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夏軍大部行至柔縣城下時,公孫續又一次在城上叫囂:“人在城在,李戝有膽就來攻城…”


    “狗日的,敵軍囂張,吾這就帶兵滅了他…”


    麵對公孫續三番五次的挑釁,黃紹氣的跳腳!


    這次李信沒有在貿然攻城,招來隨行的謀士:“文和元圖,爾等觀幽州軍在耍什麽名堂?”


    “難不成,還想故技重施,拖延時間,等著東北諸胡給他做後援?”


    李信心下疑惑,遼東烏桓,前番因為插手幽州戰事,被太史慈打斷了三條腿,如今還在冰天雪地中,苟延殘喘,舔著傷口…


    烏桓人的淒慘下場沒過多久呢,幽州軍想要像上次一樣,寄希望於東北諸胡攪局,那得看人家願不願意趟這渾水…


    “主公!”逢紀想了想,開口道:“以白馬將軍剛烈之性格,就算胡人願意插手,公孫瓚想來也未必答應…”


    “且,胡人見識過烏桓人的淒慘,輕易不會來招惹主公…”


    “以吾之見,借助胡人攪局,這條路線走不通…”


    “主公!”賈詡擼了擼胡須道:“劉虞帶主力戰兵南下爭功,隻留下一些地方新征役卒撐場麵...”


    “單憑這些沒有經過正規訓練的新兵,根本不可能守住幽州...”


    當前局勢已然明了,幽州主力戰兵被劉虞老狗抽調,撲進冀州戰場…


    如今公孫瓚手中,隻剩下一些未經過戰陣的新兵青壯,頑抗覆滅,隻是時間問題…


    賈詡頓了頓,若有所思的望了一眼南方:“若所料不差,公孫瓚是想節節據守,抵抗的同時,拖延我軍前進步伐...”


    “若是我軍耽擱日久,兵鋒被挫,恐有變故...”


    “且公孫瓚麾下城防兵,也會在接下來的一場場大戰中,磨練出戰陣經驗,蛻變成敢戰之兵...”


    “到時候公孫瓚精兵強將充足,我軍再想破城,恐怕難矣...”


    “嗯!”李信聞言,若有所思。


    公孫瓚想要憑借幽州戰略縱深,節節據守,拖延時間挫夏軍銳氣。


    同時還想要借李信之手,磨練麾下士兵戰力。


    白馬將軍算盤打得叮當響,不可謂不精準,隻不過對方有謀略,老子又何嚐是軟柿子呢。


    李信轉首,詢問道:“元圖,汝以為,當前情況,我軍該如何應對!”


    “主公”逢紀眼珠子軲轆,腦筋急速轉動道:“主公,公孫瓚想要節節據守,那我軍直接繞行薊縣...”


    “隻要攻下幽州首府,憑借主公衛北將軍,兼刺史的頭銜,其他郡城傳檄可下...”


    李信不置可否道:“若我想給公孫瓚一個教訓,解吾心頭之鬱氣,汝以為該當如何!”


    “這!”逢紀思慮一陣,有了主意:“主公若要教訓公孫瓚,直接大軍圍城,然後活剮了城內公孫續等領軍將領!”


    “如此那白馬將軍吃了教訓,想來日後不敢在與主公為敵…”


    “嗯,元圖所言,甚何吾意!”李信點頭,有了計策。


    他也不急於攻城了,而是直接下令道:“通知下去,分兵圍城,一隻蒼蠅也不許放出去…”


    “諾!”隨著命令下達,黃紹等人開始排兵布陣,四麵合圍,然後靜等後勤輜重到來!


    攻城器械複雜繁重,自然不可能像大軍行進一樣迅速,所以夏軍為了減少傷亡隻能耐心等待!


    趁著餘暉未落,李信帶著典韋等一眾隨身親衛,開始查探柔縣四周地貌,以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望著柔縣土城,李信眸子中閃過一絲精光,既然公孫瓚想要節節據守,那我就一口口吃掉各地守軍,看你有多少家底能消耗的起。


    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若隻是單純的普通士兵,幽州地大物博,人口百萬眾,公孫瓚當然消耗的起。


    關鍵是各地縣城內的守軍統帥,這些人都是其麾下心腹將領。


    若夏軍真一一圍城而攻,手下將領又不能及時撤離突圍,那就隻能被夏軍俘虜或斬殺。


    按照李信的猜測,不需要五日,隻需打上兩三場圍殲戰。


    俘虜或斬殺幾名公孫瓚心腹大將,幽州傳檄可下。


    這點不需要懷疑,從公孫讚無視劉虞命令,果斷從漁陽撤軍就可以看出,對方不是那種愚忠之人。


    若手下心腹損失慘重,對方絕對會直接放棄幽州,從而帶人遠遁,保留實力以圖來日。


    幽州丟了,他公孫瓚,還是那名威震遼東的白馬將軍...


    若麾下心腹士兵,和兄弟打完了,成為孤家寡人。


    即使最後幽州保住了,最後也隻能在劉虞等文官麵前,夾起尾巴做人。


    至於李信為何能夠確定,這些節節據守的將領,是公孫瓚心腹,是賴以生存的依仗,這不是明擺著嗎。


    普通將領帶著一群新兵,哪裏有膽子,對抗如狼似虎的夏軍。


    這些人不直接開門投誠就不錯了,指望他們據守不是不可以,但真的信得過嗎。


    節節抵抗,以城池為依托打消耗拉鋸戰,很妙的一步棋,但真正實施起來沒有那麽簡單。


    首先是將領的忠誠與執行力,還有就是抵抗的決心,與應變能力,這些都是決定戰略成敗的關鍵因素。


    而這個時代,一個合格的將領,大都是從基層,或者跟在統帥身邊,常年累月一步步磨練出來的。


    合格將領,是用人命,用人頭與屍體,一步步堆出來的,不是說看兩眼兵書,幾卷書簡,就行的。


    所以這個時代,人才的匱乏超乎想象,以夏軍中的周倉來說,他也算是跟隨李信從豫州一路走來的老人了,在平原決戰時就是彭脫身邊的心腹兄弟。


    如今的能力,幾乎還是停留在千人統領的水平上,如此可以想象其中複雜。


    若李信按照計劃,把公孫瓚身邊的嫡係將領逐步剪除,對方會是什麽反應…


    當夏軍按照計劃,準備圍城待攻的時候,柔縣城樓的公孫續,也看到了夏軍大陣的變化。


    正當他思慮疑惑間,緊接著就收到了,各個城門傳來的消息。


    公孫續神色一怔,進而大驚:“不好!”


    “快通知下去,讓兄弟們休整準備,今夜酉時突圍...”


    公孫續很果斷,當他得知夏軍圍城的消息時,直接下令各部人馬養精蓄銳,準備夜間突圍。


    城樓上,公孫續望著夏軍,旌旗招展的大營,心中一陣凝重。


    他知道,這次自己可能要涼了,兇殘狡詐的李屠夫,既然大張旗鼓的圍城,就絕對不會放任自己離開。


    之前三番五次的挑釁,自己恐怕已經上了對方的黑名單。


    其實按照公孫續原定的計劃是,在柔縣抵擋夏軍一波攻擊,便直接帶人撤離到下一個縣城繼續防守。


    幽州一百多座縣城,每座縣城抵擋一段時間,消耗夏軍的同時,也能磨練麾下士兵作戰意誌與經驗。


    但如今的形勢,卻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夏軍好似看穿他們的謀略,連基本的試探都不做,直接圍城,這就讓他苦悶了。


    夏軍圍城的消息,要不了多久就會傳到公孫瓚耳中。


    為了不讓大哥難做,公孫續很果斷的準備在當夜突圍,哪怕此次可能兇多吉少也在所不惜。


    事實上也不出公孫續的預料,夏軍圍城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陽縣的白馬將軍耳中...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