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撤!”東部彌加直接跳了出來,掃了眼眾位大人,冷哼的道:“我等在武皋損兵折將,吊毛沒撈到,如今怎敢輕易撤軍...”


    “還是那句話,一個月之後見分曉,若有功,便繼續打下去...”


    “若徒勞無功,不論爾等如何,老子都帶人迴族...”


    “沒錯,不能撤軍!”


    西部蒲頭,也咬牙切齒道:“既然先前已有定策,便不可隨意更改...”


    “三十日,一日不能少,一日也不能多...”


    “誰要是敢壞了事先定好的規矩...別怪老子不認人...”


    漢軍肆虐大漠,西部雖然也有損失,但也更加堅定了浦頭複仇的決心...


    而且若論損失慘重,無疑還是中部慕容氏,因為太史屠是從雁門,武要方向北上的...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中部慕容部,其次是正北方向東王庭...


    至於東部彌加等人,則是沒啥損失,他們也樂得看到中部與王庭遭殃,這個時候更不能撤軍了。


    蒲頭是真心要打下去,而彌加則純屬幸災樂禍,因為東部未遭兵災...


    且現在,魁頭眼看就要拿下遼東,入主幽州,自然不想撤軍...


    局勢不是一成不變的,人在變,時勢在移,趨利避害方顯本性...


    眾人心思不一,有人要撤,有人想繼續僵持,乃至一直打下去...


    “打下去可以,老子要分兵!”


    慕蓉威環顧四周,沉聲道:“吾欲分兵,攻取幽州,屠了北地漢人,為族人報仇...”


    “李屠夫殺我一人,我便殺漢十人,血債血償...”


    “大單於,分兵吧,我等必讓漢人付出代價...”


    眾人義憤填膺,闕居、軻比能、慕蓉虎、慕容度等人亦不再沉默,皆出言附和,誓要與漢人死戰。


    鮮卑人的整體實力,十倍於夏軍,隻要分兵,發揮兵力和騎兵的機動優勢,多線出擊…


    到時必然能衝破長城防線,殺入大漢境內,讓漢人血債血償…


    大單於和連,心中同樣怒氣勃發,恨不得立刻破了武皋,然後斬了李屠夫的腦袋,為死去的族人複仇。


    “分兵之事暫議!”和連麵色糾結,最後還是咬牙切齒的拒絕了。


    他見慕容威等人心中有氣,便安慰道:“吾會派人傳訊給東部魁頭,讓他火速南下幽州,屠了南郡漢人,為族人報仇...”


    “李屠夫殺我族人,此仇不能幹休,本單於要與他血戰到底...”


    如果說,太史慈北上之前,鮮卑人與李屠夫的矛盾,還有和解的可能...


    那麽現在,則是徹徹底底的撕破臉,沒了做人的底線...


    和連更是親自下達了,南下屠殺的命令,這是不死不休的節奏...


    如今鮮卑各部被綁上南下戰車,新仇舊恨加在一起,隻能與夏軍死耗,看誰能撐到最後。


    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舉措,至少和連傳訊給東部魁頭,讓其南下幽州。


    這是打算以牙還牙,以血還血,讓漢人也嚐嚐被屠戮的滋味。


    至於魁頭聽不聽命,這就隻有他們自己心裏知道了。


    “大單於,烏桓之事怎麽處理!”


    事情告一段落,彌加跳了出來:“烏桓與丁零等百胡,欲與我等聯盟共伐李屠夫,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這是好事,若東部萬族加入進來,我等力量又壯大一分。”


    “可以接納,讓烏桓人入盟,也可以壯大韋族聲勢,甚至有可能....”


    提到烏桓,眾人皆表示願意接納,甚至連慕容威這老狐狸也被表示可以接納。


    這一次大人們的意見出奇一致,因為接納烏桓人入盟,他們韋族的觸角便能伸到遼河,甚至可以窺伺三韓之地。


    結盟總要有個盟主,以雙方實力對比,做主的肯定是聲勢更大的韋族。


    若能趁此機會,吸收東北方向,更多的族群加入。


    他們未嚐不可嚐試一統東西雪原,到時莫說李屠夫,就算是漢庭,在煌煌大勢下,也要俯首。


    這可是老單於都沒能完成的遺願,若能在他們手中實現,那這必定是載入史冊的偉大事跡。


    這可不是鮮卑人自大,若真能一統大漠,西域諸眾,和和草原林胡。


    即使是武帝時期的大漢,也未必是鮮卑人的對手,亦或是半斤八兩,不相伯仲。


    但從總體戰略上來看,以及南北態勢上看,還是大漢處於被動。


    草原與大漠所能凝聚的勢,能順著北伯利亞的寒流,直接將南方的暖流中和。


    當然敵我雙方整體實力是一迴事,但統治者的首領,卻又是一迴事...


    亦如當年結束內亂,統一中原的赤帝劉邦,對陣初步統一草原的雄主冒頓...


    當時的大漢,經過諸侯混戰,百廢待興,但有民一千六百萬,軍事實力卻強盛無匹...


    草原匈奴,亦是初步整合東胡、渾瘐、屈射、鬲昆等東西南北部各族,族人七十萬,兵強馬壯...


    雙方陣容和實力,皆是開國巔峰,但敵我交戰,不止是整體實力,最終看的還是首領之間的對決...


    廣武分老父羹的梟雄赤帝,對上鳴鏑弑父的雄主冒頓,最後如何,隻有當世人知道…


    而此次東西南北各部,百年大會盟就是鮮卑人的機會。


    具體能不能把握住,就要看大單於和連這個盟主的手段了。


    然而和連,不愧是二世之風,爭權享樂,搞內鬥是把好手,但雄略遠見,卻是不見毫毛...


    此刻,和連見東西南北各部大人們,意見罕見一致,這讓他心中猶疑,乃至忌憚,和濃重的危機感。


    高級的統治者,注重的是平衡,若下麵的臣子們沆瀣一氣串聯一通,他這個大單於可就危險了。


    和連憂心忡忡,遲疑道:“烏桓林胡乃是朝廷走狗,怎會突然要與我等結盟,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陰謀...”


    “我族八十萬控弦之士匯聚一處,正麵對決,即使是巔峰時期的漢庭,也要退避三舍...”


    “烏桓人想要借勢結盟,吾不反對,但就怕這群雜胡,包藏禍心....”


    哪怕明知道東西會盟,對草原大業百利無害,和連依然下意識的找借口推拒…


    而且大勢匯聚,正麵對決,和連不憂敗,但漢人素來奸詐狡猾,一肚子壞水。


    若與烏桓這個漢廷走狗暗地裏串聯,萬一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很可能會...


    雖然這隻是和連的一個借口,但不是沒有可能,因為前車之鑒可尋,容不得他不警惕…


    彌加撇了撇嘴,直接起身道:“大單於,烏桓人是漢庭走狗不假,但他們卻不是李屠夫的狗...”


    “相反,漢庭要滅李屠夫,烏桓人也與夏軍有著不可化解的血海深仇,怎會輕易倒戈...”


    東部族群,臨近遼東,若百胡會盟,得利最多的,還是彌加等人...


    在座的軻比能乃至浦頭等人,亦相繼附和:“不錯,彌加大人所言有理,遼河的血跡尚未幹涸,烏桓人恨不得啃了李屠夫的腦袋,安能不恨!”


    “此次結盟,即使對我等不真心,但對李屠夫的恨,卻是實實在在的...”


    慕容威也起身道:“大單於,何必猶疑!”


    “我族主力匯聚於此,即使烏桓人包藏禍心又能如何,入了盟,進了軍營,便又不得他們說不!”


    慕容威有雄心,把這次聯盟,看做是吞滅烏桓和丁零等東北林胡的大好機會。


    隻要對方敢來,即使有陰謀,他慕容威也在不怕地。


    此時韋族大勢在身,到了戰場上,可就不是烏桓人說的算了...


    “此事甚大,且容我思慮一番!”眾人皆言,和連不好明目張膽的拒絕。


    他隻好使出拖字訣,打算將這件事,無限期拖後...


    “大單於!”這時,身後的一名文士突然在其身邊低聲耳語一陣,讓其改變了主意。


    “也罷!”和連身形一震,旋即假裝思慮片刻,長聲道:“這會盟之事,確實於我韋族,百利而無一害...”


    “既然如此,烏桓之事,便由幾位大人看著處理...”


    “若能完成老單於的遺願,些許風險,我等還承擔的起...”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