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世家選擇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 作者:唐吉可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晉陽,古牆高大,城門處車水馬龍,來往行商絡繹不絕。
寬闊的官道上,一隊隊裝滿貨物的馬車南來北往,行人匆匆擦踵而過,不時有身背三色旗的官兵縱馬疾馳。
古城內,人員忙碌,青壯勞役們將一包包裝滿糧食物資的貨物搬出府庫,裝載在庫門處的輛輛馬車上。
因為總督府的動員令已經下達,並州境內,無論是青壯男丁,還是孤寡健婦,所有人都要為戰爭服務,一切以戰事為先…
朝陽烈烈,往來行商不絕,青壯揮汗如雨,出工出力幫著官府幹活,整個晉陽城,一片忙碌之景!
城內百姓勞苦,青壯勞役,府內各部官員同樣不敢懈怠。
高大威嚴的府衙內,各大世家豪門代表,靜坐以待。
晴天白日,大廳敞亮通光,並州各大世家掌門人幾乎已經到齊。
“咳咳!”魏延輕咳一聲,不經意間在大廳內掃了眼,而後向一旁詢聲道:“張從事,並州各大家族,來了多少…”
一直侍立在側的張惠立馬會意道:“迴大人,並州各地家族代表,幾已到齊…”
“除族內有急者,和一些偏遠之地,因路程遙遠....”
“行了,不必給他們找借口…”
魏延擺手道:“不管何種理由,通知之後,沒有及時抵達者,便不用來了…”
“不識時務者,徐晃和臧霸兩位將軍南下,正好順路將這些不安定因素,統統清理幹淨…”
“嘶!”聞此狠辣之言,在座一眾世家代表,皆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既驚悚又慶幸,驚悚的是夏軍似乎早有計劃,慶幸的是,他們趕來及時…
麵對南北霸主的雙重壓力,李屠夫這次是認真了,若不然魏延也不會當麵敲打眾人…
並州世家多矣,其中又以張、王、孫、郭、範、田、沈、潘、黃等各大世家為最。
這些世家族長老謀神算,收到府衙的邀請後,有及時赴約的,有躊躇不定的,也有斷然拒絕的,不一而足。
但總的來說,還是識時務者多矣,在見識到魏延的決絕與狠辣之後,在座代表無不暗唿僥幸。
世家大族根深蒂固,有高深烏堡為據,尋常賊兵當然奈何不得他們,但不代表軍隊不行。
夏軍當初入主並州之時,為了安定人心鞏固根基,不惜與各地約法五章,維持穩定現狀。
但現在不同了,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李信對於治下的掌控力逐漸加強。
又值此生死存亡關鍵時期,所有人都必須遵守法令,若不然律法無情...
魏延將眾人表情看在眼裏,直入正題道:“今日召集各位前來,想來都已經有所耳聞…”
“大將軍欲遷幽州百姓入境,然大軍征戰在外,力有不逮,所以想請各方有德仁人誌士相助…”
“大人有需要,我等自當全力以赴,協助配合…”
經過前番敲打,眾人不敢推辭,你言我語,皆表示願意幫忙。
張氏代表,更是虛捧道:“遷民安民,此利邦利國之事,我等義不容辭…”
“不錯,胡人南侵,百姓遷徙,免遭屠戮,自當鼎力支持…”
“好!”魏延麵露笑容,雙手虛按,示意眾人安靜:“百姓遷徙,不讓爾等白忙,隻要出工出力,州府自會付出相應報酬…”
“子政,你給眾位族長羅列一下具體情況!”
“大人,各位族老!”
一直坐在側首的孫忌起身與眾人見禮,而後朗聲道:“凡並州治下,無論世家亦或商旅百姓,每遷萬名青壯入境,州府便付千金為酬…”
“遷一家全入者,無論老幼,皆酬十金…”
“遷整戶整齊者,亦與上同然…”
“北侯仁義!”聞言,各地族老,發出一句感歎。
這句話,他們是發自真心地,不含一絲虛假。
因為州府不但給出金銀酬謝,同時還考慮到到了幽州老弱婦孺的情況,為此製定了更加豐厚的報酬規則…
一名青壯奴隸,按照當前市價,也不過一金左右,而遷徙不是買賣,則更是大賺。
再有,整家整戶十金,以一戶五口而論,整體遷徙所得報酬比單獨青壯要高。
這種情況下,眾人自然知道該如何行事,如此一來盡最大可能的保障了老弱的生存機率,也保障了原有家庭的完整性…
孫忌將眾人表情納入眼中,他掃視一圈,接著道:“幽州入境之民,每戶可領牛馬一匹,陸田五十畝,免賦稅五載…”
“此後三年,所在田畝產出,各地世家可從中抽取一成作為酬勞,以謝出力恩情…”
“嘩!”這次終於有人坐不住了,一名麵相忠厚的中年漢子起身道:“大人,所言當真…”
“真!”孫忌言語堅定,無有遲疑。
“如此,我張家願鼎力相助,為此次遷民之事做後盾…”
“太原陳家,願出人出力,鼎力支持…”
“平遙孫氏,亦出全力...”
這一次,幾乎是所有人皆挺身出列,表示願為幽州民眾西遷,出人出力。
如果先前的金勞酬謝已經讓他們心動了,那麽後麵的許諾,則完全可以讓他們放棄底線,全力支持…
一州百姓,五年的稅賦,這是一筆多大的財富,難以衡量,讓人眼熱又心動…
“如此,吾在此替北地百姓,謝過眾位了!”
魏延起身,緩緩向眾人拱手謝禮道:“遷民之事,宜早不宜遲,還望各位族內人才,盡快動身才是…”
“魏將軍客氣了,此是我等,應該做的…”
“大人放心,我等會快速動身,爭取早日為並州分憂....”
眾人起身相互見禮,氣氛融洽無比,全然沒有剛開始的緊張。
其實孫忌的策略並不複雜,州府先是拿出真金白銀作為酬勞,然後又許諾。
遷入並州河套的百姓,領到田畝後,每年從產出中抽出一成,算作各大世家的後續酬勞。
如此,遷的越多,他們所能得到的利益就越豐厚,這自然大大的調動了世家的積極性。
不要小看後續的產出,幽州有民三百萬,青壯至少八十萬。
夏軍以犧牲五年稅賦為代價,將一州的稅收算作酬勞,分給並州幾大世家。
這是一筆足以讓他們肥的流油流水的財富,十代人都未必能吃完…
遷徙民眾,事情複雜,但分配到人才輩出的世家大族手中,有些事可迎刃而解。
魏延的手段很高明,威逼利誘,許諾等手段齊出。
不配合者,以鐵血手段清理,鏟除未來的不穩定因素。
配合者,給予足夠的利益誘導,還許諾後續收益,將他們綁在夏軍的戰車上。
雖然不能讓他們真心為夏軍效力,但有利益捆綁,卻能保證一定的安穩…
且在這個南北大戰的關鍵時期,給這些不安穩的世家大族找些事做,消耗他們那無處安放的精力…
如此也能防止他們胡思亂想,無事生非,不至於在後方搗亂...
......
寬闊的官道上,一隊隊裝滿貨物的馬車南來北往,行人匆匆擦踵而過,不時有身背三色旗的官兵縱馬疾馳。
古城內,人員忙碌,青壯勞役們將一包包裝滿糧食物資的貨物搬出府庫,裝載在庫門處的輛輛馬車上。
因為總督府的動員令已經下達,並州境內,無論是青壯男丁,還是孤寡健婦,所有人都要為戰爭服務,一切以戰事為先…
朝陽烈烈,往來行商不絕,青壯揮汗如雨,出工出力幫著官府幹活,整個晉陽城,一片忙碌之景!
城內百姓勞苦,青壯勞役,府內各部官員同樣不敢懈怠。
高大威嚴的府衙內,各大世家豪門代表,靜坐以待。
晴天白日,大廳敞亮通光,並州各大世家掌門人幾乎已經到齊。
“咳咳!”魏延輕咳一聲,不經意間在大廳內掃了眼,而後向一旁詢聲道:“張從事,並州各大家族,來了多少…”
一直侍立在側的張惠立馬會意道:“迴大人,並州各地家族代表,幾已到齊…”
“除族內有急者,和一些偏遠之地,因路程遙遠....”
“行了,不必給他們找借口…”
魏延擺手道:“不管何種理由,通知之後,沒有及時抵達者,便不用來了…”
“不識時務者,徐晃和臧霸兩位將軍南下,正好順路將這些不安定因素,統統清理幹淨…”
“嘶!”聞此狠辣之言,在座一眾世家代表,皆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既驚悚又慶幸,驚悚的是夏軍似乎早有計劃,慶幸的是,他們趕來及時…
麵對南北霸主的雙重壓力,李屠夫這次是認真了,若不然魏延也不會當麵敲打眾人…
並州世家多矣,其中又以張、王、孫、郭、範、田、沈、潘、黃等各大世家為最。
這些世家族長老謀神算,收到府衙的邀請後,有及時赴約的,有躊躇不定的,也有斷然拒絕的,不一而足。
但總的來說,還是識時務者多矣,在見識到魏延的決絕與狠辣之後,在座代表無不暗唿僥幸。
世家大族根深蒂固,有高深烏堡為據,尋常賊兵當然奈何不得他們,但不代表軍隊不行。
夏軍當初入主並州之時,為了安定人心鞏固根基,不惜與各地約法五章,維持穩定現狀。
但現在不同了,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李信對於治下的掌控力逐漸加強。
又值此生死存亡關鍵時期,所有人都必須遵守法令,若不然律法無情...
魏延將眾人表情看在眼裏,直入正題道:“今日召集各位前來,想來都已經有所耳聞…”
“大將軍欲遷幽州百姓入境,然大軍征戰在外,力有不逮,所以想請各方有德仁人誌士相助…”
“大人有需要,我等自當全力以赴,協助配合…”
經過前番敲打,眾人不敢推辭,你言我語,皆表示願意幫忙。
張氏代表,更是虛捧道:“遷民安民,此利邦利國之事,我等義不容辭…”
“不錯,胡人南侵,百姓遷徙,免遭屠戮,自當鼎力支持…”
“好!”魏延麵露笑容,雙手虛按,示意眾人安靜:“百姓遷徙,不讓爾等白忙,隻要出工出力,州府自會付出相應報酬…”
“子政,你給眾位族長羅列一下具體情況!”
“大人,各位族老!”
一直坐在側首的孫忌起身與眾人見禮,而後朗聲道:“凡並州治下,無論世家亦或商旅百姓,每遷萬名青壯入境,州府便付千金為酬…”
“遷一家全入者,無論老幼,皆酬十金…”
“遷整戶整齊者,亦與上同然…”
“北侯仁義!”聞言,各地族老,發出一句感歎。
這句話,他們是發自真心地,不含一絲虛假。
因為州府不但給出金銀酬謝,同時還考慮到到了幽州老弱婦孺的情況,為此製定了更加豐厚的報酬規則…
一名青壯奴隸,按照當前市價,也不過一金左右,而遷徙不是買賣,則更是大賺。
再有,整家整戶十金,以一戶五口而論,整體遷徙所得報酬比單獨青壯要高。
這種情況下,眾人自然知道該如何行事,如此一來盡最大可能的保障了老弱的生存機率,也保障了原有家庭的完整性…
孫忌將眾人表情納入眼中,他掃視一圈,接著道:“幽州入境之民,每戶可領牛馬一匹,陸田五十畝,免賦稅五載…”
“此後三年,所在田畝產出,各地世家可從中抽取一成作為酬勞,以謝出力恩情…”
“嘩!”這次終於有人坐不住了,一名麵相忠厚的中年漢子起身道:“大人,所言當真…”
“真!”孫忌言語堅定,無有遲疑。
“如此,我張家願鼎力相助,為此次遷民之事做後盾…”
“太原陳家,願出人出力,鼎力支持…”
“平遙孫氏,亦出全力...”
這一次,幾乎是所有人皆挺身出列,表示願為幽州民眾西遷,出人出力。
如果先前的金勞酬謝已經讓他們心動了,那麽後麵的許諾,則完全可以讓他們放棄底線,全力支持…
一州百姓,五年的稅賦,這是一筆多大的財富,難以衡量,讓人眼熱又心動…
“如此,吾在此替北地百姓,謝過眾位了!”
魏延起身,緩緩向眾人拱手謝禮道:“遷民之事,宜早不宜遲,還望各位族內人才,盡快動身才是…”
“魏將軍客氣了,此是我等,應該做的…”
“大人放心,我等會快速動身,爭取早日為並州分憂....”
眾人起身相互見禮,氣氛融洽無比,全然沒有剛開始的緊張。
其實孫忌的策略並不複雜,州府先是拿出真金白銀作為酬勞,然後又許諾。
遷入並州河套的百姓,領到田畝後,每年從產出中抽出一成,算作各大世家的後續酬勞。
如此,遷的越多,他們所能得到的利益就越豐厚,這自然大大的調動了世家的積極性。
不要小看後續的產出,幽州有民三百萬,青壯至少八十萬。
夏軍以犧牲五年稅賦為代價,將一州的稅收算作酬勞,分給並州幾大世家。
這是一筆足以讓他們肥的流油流水的財富,十代人都未必能吃完…
遷徙民眾,事情複雜,但分配到人才輩出的世家大族手中,有些事可迎刃而解。
魏延的手段很高明,威逼利誘,許諾等手段齊出。
不配合者,以鐵血手段清理,鏟除未來的不穩定因素。
配合者,給予足夠的利益誘導,還許諾後續收益,將他們綁在夏軍的戰車上。
雖然不能讓他們真心為夏軍效力,但有利益捆綁,卻能保證一定的安穩…
且在這個南北大戰的關鍵時期,給這些不安穩的世家大族找些事做,消耗他們那無處安放的精力…
如此也能防止他們胡思亂想,無事生非,不至於在後方搗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