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嗯嗯!”
兵部後堂,南廂房門前。
身著戎裝的李老歪輕蔑的瞄了一眼,兵部大堂之中的那些芝麻大的官兒們,然後清了下嗓子。
“咳....”
“欽承父業推誠宣力武臣,同知軍國事...”
“五軍都督府前軍僉事,金吾衛都指揮使,掌皇城禁衛軍事,光祿寺卿,火器鑄造局總督辦...”
“世襲罔替曹國公....到!”
唰.....
兵部衙門堂內,瞬間鴉雀無聲的同時,又是齊齊一片扭頭觀望之聲。
而後,就聽吱的一聲,後堂的門被推開,一群官員依次從裏麵走出,分列左右兩側。
而後長揖開口,“下官等恭迎曹國公!”
“哈哈哈!”
一陣爽朗的笑聲之後,曹國公李景隆龍行虎步,由外而內。
因天已漸涼,李景隆頭戴紅寶石笠帽,身披類似於披風一樣的氅衣。
氅衣青灰色,一般人看不出是什麽料子所做。但明眼人卻一眼就能辨別出,是雲錦夾雜了孔雀翎,這種工藝隻有皇家織造才能織出來,且隻供奉內廷,專屬於東宮和皇子親王的珍品。
所以這氅雖略微寬大,但穿在李景隆的身上卻使得他的身形格外的挺拔。
“哈哈哈!”
李景隆走到兵部後堂門前,笑道,“諸位免禮!”
“卑職等謝過公爺....”
眾位官員剛剛直腰起身,就見李景隆雙肩微微一抖。
馬上有兩名穿著藍色棉甲,甲釘光可照人的親衛上前,一左一右同時伸手,把李景隆身上的氅衣脫去。
也就在同時,兵部大堂內外又是齊刷刷一片驚唿。
“嘶.....”
看似平凡無奇的氅衣之下,赫然是一身光彩奪目,不可一世的蟒袍。
而且,這不是一般的蟒袍,乃是緙絲蟒袍。
緙絲乃是皇室專屬,一寸緙絲一寸金。
李景隆所穿的緙絲蟒袍,又與一般的緙絲袍服不同。
其袍服上的蟒,還有裙擺的金邊,全部是由純金拉製成線的撚金線繡製。
大明朝禦賜蟒袍不知凡幾,但如此華貴而又尊貴的,恐怕為數不多!
外氅衣看似平平無奇,實乃宮廷禦用。
內蟒流光溢彩華貴非凡,亦是皇家專供。
與李景隆一比,兵部後堂門外站著的官員們,寒酸得幾乎等同於螻蟻一般。
“諸位久等了!”
李景隆走到近前來,又是和煦的笑道,“本公早該到了,奈何太子爺一定要拉著本公說話!”
李景隆說話之間,看向麵前的官員們。
領頭的是兵部侍郎何禮,工部侍郎暫兼尚書麥至德兩人。其餘人等,也都是五品以上的...小官!
聞言,何禮跟麥至德對視一眼,心中無聲苦笑。
眼前這位國公,可謂是國朝聖眷最隆第一人,出入皇宮大內猶如自家後宅,宛若皇明朱家子嗣一般。
李景隆邁步進屋,眾人緊隨其後。
“下官鬥膽,請問公爺,太子爺拉著您說話,說的是火器鑄造局的事嗎?”工部侍郎麥至德開口道。
其實李景隆雖官職勳號眾多,跟文官們又是文武殊途。
但其實在官位上,並沒有達到可以讓一部侍郎自稱下官的地步。
但是.....但他腦袋上那頂世襲罔替曹國公的帽子,足以超過一切官位。
“本公今天請諸位來!說的正是火器鑄造局交接的事!”
李景隆大喇喇在主位上坐了,繼續笑道,“但太子爺剛才拉著本公說的卻不是火器鑄造局的事,而是....”
說到此處,李景隆低頭一笑,“本公還有四天大婚,太子爺說的是本公的親事!”
“下官等恭賀曹國公,新婚大喜,百年好合....”眾官員又齊齊起身,齊齊拱手行禮。
“哈哈哈!”
李景隆起身還禮,笑道,“本公大婚那天,諸位都要賞光到場....禮金,本公是分文不要,但是酒...一定要喝到位!”
“嗬嗬!”
諸位官員矜持的笑笑。
他們之中大多數人心裏清楚,曹國公的婚宴他們是沒有資格到場的,但人家客氣話說的漂亮,讓他們心中聽了舒暢麵上有光。
“公爺...”
麥至德繼續開口,邊上一名五品的工部郎中帶著幾名書辦,捧著幾摞厚厚的賬本名冊上前。
“這是火器鑄造局,自洪武十年以來的賬冊,庫冊,細料冊,匠冊等.....下官現在交接給您!”
“嗬,好!”
李景隆微微點頭,身後又是兩名親衛跨步上前,接了過去。
“這賬冊的事,本公大婚之後再一一查勘,到時候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還要侍郎大人您,指點迷津呀!”
“應當的應當的!”
聞言,麥至德心中長出一口氣。一顆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這火器鑄造局乃是個肥差中的肥差,賬目能清明嗎?
天底下凡是花錢花大錢的衙門都是如此,莫說當官的從中漁利,就是下麵那些管事的,也要渾水摸魚。
哪怕是工匠等,偷偷摸摸帶點東西迴家變賣,那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的事!
人家李景隆說,我大婚之後再查勘。
言外之意,我有功夫就看,沒功夫就不看。
“怪不得人家聖眷最隆,是有道理的呀!”
麥至德心中暗道,“年歲不大,忒會做人了!”
接著就聽李景隆繼續道,“賬冊不急,但是...”
“我丟累老某....”
剛聽到但是二字,麥至德心中直接冒出一句多年不曾說過的,大雅粵音。
同時心中罵道,“我這邊剛鬆了一口氣,你就跟我要人情了?”
“但是,還有一件事,是當務之急!”
李景隆開口道,“本公聽聞,火器鑄造局所屬的近乎上萬工匠,都散落的住在京城內外?”
麥至德一愣,他不明白李景隆為什麽提起這個。
下意識的說到了,“正是如此,工匠等散居,每天按時來衙門出役!”
“怪不得造不出好火器來!這種效率能造出好東西才怪了!”
李景隆心中嘲諷的笑笑,麵上卻依舊和煦,“本公跟太子爺討了個情!”
說著,看向眾人,“鍾山南麓,挨著本公掌管的金吾衛邊上要了一塊地....”
說到此處,他頓了頓,又道,“要建一座城!一座..工城!”
“啊?”眾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建城?
好端端的建什麽城?
“麥侍郎!”
“下官在!”
“這件事,還要勞煩工部!”
李景隆正色道,“您盡快讓人繪製圖紙出來,這工城不但要容納安置上萬匠戶及其家屬,而且還要有相應的工坊三十套....”
“料庫,油庫,煤庫,金庫.....”
“更要有疏通的水道水渠....”
“還要保障這工城之中的民生....”
李景隆所要建的,就是屬於這時代的,開天辟地的大國企....
大明重工!
以火器鑄造局為核心,邊上是一係列冶煉鍛造,加工配套等產業鏈。
在這個環環相扣的產業鏈旁邊,就是他即將組建的火器營駐地。
老一輩的經驗告訴我們,工業要發展,就要放手大幹。
這種方案不是完美的,甚至是被後世淘汰的。
但曆史已經證明,它是最適合當下的!
“嘶....”
李景隆的豪言壯語,麥至德聽得頭皮發麻。
按對方這麽說,所建的工城起碼要容納十多萬人!
兵部後堂,南廂房門前。
身著戎裝的李老歪輕蔑的瞄了一眼,兵部大堂之中的那些芝麻大的官兒們,然後清了下嗓子。
“咳....”
“欽承父業推誠宣力武臣,同知軍國事...”
“五軍都督府前軍僉事,金吾衛都指揮使,掌皇城禁衛軍事,光祿寺卿,火器鑄造局總督辦...”
“世襲罔替曹國公....到!”
唰.....
兵部衙門堂內,瞬間鴉雀無聲的同時,又是齊齊一片扭頭觀望之聲。
而後,就聽吱的一聲,後堂的門被推開,一群官員依次從裏麵走出,分列左右兩側。
而後長揖開口,“下官等恭迎曹國公!”
“哈哈哈!”
一陣爽朗的笑聲之後,曹國公李景隆龍行虎步,由外而內。
因天已漸涼,李景隆頭戴紅寶石笠帽,身披類似於披風一樣的氅衣。
氅衣青灰色,一般人看不出是什麽料子所做。但明眼人卻一眼就能辨別出,是雲錦夾雜了孔雀翎,這種工藝隻有皇家織造才能織出來,且隻供奉內廷,專屬於東宮和皇子親王的珍品。
所以這氅雖略微寬大,但穿在李景隆的身上卻使得他的身形格外的挺拔。
“哈哈哈!”
李景隆走到兵部後堂門前,笑道,“諸位免禮!”
“卑職等謝過公爺....”
眾位官員剛剛直腰起身,就見李景隆雙肩微微一抖。
馬上有兩名穿著藍色棉甲,甲釘光可照人的親衛上前,一左一右同時伸手,把李景隆身上的氅衣脫去。
也就在同時,兵部大堂內外又是齊刷刷一片驚唿。
“嘶.....”
看似平凡無奇的氅衣之下,赫然是一身光彩奪目,不可一世的蟒袍。
而且,這不是一般的蟒袍,乃是緙絲蟒袍。
緙絲乃是皇室專屬,一寸緙絲一寸金。
李景隆所穿的緙絲蟒袍,又與一般的緙絲袍服不同。
其袍服上的蟒,還有裙擺的金邊,全部是由純金拉製成線的撚金線繡製。
大明朝禦賜蟒袍不知凡幾,但如此華貴而又尊貴的,恐怕為數不多!
外氅衣看似平平無奇,實乃宮廷禦用。
內蟒流光溢彩華貴非凡,亦是皇家專供。
與李景隆一比,兵部後堂門外站著的官員們,寒酸得幾乎等同於螻蟻一般。
“諸位久等了!”
李景隆走到近前來,又是和煦的笑道,“本公早該到了,奈何太子爺一定要拉著本公說話!”
李景隆說話之間,看向麵前的官員們。
領頭的是兵部侍郎何禮,工部侍郎暫兼尚書麥至德兩人。其餘人等,也都是五品以上的...小官!
聞言,何禮跟麥至德對視一眼,心中無聲苦笑。
眼前這位國公,可謂是國朝聖眷最隆第一人,出入皇宮大內猶如自家後宅,宛若皇明朱家子嗣一般。
李景隆邁步進屋,眾人緊隨其後。
“下官鬥膽,請問公爺,太子爺拉著您說話,說的是火器鑄造局的事嗎?”工部侍郎麥至德開口道。
其實李景隆雖官職勳號眾多,跟文官們又是文武殊途。
但其實在官位上,並沒有達到可以讓一部侍郎自稱下官的地步。
但是.....但他腦袋上那頂世襲罔替曹國公的帽子,足以超過一切官位。
“本公今天請諸位來!說的正是火器鑄造局交接的事!”
李景隆大喇喇在主位上坐了,繼續笑道,“但太子爺剛才拉著本公說的卻不是火器鑄造局的事,而是....”
說到此處,李景隆低頭一笑,“本公還有四天大婚,太子爺說的是本公的親事!”
“下官等恭賀曹國公,新婚大喜,百年好合....”眾官員又齊齊起身,齊齊拱手行禮。
“哈哈哈!”
李景隆起身還禮,笑道,“本公大婚那天,諸位都要賞光到場....禮金,本公是分文不要,但是酒...一定要喝到位!”
“嗬嗬!”
諸位官員矜持的笑笑。
他們之中大多數人心裏清楚,曹國公的婚宴他們是沒有資格到場的,但人家客氣話說的漂亮,讓他們心中聽了舒暢麵上有光。
“公爺...”
麥至德繼續開口,邊上一名五品的工部郎中帶著幾名書辦,捧著幾摞厚厚的賬本名冊上前。
“這是火器鑄造局,自洪武十年以來的賬冊,庫冊,細料冊,匠冊等.....下官現在交接給您!”
“嗬,好!”
李景隆微微點頭,身後又是兩名親衛跨步上前,接了過去。
“這賬冊的事,本公大婚之後再一一查勘,到時候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還要侍郎大人您,指點迷津呀!”
“應當的應當的!”
聞言,麥至德心中長出一口氣。一顆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這火器鑄造局乃是個肥差中的肥差,賬目能清明嗎?
天底下凡是花錢花大錢的衙門都是如此,莫說當官的從中漁利,就是下麵那些管事的,也要渾水摸魚。
哪怕是工匠等,偷偷摸摸帶點東西迴家變賣,那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的事!
人家李景隆說,我大婚之後再查勘。
言外之意,我有功夫就看,沒功夫就不看。
“怪不得人家聖眷最隆,是有道理的呀!”
麥至德心中暗道,“年歲不大,忒會做人了!”
接著就聽李景隆繼續道,“賬冊不急,但是...”
“我丟累老某....”
剛聽到但是二字,麥至德心中直接冒出一句多年不曾說過的,大雅粵音。
同時心中罵道,“我這邊剛鬆了一口氣,你就跟我要人情了?”
“但是,還有一件事,是當務之急!”
李景隆開口道,“本公聽聞,火器鑄造局所屬的近乎上萬工匠,都散落的住在京城內外?”
麥至德一愣,他不明白李景隆為什麽提起這個。
下意識的說到了,“正是如此,工匠等散居,每天按時來衙門出役!”
“怪不得造不出好火器來!這種效率能造出好東西才怪了!”
李景隆心中嘲諷的笑笑,麵上卻依舊和煦,“本公跟太子爺討了個情!”
說著,看向眾人,“鍾山南麓,挨著本公掌管的金吾衛邊上要了一塊地....”
說到此處,他頓了頓,又道,“要建一座城!一座..工城!”
“啊?”眾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建城?
好端端的建什麽城?
“麥侍郎!”
“下官在!”
“這件事,還要勞煩工部!”
李景隆正色道,“您盡快讓人繪製圖紙出來,這工城不但要容納安置上萬匠戶及其家屬,而且還要有相應的工坊三十套....”
“料庫,油庫,煤庫,金庫.....”
“更要有疏通的水道水渠....”
“還要保障這工城之中的民生....”
李景隆所要建的,就是屬於這時代的,開天辟地的大國企....
大明重工!
以火器鑄造局為核心,邊上是一係列冶煉鍛造,加工配套等產業鏈。
在這個環環相扣的產業鏈旁邊,就是他即將組建的火器營駐地。
老一輩的經驗告訴我們,工業要發展,就要放手大幹。
這種方案不是完美的,甚至是被後世淘汰的。
但曆史已經證明,它是最適合當下的!
“嘶....”
李景隆的豪言壯語,麥至德聽得頭皮發麻。
按對方這麽說,所建的工城起碼要容納十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