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不是你找我!”
李景隆笑笑,扔了手裏的磚頭,“太子爺來了吧?”
說著,繼續往前,但下一秒身子直接僵住。
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臣李景隆,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一盞濁燈,懸在堂屋中央。
門口的位置,一張陳舊的竹榻。
朱元璋半閉著眼,身子斜靠。
一隻橘貓,慵懶的爬到他的腿上。
“滋啦...”
院中,炊煙泛起。
一名幹瘦的老者,正守著灶台。
啪啪兩聲,兩個雞蛋打入熱鍋之中。
滋啦聲中,雞蛋迅速的膨脹變的焦黃。
然後又是滋啦一聲,熱水在鍋中遇到了煎雞蛋,瞬間變得奶白起來。
再將切好的白菜絲倒入,一丟丟花椒粉,一點點鹽,幾滴醬油。
待水開了,一把麵條唰的撒落進去...
隨即在等待麵好的時候,那老者又拿起菜刀,在菜板上當當當幾下,蔥花切好...
忽的,那老者迴頭一笑,“曹國公吃香菜嗎?”
李景隆跪在地上,滿腦子都是懵的。
他不知為何朱元璋要在這兒見他,更不知眼前這一切是在幹嘛。
“他除了屎不吃,都吃!”
朱元璋搖著蒲扇開口,隨即睜眼看向李景隆,“餓沒?”
“臣...”
不知為何,李景隆的後背出了密密麻麻一層冷汗。
“臣還真有些餓了!”
“那一會多吃點!”
朱元璋說著,再次躺下手中蒲扇不住的搖著。
咕嚕嚕...鐵鍋之中湯汁沸騰,麵香四溢。
幹瘦老者用兩根長長的筷子,嫻熟的挑了三碗。
其中兩碗上放了雞蛋,一碗就是素麵。
“老爺子...”
那老者把麵送到朱元璋的麵前,後者起身,把鞋趿拉上,接過碗來,蹲在門口邊。
唿唿唿,小口的吹著熱氣。
“瞄...”
橘貓在他身側,前爪子搭在他的腿上,一隻爪子輕輕的撓了一下。
“給!”
朱元璋用筷子挑了一小塊雞蛋放在地上,“熱,等會吃!”
橘貓低頭嗅了嗅,然後乖巧的趴下,等待食物微涼。
“公爺,您的!”
“不敢不敢!”
盡管不大明白這老者的身份,可是給朱元璋做麵的人,李景隆根本不敢大意。
撅著屁股起來,雙手接過。
他忽發現那老者的碗中沒有雞蛋,忙道,“您這沒蛋...我分您半個!”
“不不不..”那老者忙把碗移開。
“沒事的..”
忽的,朱元璋抬頭,“咋,你要把蛋給他一半?”
李景隆下意識一愣,低頭道,“臣是覺得,他做飯挺辛苦...”
“他是太監,他沒蛋,所以他從不吃蛋!”
朱元璋說著,低下頭,美美的喝了一口麵湯。
“哎喲,對不住!”
李景隆心中一慌,對著那老太監笑道,“我也不知道...”
朱元璋哼了一聲,又給小貓挑了一筷子麵條放在地上,“有些事,即便你知道了,你也裝不知道是不是?”
猛的,李景隆心中一驚。
朱元璋抬頭,張嘴罵道,“你狗日的不吃?”
李景隆心中再慌,低頭一看自己的麵碗還是滿的,趕緊低頭猛刨....
吸溜吸溜....
“好吃嗎?”朱元璋忽問道。
李景隆抬頭,“好吃!好吃!”
“你爹...”
朱元璋放下麵碗,手撐著膝蓋起身,“當年你爹跟你爺爺來滁州投奔我...第一頓飯,吃的就是這個!咱記得保兒,吃了六碗...”
說著,他又迴到了躺椅上,笑道,“當時把你舅奶嚇壞了,生怕你爹撐死....”
“臣舉族上下,蒙陛下...”
“別說那些假話!”
朱元璋忽然開口,打斷正要歌功頌德的李景隆,“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說著,點點自己腳下的台階,“坐這來!”
“哎!”
李景隆吃下最後一口麵,連麵湯都喝了。
正要在台階上坐下,卻見邊上的老太監忽然給他屁股下麵塞個墊子。
“剛吃了飯,地上涼..”
老太監說了一句之後,返身迴到灶台邊,開始洗刷碗筷。
“你多大了?”朱元璋又問。
李景隆下意識的頓了頓,“臣十七了...”
“你爹在你這個歲數,已經獨當一麵了!”
朱元璋搖著蒲扇道,“二十多年前...咱跟張士誠搶奪浙東富庶之地,打得昏天暗日!”
“好不容易攻了浙動,但是胡大海被叛軍害死,耿再成戰死。咱在浙動的兵馬,都成了甕中之鱉,早晚要被張士誠一口吞下!”
“那年...所有人都說要撤軍。唯獨你爹...不顧任何人的勸阻,帶著僅有的幾千人突襲處州...”
“他帶著幾十騎兵,衝擊張士誠數萬人的大營,七進七出...”
“斬殺背信棄義的叛將,給咱把浙動守住了,打得張士誠狗日的都不敢冒頭!”
說著,朱元璋看向李景隆,“那年,你爹才十九!”
李景隆又忙道,“父親自小蒙皇爺您親自教導...”
“咱事後問他!”
朱元璋再次打斷李景隆,“你怕不怕!你爹說,怕!咱又問他,既然怕,為啥不要命的往前衝...”
“你爹說,因為身後是咱....是他的老舅!”
“因為越是艱難的時候,自家人越要站出來,維護咱們自家人!”
“知道啥是自家人嗎?”朱元璋又看著李景隆開口。
李景隆也看著朱元璋,“有飯一塊吃....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哼!”
朱元璋一笑,點頭道,“嗯,是這個理兒!”
說著,在躺椅上換了個姿勢,“還有一點,就是啥事,瞞著誰都不能瞞著家裏人!”
頓時,李景隆心裏咯噔一下。
他似乎隱隱約約想到了什麽,不由得冷汗再次冒出,臉色煞白。
“你是不是知道了啥,不願意告訴咱?”
朱元璋說著,輕撫懷中的橘貓。
“好好說,別撒謊!你問毛頭,家裏有沒有宮裏出去的奶媽子...是吧?”
“老爺子!”
李景隆瞬息之間,毛骨悚然,慌忙跪倒,“孩兒...孩兒...不是知道,而是猜測。孩兒不是有心瞞您,而是怕猜測錯了...”
“錯了之後,傷了您老人家的心,也壞了咱家的和睦..還有對不住二爺三爺..”
就在朱元璋剛才說話的時候,李景隆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所經曆的事都梳理了一遍。
唯一一件能讓朱元璋如此對待的,就隻有他發現的那件蹊蹺事。
“那你跟咱說說...嗯,就咱倆人知道,你隨意說說,你為啥心中會有猜測?”
“孩兒就是覺得,一切都太巧了!”
李景隆顫聲道,“而且巧的好似被安排好了一樣....皇太孫太子妃還有皇後,接連病故....”
“瞄!”
陡然,朱元璋懷中的橘貓驚唿一聲,耷拉著耳朵飛快的逃遠。
“這兩年,原太子妃身邊的人全被裁撤了。孩兒想,宮裏裁撤誰,也裁撤不到這些人身上,他們可都是宮裏的老人了!”
“還有,太醫院留下的當年太子妃的病案,孩兒看著也覺得有些不對...”
“太子妃身子一向強健,再說在生三爺之前,也並無任何不妥之處,怎麽從發病到薨,就在短短時間之內?”
“而且太醫院的太醫還都束手無策,還都不知道到底是什麽病?”
“隻能說是心疾....”
“還有..”
李景隆又道,“皇太孫殿下.....孩兒..孩兒想,宮裏這麽多年沒夭折過孩子,怎麽偏偏就是皇太孫!”
“而皇皇太孫是皇後當成心尖子,親手照顧的。再說,孩兒也是從小孩長過來的...”
“孩子有病,都是早有端倪,哪有暴病的?”
突然,朱元璋坐起身,“你懷疑誰?”
“孩兒不敢懷疑!”
李景隆拚命的叩首。
“那你為何把裁撤宮人的單子,打迴了宮裏送到咱這邊來?”朱元璋冷聲問道。
“孩兒是覺得蹊蹺!”
李景隆汗如雨下,“另外,孩兒確實有私心!”
說著,他抬頭,瑟瑟發抖道,“孩兒之所以把那名單專門送到樸總管那,就是希望他...也能注意到這其中種種的蹊蹺。”
“他注意到了,您也就注意到了...”
“這事,你有沒有和太子說過?”朱元璋冷聲問。
“老爺子!”
李景隆哽咽道,“孩兒哪敢亂說呀!”
李景隆笑笑,扔了手裏的磚頭,“太子爺來了吧?”
說著,繼續往前,但下一秒身子直接僵住。
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臣李景隆,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一盞濁燈,懸在堂屋中央。
門口的位置,一張陳舊的竹榻。
朱元璋半閉著眼,身子斜靠。
一隻橘貓,慵懶的爬到他的腿上。
“滋啦...”
院中,炊煙泛起。
一名幹瘦的老者,正守著灶台。
啪啪兩聲,兩個雞蛋打入熱鍋之中。
滋啦聲中,雞蛋迅速的膨脹變的焦黃。
然後又是滋啦一聲,熱水在鍋中遇到了煎雞蛋,瞬間變得奶白起來。
再將切好的白菜絲倒入,一丟丟花椒粉,一點點鹽,幾滴醬油。
待水開了,一把麵條唰的撒落進去...
隨即在等待麵好的時候,那老者又拿起菜刀,在菜板上當當當幾下,蔥花切好...
忽的,那老者迴頭一笑,“曹國公吃香菜嗎?”
李景隆跪在地上,滿腦子都是懵的。
他不知為何朱元璋要在這兒見他,更不知眼前這一切是在幹嘛。
“他除了屎不吃,都吃!”
朱元璋搖著蒲扇開口,隨即睜眼看向李景隆,“餓沒?”
“臣...”
不知為何,李景隆的後背出了密密麻麻一層冷汗。
“臣還真有些餓了!”
“那一會多吃點!”
朱元璋說著,再次躺下手中蒲扇不住的搖著。
咕嚕嚕...鐵鍋之中湯汁沸騰,麵香四溢。
幹瘦老者用兩根長長的筷子,嫻熟的挑了三碗。
其中兩碗上放了雞蛋,一碗就是素麵。
“老爺子...”
那老者把麵送到朱元璋的麵前,後者起身,把鞋趿拉上,接過碗來,蹲在門口邊。
唿唿唿,小口的吹著熱氣。
“瞄...”
橘貓在他身側,前爪子搭在他的腿上,一隻爪子輕輕的撓了一下。
“給!”
朱元璋用筷子挑了一小塊雞蛋放在地上,“熱,等會吃!”
橘貓低頭嗅了嗅,然後乖巧的趴下,等待食物微涼。
“公爺,您的!”
“不敢不敢!”
盡管不大明白這老者的身份,可是給朱元璋做麵的人,李景隆根本不敢大意。
撅著屁股起來,雙手接過。
他忽發現那老者的碗中沒有雞蛋,忙道,“您這沒蛋...我分您半個!”
“不不不..”那老者忙把碗移開。
“沒事的..”
忽的,朱元璋抬頭,“咋,你要把蛋給他一半?”
李景隆下意識一愣,低頭道,“臣是覺得,他做飯挺辛苦...”
“他是太監,他沒蛋,所以他從不吃蛋!”
朱元璋說著,低下頭,美美的喝了一口麵湯。
“哎喲,對不住!”
李景隆心中一慌,對著那老太監笑道,“我也不知道...”
朱元璋哼了一聲,又給小貓挑了一筷子麵條放在地上,“有些事,即便你知道了,你也裝不知道是不是?”
猛的,李景隆心中一驚。
朱元璋抬頭,張嘴罵道,“你狗日的不吃?”
李景隆心中再慌,低頭一看自己的麵碗還是滿的,趕緊低頭猛刨....
吸溜吸溜....
“好吃嗎?”朱元璋忽問道。
李景隆抬頭,“好吃!好吃!”
“你爹...”
朱元璋放下麵碗,手撐著膝蓋起身,“當年你爹跟你爺爺來滁州投奔我...第一頓飯,吃的就是這個!咱記得保兒,吃了六碗...”
說著,他又迴到了躺椅上,笑道,“當時把你舅奶嚇壞了,生怕你爹撐死....”
“臣舉族上下,蒙陛下...”
“別說那些假話!”
朱元璋忽然開口,打斷正要歌功頌德的李景隆,“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說著,點點自己腳下的台階,“坐這來!”
“哎!”
李景隆吃下最後一口麵,連麵湯都喝了。
正要在台階上坐下,卻見邊上的老太監忽然給他屁股下麵塞個墊子。
“剛吃了飯,地上涼..”
老太監說了一句之後,返身迴到灶台邊,開始洗刷碗筷。
“你多大了?”朱元璋又問。
李景隆下意識的頓了頓,“臣十七了...”
“你爹在你這個歲數,已經獨當一麵了!”
朱元璋搖著蒲扇道,“二十多年前...咱跟張士誠搶奪浙東富庶之地,打得昏天暗日!”
“好不容易攻了浙動,但是胡大海被叛軍害死,耿再成戰死。咱在浙動的兵馬,都成了甕中之鱉,早晚要被張士誠一口吞下!”
“那年...所有人都說要撤軍。唯獨你爹...不顧任何人的勸阻,帶著僅有的幾千人突襲處州...”
“他帶著幾十騎兵,衝擊張士誠數萬人的大營,七進七出...”
“斬殺背信棄義的叛將,給咱把浙動守住了,打得張士誠狗日的都不敢冒頭!”
說著,朱元璋看向李景隆,“那年,你爹才十九!”
李景隆又忙道,“父親自小蒙皇爺您親自教導...”
“咱事後問他!”
朱元璋再次打斷李景隆,“你怕不怕!你爹說,怕!咱又問他,既然怕,為啥不要命的往前衝...”
“你爹說,因為身後是咱....是他的老舅!”
“因為越是艱難的時候,自家人越要站出來,維護咱們自家人!”
“知道啥是自家人嗎?”朱元璋又看著李景隆開口。
李景隆也看著朱元璋,“有飯一塊吃....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哼!”
朱元璋一笑,點頭道,“嗯,是這個理兒!”
說著,在躺椅上換了個姿勢,“還有一點,就是啥事,瞞著誰都不能瞞著家裏人!”
頓時,李景隆心裏咯噔一下。
他似乎隱隱約約想到了什麽,不由得冷汗再次冒出,臉色煞白。
“你是不是知道了啥,不願意告訴咱?”
朱元璋說著,輕撫懷中的橘貓。
“好好說,別撒謊!你問毛頭,家裏有沒有宮裏出去的奶媽子...是吧?”
“老爺子!”
李景隆瞬息之間,毛骨悚然,慌忙跪倒,“孩兒...孩兒...不是知道,而是猜測。孩兒不是有心瞞您,而是怕猜測錯了...”
“錯了之後,傷了您老人家的心,也壞了咱家的和睦..還有對不住二爺三爺..”
就在朱元璋剛才說話的時候,李景隆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所經曆的事都梳理了一遍。
唯一一件能讓朱元璋如此對待的,就隻有他發現的那件蹊蹺事。
“那你跟咱說說...嗯,就咱倆人知道,你隨意說說,你為啥心中會有猜測?”
“孩兒就是覺得,一切都太巧了!”
李景隆顫聲道,“而且巧的好似被安排好了一樣....皇太孫太子妃還有皇後,接連病故....”
“瞄!”
陡然,朱元璋懷中的橘貓驚唿一聲,耷拉著耳朵飛快的逃遠。
“這兩年,原太子妃身邊的人全被裁撤了。孩兒想,宮裏裁撤誰,也裁撤不到這些人身上,他們可都是宮裏的老人了!”
“還有,太醫院留下的當年太子妃的病案,孩兒看著也覺得有些不對...”
“太子妃身子一向強健,再說在生三爺之前,也並無任何不妥之處,怎麽從發病到薨,就在短短時間之內?”
“而且太醫院的太醫還都束手無策,還都不知道到底是什麽病?”
“隻能說是心疾....”
“還有..”
李景隆又道,“皇太孫殿下.....孩兒..孩兒想,宮裏這麽多年沒夭折過孩子,怎麽偏偏就是皇太孫!”
“而皇皇太孫是皇後當成心尖子,親手照顧的。再說,孩兒也是從小孩長過來的...”
“孩子有病,都是早有端倪,哪有暴病的?”
突然,朱元璋坐起身,“你懷疑誰?”
“孩兒不敢懷疑!”
李景隆拚命的叩首。
“那你為何把裁撤宮人的單子,打迴了宮裏送到咱這邊來?”朱元璋冷聲問道。
“孩兒是覺得蹊蹺!”
李景隆汗如雨下,“另外,孩兒確實有私心!”
說著,他抬頭,瑟瑟發抖道,“孩兒之所以把那名單專門送到樸總管那,就是希望他...也能注意到這其中種種的蹊蹺。”
“他注意到了,您也就注意到了...”
“這事,你有沒有和太子說過?”朱元璋冷聲問。
“老爺子!”
李景隆哽咽道,“孩兒哪敢亂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