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草鞋妙用,屋子跟風
閑魚當不成,帶著全家卷到飛 作者:平花一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流放的隊伍沒有停下腳步,接著往前趕路。
文家人還真穿著這身蓑衣繼續走路,雖說不下雨,但是這身衣服貌似還能擋擋西曬的陽光。
文家的孩子們原本一個個蔫頭耷腦,半天的路程已是他們的極限,雖然時不時可以蹭一下自家的板車,時間久了,疲累是肯定的。
但是這番穿蓑衣的折騰,反倒讓這幾小隻來了精神。
此時文晴就邁著小腿跟在文雯身旁走。
小孩手上摸著蓑衣,看一眼天空,又看一眼天空。
皺著小臉問出了心中的疑問,“姐姐,烏雲跑了,沒了。”
“跑了是好事。”
“它還會來嗎?”
文雯想到夢中的大雨,斬釘截鐵迴答。
“會,肯定會。”
“那,下次我自己穿,穿得快快的。”
另外幾隻聽了也爭先恐後表達自己的乖巧。
“我也自己穿。”
“還有我。”
“我。”
聽著這些童言童語,不管別人家什麽感受,反正文家人的心情,很是熨帖欣慰。
試問,有什麽比得過,家人都在身旁,老人身體健康,孩子乖巧懂事,更讓人欣慰的事呢?
此時文家人,完全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別人的恥笑。
走自己的路,讓他們笑去吧,這就是文雯的心底話。
下了山坡之後,便進入一條滿地砂石的石子路,路上草木稀少,這條路很長,很長,望不到頭。
路上的石子細小且尖銳,曬了一天,溫度應該不低。
前頭犯人剛剛踩上去,禁不住嚎叫起來。
“呀,這石頭怎麽這麽燙腳。”
“哎呦,紮到我的腳了。”
“嗷,真倒黴。”
一時之間,前頭一片混亂的驚唿叫喊聲,此起彼伏。
但是當文家人踩在石子路上時,沒有人覺得硌腳。
哪怕是小孩子,也是安安靜靜跟在大人身側一步一個腳印走過去。
文家人感受著腳底傳來的軟和感,默默看了看自己的腳底。
大家互相看看,露出會心的笑容,都很慶幸剛剛沒有脫下這難看的草鞋,原來草鞋還有這個用處。
前頭的混亂和後頭的安靜一下子對比出來。
走了一天,押解的衙役和士兵也是累得很,聽著前頭的吵鬧叫喊聲,氣不打一處來。
他們又揮起鞭子,“都快點走,矯情什麽,石子路而已,叫什麽叫,一群廢物,看看最後的人家,就連幾歲孩子也不叫,你這麽大塊頭,還好意思叫個不停。”
衙役和士兵們的靴子,底部都比較厚實,根本感受不到走石子路的困苦。
一些眼尖善於觀察的衙役,跟同伴指了指文家人腳底。
嘩,武器暴露。
原來,文家人,人人腳蹬一雙草鞋,怪不得走石子路,如履平地。
靠近文家附近的犯人,紛紛迴頭張望,入眼之處就是一片移動的蓑衣,當他們發現文家人腳底下的秘密時,霎時明白過來,且紛紛懊悔不已。
原來奧妙就在於草鞋,一雙簡簡單單的草鞋就解決了眼前的大問題。
有草鞋的人家,紛紛效仿。
沒有草鞋的人家,布鞋也行,大一碼的更加合適,反正就是加厚鞋底就成。
草鞋布鞋都沒有的,隻能懊悔,現在這段路,雜草都稀少,想薅都沒地方薅,隻能一路忍著。
再遠的路總會有個終點。
就在大家累得快要走不動,嗓子眼開始冒煙時,路的盡頭現出一點綠色,是一棵樹,還是一片林子。
衙役看看天色,再看看前頭的綠色,不止犯人,他們也要走不動了,為了趕上落下的路程,今天這路趕得又急又快。
衙役得到命令,扯著冒煙的嗓子大喊:“都打起精神來,繼續往前走,看到前頭的林子沒,那裏有水,到了那裏再歇。”
犯人們聽到前方有水,到了就能歇,頓時來了精氣神兒,不用恐嚇,不用催促,拚著最後一點力氣自發往前趕。
望山跑死馬,同樣望林走死人。
看著沒多遠,實際走起來,很遠,尤其在身心疲憊的情況下。
終於走進樹林,沒聽到水聲,再繼續走,還是沒有水聲,眼看著就要走出這片林子,大夥都有點氣餒了。
有人實在忍不住問。
“大人,這裏真的有水嗎?”
“有,轉過石頭堆就有。”
眾犯人看著前方那堆大石頭,心裏恨不得把衙役罵死……
終於靠近石頭堆,繞過石頭背後,可算聽到了細細的水聲,一處小小的泉眼,正在咕咕往外冒水,水流雖小,但是也算有水,不是嗎?
衙役為了避免出事,立下規定,排隊打水。
大部分人放下包袱都急著去打水,文家人當然隨大溜,文成劍和文成斌拿過家裏的瓦罐水囊,緊趕慢趕排在長長的取水隊伍中間。
這一次文家被安排在距離水源最遠端。
背靠大石頭,左右兩邊都是樹。
文家除了排隊取水的倆人,其餘人都在忙著,搭屋子。
是的,搭屋子。
大大小小都沒閑著,撿樹枝、樹葉、雜草、石塊,一切能用的全都撿迴來。
板車往兩邊一放,中間用那些破木板一橫,上麵放置樹枝樹葉,一層又一層,直到感覺足夠結實才罷休,最後鋪上油紙和蓑衣。
背麵是石頭,其餘三麵垂下來油紙蓑衣,地麵墊子一鋪,完美。
一間矮小方正的小屋子頓時誕生,裏麵空間足夠家裏女眷孩童躺著睡。
不但遮風擋雨,保持私密性也不錯。
屋子雖說寒酸簡陋,但是相比較天當被地當床,已經好了許多。
文家女眷麵上雖然平靜,但是內心早就樂開了花,他們在屋內這個角落拾掇一下,那個角落塞點石塊雜草,一番折騰,看著總算順眼很多。
跟風的人,永遠存在。
文家附近的人家,有板車的人家,有樣學樣跟著折騰。
很快,好幾間醜陋的小屋子,沿著林邊搭建起來。
衙役們和士兵們,本身就有帳篷,看到犯人們為個又醜又矮的屋子忙上忙下,隻是當熱鬧遠遠看著,沒有出言阻止。
規矩在這擺著,流放路上,隻要不逃跑,老老實實徒步三千裏,不給衙役添麻煩,至於別的待遇,各憑本事,衙役們隻會趁機撈點油水而已。
收拾完自家屋子,文雯站在屋子前麵,看一眼排隊取水的人,感覺隊伍半天都不動,估計還要一些時間才能輪到大哥他們。
她轉頭看看林邊那幾家新搭起來的屋子,眼睛不經意間瞄到自家的板車,心裏一個主意頓生。
文家人還真穿著這身蓑衣繼續走路,雖說不下雨,但是這身衣服貌似還能擋擋西曬的陽光。
文家的孩子們原本一個個蔫頭耷腦,半天的路程已是他們的極限,雖然時不時可以蹭一下自家的板車,時間久了,疲累是肯定的。
但是這番穿蓑衣的折騰,反倒讓這幾小隻來了精神。
此時文晴就邁著小腿跟在文雯身旁走。
小孩手上摸著蓑衣,看一眼天空,又看一眼天空。
皺著小臉問出了心中的疑問,“姐姐,烏雲跑了,沒了。”
“跑了是好事。”
“它還會來嗎?”
文雯想到夢中的大雨,斬釘截鐵迴答。
“會,肯定會。”
“那,下次我自己穿,穿得快快的。”
另外幾隻聽了也爭先恐後表達自己的乖巧。
“我也自己穿。”
“還有我。”
“我。”
聽著這些童言童語,不管別人家什麽感受,反正文家人的心情,很是熨帖欣慰。
試問,有什麽比得過,家人都在身旁,老人身體健康,孩子乖巧懂事,更讓人欣慰的事呢?
此時文家人,完全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別人的恥笑。
走自己的路,讓他們笑去吧,這就是文雯的心底話。
下了山坡之後,便進入一條滿地砂石的石子路,路上草木稀少,這條路很長,很長,望不到頭。
路上的石子細小且尖銳,曬了一天,溫度應該不低。
前頭犯人剛剛踩上去,禁不住嚎叫起來。
“呀,這石頭怎麽這麽燙腳。”
“哎呦,紮到我的腳了。”
“嗷,真倒黴。”
一時之間,前頭一片混亂的驚唿叫喊聲,此起彼伏。
但是當文家人踩在石子路上時,沒有人覺得硌腳。
哪怕是小孩子,也是安安靜靜跟在大人身側一步一個腳印走過去。
文家人感受著腳底傳來的軟和感,默默看了看自己的腳底。
大家互相看看,露出會心的笑容,都很慶幸剛剛沒有脫下這難看的草鞋,原來草鞋還有這個用處。
前頭的混亂和後頭的安靜一下子對比出來。
走了一天,押解的衙役和士兵也是累得很,聽著前頭的吵鬧叫喊聲,氣不打一處來。
他們又揮起鞭子,“都快點走,矯情什麽,石子路而已,叫什麽叫,一群廢物,看看最後的人家,就連幾歲孩子也不叫,你這麽大塊頭,還好意思叫個不停。”
衙役和士兵們的靴子,底部都比較厚實,根本感受不到走石子路的困苦。
一些眼尖善於觀察的衙役,跟同伴指了指文家人腳底。
嘩,武器暴露。
原來,文家人,人人腳蹬一雙草鞋,怪不得走石子路,如履平地。
靠近文家附近的犯人,紛紛迴頭張望,入眼之處就是一片移動的蓑衣,當他們發現文家人腳底下的秘密時,霎時明白過來,且紛紛懊悔不已。
原來奧妙就在於草鞋,一雙簡簡單單的草鞋就解決了眼前的大問題。
有草鞋的人家,紛紛效仿。
沒有草鞋的人家,布鞋也行,大一碼的更加合適,反正就是加厚鞋底就成。
草鞋布鞋都沒有的,隻能懊悔,現在這段路,雜草都稀少,想薅都沒地方薅,隻能一路忍著。
再遠的路總會有個終點。
就在大家累得快要走不動,嗓子眼開始冒煙時,路的盡頭現出一點綠色,是一棵樹,還是一片林子。
衙役看看天色,再看看前頭的綠色,不止犯人,他們也要走不動了,為了趕上落下的路程,今天這路趕得又急又快。
衙役得到命令,扯著冒煙的嗓子大喊:“都打起精神來,繼續往前走,看到前頭的林子沒,那裏有水,到了那裏再歇。”
犯人們聽到前方有水,到了就能歇,頓時來了精氣神兒,不用恐嚇,不用催促,拚著最後一點力氣自發往前趕。
望山跑死馬,同樣望林走死人。
看著沒多遠,實際走起來,很遠,尤其在身心疲憊的情況下。
終於走進樹林,沒聽到水聲,再繼續走,還是沒有水聲,眼看著就要走出這片林子,大夥都有點氣餒了。
有人實在忍不住問。
“大人,這裏真的有水嗎?”
“有,轉過石頭堆就有。”
眾犯人看著前方那堆大石頭,心裏恨不得把衙役罵死……
終於靠近石頭堆,繞過石頭背後,可算聽到了細細的水聲,一處小小的泉眼,正在咕咕往外冒水,水流雖小,但是也算有水,不是嗎?
衙役為了避免出事,立下規定,排隊打水。
大部分人放下包袱都急著去打水,文家人當然隨大溜,文成劍和文成斌拿過家裏的瓦罐水囊,緊趕慢趕排在長長的取水隊伍中間。
這一次文家被安排在距離水源最遠端。
背靠大石頭,左右兩邊都是樹。
文家除了排隊取水的倆人,其餘人都在忙著,搭屋子。
是的,搭屋子。
大大小小都沒閑著,撿樹枝、樹葉、雜草、石塊,一切能用的全都撿迴來。
板車往兩邊一放,中間用那些破木板一橫,上麵放置樹枝樹葉,一層又一層,直到感覺足夠結實才罷休,最後鋪上油紙和蓑衣。
背麵是石頭,其餘三麵垂下來油紙蓑衣,地麵墊子一鋪,完美。
一間矮小方正的小屋子頓時誕生,裏麵空間足夠家裏女眷孩童躺著睡。
不但遮風擋雨,保持私密性也不錯。
屋子雖說寒酸簡陋,但是相比較天當被地當床,已經好了許多。
文家女眷麵上雖然平靜,但是內心早就樂開了花,他們在屋內這個角落拾掇一下,那個角落塞點石塊雜草,一番折騰,看著總算順眼很多。
跟風的人,永遠存在。
文家附近的人家,有板車的人家,有樣學樣跟著折騰。
很快,好幾間醜陋的小屋子,沿著林邊搭建起來。
衙役們和士兵們,本身就有帳篷,看到犯人們為個又醜又矮的屋子忙上忙下,隻是當熱鬧遠遠看著,沒有出言阻止。
規矩在這擺著,流放路上,隻要不逃跑,老老實實徒步三千裏,不給衙役添麻煩,至於別的待遇,各憑本事,衙役們隻會趁機撈點油水而已。
收拾完自家屋子,文雯站在屋子前麵,看一眼排隊取水的人,感覺隊伍半天都不動,估計還要一些時間才能輪到大哥他們。
她轉頭看看林邊那幾家新搭起來的屋子,眼睛不經意間瞄到自家的板車,心裏一個主意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