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鮮卑肆虐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 作者:唐吉可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漁陽北門,一群百姓傷兵,正慢騰騰的向這裏趕來。
人頭攢動隊伍蜿蜒,離得很遠守城士兵便注意到了北方的之景!
“有情況,快關城門!”
把守城門的是黃紹麾下小將劉能,他望著北方晃動的人影,想也沒想就直接下令關門!
與此同時,北方的隊伍也注意到了城門前的動靜,人群中一名青年神色憂慮:“大哥,我們真的要去投靠李屠夫...”
這支隊伍自然是從寧縣撤離的閻誌一夥人,他們經過日夜疾行,此時終於看到了漁陽古城。
閻柔望著高大的城牆,眼眸微眯:“如今這北地有能力,有實力,對抗鮮卑者,唯有夏軍!”
他何嚐想去投靠李屠夫,對方的名聲早已遺臭萬古,百姓談其名變色,小兒聞之止啼。
恐怕朝廷的史官,也已經將其往日的所作所為,記錄在冊了。
投靠這樣一個注定流毒百世的屠夫,便是人生中一個怎麽也洗刷不掉的汙點。
但不投靠對方,他閻柔還能去哪裏,放眼北地邊郡除了夏軍與鮮卑,可以說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劉虞抽調精銳南下,公孫瓚被屠夫大殘,遠遁遼東,公孫度遠在冀州戰場撈功...
緊鄰邊境長城的河套並州乃至幽州,都是李屠夫的地盤,這種情況下難道去投胡人不成。
隻不過道理雖然簡單,但一想到李屠夫的惡名,閻誌心中還是有些抵觸。
閻柔隻好出言安慰道:“李屠夫雖然惡名昭著,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此行漁陽,若對方真如傳聞中的那麽不堪,待打退胡人之後,為兄便找機會脫離...”
說話間,眾人已經來到漁陽城前,隻不過隊伍在箭地之外停了下來。
作為一名合格將領,閻柔自然懂得其中規矩,他們沒有貿然進城。
而是派遣一名兵前往交涉:“寧北都尉,閻柔,欲帶麾下兄弟投奔衛將軍,還請城上兄弟通報一聲!”
“寧縣守軍!”城樓上,劉能等人聞言,不由一頓:“寧北要塞,軍不過千...”
“將軍,我等士兵隻有千人,但隨行七萬百姓前來避禍,還請將軍行個方便...”
“既然如此,爾等且在城外候著,沒有命令敢近城者,殺無赦!”
說完,劉能便派人前往城中通報!
踏踏,很快便有一名將領登上城頭,查探情況!
北風唿唿,望著城下老幼參雜卻又整齊有序的隊伍,黃紹暗暗點頭。
隻不過該有的謹慎,他也沒忽略:“派人下去探明情況,若其所言屬實,便收繳刀兵放他們入城!”
吱吱,城門打開,數十名士兵騎著戰馬迅速掠過,夏軍行事效率很高,很快便將城外隊伍情況探明!
寧北軍也沒整什麽幺蛾子,一切都很配合,然後在夏軍的指揮下迅速進城。
城內校營,旌旗招展,各部將領更是忙碌不已,因為大軍隨時準備行軍北上,軍事安排自然不能懈怠。
閻柔等人在被收繳刀兵之後,在黃紹的引薦下,也如願以償的見到了李屠夫。
如今的李信貴為侯爺,衛北將軍,兼河套以及幽州並州之主,身居高位,可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
要不是看在閻柔等人,護衛百姓有功,加上黃紹極力誇讚,還真不一定能被召見。
中軍大帳,布置簡陋,案牘前一名青年將領,正聚精會神的看著輿圖。
旁邊還有幾卷書簡,這畫麵與閻柔想象中的富麗奢華之景,有很大出入。
閻柔不敢多看,急忙向上首屈膝見禮:“寧北校尉,閻柔,拜見衛將軍!”
“嗯,起來吧,吾軍中不興跪拜!”
李信聲音清朗,不急不緩,聽著讓人舒心。
閻柔聞言也沒矯情:“謝,衛將軍!”
趁著起身的空隙,閻柔用餘光悄悄的瞥了眼上首青年,心中有些驚訝。
關於李信的傳聞有各種版本,什麽麵如厲鬼兇神惡煞好食小兒人腦,貪財好色搶掠民女強上大肚子等等不一而足。
雖然聽著不靠譜,但有些事不會空穴來風。
如今卻是見麵不如聞名,李屠夫的長相離兇神惡煞偏離太多,一點威懾力沒有,隻有一雙如淵的森眸子顯得深沉。
李信從輿圖上收迴目光,麵無表情的掃了眼後者一眼:“汝棄舊主,而轉投於吾,就那麽肯定吾會接納於你...”
他聲音舒緩,不帶一絲感情色彩,但說出的話卻讓閻柔心頭一震,手心冷汗直冒!
在來之前,他設想過各種情況,但對方一句話卻讓他進退不得,看對方的架勢好像不打算接納自己,既然不納為何還要接見!
傳言果然不是空穴來風,李信既然被天下人視作魔鬼屠夫,其中必有因由。
自己好心投奔,對方卻言語苛責,看情況自己若迴答的不滿意,恐怕是走不出這大帳了。
盡管心中如麻,但閻柔還是想要掙紮一番,理了理思緒道:“大將軍身為朝廷親表達幽州刺史,全權督理北方軍事...”
“幽州、並州、遼東、乃至長城各部,皆要聽命於將軍,吾一介城關都尉也不能例外...”
“若將軍要責令於吾,自當聽命行事...”
閻柔神色鎮定,言下之意便是,他本就歸屬於衛將軍管轄,此番來投合情合理,哪來的什麽背棄舊主!
其實閻柔說得很有道理,按照軍職而言情況確實如此,因為嚴格來說,衛將軍與朝廷的大將軍,幾乎是一個級別...
幽州、並州、河套、乃至遼東各地軍隊,都在李信的調度範圍內...
隻是李信心思讓人難以琢磨,他不著痕跡的掃了對方一眼:“好一個聽命行事!”
說到這裏,李信一雙銳利的眸子,死死盯著後者的表情變化。
他聲音平靜,不帶一絲感情:“汝未得令,便臨陣脫逃,棄北地百姓於不顧...”
“如此貪生怕死,罔顧軍律,有何顏麵投吾麾下...”
“大將軍!”閻柔聞言心頭一顫,但很快便穩定心神道:“大將軍,吾閻柔,臨陣脫逃,是重罪,是死罪...”
“但您說我貪生怕死,棄北方百姓,此節萬不敢苟同...”
“劉虞匹夫,不顧北方百姓安危,抽調精銳戰卒南下...”
“如今長城各關,是何等情況,大將軍比我閻柔更清楚...”
“僅憑一些新征役卒,如何能抵擋住如狼似虎的鮮卑人...”
說到這裏,閻柔抬首,坦然麵對那森然的眸光:“吾閻柔自鎮守寧北以來,殺胡無數,此番鮮卑南下,寧縣將士已竭力為百姓爭取足夠時間...”
“此番,雖有失城職責,但吾問心無愧,吾對得起城中百姓,對得起信任於我的士兵...”
“難道在大將軍眼裏,隻有戰死士兵才是好兵,難道我等將士必須要馬革裹屍,才能顯示忠義...”
“若大將軍非要以失城罪責,我等兄弟,無話可說...”
閻柔雖然不知道李屠夫,為何鐵了心的要殺自己,但他不想背負不戰而逃的名聲。
他閻柔是貪生怕死,是丟了城池,但自己已經盡力了,他問心無愧...
“好一個問心無愧,希望汝能記住今日所言!”李信目光幽幽,似乎是被其堅定的言語打動。
這一次他沒有在繼續苛責,而是上前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道:“若大漢各關將領,能做到閻將軍一半,這天下早已靖平...”
“大將軍...”閻柔張了張嘴。
李信緊緊地盯著那雙堅毅的眸子:“吾欲提兵北上,軍中還缺一先鋒官,不知將軍可願為吾分憂…”
“敢不領命!”這個時候若閻柔還不明白其中之意,那他就真的蠢到家了。
對方可能一開始就沒對他起過殺心,之所以會出言苛責,恐怕還是想要考校自己吧。
李信擺手道:“如此,閻將軍暫且領五千騎,為大軍先鋒,即日北上開道...”
“謝,大將軍看重...”閻柔聞令,果斷拜倒表態。
五千騎,而且還是漁陽的正規軍,這可比寧縣那些新兵衛卒強多了,也足以證明李信對自己的重視。
恩威並施為李信治軍之道,閻柔初次來投,自然要先行敲打一番,然後觀其能力反應。
若是可造之才,他介意給予機會,讓其證明自己!
當然,能力這種東西,並不是單憑言語反應,就能完全表現出來的。
最重要的還是其後的行為,比如李信此次將先鋒官的重任交給對方,有多大能耐自然會在隨後的戰事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先鋒官,往往是軍隊中,最能考驗將領能力的地方之一。
畢竟做為軍隊先鋒,可能會遭遇各種想象不到的複雜情況,這個時候就是考驗為將者能力的時候了。
其實李信之所以委以重任,除了對方本身就是統軍千人的都尉之外,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千金買馬骨。
閻柔作為李信入主幽州之後,第一個主動來投的邊軍將領,自然要有所表示。
千金買馬骨,好讓後來者看看,他李信對待投誠的人,還是很慷慨的...
......
人頭攢動隊伍蜿蜒,離得很遠守城士兵便注意到了北方的之景!
“有情況,快關城門!”
把守城門的是黃紹麾下小將劉能,他望著北方晃動的人影,想也沒想就直接下令關門!
與此同時,北方的隊伍也注意到了城門前的動靜,人群中一名青年神色憂慮:“大哥,我們真的要去投靠李屠夫...”
這支隊伍自然是從寧縣撤離的閻誌一夥人,他們經過日夜疾行,此時終於看到了漁陽古城。
閻柔望著高大的城牆,眼眸微眯:“如今這北地有能力,有實力,對抗鮮卑者,唯有夏軍!”
他何嚐想去投靠李屠夫,對方的名聲早已遺臭萬古,百姓談其名變色,小兒聞之止啼。
恐怕朝廷的史官,也已經將其往日的所作所為,記錄在冊了。
投靠這樣一個注定流毒百世的屠夫,便是人生中一個怎麽也洗刷不掉的汙點。
但不投靠對方,他閻柔還能去哪裏,放眼北地邊郡除了夏軍與鮮卑,可以說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劉虞抽調精銳南下,公孫瓚被屠夫大殘,遠遁遼東,公孫度遠在冀州戰場撈功...
緊鄰邊境長城的河套並州乃至幽州,都是李屠夫的地盤,這種情況下難道去投胡人不成。
隻不過道理雖然簡單,但一想到李屠夫的惡名,閻誌心中還是有些抵觸。
閻柔隻好出言安慰道:“李屠夫雖然惡名昭著,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此行漁陽,若對方真如傳聞中的那麽不堪,待打退胡人之後,為兄便找機會脫離...”
說話間,眾人已經來到漁陽城前,隻不過隊伍在箭地之外停了下來。
作為一名合格將領,閻柔自然懂得其中規矩,他們沒有貿然進城。
而是派遣一名兵前往交涉:“寧北都尉,閻柔,欲帶麾下兄弟投奔衛將軍,還請城上兄弟通報一聲!”
“寧縣守軍!”城樓上,劉能等人聞言,不由一頓:“寧北要塞,軍不過千...”
“將軍,我等士兵隻有千人,但隨行七萬百姓前來避禍,還請將軍行個方便...”
“既然如此,爾等且在城外候著,沒有命令敢近城者,殺無赦!”
說完,劉能便派人前往城中通報!
踏踏,很快便有一名將領登上城頭,查探情況!
北風唿唿,望著城下老幼參雜卻又整齊有序的隊伍,黃紹暗暗點頭。
隻不過該有的謹慎,他也沒忽略:“派人下去探明情況,若其所言屬實,便收繳刀兵放他們入城!”
吱吱,城門打開,數十名士兵騎著戰馬迅速掠過,夏軍行事效率很高,很快便將城外隊伍情況探明!
寧北軍也沒整什麽幺蛾子,一切都很配合,然後在夏軍的指揮下迅速進城。
城內校營,旌旗招展,各部將領更是忙碌不已,因為大軍隨時準備行軍北上,軍事安排自然不能懈怠。
閻柔等人在被收繳刀兵之後,在黃紹的引薦下,也如願以償的見到了李屠夫。
如今的李信貴為侯爺,衛北將軍,兼河套以及幽州並州之主,身居高位,可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
要不是看在閻柔等人,護衛百姓有功,加上黃紹極力誇讚,還真不一定能被召見。
中軍大帳,布置簡陋,案牘前一名青年將領,正聚精會神的看著輿圖。
旁邊還有幾卷書簡,這畫麵與閻柔想象中的富麗奢華之景,有很大出入。
閻柔不敢多看,急忙向上首屈膝見禮:“寧北校尉,閻柔,拜見衛將軍!”
“嗯,起來吧,吾軍中不興跪拜!”
李信聲音清朗,不急不緩,聽著讓人舒心。
閻柔聞言也沒矯情:“謝,衛將軍!”
趁著起身的空隙,閻柔用餘光悄悄的瞥了眼上首青年,心中有些驚訝。
關於李信的傳聞有各種版本,什麽麵如厲鬼兇神惡煞好食小兒人腦,貪財好色搶掠民女強上大肚子等等不一而足。
雖然聽著不靠譜,但有些事不會空穴來風。
如今卻是見麵不如聞名,李屠夫的長相離兇神惡煞偏離太多,一點威懾力沒有,隻有一雙如淵的森眸子顯得深沉。
李信從輿圖上收迴目光,麵無表情的掃了眼後者一眼:“汝棄舊主,而轉投於吾,就那麽肯定吾會接納於你...”
他聲音舒緩,不帶一絲感情色彩,但說出的話卻讓閻柔心頭一震,手心冷汗直冒!
在來之前,他設想過各種情況,但對方一句話卻讓他進退不得,看對方的架勢好像不打算接納自己,既然不納為何還要接見!
傳言果然不是空穴來風,李信既然被天下人視作魔鬼屠夫,其中必有因由。
自己好心投奔,對方卻言語苛責,看情況自己若迴答的不滿意,恐怕是走不出這大帳了。
盡管心中如麻,但閻柔還是想要掙紮一番,理了理思緒道:“大將軍身為朝廷親表達幽州刺史,全權督理北方軍事...”
“幽州、並州、遼東、乃至長城各部,皆要聽命於將軍,吾一介城關都尉也不能例外...”
“若將軍要責令於吾,自當聽命行事...”
閻柔神色鎮定,言下之意便是,他本就歸屬於衛將軍管轄,此番來投合情合理,哪來的什麽背棄舊主!
其實閻柔說得很有道理,按照軍職而言情況確實如此,因為嚴格來說,衛將軍與朝廷的大將軍,幾乎是一個級別...
幽州、並州、河套、乃至遼東各地軍隊,都在李信的調度範圍內...
隻是李信心思讓人難以琢磨,他不著痕跡的掃了對方一眼:“好一個聽命行事!”
說到這裏,李信一雙銳利的眸子,死死盯著後者的表情變化。
他聲音平靜,不帶一絲感情:“汝未得令,便臨陣脫逃,棄北地百姓於不顧...”
“如此貪生怕死,罔顧軍律,有何顏麵投吾麾下...”
“大將軍!”閻柔聞言心頭一顫,但很快便穩定心神道:“大將軍,吾閻柔,臨陣脫逃,是重罪,是死罪...”
“但您說我貪生怕死,棄北方百姓,此節萬不敢苟同...”
“劉虞匹夫,不顧北方百姓安危,抽調精銳戰卒南下...”
“如今長城各關,是何等情況,大將軍比我閻柔更清楚...”
“僅憑一些新征役卒,如何能抵擋住如狼似虎的鮮卑人...”
說到這裏,閻柔抬首,坦然麵對那森然的眸光:“吾閻柔自鎮守寧北以來,殺胡無數,此番鮮卑南下,寧縣將士已竭力為百姓爭取足夠時間...”
“此番,雖有失城職責,但吾問心無愧,吾對得起城中百姓,對得起信任於我的士兵...”
“難道在大將軍眼裏,隻有戰死士兵才是好兵,難道我等將士必須要馬革裹屍,才能顯示忠義...”
“若大將軍非要以失城罪責,我等兄弟,無話可說...”
閻柔雖然不知道李屠夫,為何鐵了心的要殺自己,但他不想背負不戰而逃的名聲。
他閻柔是貪生怕死,是丟了城池,但自己已經盡力了,他問心無愧...
“好一個問心無愧,希望汝能記住今日所言!”李信目光幽幽,似乎是被其堅定的言語打動。
這一次他沒有在繼續苛責,而是上前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道:“若大漢各關將領,能做到閻將軍一半,這天下早已靖平...”
“大將軍...”閻柔張了張嘴。
李信緊緊地盯著那雙堅毅的眸子:“吾欲提兵北上,軍中還缺一先鋒官,不知將軍可願為吾分憂…”
“敢不領命!”這個時候若閻柔還不明白其中之意,那他就真的蠢到家了。
對方可能一開始就沒對他起過殺心,之所以會出言苛責,恐怕還是想要考校自己吧。
李信擺手道:“如此,閻將軍暫且領五千騎,為大軍先鋒,即日北上開道...”
“謝,大將軍看重...”閻柔聞令,果斷拜倒表態。
五千騎,而且還是漁陽的正規軍,這可比寧縣那些新兵衛卒強多了,也足以證明李信對自己的重視。
恩威並施為李信治軍之道,閻柔初次來投,自然要先行敲打一番,然後觀其能力反應。
若是可造之才,他介意給予機會,讓其證明自己!
當然,能力這種東西,並不是單憑言語反應,就能完全表現出來的。
最重要的還是其後的行為,比如李信此次將先鋒官的重任交給對方,有多大能耐自然會在隨後的戰事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先鋒官,往往是軍隊中,最能考驗將領能力的地方之一。
畢竟做為軍隊先鋒,可能會遭遇各種想象不到的複雜情況,這個時候就是考驗為將者能力的時候了。
其實李信之所以委以重任,除了對方本身就是統軍千人的都尉之外,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千金買馬骨。
閻柔作為李信入主幽州之後,第一個主動來投的邊軍將領,自然要有所表示。
千金買馬骨,好讓後來者看看,他李信對待投誠的人,還是很慷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