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戰事結束了,當石勒帶著拓跋燾的首級迴到大營,這場戰事便已經緩緩落下帷幕。


    後半夜當夏軍得知敵人主帥陣亡,臧霸、韓忠、伊禮這些悍將,不顧士氣低落,在短暫休整過後重新組織大軍,強行衝營。


    戰事一直持續到辰時天明,鮮卑人群龍無首,以及各部頭人帶頭請降,大營內最終還是豎起了白旗。


    此戰夏軍斬首六千,俘虜四萬八千餘人,突入定襄境內的敵軍,除了完顏宗不知所蹤外,其他的幾乎全軍覆沒。


    這是與和連開戰以來,取得最大戰果,經此一役,鮮卑人再也不敢肆無忌憚的分兵騷擾了,隻能老老實實的聚集兵力優勢,死磕城關。


    武城戰事結束的第三天,經過長途跋涉,急行軍的李信,也終於趕到了雁門。


    當他得知定襄大捷,俘斬五萬四千的戰果後,並沒有表現出絲毫喜色。


    高大的森嚴的府邸內,夏軍北部高層匯聚一堂,門外是典韋那不動如山的鐵塔身影。


    大廳內王修、李原、牽招、田豫等雁門守將,跪伏在堅硬的地麵上,不敢妄動。


    上首處李信凝眉端坐,左列是太史慈、周倉、昌豨、伊禮等麵色冷然的軍中將領。


    右側是賈詡、逢紀、王充、張既這些文職官員,同樣麵色微緊。


    大廳靜默無言,隻剩下李信不斷翻動竹簡的哢哢聲絞在眾人心頭,一時間氣氛沉悶壓抑,讓人惴惴不安。


    “砰!”李信凝目將手中訊息閱完,猛然拍案而起,隼一般銳利的眸子掃過大廳:“吾三令五申不準出城,不得擅自與鮮卑人發生衝突…”


    “是誰給你們的膽子,誰給你們的權力,敢如此行事?”


    李信已經對北方這幾日的戰事,有了大概的認知,但正是因為了解,才愈發的怒不可遏!


    這些將領不聽軍令也就算了,竟然擅自調兵出城,與鮮卑人刀兵相向。


    這讓李信暴怒:“爾等心中還有沒有軍紀鐵律?他臧霸還有沒有把我這個主公放在眼裏?”


    眾人惴惴不敢言語,太史慈這名將領幾次欲言,但卻不知從何說起。


    實在是兄弟犯下的忌諱太大,他也不敢再這個時候在觸李信黴頭,若主公怒氣升級,到時他想救人也也不成了。


    武將沉悶,而逢紀也瑟縮在策不敢弄出聲響,老狐狸賈詡老神在在。


    他知道李屠夫這隻是暴怒的前兆,真正的暴風雨恐怕還在後麵。


    果然,李信在咆哮一通後,旋即將身前案牘猛地踹翻。


    他目光森然,死死的盯著地上的王修等人:“違抗軍法,藐視吾規,妄劫急令,擅禁傳訓兵...”


    “如此大罪,按律如何?”


    聽到訓話,原本匍匐在地上的王修猛然抬頭:“大帥,一人做事一人當,此事與其他人無關,罪責全在於吾!”


    “我王修違背軍令,死不足惜,但亦有言憋在心中,不吐不快!”


    夏軍的鐵律如何,王修作為軍中將領,自然清楚無比,他既然做了就已經做好了被處決的準備,這一點誰也救不了他,太史慈也不行。


    所以他已經看開了,人生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唯死而已!


    “好個一人做事一人當!”


    李信心中更怒,殺心自起:“汝還有何遺言…”


    “大帥!”王修猛然抬頭,沉聲道:“軍令如山,我王修抗令,死則死矣!”


    “但魏延令我等刀槍入庫,不準出城,甚至不允許我等抵抗…”


    “難道非要鮮卑人殺進雁門,攻破晉陽,北地生靈塗炭也不能反抗不成…”


    “鮮卑人的刀已經架在將士們的脖子上了,若還不反擊,那我等還要手中刀槍有何用?”


    “大帥平日裏教我等做狼,既是狼,兄弟們便做不到束手就擒,做不到引頸自戮…”


    “我王修的刀,是用來殺人的,與其死在鮮卑人的屠刀下....”


    正所謂什麽樣的人帶什麽樣的兵,李信麾下將領,大都是一群桀驁不馴的家夥。


    雲中統帥臧霸,是年少時殺官劫獄的狠人,徐晃是從炮灰營裏殺出來的猛將,黃紹周倉是鐵杆造反派。


    郭藴麾下的張遼、高順、曹性、魏續、等雁門將領常年與胡虜作戰,絕對不會坐視北方淪陷。


    就連當初叛逃的孫雍,也不是什麽善茬,可能隻有太史慈算是靠譜一點。


    但這個冷酷如鐵石般的青年將領,同樣也不是什麽循規蹈矩之人,若不然他也不會在烏桓和匈奴地界造下那麽多殺孽…


    這些人帶出來的兄弟,想讓他們聽令可以,但刀槍入庫,坐視視鮮卑人在境內燒殺搶掠,奸淫百姓,他們中有些人還真不會無動於衷。


    而王修是太史慈的心腹兄弟,是遊俠出身,雖然嗜殺,但心中還有熱血未泯,不會束手待斃,不會任由鮮卑人破關劫掠。


    如此重重因素下,王修攔截信使,促成各部將領聯合抗擊鮮卑,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好好!”原本李信以為王修主動交待,會認罪求饒,沒想到對方竟然已經心存死誌。


    他怒急反笑:“汝即有心求死,來人....”


    “大帥!”


    “主公,不可!”


    眼看情況不對,昌豨伊禮這些人也顧不得沉默了。


    他們紛紛出列求情:“大帥,還請看在軍中兄弟奮勇殺敵的份上,給王將軍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請主公開恩!”


    “請主公開恩!”


    “請主公開恩...”


    太史慈踏步出列:“主公,王修犯錯,乃吾禦下不嚴之責...”


    “閉嘴!”不等他攬責,李信直接打斷道:“軍法無情,豈能因人而改....”


    “請主公開恩!”


    說話間,太史慈這個平日裏堅韌如鐵的漢子,推金山倒玉柱般的拜倒在地:“請主公開恩!”


    他深深拜倒,心中知道這個時候一切的言語都是徒勞,隻能希望主公看在兄弟們往日裏奮勇殺敵的情麵上,給一個活命的機會!


    當初跟隨他出來的兄弟,傷的傷死的死,如今僅剩下阿東李原和王修三人。


    這些都是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戰場上流血犧牲無話可說,但現在卻要被正軍法,他怎能無動於衷。


    “大帥開恩!”


    “請主公開恩!”


    這一次,不但武將出列求情,就連逢紀賈詡這樣的謀士同樣出列進言:“主公,北地大戰在即,軍心為重…”


    “且將在外,直麵戰場複雜形勢,豈能循規蹈矩,有戰機而不決…”


    “您授予各部將領臨機決斷之權,不就是為了防止突發軍情嗎…”


    “且此戰,我軍殲敵十二萬,全滅入境胡騎,大漲主公威勢,天下稱頌…”


    “此乃勝功,王將軍之事可押後在決,等到將鮮卑逼退,是殺是剮自有大帥抉擇…”


    眾人相繼站在李信的立場上,言明利害,為其著想。


    主公如今正在氣頭上,這個時候不能去否決他,隻能想辦法將事情拖後。


    等過段時間,李信氣消,那時候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王修小命說不定就保住了。


    人的情緒很多時候會影響著當下的決斷,在不同情況下所做出的選擇往往有異,這一點深寖人心的老狐狸看的很清楚。


    眾人皆言,李信心中思慮一番,不得不壓下心中沸騰的殺意。


    無論是看在對方的戰功,還是太史慈及軍中眾將的情緒上,亦或者是接下來應對鮮卑人的戰事,王修此人現在確實殺不得…


    想到這裏,李信沉默片刻,冷聲道:“功過不抵,死罪難免,將王修壓下去,待鮮卑戰事結束,自有軍法衡量…”


    “李原遇事不報,同樣罪不可逃,官降十級,杖責八十,以儆效尤…”


    亦如賈詡所言,大戰在即殺之不詳,而且還會讓軍中那些浴血奮戰的將士寒心。


    最終,李信還是忍著惡氣,將事情押後處理!


    作為雁門後勤總管的李原,同樣沒有逃掉,被革職降級。


    隻不過他是幸運的,因為王修在準備抗令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後果。


    所以為了避免兄弟被牽連,直接將其打發去了後勤,如今算是撿迴了一條命。


    其實革職降級都沒什麽,對於他們這些武將來說,隻要能活命早晚還會爬上來,因為能力人脈背景都決定了他們不會就此沒落。


    大哥太史慈也不會任由他們埋沒,隻是苦了王修這名義士,後命堪憂....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