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目前奧斯曼在中亞地區的軍隊已經推進至西西伯利亞平原邊境了,但是因為後勤的原因,目前已經無力再度突進了。”拉夫連季·貝利亞一邊說,一邊觀察著約瑟夫·斯大林的表情。
畢竟現在要說的這個消息雖然沒有列寧格勒淪陷嚴重,但是也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見約瑟夫·斯大林的臉色沒有變化,拉夫連季·貝利亞才繼續道:“不過他們依舊在試圖突破烏拉爾河防線,從東北方向和東南方向進攻斯大林格勒與莫斯科。”
“並且據傳言,因為受到英美兩國出兵地中海周邊地區的影響,奧斯曼將會向斯大林格勒戰場,再次投入100萬軍隊。”
“並且放話,要三月滅亡我們,恢複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領土。”
約瑟夫·斯大林狠狠的吸了一口煙,過了半晌才吐出了煙霧。
也就是說莫斯科沒有援軍了,那麽現在該如何是好呢?
一旦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也淪陷了,那麽整個東歐地區就守不住了。
而喪失了東歐和中亞地區,憑借著西伯利亞的那三千多萬人,還能撐多久?
至於說搞遊擊戰,在大平原上搞遊擊戰,是能跑得過飛機,還是德國人和奧斯曼人不搞屠殺。
現在的情況就是隻能憑借自身的實力硬扛,等待轉機,英美如果不想輸掉這場戰爭,那麽必然不會輕易的讓蘇聯倒下的。
約瑟夫·斯大林輕輕敲了敲煙鬥,將思考時的燃燒殆盡的煙灰抖落了出來。
收拾好煙鬥後才緩緩開口說道:“奧斯曼?”
“他們還在做他們的春秋大夢呢麽?”
“現在隻不過是一時得意而已,就有些找不著北了。”
“他們耗時一個月了,也沒有拿下斯大林格勒啊?”
“撿漏一個我們基本沒有設防的中亞,就如此自滿,須知驕兵必敗。”
“所以奧斯曼必定將會失敗,而我們的敵人將會隻有德國。”
麵對約瑟夫·斯大林的說法,在場的蘇聯高官,個個都是在大清洗下活下來的,所以都是十分配合的齊齊點頭。
隻聽見約瑟夫·斯大林繼續道:“而德國作為上一場戰爭的失敗者,人口也不過是區區8000萬左右。”
“而我們蘇聯,在上一次戰爭中就挫敗了協約國集團的幹涉陰謀。”
“如今更是擁有雙倍於德國的人口,物資等等。”
“我們有輸得道理麽?”
“同誌們,告訴我,我們有沒有輸給德國人的道理。”
“沒有!沒有! 沒有!”約瑟夫·斯大林已經說的很清楚,明白了。
隻要挺過過去就好了……
“並且現在英美已經開始在法國本土同德國人進行交戰了。”約瑟夫·斯大林滿意的點點頭道。
“所以,應該擁有一半實力的德國,才是我們需要麵對的。”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堅持,堅持,再堅持,當德國撤軍之時就是我們反擊之時。”
“你們都明白了麽?”
“請主席放心,我們必定可以守衛家園,擊敗強敵,重新續寫輝煌的曆史。”所有人都恭恭敬敬道。
雖然目前來看,蘇聯勝利的希望渺茫,但是約瑟夫·斯大林言之有理啊!
蘇聯目前並不是毫無機會了,隻要堅持下去,一旦德國在西線戰爭局麵不利。
那麽從東歐戰場調集軍隊,去支援西線戰場,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麽?
而一但德國撤軍,那麽蘇聯就有機會再戰一場,而不是現在這樣被突擊到核心地帶的樣子。
好像在說蘇聯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時刻了,沒有退路了,現在要麽拚死一搏,要麽就投降吧……
各國有各國的算盤,而遠東的戰場,好像被所有人都給遺忘了一樣。
目前在中華民國的土地上有兩個政權,他們合作,互相配合,積極同日本侵略軍作戰。
目前日本大本營方麵已經放棄了快速滅亡中華民國的這個想法了。
現在他們的戰略就是先拿下緬甸,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其它南太平洋諸島。
用來補充已經資源枯竭的日本生產線,來繼續為日本的侵略戰爭服務。
而作為一個島國,日本擁有人口約麽7000餘萬,可是他們的敵人,中華民國擁有人口萬。
目前日本總兵力已經達到了600餘萬,相當於動員了總人口的百分之9。
可是卻依舊無力再向中華民國內部地區繼續推進,而這一情況約瑟夫·斯大林是看在眼中的。
於是約瑟夫·斯大林向著眾人交代了一番後,便讓眾人紛紛都離開了。
唯獨留下了拉夫連季·貝利亞,待眾人都離開後,拉夫連季·貝利亞才開口問道:“主席,還有什麽吩咐麽?”
約瑟夫·斯大林歎了一口氣,才緩緩開口說道:“目前蘇聯的命運等於是交到了英美兩國手中。”
“但是我們也要為未來蘇聯的光複之路,做好安排。”
“日本現在正在和中華民國進行戰爭,就他們的那二流部隊,我們有足夠的實力擊敗他們。”
“哪怕是現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日本那小巧的“玩具車”在我們的坦克麵前和紙糊的沒什麽區別。”
“所以我打算派出一支30萬左右,攜帶工業建設資料的半軍半政部隊。”
“去投靠中華民國境內的蘇維埃勢力,支持他們的快速發展,擊敗日本侵略者。”
“然後調兵北上幫助蘇聯再次重建,擊敗德國和奧斯曼。”
“這或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我們的未來便有了希望。”
約瑟夫·斯大林說完後,便又掏出了自己煙鬥,裝上煙絲,點火,抽了起來。
拉夫連季·貝利亞則是開始考慮如此的得失,一但蘇聯真的扛不住倒下了。
那麽依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德國和奧斯曼都不會去立刻就進攻中華民國。
一是距離太過遙遠,二是英美的威脅。
所以短期內中華民國是有安全的發展時間的,至於日本,他們要是有實力早就向前推進了。
而不是現在依靠著大量的偽軍控製著占領區,而麵對未占領區,基本上已經處於無力進攻的狀態了。
看樣子日本在南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進展神速,可是那一堆殖民地,正規軍加起來都不到10萬。
並且麵對日本的進攻,中華民國同樣有實力派出軍隊前來作戰,就說明目前中華民國並不弱於日本多少。
或許單對單不是日本人的對手,可是他們的體量本身就是日本的6倍啊!
所以如此一來,當德國和奧斯曼與英國和美國展開決戰時,那麽或許中華民國也成為一個參天巨樹了呢。
“主席,我覺得如此是對我國十分有利的。”
拉夫連季·貝利亞最終點點頭表示同意道。
最關鍵的是德國和日本之間有同盟條約,所以中華民國和德國開戰不過是遲早的事罷了。
那麽為德國的對手增加一下實力,站在蘇聯的立場上,不是應該的麽?
畢竟現在要說的這個消息雖然沒有列寧格勒淪陷嚴重,但是也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見約瑟夫·斯大林的臉色沒有變化,拉夫連季·貝利亞才繼續道:“不過他們依舊在試圖突破烏拉爾河防線,從東北方向和東南方向進攻斯大林格勒與莫斯科。”
“並且據傳言,因為受到英美兩國出兵地中海周邊地區的影響,奧斯曼將會向斯大林格勒戰場,再次投入100萬軍隊。”
“並且放話,要三月滅亡我們,恢複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領土。”
約瑟夫·斯大林狠狠的吸了一口煙,過了半晌才吐出了煙霧。
也就是說莫斯科沒有援軍了,那麽現在該如何是好呢?
一旦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也淪陷了,那麽整個東歐地區就守不住了。
而喪失了東歐和中亞地區,憑借著西伯利亞的那三千多萬人,還能撐多久?
至於說搞遊擊戰,在大平原上搞遊擊戰,是能跑得過飛機,還是德國人和奧斯曼人不搞屠殺。
現在的情況就是隻能憑借自身的實力硬扛,等待轉機,英美如果不想輸掉這場戰爭,那麽必然不會輕易的讓蘇聯倒下的。
約瑟夫·斯大林輕輕敲了敲煙鬥,將思考時的燃燒殆盡的煙灰抖落了出來。
收拾好煙鬥後才緩緩開口說道:“奧斯曼?”
“他們還在做他們的春秋大夢呢麽?”
“現在隻不過是一時得意而已,就有些找不著北了。”
“他們耗時一個月了,也沒有拿下斯大林格勒啊?”
“撿漏一個我們基本沒有設防的中亞,就如此自滿,須知驕兵必敗。”
“所以奧斯曼必定將會失敗,而我們的敵人將會隻有德國。”
麵對約瑟夫·斯大林的說法,在場的蘇聯高官,個個都是在大清洗下活下來的,所以都是十分配合的齊齊點頭。
隻聽見約瑟夫·斯大林繼續道:“而德國作為上一場戰爭的失敗者,人口也不過是區區8000萬左右。”
“而我們蘇聯,在上一次戰爭中就挫敗了協約國集團的幹涉陰謀。”
“如今更是擁有雙倍於德國的人口,物資等等。”
“我們有輸得道理麽?”
“同誌們,告訴我,我們有沒有輸給德國人的道理。”
“沒有!沒有! 沒有!”約瑟夫·斯大林已經說的很清楚,明白了。
隻要挺過過去就好了……
“並且現在英美已經開始在法國本土同德國人進行交戰了。”約瑟夫·斯大林滿意的點點頭道。
“所以,應該擁有一半實力的德國,才是我們需要麵對的。”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堅持,堅持,再堅持,當德國撤軍之時就是我們反擊之時。”
“你們都明白了麽?”
“請主席放心,我們必定可以守衛家園,擊敗強敵,重新續寫輝煌的曆史。”所有人都恭恭敬敬道。
雖然目前來看,蘇聯勝利的希望渺茫,但是約瑟夫·斯大林言之有理啊!
蘇聯目前並不是毫無機會了,隻要堅持下去,一旦德國在西線戰爭局麵不利。
那麽從東歐戰場調集軍隊,去支援西線戰場,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麽?
而一但德國撤軍,那麽蘇聯就有機會再戰一場,而不是現在這樣被突擊到核心地帶的樣子。
好像在說蘇聯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時刻了,沒有退路了,現在要麽拚死一搏,要麽就投降吧……
各國有各國的算盤,而遠東的戰場,好像被所有人都給遺忘了一樣。
目前在中華民國的土地上有兩個政權,他們合作,互相配合,積極同日本侵略軍作戰。
目前日本大本營方麵已經放棄了快速滅亡中華民國的這個想法了。
現在他們的戰略就是先拿下緬甸,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其它南太平洋諸島。
用來補充已經資源枯竭的日本生產線,來繼續為日本的侵略戰爭服務。
而作為一個島國,日本擁有人口約麽7000餘萬,可是他們的敵人,中華民國擁有人口萬。
目前日本總兵力已經達到了600餘萬,相當於動員了總人口的百分之9。
可是卻依舊無力再向中華民國內部地區繼續推進,而這一情況約瑟夫·斯大林是看在眼中的。
於是約瑟夫·斯大林向著眾人交代了一番後,便讓眾人紛紛都離開了。
唯獨留下了拉夫連季·貝利亞,待眾人都離開後,拉夫連季·貝利亞才開口問道:“主席,還有什麽吩咐麽?”
約瑟夫·斯大林歎了一口氣,才緩緩開口說道:“目前蘇聯的命運等於是交到了英美兩國手中。”
“但是我們也要為未來蘇聯的光複之路,做好安排。”
“日本現在正在和中華民國進行戰爭,就他們的那二流部隊,我們有足夠的實力擊敗他們。”
“哪怕是現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日本那小巧的“玩具車”在我們的坦克麵前和紙糊的沒什麽區別。”
“所以我打算派出一支30萬左右,攜帶工業建設資料的半軍半政部隊。”
“去投靠中華民國境內的蘇維埃勢力,支持他們的快速發展,擊敗日本侵略者。”
“然後調兵北上幫助蘇聯再次重建,擊敗德國和奧斯曼。”
“這或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我們的未來便有了希望。”
約瑟夫·斯大林說完後,便又掏出了自己煙鬥,裝上煙絲,點火,抽了起來。
拉夫連季·貝利亞則是開始考慮如此的得失,一但蘇聯真的扛不住倒下了。
那麽依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德國和奧斯曼都不會去立刻就進攻中華民國。
一是距離太過遙遠,二是英美的威脅。
所以短期內中華民國是有安全的發展時間的,至於日本,他們要是有實力早就向前推進了。
而不是現在依靠著大量的偽軍控製著占領區,而麵對未占領區,基本上已經處於無力進攻的狀態了。
看樣子日本在南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進展神速,可是那一堆殖民地,正規軍加起來都不到10萬。
並且麵對日本的進攻,中華民國同樣有實力派出軍隊前來作戰,就說明目前中華民國並不弱於日本多少。
或許單對單不是日本人的對手,可是他們的體量本身就是日本的6倍啊!
所以如此一來,當德國和奧斯曼與英國和美國展開決戰時,那麽或許中華民國也成為一個參天巨樹了呢。
“主席,我覺得如此是對我國十分有利的。”
拉夫連季·貝利亞最終點點頭表示同意道。
最關鍵的是德國和日本之間有同盟條約,所以中華民國和德國開戰不過是遲早的事罷了。
那麽為德國的對手增加一下實力,站在蘇聯的立場上,不是應該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