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文家高義,得到高讚
閑魚當不成,帶著全家卷到飛 作者:平花一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文啟康和姚昌昊剛剛準備出門,門外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這聲音讓屋裏眾人一下子警惕起來。
兩人開門出去,站在門外一看。
隻見幾個士兵和衙役正在隔壁樹屋門前,說著什麽。
隔著一段距離,還有風雨聲,什麽也聽不見。
兩人正想前往問個究竟,不料其中一個衙役轉頭看到他們。
衙役和身旁人說了幾句,扭頭朝著文家跑過來。
衙役在距離兩人幾步之遠的距離,及時刹車,停下腳步。
嗬,還是之前那個瘦高的衙役,他這是吸取教訓,謹防中招。
文啟康看著瘦高滿身雨水,氣喘籲籲模樣,問道:“大人,何事如此,如此?”
瘦高喘勻了氣,“朱大人吩咐,收集各家有關治療風寒的草藥,集中熬煮,隔兩個時辰,各家派人去領一次,別耽誤時間,快把你家的草藥拿出來。”
屋裏眾人一聽,這是鬧哪樣?怎會要收集各家的草藥呢?難道流放路上不是各顧各的嗎?朱大人這麽有大愛,人人兼顧?
不管怎麽說,都已經上門索要的,哪裏能不給。
文元謙給老伴使了個眼色,“夫人,你們去歸攏一下。”
文家祖母穆氏,和幾個兒媳起身走到自家包袱所在之處,一頓翻找。
挑出幾個包袱,這裏有臨出京城時各家給的藥材,也有自家在雁塔鎮采買的草藥和藥丸。
一頓歸攏收拾,把專門治療風寒的草藥和藥丸一股腦抖落出來。
有人看了不忍心,悄聲問:“這麽些,都給了?咱家孩子也不少,不給自己留點?”
三叔母明知,他們采買的不僅僅是眼前這些,還有很多文雯已經收了起來。
她瞥一眼文雯,也悄聲問詢,“咱們攏共就這些,真不留啊?”
咳,咳!
文雯看到三叔母的暗示,她清了清嗓子。
童真語氣,一副天真模樣,朗聲說道:“祖母,都給拿走吧,我們聽朱大人的,朱大人是個菩薩心腸嗎,定會為大家著想的。”
這音量拿捏得剛剛好,能讓門外瘦高聽到,但又不會太突兀。
瘦高聽罷,一副深受感動的模樣,言辭誠懇道。
“文家之善舉,本差定會上報給朱大人,嗯,望多保重!”
瘦高拿到包裹好的藥材,急忙與另外的衙役匯合。
文家人,站在門外的,和門裏的,聽到一個押解他們的衙役居然對著他們說“保重”二字。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新奇感覺,讓文家人都心有戚戚然,甚至有點恍惚,流放路上,又多了一個對他們釋放善意的人。
待衙役走遠,文家人甩開心頭的感想,又沉浸在學習或者修煉中。
衙役們緊鑼密鼓,分頭收集了各家草藥後,又在山洞前搭起大鍋,熬煮湯藥。
一時之間,山洞裏充滿了湯藥味,使得住在山洞的犯人們,得以換一換空氣的味道。
住樹屋的幾戶人家,聞著隨風帶來的湯藥味,就知道又該領湯藥了。
各家代表紛紛冒著大雨,往山洞去排隊。
文家領湯藥的代表,算是固定下來了。
文啟康和姚昌昊這兩人輕車熟路,一路跟隨大眾,控製著表情,不過分悲傷,也不過分難過。
隻是臨走之前,兩人還在山洞前演了一段小劇場。
文啟康懷裏緊緊抱著瓦罐,眼眶通紅望著姚昌昊,“姐夫,家裏人,可怎麽辦?”
姚昌昊也同樣眼眶含淚,“三弟,抱緊瓦罐,別擔心啊,這藥指定有效果,迴去吃了就好了,走吧,走吧,小心腳下!”
兩人護著瓦罐,互相安慰著,深一腳淺一腳地慢慢走出大家的視線。
瘦高衙役看著這兩人遠走遠的身影,轉頭和身旁人議論起來。
“文家人真是高義啊,自家有患者,還把全部藥材都拿出來,真是難得。”
“誰說不是呢,某些人家睜著眼說瞎話,一口咬定沒藥材,我明明看見了,他們愣是說沒有,這麽一對比,真是天壤之別!”
“唉,天公不作美,這場雨不知道要下幾天喲!”
“嘿,你們幾個,閉嘴吧,多幹活,少說話。”
“就是,老天的事,你管不著,管好自己吧!”
“曉得咧!”
不管背後的衙役如何討論,如何高讚,走遠的兩人聽不見,屋裏的文家人更是不知。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生死關頭,哪裏會有人這麽無私。
文家能做到把藥材都給出去,那是因為有後手保障。
試想,若是文雯沒有金手指,她能這麽慷慨,這麽大方?
世間之事就是這樣,有因有果,冤有頭債有主。
文啟康和姚昌昊兩人抱著瓦罐,緊趕慢趕,趕在家裏開飯之前迴到了樹屋。
兩人剛剛放下瓦罐,有人就不解,“咱們又不喝,領了豈不是白白浪費?”
“不領不可以,這是命令,不領還讓人知道咱家人沒病,這不是露餡了嗎?”
“對,可不能露餡,要不然我跟姐夫就白演了一場戲!”
“啊,什麽戲?你們又作什麽妖?”
姚昌昊,一聽來了精神,“且聽我細細說來......”
“哈哈哈......”
“呃.....你兩這麽一折騰,這湯藥還得繼續領才行。”
“領,萬萬不能斷!”
“這一天就占了幾個瓦罐了,瓦罐再多也不能這麽用啊!”
文雯原本聽到小劇場還樂得屁顛,忽然之間動了惻隱之心。
“三叔,大姑父,山洞那邊情況怎麽樣?”
“哎呦,不能細瞅,怎一個慘字了得,好多人看著出氣多進氣少。”
“我瞅著,士兵衙役也有犯病的,這風寒也忒嚴重?”
“那附近幾家住樹屋的人家呢?”
“那我們就不知道了,就跟別人不知道咱家情況一樣。”
“反正路上碰到都是一臉愁容。”
文雯瞥了兩人幾眼。
愁容能說明什麽?你們還加戲了呢?更加容易混淆視聽。
文雯主意一定,拿過瓦罐就想走。
被身旁眼疾手快的文成劍按住,“妹妹,你去哪兒?”
文雯指了指瓦罐,“自然是哪兒來的,迴哪兒去!”
“啊?哦。”文成劍了然,也不再阻止。
“我去去就迴。”
文雯說完,一溜煙推門出去。
這聲音讓屋裏眾人一下子警惕起來。
兩人開門出去,站在門外一看。
隻見幾個士兵和衙役正在隔壁樹屋門前,說著什麽。
隔著一段距離,還有風雨聲,什麽也聽不見。
兩人正想前往問個究竟,不料其中一個衙役轉頭看到他們。
衙役和身旁人說了幾句,扭頭朝著文家跑過來。
衙役在距離兩人幾步之遠的距離,及時刹車,停下腳步。
嗬,還是之前那個瘦高的衙役,他這是吸取教訓,謹防中招。
文啟康看著瘦高滿身雨水,氣喘籲籲模樣,問道:“大人,何事如此,如此?”
瘦高喘勻了氣,“朱大人吩咐,收集各家有關治療風寒的草藥,集中熬煮,隔兩個時辰,各家派人去領一次,別耽誤時間,快把你家的草藥拿出來。”
屋裏眾人一聽,這是鬧哪樣?怎會要收集各家的草藥呢?難道流放路上不是各顧各的嗎?朱大人這麽有大愛,人人兼顧?
不管怎麽說,都已經上門索要的,哪裏能不給。
文元謙給老伴使了個眼色,“夫人,你們去歸攏一下。”
文家祖母穆氏,和幾個兒媳起身走到自家包袱所在之處,一頓翻找。
挑出幾個包袱,這裏有臨出京城時各家給的藥材,也有自家在雁塔鎮采買的草藥和藥丸。
一頓歸攏收拾,把專門治療風寒的草藥和藥丸一股腦抖落出來。
有人看了不忍心,悄聲問:“這麽些,都給了?咱家孩子也不少,不給自己留點?”
三叔母明知,他們采買的不僅僅是眼前這些,還有很多文雯已經收了起來。
她瞥一眼文雯,也悄聲問詢,“咱們攏共就這些,真不留啊?”
咳,咳!
文雯看到三叔母的暗示,她清了清嗓子。
童真語氣,一副天真模樣,朗聲說道:“祖母,都給拿走吧,我們聽朱大人的,朱大人是個菩薩心腸嗎,定會為大家著想的。”
這音量拿捏得剛剛好,能讓門外瘦高聽到,但又不會太突兀。
瘦高聽罷,一副深受感動的模樣,言辭誠懇道。
“文家之善舉,本差定會上報給朱大人,嗯,望多保重!”
瘦高拿到包裹好的藥材,急忙與另外的衙役匯合。
文家人,站在門外的,和門裏的,聽到一個押解他們的衙役居然對著他們說“保重”二字。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新奇感覺,讓文家人都心有戚戚然,甚至有點恍惚,流放路上,又多了一個對他們釋放善意的人。
待衙役走遠,文家人甩開心頭的感想,又沉浸在學習或者修煉中。
衙役們緊鑼密鼓,分頭收集了各家草藥後,又在山洞前搭起大鍋,熬煮湯藥。
一時之間,山洞裏充滿了湯藥味,使得住在山洞的犯人們,得以換一換空氣的味道。
住樹屋的幾戶人家,聞著隨風帶來的湯藥味,就知道又該領湯藥了。
各家代表紛紛冒著大雨,往山洞去排隊。
文家領湯藥的代表,算是固定下來了。
文啟康和姚昌昊這兩人輕車熟路,一路跟隨大眾,控製著表情,不過分悲傷,也不過分難過。
隻是臨走之前,兩人還在山洞前演了一段小劇場。
文啟康懷裏緊緊抱著瓦罐,眼眶通紅望著姚昌昊,“姐夫,家裏人,可怎麽辦?”
姚昌昊也同樣眼眶含淚,“三弟,抱緊瓦罐,別擔心啊,這藥指定有效果,迴去吃了就好了,走吧,走吧,小心腳下!”
兩人護著瓦罐,互相安慰著,深一腳淺一腳地慢慢走出大家的視線。
瘦高衙役看著這兩人遠走遠的身影,轉頭和身旁人議論起來。
“文家人真是高義啊,自家有患者,還把全部藥材都拿出來,真是難得。”
“誰說不是呢,某些人家睜著眼說瞎話,一口咬定沒藥材,我明明看見了,他們愣是說沒有,這麽一對比,真是天壤之別!”
“唉,天公不作美,這場雨不知道要下幾天喲!”
“嘿,你們幾個,閉嘴吧,多幹活,少說話。”
“就是,老天的事,你管不著,管好自己吧!”
“曉得咧!”
不管背後的衙役如何討論,如何高讚,走遠的兩人聽不見,屋裏的文家人更是不知。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生死關頭,哪裏會有人這麽無私。
文家能做到把藥材都給出去,那是因為有後手保障。
試想,若是文雯沒有金手指,她能這麽慷慨,這麽大方?
世間之事就是這樣,有因有果,冤有頭債有主。
文啟康和姚昌昊兩人抱著瓦罐,緊趕慢趕,趕在家裏開飯之前迴到了樹屋。
兩人剛剛放下瓦罐,有人就不解,“咱們又不喝,領了豈不是白白浪費?”
“不領不可以,這是命令,不領還讓人知道咱家人沒病,這不是露餡了嗎?”
“對,可不能露餡,要不然我跟姐夫就白演了一場戲!”
“啊,什麽戲?你們又作什麽妖?”
姚昌昊,一聽來了精神,“且聽我細細說來......”
“哈哈哈......”
“呃.....你兩這麽一折騰,這湯藥還得繼續領才行。”
“領,萬萬不能斷!”
“這一天就占了幾個瓦罐了,瓦罐再多也不能這麽用啊!”
文雯原本聽到小劇場還樂得屁顛,忽然之間動了惻隱之心。
“三叔,大姑父,山洞那邊情況怎麽樣?”
“哎呦,不能細瞅,怎一個慘字了得,好多人看著出氣多進氣少。”
“我瞅著,士兵衙役也有犯病的,這風寒也忒嚴重?”
“那附近幾家住樹屋的人家呢?”
“那我們就不知道了,就跟別人不知道咱家情況一樣。”
“反正路上碰到都是一臉愁容。”
文雯瞥了兩人幾眼。
愁容能說明什麽?你們還加戲了呢?更加容易混淆視聽。
文雯主意一定,拿過瓦罐就想走。
被身旁眼疾手快的文成劍按住,“妹妹,你去哪兒?”
文雯指了指瓦罐,“自然是哪兒來的,迴哪兒去!”
“啊?哦。”文成劍了然,也不再阻止。
“我去去就迴。”
文雯說完,一溜煙推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