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迴中央集團軍,雖然是在明麵上向德國示弱,表示奧斯曼沒有與德國開戰的想法。
可是如果德國和奧斯曼持續交惡,那麽奧斯曼就可以在巴爾幹這種更適合奧斯曼軍隊作戰的環境下同德國開戰。
而且奧斯曼擁有黑海的製海權,德國想要進攻奧斯曼就要翻越高加索山脈,然後小高加索山脈,大高加索山脈等地區,才能對奧斯曼造成一定的恐慌。
所以對於奧斯曼來說,與德國在烏克蘭地區開戰是十分不利的。
阿雷·斯特微微點頭,也表示了認可,於是也不再糾結道:“既然如此,就傳令給埃夫利克·曼弗瑅,讓他率領中央集團軍迴防安納托利亞和南巴爾幹地區。”
“另外傳令多巴安·薩拉法爾,由他率領的中亞集團軍,全權負責蘇聯的一切事務。”
“著亞巴赫·努爾艾力,向利比亞地區增加駐軍至60萬,另外讓其加大對東非的進攻強度。”
印度那是沒辦法,遭瘟了。
可是在東非兵力占優,部隊構成也都是抓來的壯丁,卻沒有什麽進展就有些不應該了。
“是,陛下。”魯爾哈紮·提亞夫爾恭敬的應下。
英格蘭,倫敦。
溫斯頓·丘吉爾有些頹廢,現在德國在準備登陸英國本土的計劃,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
可是英國卻依舊得將部隊派遣至地中海和北非,配合美軍作戰。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現在卻需要看美國人的臉色,看自己曾經的殖民地的臉色。
現在的英國由於在地中海缺乏支點,喪失了地中海的製海權,從而使得印度,澳大利亞等地的物資,運抵英國本土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而且澳大利亞和印度還在遭受著奧斯曼和日本的威脅,迫使目前英國所需要的一大部分物資,都需要美國的援助。
而受製於美國的英國,現在整個國家都處於一片低迷之中。
這場戰爭還有繼續下去的必要麽?現在的英國頂天了就是和奧斯曼是一個等級的國家,而德國和美國則是超越奧斯曼的強國。
這場戰爭過後,英國還能剩下什麽?這是溫斯頓·丘吉爾現在所思考的。
德國贏,要麽英國被德國征服,要麽成為美國和德國對抗的前沿陣地。
美國贏,那麽最起碼英國本土的領土完整是可以得到保證的,甚至如果殖民地不產生變動的話,英國還有崛起的希望。
“咚咚咚!”
突如其來的敲門聲,打亂了溫斯頓·丘吉爾的思緒。
“進!”
“吱!”安東尼·艾登推開門走了進來。
“首相閣下,這是我軍從奧斯曼獲取的情報。”安東尼·艾登邊說邊遞上了一個信封。
溫斯頓·丘吉爾接過信封,打開查看了起來,片刻後瞧著手中的信件,溫斯頓·丘吉爾有些疑惑的問道:“你是說,這消息是從奧斯曼傳過來的?”
“是的,首相閣下,正是從奧斯曼獲得的情報。”安東尼·艾登肯定道。
看著眼前的德國東歐軍事圖,和在布魯塞爾正在準備的德國登陸計劃部隊情況。
像這種消息,可不像是會隨便就漏出來的,英國人現在都還沒有如此具體的情報呢!
那麽既然奧斯曼能夠得到如此重要的情報,那就是說明這份情報不是靠英國的情報員打探到的。
而是奧斯曼人故意泄露的,那麽奧斯曼人的動機又是什麽呢?
“你說奧斯曼人是不是和德國人在東歐問題上鬧掰了,不然這份文件可就沒有什麽可信度了。”溫斯頓·丘吉爾隨意的說道。
安東尼·艾登皺眉道:“目前沒有明確的消息,不過據蘇聯人傳來的消息,兩國在對蘇聯的處理方案中存在嚴重的分歧。”
“目前兩國都在與蘇聯進行單獨的姌和談判,而且雙方的要求在烏克蘭地區擁有巨大的重疊。”
“而現在德國人正處於意氣風發的一個狀態,或許強硬的對奧斯曼進行了……”
“或許就是因為如此,隻是奧斯曼人的心理落差太過巨大,所以才想要給德國一些苦頭嚐嚐吧。”
“奧斯曼人,也可能在不自量力的覬覦著世界霸主的寶座呢。”
溫斯頓·丘吉爾輕輕點點頭,這麽一說還真的有可能啊!
或許在奧斯曼看來,德國要防備英美兩國,根本無力幹涉他們。
而英美兩國也無法越過德國全力進攻奧斯曼,畢竟想要進攻奧斯曼,就要獲取地中海製海權,就要先占領意大利,而占領意大利獲得地中海製海權之後,德國人也就睡不著了。
因為英美兩國便可以從意大利向東進攻巴爾幹,向西進攻維希法國,向北進攻德國南部(包括奧地利)。
而德國如果不出兵,那麽在陷入孤掌難鳴的最後,同樣會被擊敗,再度背上沉重的枷鎖。
所以德國可以接受一個虛弱,半殘的奧斯曼,而不能接受奧斯曼被英美滅掉,也不希望奧斯曼可以強盛下去。
或許這就是奧斯曼人要出賣德國最根本性的原因吧。
“他們現在還不配覬覦這個位置。”溫斯頓·丘吉爾霸氣的說道。
不過有幾分是裝出來的,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印度目前情況如何了?”溫斯頓·丘吉爾問道。
“目前入侵印度的奧斯曼軍隊,因為瘟疫的原因,已經退迴了印度河西岸,目前為止並沒有進攻的意圖。”安東尼·艾登說道。
“不過由於瘟疫快速傳播的原因,目前印度傷亡人數已經多達上千萬人了。”
“或許我們在沒有成功研製出疫苗時,也可以暫時先撤離印度,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
就現在印度瘟疫擴張的速度,以及兇悍的程度,你說這場瘟疫是因為奧斯曼軍隊來印度後因為水土不服引起的。
實在是沒有一丁點的說服力,但是如果這真的是奧斯曼研製出來的毒氣武器,那麽恐慌的就不止是印度人了。
所以所有人都默契的不說這個問題,而之所以著急入侵奧斯曼本土,也是這個原因,如果在的黎波裏沒有問題,在與奧斯曼軍隊在班加西交手後便可以知道結果了。
所以安東尼·艾登現在不認為英國人留在印度還有什麽必要。
可是如果德國和奧斯曼持續交惡,那麽奧斯曼就可以在巴爾幹這種更適合奧斯曼軍隊作戰的環境下同德國開戰。
而且奧斯曼擁有黑海的製海權,德國想要進攻奧斯曼就要翻越高加索山脈,然後小高加索山脈,大高加索山脈等地區,才能對奧斯曼造成一定的恐慌。
所以對於奧斯曼來說,與德國在烏克蘭地區開戰是十分不利的。
阿雷·斯特微微點頭,也表示了認可,於是也不再糾結道:“既然如此,就傳令給埃夫利克·曼弗瑅,讓他率領中央集團軍迴防安納托利亞和南巴爾幹地區。”
“另外傳令多巴安·薩拉法爾,由他率領的中亞集團軍,全權負責蘇聯的一切事務。”
“著亞巴赫·努爾艾力,向利比亞地區增加駐軍至60萬,另外讓其加大對東非的進攻強度。”
印度那是沒辦法,遭瘟了。
可是在東非兵力占優,部隊構成也都是抓來的壯丁,卻沒有什麽進展就有些不應該了。
“是,陛下。”魯爾哈紮·提亞夫爾恭敬的應下。
英格蘭,倫敦。
溫斯頓·丘吉爾有些頹廢,現在德國在準備登陸英國本土的計劃,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
可是英國卻依舊得將部隊派遣至地中海和北非,配合美軍作戰。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現在卻需要看美國人的臉色,看自己曾經的殖民地的臉色。
現在的英國由於在地中海缺乏支點,喪失了地中海的製海權,從而使得印度,澳大利亞等地的物資,運抵英國本土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而且澳大利亞和印度還在遭受著奧斯曼和日本的威脅,迫使目前英國所需要的一大部分物資,都需要美國的援助。
而受製於美國的英國,現在整個國家都處於一片低迷之中。
這場戰爭還有繼續下去的必要麽?現在的英國頂天了就是和奧斯曼是一個等級的國家,而德國和美國則是超越奧斯曼的強國。
這場戰爭過後,英國還能剩下什麽?這是溫斯頓·丘吉爾現在所思考的。
德國贏,要麽英國被德國征服,要麽成為美國和德國對抗的前沿陣地。
美國贏,那麽最起碼英國本土的領土完整是可以得到保證的,甚至如果殖民地不產生變動的話,英國還有崛起的希望。
“咚咚咚!”
突如其來的敲門聲,打亂了溫斯頓·丘吉爾的思緒。
“進!”
“吱!”安東尼·艾登推開門走了進來。
“首相閣下,這是我軍從奧斯曼獲取的情報。”安東尼·艾登邊說邊遞上了一個信封。
溫斯頓·丘吉爾接過信封,打開查看了起來,片刻後瞧著手中的信件,溫斯頓·丘吉爾有些疑惑的問道:“你是說,這消息是從奧斯曼傳過來的?”
“是的,首相閣下,正是從奧斯曼獲得的情報。”安東尼·艾登肯定道。
看著眼前的德國東歐軍事圖,和在布魯塞爾正在準備的德國登陸計劃部隊情況。
像這種消息,可不像是會隨便就漏出來的,英國人現在都還沒有如此具體的情報呢!
那麽既然奧斯曼能夠得到如此重要的情報,那就是說明這份情報不是靠英國的情報員打探到的。
而是奧斯曼人故意泄露的,那麽奧斯曼人的動機又是什麽呢?
“你說奧斯曼人是不是和德國人在東歐問題上鬧掰了,不然這份文件可就沒有什麽可信度了。”溫斯頓·丘吉爾隨意的說道。
安東尼·艾登皺眉道:“目前沒有明確的消息,不過據蘇聯人傳來的消息,兩國在對蘇聯的處理方案中存在嚴重的分歧。”
“目前兩國都在與蘇聯進行單獨的姌和談判,而且雙方的要求在烏克蘭地區擁有巨大的重疊。”
“而現在德國人正處於意氣風發的一個狀態,或許強硬的對奧斯曼進行了……”
“或許就是因為如此,隻是奧斯曼人的心理落差太過巨大,所以才想要給德國一些苦頭嚐嚐吧。”
“奧斯曼人,也可能在不自量力的覬覦著世界霸主的寶座呢。”
溫斯頓·丘吉爾輕輕點點頭,這麽一說還真的有可能啊!
或許在奧斯曼看來,德國要防備英美兩國,根本無力幹涉他們。
而英美兩國也無法越過德國全力進攻奧斯曼,畢竟想要進攻奧斯曼,就要獲取地中海製海權,就要先占領意大利,而占領意大利獲得地中海製海權之後,德國人也就睡不著了。
因為英美兩國便可以從意大利向東進攻巴爾幹,向西進攻維希法國,向北進攻德國南部(包括奧地利)。
而德國如果不出兵,那麽在陷入孤掌難鳴的最後,同樣會被擊敗,再度背上沉重的枷鎖。
所以德國可以接受一個虛弱,半殘的奧斯曼,而不能接受奧斯曼被英美滅掉,也不希望奧斯曼可以強盛下去。
或許這就是奧斯曼人要出賣德國最根本性的原因吧。
“他們現在還不配覬覦這個位置。”溫斯頓·丘吉爾霸氣的說道。
不過有幾分是裝出來的,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印度目前情況如何了?”溫斯頓·丘吉爾問道。
“目前入侵印度的奧斯曼軍隊,因為瘟疫的原因,已經退迴了印度河西岸,目前為止並沒有進攻的意圖。”安東尼·艾登說道。
“不過由於瘟疫快速傳播的原因,目前印度傷亡人數已經多達上千萬人了。”
“或許我們在沒有成功研製出疫苗時,也可以暫時先撤離印度,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
就現在印度瘟疫擴張的速度,以及兇悍的程度,你說這場瘟疫是因為奧斯曼軍隊來印度後因為水土不服引起的。
實在是沒有一丁點的說服力,但是如果這真的是奧斯曼研製出來的毒氣武器,那麽恐慌的就不止是印度人了。
所以所有人都默契的不說這個問題,而之所以著急入侵奧斯曼本土,也是這個原因,如果在的黎波裏沒有問題,在與奧斯曼軍隊在班加西交手後便可以知道結果了。
所以安東尼·艾登現在不認為英國人留在印度還有什麽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