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坐穩匈奴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 作者:唐吉可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營一角,兩夥人情緒激動,正在大聲的爭論著什麽。
他們麵色赫然,言語憤憤,若是此時刀兵在手,恐怕會有人喋血!
仔細看去,兩夥人年齡有明顯的分水嶺,其中以青壯和中老年人各為一派。
爭論中,一名身材魁梧的青年神情不耐:“爾等莫要再阻,否則吾便去營中衛所,去請大人們評理...”
“你敢!”聽到青年威脅要去衛所,族老們心中一凜,紛紛出言斥責:“石頭,別忘了自己的身份!”
“若敢去衛所,我等便打斷你的腿,將你除族...”
衛所,可不是什麽好地方,夏軍對匈奴各部管理甚嚴。
不但牛羊事物統一管理,就連鍋碗瓢盆,甚至連火種也收沒了。
匈奴人,即使藏有餘糧,想開小灶也不行。
因為河套,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隻要有人生火冒煙,便會被人舉報或者被盡職盡責的奴奸們察覺。
到時,輕則一陣毒打,重則當場摔個半殘,甚至直接掉腦袋。
在聽到石頭要去衛所告狀,族老們立刻就急了:“石頭,聽叔伯一句勸,不要意氣用事!”
“夏軍長久不了,待到左賢王迴師,從大漢請來援軍,便是這些漢人的死期...”
“汝若執意行事,非但害了自己,恐怕我等部族老幼,也要受到牽連...”
有人出言威脅,也有人苦口婆心,想要勸其三思。
哪怕是到了現在,一些上了年紀的匈奴老人,和族中的老頑固,還沒認清狀況。
以為左賢王劉豹尚在,右賢王唿廚泉北上鮮卑求援,要不了多久還會帶大軍殺迴來的。
這些底層牧民,大多精明,但又無識。
說聰明,是因為他們有生存的小聰明,說無識,是因為消息閉塞,根本看不清形勢變換。
畢竟河套在南匈奴人的統治下,至少有三四百年的曆史,其中積威,就像大漢正統一樣,深入人心。
很多人根本想不到,曾經的南匈奴,那個在陰山腳下,稱王稱霸,不可一世的匈奴,真的要消亡了。
依照目前的形勢下去,不要多久,三五個月,逢總管便能掘了匈奴的根,斷了匈奴的種,讓他們與過去徹底告別。
“右賢王,他們恐怕是迴不來了!”威脅也好,勸誡也罷,石頭意誌堅定始終不為所動。
他目光決然:“爾等甘願一輩子,做大單於的羔羊,做那沒種的奴隸,是你們的自由…”
“但不要把,你們的愚昧與懦弱,強加於我頭上…”
“我石頭不但要吃肉,還要帶著兄弟們飲血,今日誰敢阻攔,就別怪我不念同族之情…”
“阿虎他們正在外等著,若我不能及時出去,那衛所的大人,可不會留情....”
他聲音堅定,鏗鏘有力,帶著決絕與狠辣。
如今的形勢,明眼人都已經看出來了,匈奴主力覆滅,右賢王唿廚泉遠遁漠北。
夏軍鋒利的屠刀,更是在河套這片土地上,反複犁了七八遍。
各地大小部落的頭人高層,更是被請去美稷王庭,挨個砍頭。
再加上郭藴的三十萬奴兵,將整個陰山以北,徹底封死。
就算是唿廚泉,從鮮卑請來援軍,也無濟於事。
至於南方漢庭,更是內亂的自顧不暇,哪有多餘精力來管河套的事...
要不了幾個月,這河套就變天了,準確的是說,現在已經變天了...
眾族老急眼了,有人當下怒喝:“石頭,你果真要認賊做父!”
“難道汝忘了,乃伯及弟的遭遇嗎!”
眼見青年不為所動,族老們開始以大義與親情相挾,希望其迷途知返!
大義與親情還是有用的,在聽到伯大與弟弟時,石頭神情一怔:“伯大,弟弟!”
“我的弟弟啊!”石頭喃喃自語一番,心中充滿苦悶。
他的弟弟,因為啃了衛所大人的羊腿,沒錢賠償,被強行收為養子,美名其曰跟著享福...
而他的大伯,境遇更是淒慘百倍,前些時日,衛所的大人以各種名目,將刀兵戰馬收走,仍不滿足。
最後,更是將族人們,賴以生存的牛羊,及生火做飯的家夥事也裹了去。
說是集中起來,方便管理,如此情況下,自然激起了眾人的強烈反抗。
而石頭的同族大伯,雖然沒有拚死反抗的決心,但也不甘辛苦喂養的牛羊,被人搶了去。
遂在夜間潛入牛圈,想要行事,可惜事情敗露,被日夜巡邏的奴奸們抓個正著...
大伯,不但沒能拿迴牛羊,更是被人當作小偷打了一頓,更是與一眾犯人掛牌遊行,震懾方圓三十裏的大小族眾...
辛辛苦苦一輩子,不但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牲畜被收沒,如今到老更是晚節不保,落了個偷竊賊的名聲,其中抑鬱可想而知。
衛所裏那些投誠的狗腿子,雖然沒有把他伯大怎麽樣,但受此羞辱後,便直接羞愧吐血倒地...
從此一病不起,沒過多久,便嗚唿了挨個載。
這個時代的人雖然愚昧,但對名聲還是很看重的,哪怕是匈奴老人也大都如此。
勤勤懇懇一輩子,喂養的牛羊牲畜被掠走,就已經很不幸了...
結果到老晚節不保,更是落了個小偷竊賊的名聲,思想愚昧轉不過彎,以至於抑鬱吐血。
河套衛所,是夏軍臨時在匈奴設立的行政機構,管理大營各個段落的匈奴人。
其中組織很簡單,就是由些負傷退役的士卒,與一眾主動投誠的匈奴人所組成。
這些兵卒平時隻是頒布,以及督促這些狗腿子辦事,而那些所長奴奸們,才是直接的管理者。
這些人主要負責處理,以及維護各地的秩序,伸張傳播總督府的威嚴...
若不然以老卒的秉性,敢於夜間偷盜物資,怎麽可能隻是簡單的遊街,砍頭都是輕的...
機構雖然簡單,但也很有效,夏軍中分派下來的士兵,平日裏啥活也不幹,整日裏除了吃喝玩女人外。
就是帶著一眾狗腿子,四處耀武巡視,督促一眾匈奴兩腳羊,拚命的幹活。
這也是夏軍一番血戰後,給與傷兵的福利吧,至少他們在有生之年,體會了一把翻身當主人的日子...
這個日子隻要夏軍還存在,隻要李屠夫還鎮得住河套,他們就能一直作威作福下去。
大帥沒有違背當初的誓言,他們不但吃上了肉,更是過上了以前所不敢想美日。
李信雖然有這那的缺點,但他對跟隨自己的兄弟,從來不虧待,甚至多有優待。
隻不過這些老卒的美事,是建立在匈奴人痛苦之上,建立在匈奴人的血與淚之上的。
若站在匈奴人的角度上來說,夏軍就是不折不扣的惡匪,狗腿子奴奸,就是狼狽為奸的幫兇...
後者奴奸,更是被匈奴人視為仇恨的主要對象,因為惡事大多都是他們這些狗腿子,親力親為幹出來的...
但總有人不懼匪名,想要投效混世,想要做奴奸,想要當狗腿子,石頭就是這一列。
麵對不依不饒的族人,石頭眼色堅定:“你們不用在勸,吾意已決!”
“老子不願意一輩子當個牧民,不願一輩子與牛羊為伍,老子要走出河套!”
“老子要帶領兄弟們吃肉,帶領兄弟們走出這人間煉獄...”
想到大伯受辱,弟弟又被漢人搶去做假子,石頭的神情更加堅韌。
可能正是因為前番的遭遇,才促使他下定決心,做出人生的改變吧。
石頭不想一輩子做個溫順沉默的羔羊,更不想整日啃草為生,他想吃肉喝酒。
他想像衛所中的大人們一樣,喝最烈的酒,騎最雄峻的馬,然後睡上千二八百個女人...
為此就算是認賊作父,與族人決裂,被族人仇視,也在所不惜!
河套雖然易主,但匈奴人從春秋戰國時期延續至今,比之大漢四百年國祚還要久遠,其中複雜難言。
漢朝滅亡還有人哭嚎殉國,匈奴同樣是人,自然有人還心念舊主,亦有人已經下定決心投靠新主。
時代更迭,很多人感覺沒什麽大不了的,就是頭上換了個主子而已...
而有精明者,卻看到了其中的機遇,準備抓住機會改變人生。
像石頭這樣底層的牧奴,他雖然改變不了自己的出身,但不甘平凡的心,卻讓其珍惜每一個能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以往匈奴人的格局定型,沒有顯赫的出身,就算他有雄心誌,也很難有機會改變,隻能做個底層牧奴。
但現在不同了,夏軍的到來,一連串的冷酷行徑,打破了牢如鐵石的,固有枷鎖的,讓一些野心勃勃的底層匈奴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改變的曙光。
當然這種認賊作父,幫助夏軍欺壓同胞的行為,肯定為大多人所不恥,可能就連那些衛所的大人,都沒拿正眼看他們。
但世道在變,有人想做狗腿子欺壓族人,未嚐沒有人欲借此機會,做出改變...
...
他們麵色赫然,言語憤憤,若是此時刀兵在手,恐怕會有人喋血!
仔細看去,兩夥人年齡有明顯的分水嶺,其中以青壯和中老年人各為一派。
爭論中,一名身材魁梧的青年神情不耐:“爾等莫要再阻,否則吾便去營中衛所,去請大人們評理...”
“你敢!”聽到青年威脅要去衛所,族老們心中一凜,紛紛出言斥責:“石頭,別忘了自己的身份!”
“若敢去衛所,我等便打斷你的腿,將你除族...”
衛所,可不是什麽好地方,夏軍對匈奴各部管理甚嚴。
不但牛羊事物統一管理,就連鍋碗瓢盆,甚至連火種也收沒了。
匈奴人,即使藏有餘糧,想開小灶也不行。
因為河套,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隻要有人生火冒煙,便會被人舉報或者被盡職盡責的奴奸們察覺。
到時,輕則一陣毒打,重則當場摔個半殘,甚至直接掉腦袋。
在聽到石頭要去衛所告狀,族老們立刻就急了:“石頭,聽叔伯一句勸,不要意氣用事!”
“夏軍長久不了,待到左賢王迴師,從大漢請來援軍,便是這些漢人的死期...”
“汝若執意行事,非但害了自己,恐怕我等部族老幼,也要受到牽連...”
有人出言威脅,也有人苦口婆心,想要勸其三思。
哪怕是到了現在,一些上了年紀的匈奴老人,和族中的老頑固,還沒認清狀況。
以為左賢王劉豹尚在,右賢王唿廚泉北上鮮卑求援,要不了多久還會帶大軍殺迴來的。
這些底層牧民,大多精明,但又無識。
說聰明,是因為他們有生存的小聰明,說無識,是因為消息閉塞,根本看不清形勢變換。
畢竟河套在南匈奴人的統治下,至少有三四百年的曆史,其中積威,就像大漢正統一樣,深入人心。
很多人根本想不到,曾經的南匈奴,那個在陰山腳下,稱王稱霸,不可一世的匈奴,真的要消亡了。
依照目前的形勢下去,不要多久,三五個月,逢總管便能掘了匈奴的根,斷了匈奴的種,讓他們與過去徹底告別。
“右賢王,他們恐怕是迴不來了!”威脅也好,勸誡也罷,石頭意誌堅定始終不為所動。
他目光決然:“爾等甘願一輩子,做大單於的羔羊,做那沒種的奴隸,是你們的自由…”
“但不要把,你們的愚昧與懦弱,強加於我頭上…”
“我石頭不但要吃肉,還要帶著兄弟們飲血,今日誰敢阻攔,就別怪我不念同族之情…”
“阿虎他們正在外等著,若我不能及時出去,那衛所的大人,可不會留情....”
他聲音堅定,鏗鏘有力,帶著決絕與狠辣。
如今的形勢,明眼人都已經看出來了,匈奴主力覆滅,右賢王唿廚泉遠遁漠北。
夏軍鋒利的屠刀,更是在河套這片土地上,反複犁了七八遍。
各地大小部落的頭人高層,更是被請去美稷王庭,挨個砍頭。
再加上郭藴的三十萬奴兵,將整個陰山以北,徹底封死。
就算是唿廚泉,從鮮卑請來援軍,也無濟於事。
至於南方漢庭,更是內亂的自顧不暇,哪有多餘精力來管河套的事...
要不了幾個月,這河套就變天了,準確的是說,現在已經變天了...
眾族老急眼了,有人當下怒喝:“石頭,你果真要認賊做父!”
“難道汝忘了,乃伯及弟的遭遇嗎!”
眼見青年不為所動,族老們開始以大義與親情相挾,希望其迷途知返!
大義與親情還是有用的,在聽到伯大與弟弟時,石頭神情一怔:“伯大,弟弟!”
“我的弟弟啊!”石頭喃喃自語一番,心中充滿苦悶。
他的弟弟,因為啃了衛所大人的羊腿,沒錢賠償,被強行收為養子,美名其曰跟著享福...
而他的大伯,境遇更是淒慘百倍,前些時日,衛所的大人以各種名目,將刀兵戰馬收走,仍不滿足。
最後,更是將族人們,賴以生存的牛羊,及生火做飯的家夥事也裹了去。
說是集中起來,方便管理,如此情況下,自然激起了眾人的強烈反抗。
而石頭的同族大伯,雖然沒有拚死反抗的決心,但也不甘辛苦喂養的牛羊,被人搶了去。
遂在夜間潛入牛圈,想要行事,可惜事情敗露,被日夜巡邏的奴奸們抓個正著...
大伯,不但沒能拿迴牛羊,更是被人當作小偷打了一頓,更是與一眾犯人掛牌遊行,震懾方圓三十裏的大小族眾...
辛辛苦苦一輩子,不但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牲畜被收沒,如今到老更是晚節不保,落了個偷竊賊的名聲,其中抑鬱可想而知。
衛所裏那些投誠的狗腿子,雖然沒有把他伯大怎麽樣,但受此羞辱後,便直接羞愧吐血倒地...
從此一病不起,沒過多久,便嗚唿了挨個載。
這個時代的人雖然愚昧,但對名聲還是很看重的,哪怕是匈奴老人也大都如此。
勤勤懇懇一輩子,喂養的牛羊牲畜被掠走,就已經很不幸了...
結果到老晚節不保,更是落了個小偷竊賊的名聲,思想愚昧轉不過彎,以至於抑鬱吐血。
河套衛所,是夏軍臨時在匈奴設立的行政機構,管理大營各個段落的匈奴人。
其中組織很簡單,就是由些負傷退役的士卒,與一眾主動投誠的匈奴人所組成。
這些兵卒平時隻是頒布,以及督促這些狗腿子辦事,而那些所長奴奸們,才是直接的管理者。
這些人主要負責處理,以及維護各地的秩序,伸張傳播總督府的威嚴...
若不然以老卒的秉性,敢於夜間偷盜物資,怎麽可能隻是簡單的遊街,砍頭都是輕的...
機構雖然簡單,但也很有效,夏軍中分派下來的士兵,平日裏啥活也不幹,整日裏除了吃喝玩女人外。
就是帶著一眾狗腿子,四處耀武巡視,督促一眾匈奴兩腳羊,拚命的幹活。
這也是夏軍一番血戰後,給與傷兵的福利吧,至少他們在有生之年,體會了一把翻身當主人的日子...
這個日子隻要夏軍還存在,隻要李屠夫還鎮得住河套,他們就能一直作威作福下去。
大帥沒有違背當初的誓言,他們不但吃上了肉,更是過上了以前所不敢想美日。
李信雖然有這那的缺點,但他對跟隨自己的兄弟,從來不虧待,甚至多有優待。
隻不過這些老卒的美事,是建立在匈奴人痛苦之上,建立在匈奴人的血與淚之上的。
若站在匈奴人的角度上來說,夏軍就是不折不扣的惡匪,狗腿子奴奸,就是狼狽為奸的幫兇...
後者奴奸,更是被匈奴人視為仇恨的主要對象,因為惡事大多都是他們這些狗腿子,親力親為幹出來的...
但總有人不懼匪名,想要投效混世,想要做奴奸,想要當狗腿子,石頭就是這一列。
麵對不依不饒的族人,石頭眼色堅定:“你們不用在勸,吾意已決!”
“老子不願意一輩子當個牧民,不願一輩子與牛羊為伍,老子要走出河套!”
“老子要帶領兄弟們吃肉,帶領兄弟們走出這人間煉獄...”
想到大伯受辱,弟弟又被漢人搶去做假子,石頭的神情更加堅韌。
可能正是因為前番的遭遇,才促使他下定決心,做出人生的改變吧。
石頭不想一輩子做個溫順沉默的羔羊,更不想整日啃草為生,他想吃肉喝酒。
他想像衛所中的大人們一樣,喝最烈的酒,騎最雄峻的馬,然後睡上千二八百個女人...
為此就算是認賊作父,與族人決裂,被族人仇視,也在所不惜!
河套雖然易主,但匈奴人從春秋戰國時期延續至今,比之大漢四百年國祚還要久遠,其中複雜難言。
漢朝滅亡還有人哭嚎殉國,匈奴同樣是人,自然有人還心念舊主,亦有人已經下定決心投靠新主。
時代更迭,很多人感覺沒什麽大不了的,就是頭上換了個主子而已...
而有精明者,卻看到了其中的機遇,準備抓住機會改變人生。
像石頭這樣底層的牧奴,他雖然改變不了自己的出身,但不甘平凡的心,卻讓其珍惜每一個能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以往匈奴人的格局定型,沒有顯赫的出身,就算他有雄心誌,也很難有機會改變,隻能做個底層牧奴。
但現在不同了,夏軍的到來,一連串的冷酷行徑,打破了牢如鐵石的,固有枷鎖的,讓一些野心勃勃的底層匈奴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改變的曙光。
當然這種認賊作父,幫助夏軍欺壓同胞的行為,肯定為大多人所不恥,可能就連那些衛所的大人,都沒拿正眼看他們。
但世道在變,有人想做狗腿子欺壓族人,未嚐沒有人欲借此機會,做出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