再度打通了陸上通道。”
阿雷·斯特輕輕頷首,果然如此,雖然日本軍人戰鬥意誌頑強,但是麵對武器裝備的碾壓,在沒有防禦工事的幫助下,根本就不是歐陸強軍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