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4月1日,經過一天的休整,今日阿雷·斯特在會客廳正式會見了科德爾·赫爾和安東尼·艾登。
阿雷·斯特率先哭訴道:“是我無能啊!”
“麵對德國的進攻,不過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就折兵200餘萬。”
“實在是……唉~”阿雷·斯特重重的歎息了一聲。
科德爾·赫爾看了一眼安東尼·艾登,見他沒有說話的意思,便知道這是需要美國來出力了。
於是開口說道:“陛下不必擔憂,德國野心勃勃,肆意侵略他國的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
“美國作為民主世界的一員,是堅決反對德國的行為的。”
“我國計劃與英國5月1日,在法國西海岸進行大規模登陸計劃,至少我們將出動500萬部隊。”
“並且於同日,再度重啟亞平寧戰役,我們將以多線戰鬥的方式,來對奧斯曼進行援助。”
“並且我們還會向奧斯曼援助一批武器彈藥,由奧斯曼自由分配。”
阿雷·斯特語氣有些無奈道:“可是,這又如何才能擊敗德國的2000餘萬大軍啊!”
“實力差距太過於,巨大了,或許德國統一全世界便是天命吧。”
“你我皆是生不逢時啊!”
“若是換一個時代,或許我們當有一番作為,揚名立萬。”
“陛下,話也不能這麽說,德國的強大我們皆是有目共睹的,這是無可爭議的。”科德爾·赫爾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這明顯就是要讓美國出底線,如果打的贏,美國還願意扛起先鋒,才有的談,想拿奧斯曼當炮灰,不可能……
“鑒於此,我們美國願意承諾在歐陸戰場上,於1944年11月之前,最少投入1000萬部隊。”
“不過你我三國要簽署聯盟條約,任何一國不得單獨與德國進行單方麵和談。”
阿雷·斯特略一思索,一個月後登陸作戰,半年多以後兵力上1000萬,憑借地理優勢,奧斯曼對抗德國的消耗,應該不會太過巨大。
“但是當美國在歐陸的軍隊在1944年11月之後,至德國無條件投降之前,少於500萬時,所有條約全部作廢。”
“可以陛下,如果我們的部隊在1944年11月之後,少於500萬,奧斯曼可以將條約作廢。”科德爾·赫爾繼續道。
“同樣的,在戰爭期間,奧斯曼所有的海陸交通,我們都要可以借用。”
阿雷·斯特微微點頭道:“這是應該的。”
“那麽戰後歐洲邊界應該如何劃分呢?”
“不知道陛下有何打算呢?”科德爾·赫爾詢問道。
“歐洲自古以來,就有奧斯曼的土地,我們應該遵循曆史,恢複奧斯曼1580年的歐洲版圖。”阿雷·斯特也是毫不客氣的就說出了奧斯曼在歐洲控製範圍最大的時刻。
“我們應該尊重各民族自治,他們擁有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政府的權利,這是他們的自由,我們不能剝奪。”科德爾·赫爾說道。
之後就是各種各樣的理由,話術,曆史,條約,以及貢獻。
最終確立的邊境是奧斯曼可以獲得克裏米亞半島,以及相鄰的第聶伯河南岸土地。
瓦拉幾亞和與其接壤的黑海沿岸土地,以及一戰前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以及部分達爾馬提亞地區,塞爾維亞,黑山,阿爾巴尼亞,希臘,保加利亞。
同時奧斯曼需要負責這些地區中不願意留在奧斯曼境內生活的民眾,需要奧斯曼負責在伏爾加河和頓河及高加索山脈之間的土地上,重新為其立國。
並且烏克蘭西部地區至第聶伯河之間的區域劃歸羅馬尼亞,烏克蘭獨立,版圖整體向東移動,中亞地區成立大中亞聯邦。
芬蘭領土迴歸戰前狀態,波蘭複國。
作為對安置巴爾幹半島其它民族的補償,奧斯曼北境的邊境可變更為以南喀爾巴阡山脈,德拉瓦河,阿爾卑斯山脈,伊鬆佐河一線為界。
1944年4月8日,經過一周的談判,三國才敲定了第一次劃分範圍。
奧斯曼可謂是輸的一塌糊塗,但是卻比投降德國來的要好。
最起碼黑海奧斯曼一家獨大了,至於其它地方,等核彈出來,除非是啥資源都沒有的地,不然都別想奧斯曼放棄一寸。
新月堡,書房。
“陛下,如此一來我們不就是以同等麵積的北高加索地區換巴爾幹半島地區麽?”薩利赫·阿米爾道。
“我們為何不要求讓英美兩國出力?”
“我們還需要放棄吞並中亞地區。”
古科拉·諾爾茲有些不理解了,畢竟現在的情況大家都是處於一損俱損的狀態,如此一來奧斯曼得到的東西太少了。
而且蘇聯並沒有被削弱多少,這明顯就是美國挖的坑。
阿雷·斯特微微搖了搖頭,看向這個跟了自己20餘年的人說道:“這就是要求美國盡快出兵的代價。”
“現在雖然我們以投降逼迫著美國進行讓步,但是美國人也清楚,除非是條件太差了,不然我們是不會向德國投降的。”
“至於中亞地區,現在就是一堆爛地,現在的奧斯曼根本沒有多餘的力氣去進行開發。”
“但是那裏是泛突厥主義的範圍,天然與我們親近,所以現在我們幫助他們從蘇聯獨立,並且日後再給予他們部分支持就可以完全拉攏了。”
“完全不需要現在就進行吞並,那樣隻會是得不償失的一個舉動罷了。”
“好了,你就好好的給我當一個近衛就好了,這些事,身不由己啊!”
阿雷·斯特有些好笑道,畢竟實際上的問題是美國不同意肢解蘇聯,隻允許有限的削弱蘇聯。
如此一來,如果奧斯曼直接吞並的中亞,就會和蘇聯展開對抗,拖慢奧斯曼的發展,並且每年都需要對中亞地區進行大量的補貼。
至於北高加索地區,說白了就是弄來一堆小國來充當緩衝帶。
巴爾幹半島的利益對於奧斯曼影響歐洲來說,重要程度要遠勝於北高加索地區,再加上拿下了克裏米亞半島,黑海和奧斯曼的內海已經沒有區別了。
而奧斯曼還都伊斯坦布爾的願景,也就可以實現了,那個時候就可以喊上一聲:奧斯曼帝國複興了。
至於巴爾幹半島,埃及,蘇丹,東非等地區,在未來民族主義蓬勃發展的時代,還真不好說。
畢竟擁有石油和蘇伊士運河這兩個聚寶盆,如果不能完全同化,那麽蘇格蘭就是現成的例子。
可是就如同明朝放棄越南一樣,阿拉伯人已經……
阿雷·斯特率先哭訴道:“是我無能啊!”
“麵對德國的進攻,不過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就折兵200餘萬。”
“實在是……唉~”阿雷·斯特重重的歎息了一聲。
科德爾·赫爾看了一眼安東尼·艾登,見他沒有說話的意思,便知道這是需要美國來出力了。
於是開口說道:“陛下不必擔憂,德國野心勃勃,肆意侵略他國的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
“美國作為民主世界的一員,是堅決反對德國的行為的。”
“我國計劃與英國5月1日,在法國西海岸進行大規模登陸計劃,至少我們將出動500萬部隊。”
“並且於同日,再度重啟亞平寧戰役,我們將以多線戰鬥的方式,來對奧斯曼進行援助。”
“並且我們還會向奧斯曼援助一批武器彈藥,由奧斯曼自由分配。”
阿雷·斯特語氣有些無奈道:“可是,這又如何才能擊敗德國的2000餘萬大軍啊!”
“實力差距太過於,巨大了,或許德國統一全世界便是天命吧。”
“你我皆是生不逢時啊!”
“若是換一個時代,或許我們當有一番作為,揚名立萬。”
“陛下,話也不能這麽說,德國的強大我們皆是有目共睹的,這是無可爭議的。”科德爾·赫爾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這明顯就是要讓美國出底線,如果打的贏,美國還願意扛起先鋒,才有的談,想拿奧斯曼當炮灰,不可能……
“鑒於此,我們美國願意承諾在歐陸戰場上,於1944年11月之前,最少投入1000萬部隊。”
“不過你我三國要簽署聯盟條約,任何一國不得單獨與德國進行單方麵和談。”
阿雷·斯特略一思索,一個月後登陸作戰,半年多以後兵力上1000萬,憑借地理優勢,奧斯曼對抗德國的消耗,應該不會太過巨大。
“但是當美國在歐陸的軍隊在1944年11月之後,至德國無條件投降之前,少於500萬時,所有條約全部作廢。”
“可以陛下,如果我們的部隊在1944年11月之後,少於500萬,奧斯曼可以將條約作廢。”科德爾·赫爾繼續道。
“同樣的,在戰爭期間,奧斯曼所有的海陸交通,我們都要可以借用。”
阿雷·斯特微微點頭道:“這是應該的。”
“那麽戰後歐洲邊界應該如何劃分呢?”
“不知道陛下有何打算呢?”科德爾·赫爾詢問道。
“歐洲自古以來,就有奧斯曼的土地,我們應該遵循曆史,恢複奧斯曼1580年的歐洲版圖。”阿雷·斯特也是毫不客氣的就說出了奧斯曼在歐洲控製範圍最大的時刻。
“我們應該尊重各民族自治,他們擁有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政府的權利,這是他們的自由,我們不能剝奪。”科德爾·赫爾說道。
之後就是各種各樣的理由,話術,曆史,條約,以及貢獻。
最終確立的邊境是奧斯曼可以獲得克裏米亞半島,以及相鄰的第聶伯河南岸土地。
瓦拉幾亞和與其接壤的黑海沿岸土地,以及一戰前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以及部分達爾馬提亞地區,塞爾維亞,黑山,阿爾巴尼亞,希臘,保加利亞。
同時奧斯曼需要負責這些地區中不願意留在奧斯曼境內生活的民眾,需要奧斯曼負責在伏爾加河和頓河及高加索山脈之間的土地上,重新為其立國。
並且烏克蘭西部地區至第聶伯河之間的區域劃歸羅馬尼亞,烏克蘭獨立,版圖整體向東移動,中亞地區成立大中亞聯邦。
芬蘭領土迴歸戰前狀態,波蘭複國。
作為對安置巴爾幹半島其它民族的補償,奧斯曼北境的邊境可變更為以南喀爾巴阡山脈,德拉瓦河,阿爾卑斯山脈,伊鬆佐河一線為界。
1944年4月8日,經過一周的談判,三國才敲定了第一次劃分範圍。
奧斯曼可謂是輸的一塌糊塗,但是卻比投降德國來的要好。
最起碼黑海奧斯曼一家獨大了,至於其它地方,等核彈出來,除非是啥資源都沒有的地,不然都別想奧斯曼放棄一寸。
新月堡,書房。
“陛下,如此一來我們不就是以同等麵積的北高加索地區換巴爾幹半島地區麽?”薩利赫·阿米爾道。
“我們為何不要求讓英美兩國出力?”
“我們還需要放棄吞並中亞地區。”
古科拉·諾爾茲有些不理解了,畢竟現在的情況大家都是處於一損俱損的狀態,如此一來奧斯曼得到的東西太少了。
而且蘇聯並沒有被削弱多少,這明顯就是美國挖的坑。
阿雷·斯特微微搖了搖頭,看向這個跟了自己20餘年的人說道:“這就是要求美國盡快出兵的代價。”
“現在雖然我們以投降逼迫著美國進行讓步,但是美國人也清楚,除非是條件太差了,不然我們是不會向德國投降的。”
“至於中亞地區,現在就是一堆爛地,現在的奧斯曼根本沒有多餘的力氣去進行開發。”
“但是那裏是泛突厥主義的範圍,天然與我們親近,所以現在我們幫助他們從蘇聯獨立,並且日後再給予他們部分支持就可以完全拉攏了。”
“完全不需要現在就進行吞並,那樣隻會是得不償失的一個舉動罷了。”
“好了,你就好好的給我當一個近衛就好了,這些事,身不由己啊!”
阿雷·斯特有些好笑道,畢竟實際上的問題是美國不同意肢解蘇聯,隻允許有限的削弱蘇聯。
如此一來,如果奧斯曼直接吞並的中亞,就會和蘇聯展開對抗,拖慢奧斯曼的發展,並且每年都需要對中亞地區進行大量的補貼。
至於北高加索地區,說白了就是弄來一堆小國來充當緩衝帶。
巴爾幹半島的利益對於奧斯曼影響歐洲來說,重要程度要遠勝於北高加索地區,再加上拿下了克裏米亞半島,黑海和奧斯曼的內海已經沒有區別了。
而奧斯曼還都伊斯坦布爾的願景,也就可以實現了,那個時候就可以喊上一聲:奧斯曼帝國複興了。
至於巴爾幹半島,埃及,蘇丹,東非等地區,在未來民族主義蓬勃發展的時代,還真不好說。
畢竟擁有石油和蘇伊士運河這兩個聚寶盆,如果不能完全同化,那麽蘇格蘭就是現成的例子。
可是就如同明朝放棄越南一樣,阿拉伯人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