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
正在召開會議的是,東條英機,他一人身兼陸軍大臣、內政大臣,以後又兼任文部大臣、商工大臣、軍需大臣等職,集各種大權於一身。
是日本天皇之下的第一人,擁有絕對的權勢,而現在他同樣十分的煩躁。
因為他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遭遇到了無法突破的困境。
西南方中華民國,敗而不潰,陸陸續續已經打了六年了,也占據了中華民國麵積超過300餘萬平方公裏的精華土地和超過2個多億的民眾。
但是政府就是沒有崩潰,一直在進行抵抗,拖住了日本大半的陸軍。
還有那東南亞和大洋洲,在東南亞方麵進攻印度受阻,北上雲南還是受阻,由於後勤補給的壓力和惡劣的氣候環境,非戰鬥減員的情況,居高不下。
在大洋洲,原本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三個月絕對可以拿下澳大利亞,可是美軍了,現在聽說英軍也要來了。
而日本已經沒有多餘的力量再向澳大利亞傾斜了。
“關於英國放出來的消息,他們將派遣10萬陸軍幫助澳大利亞抗擊我們大日本皇軍。”
“你們都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首相閣下,如果我們能夠拿下澳大利亞,那麽各種礦石將得到補充,我們大日本帝國將會不再受到資源缺乏的影響。”木村兵太郎?說道。
“所以我認為,或許我們可以從支那戰場上,抽取30萬大日本皇軍和皇協軍,前往澳大利亞進行支援。”
“完全占領澳大利亞等大洋洲各地,還可以讓美國在南太平洋地區沒有後勤保障之地。”
“從而無力與大日本帝國爭奪製海權,不然如果澳大利亞被英美兩國收複後。”
“他們將在南太平洋地區站穩腳跟,從而威脅到我們在馬來群島的統治。”
杉山元?則是有不同意見,反駁道:“抽調30萬部隊對於支那戰場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支那戰場是我國的主要戰場。”
“我們掠奪無數的資源,不就是為了徹底拿下支那,結束戰爭,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麽?”
“又豈能因為澳大利亞而本末倒置呢?”
“抽調大批量的陸軍可能會讓支那軍隊,抓住機會進行反擊。”
“一旦讓支那收複那些人口稠密地區,我們想要再度打下來,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所以我認為不能抽調支那戰場上的士兵,我們應該暫時先延緩在澳大利亞的推進。”
“集中東南亞和支那戰場上的軍力,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支那。”
“各位可不要忘了,蘇聯還支援了支那許多的機床,他們已經可以自主生產反坦克炮還其它各種各式不同口徑的大炮了。”
“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越是不利。”
杉山元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日本現在的處境就是如此。
中華民國日益增強,英美開始將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到了太平洋西部。
此時的日本軍隊加上皇協軍,總人數約有800餘萬,其中海軍180萬,陸軍420萬,皇協軍預估不下於200餘萬。
單是一個中華民國的戰場就拖住了近300餘萬陸軍,180餘萬的皇協軍,這就導致了日本在東南亞地區和澳大利亞地區的兵力不足。
問題是抽調30萬日本軍隊能不能打的贏在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軍隊,以及更強大的英國軍隊和美國軍隊。
東條英機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現在這種局麵,該如何是好。
不由得暗罵了一聲:該死蘇聯人,活該被滅國。
“現在如果我們不去支援澳大利亞的部隊,那麽他們必定沒有勝利的希望,甚至有可能會被再度推下海。”木村兵太郎?再度開口說道。
“就如同我說過的,一旦喪失了能源物資的供給,那麽整個日本的工廠將會陷入停產的狀態。”
“到時候我們前線的部隊,吃什麽?用什麽?”
“所以我們更應該優先進攻擁有豐富礦產資源,但是軍事力量較弱的澳大利亞。”
“隻要我們趕在英美兩國派遣的援軍,再次趕到之前,控製澳大利亞,那麽……”
“所以我還是堅持暫時先抽調一部分支那戰場上的大日本皇軍,投入到澳大利亞戰場。”
“至於中華民國極速擴充的實力,他們的內部也不和啊?”
“我們可以通過正宗的手段,再度扶持一個傀儡國度,減輕我們的壓力。”
杉山元?還是不讚同的搖了搖頭道:“澳大利亞多少人口?”
“不過區區700萬爾。”
“可是支那擁有萬的人口,他們的戰爭潛力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根本就沒有對比的必要性。”
“澳大利亞的確擁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可是放棄在支那戰場的優勢,就是在進行慢性的死亡。”
“現在的支那就擁有超過400萬的軍隊,我們的武器裝備優越於他們,才在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可是當他們武裝出和我們同等裝備水平的部隊之後,他們憑借著龐大的人口,用人數堆也能堆死我們。”
“所以我還是堅持認為我們應該優先保障支那戰場的優勢地位,並且快速擊敗支那政府。”
“打斷他們的發展,不然可能10年的時間,他們就有可能對我們形成二打一的局麵。”
雙方你來我往,就到底是抽調本土的士兵還是中華民國的士兵前往澳大利亞進行支援。
還是放任澳大利亞目前的情況,然後派遣本土的部隊前往中華民國戰場支援。
至於美國人對本土的轟炸,由於遠洋且沒有補給的情況下,美國是無法登陸作戰的,所以暫時可以抽調本土是可以的。
整場會議就在眾人的爭論下落下了帷幕,本土是日本的核心,所有的工業區都在這裏,被美國天天轟炸肯定不行。
所以東條英機否決了調動本土防禦部隊的想法,現在在中華民國的反抗強度也是愈來愈強了。
畢竟子彈和炮彈的傷害力比起來,簡直可以說是天差地別的啊!
正在召開會議的是,東條英機,他一人身兼陸軍大臣、內政大臣,以後又兼任文部大臣、商工大臣、軍需大臣等職,集各種大權於一身。
是日本天皇之下的第一人,擁有絕對的權勢,而現在他同樣十分的煩躁。
因為他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遭遇到了無法突破的困境。
西南方中華民國,敗而不潰,陸陸續續已經打了六年了,也占據了中華民國麵積超過300餘萬平方公裏的精華土地和超過2個多億的民眾。
但是政府就是沒有崩潰,一直在進行抵抗,拖住了日本大半的陸軍。
還有那東南亞和大洋洲,在東南亞方麵進攻印度受阻,北上雲南還是受阻,由於後勤補給的壓力和惡劣的氣候環境,非戰鬥減員的情況,居高不下。
在大洋洲,原本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三個月絕對可以拿下澳大利亞,可是美軍了,現在聽說英軍也要來了。
而日本已經沒有多餘的力量再向澳大利亞傾斜了。
“關於英國放出來的消息,他們將派遣10萬陸軍幫助澳大利亞抗擊我們大日本皇軍。”
“你們都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首相閣下,如果我們能夠拿下澳大利亞,那麽各種礦石將得到補充,我們大日本帝國將會不再受到資源缺乏的影響。”木村兵太郎?說道。
“所以我認為,或許我們可以從支那戰場上,抽取30萬大日本皇軍和皇協軍,前往澳大利亞進行支援。”
“完全占領澳大利亞等大洋洲各地,還可以讓美國在南太平洋地區沒有後勤保障之地。”
“從而無力與大日本帝國爭奪製海權,不然如果澳大利亞被英美兩國收複後。”
“他們將在南太平洋地區站穩腳跟,從而威脅到我們在馬來群島的統治。”
杉山元?則是有不同意見,反駁道:“抽調30萬部隊對於支那戰場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支那戰場是我國的主要戰場。”
“我們掠奪無數的資源,不就是為了徹底拿下支那,結束戰爭,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麽?”
“又豈能因為澳大利亞而本末倒置呢?”
“抽調大批量的陸軍可能會讓支那軍隊,抓住機會進行反擊。”
“一旦讓支那收複那些人口稠密地區,我們想要再度打下來,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所以我認為不能抽調支那戰場上的士兵,我們應該暫時先延緩在澳大利亞的推進。”
“集中東南亞和支那戰場上的軍力,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支那。”
“各位可不要忘了,蘇聯還支援了支那許多的機床,他們已經可以自主生產反坦克炮還其它各種各式不同口徑的大炮了。”
“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越是不利。”
杉山元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日本現在的處境就是如此。
中華民國日益增強,英美開始將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到了太平洋西部。
此時的日本軍隊加上皇協軍,總人數約有800餘萬,其中海軍180萬,陸軍420萬,皇協軍預估不下於200餘萬。
單是一個中華民國的戰場就拖住了近300餘萬陸軍,180餘萬的皇協軍,這就導致了日本在東南亞地區和澳大利亞地區的兵力不足。
問題是抽調30萬日本軍隊能不能打的贏在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軍隊,以及更強大的英國軍隊和美國軍隊。
東條英機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現在這種局麵,該如何是好。
不由得暗罵了一聲:該死蘇聯人,活該被滅國。
“現在如果我們不去支援澳大利亞的部隊,那麽他們必定沒有勝利的希望,甚至有可能會被再度推下海。”木村兵太郎?再度開口說道。
“就如同我說過的,一旦喪失了能源物資的供給,那麽整個日本的工廠將會陷入停產的狀態。”
“到時候我們前線的部隊,吃什麽?用什麽?”
“所以我們更應該優先進攻擁有豐富礦產資源,但是軍事力量較弱的澳大利亞。”
“隻要我們趕在英美兩國派遣的援軍,再次趕到之前,控製澳大利亞,那麽……”
“所以我還是堅持暫時先抽調一部分支那戰場上的大日本皇軍,投入到澳大利亞戰場。”
“至於中華民國極速擴充的實力,他們的內部也不和啊?”
“我們可以通過正宗的手段,再度扶持一個傀儡國度,減輕我們的壓力。”
杉山元?還是不讚同的搖了搖頭道:“澳大利亞多少人口?”
“不過區區700萬爾。”
“可是支那擁有萬的人口,他們的戰爭潛力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根本就沒有對比的必要性。”
“澳大利亞的確擁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可是放棄在支那戰場的優勢,就是在進行慢性的死亡。”
“現在的支那就擁有超過400萬的軍隊,我們的武器裝備優越於他們,才在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可是當他們武裝出和我們同等裝備水平的部隊之後,他們憑借著龐大的人口,用人數堆也能堆死我們。”
“所以我還是堅持認為我們應該優先保障支那戰場的優勢地位,並且快速擊敗支那政府。”
“打斷他們的發展,不然可能10年的時間,他們就有可能對我們形成二打一的局麵。”
雙方你來我往,就到底是抽調本土的士兵還是中華民國的士兵前往澳大利亞進行支援。
還是放任澳大利亞目前的情況,然後派遣本土的部隊前往中華民國戰場支援。
至於美國人對本土的轟炸,由於遠洋且沒有補給的情況下,美國是無法登陸作戰的,所以暫時可以抽調本土是可以的。
整場會議就在眾人的爭論下落下了帷幕,本土是日本的核心,所有的工業區都在這裏,被美國天天轟炸肯定不行。
所以東條英機否決了調動本土防禦部隊的想法,現在在中華民國的反抗強度也是愈來愈強了。
畢竟子彈和炮彈的傷害力比起來,簡直可以說是天差地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