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奴奸的險惡用心,很快就被人識破了。


    有一些留守的匈奴青壯,決定不再忍耐,他們迅速聚攏在一起。


    一個個義憤填膺,逐漸將狗腿子們圍了起來:“狗日的,你們這些認賊作父的奴奸!”


    “牽走了我們的牛羊不算,拿走了我們的口糧,竟然連我們最後吃飯的炊器都要奪走,擺明了不給大家活路...”


    怒喝間,有未來得及被征調的青壯,暴起怒喝:“族內的勇士,今日就先宰了這群奸賊,然後在殺進衛所,與那些殘廢拚了...”


    “對,夏軍不給我等活路,大不了魚死網破...”


    群情激憤,這一次的奴奸狗腿子,是真的將匈奴人的底線踩進了糞坑,還要撒泡尿滋一下。


    這般肆無忌憚的欺辱踐踏,讓一些有血性的留守青壯,忍受不了。


    其實馬匹沒了,有人還能忍受,牛羊牲畜,和糧食沒了,他們還能啃草根野菜過活。


    但若是連鍋都沒了,他們可能連草根野菜都吃不上了,這擺明了是要他們的命。


    人類雖然堅韌,能適應各種複雜的環境,但終究沒有進化出豬羊的腸胃。


    草根野菜可以生吃,但前提是這冰天雪地,泥土與樹皮都凍得如同金鐵。


    沒有鍋碗陶罐,不怕生病,可以使勁的生食...


    一兩餐或許沒什麽,若是日日生食,很大可能會被病灶折磨致死...


    所以當奴奸們,將眾人的鍋碗都要沒收後,終於有人忍不住了,憤然出手了。


    留守的三十多名匈奴青壯,拿起早已磨好的木矛,唿啦啦的殺了出來。


    他們群情激憤,麵目漲紅:“殺了這些狗奸,今日唯死而已!”


    “就算是死,老子也要他們付出代價...”


    “噗嗤!”木矛鋒利,趁著奴奸不備,瞬間穿透衣物紮進肉裏鮮血!


    “殺了他們!”這些匈奴人配合有序,三十名青壯,拿著木矛將奴奸們圍起來,行殺伐之事。


    “你們”奴奸隻有三五人,平日裏都是欺負一些,沒有青壯留守的老弱婦孺,哪裏經過這樣的陣仗...


    “衛所大人,不會放過你們...”有奴奸不甘心,臨死前發出怒喝,可惜匈奴人已經鐵了心的要他們的命。


    隻能怪他們平日裏橫行慣了,以至於粗心大意,被人抓住機會。


    匈奴人雖然被征調了大部分都青壯,甚至沒收了刀兵,但是在一些留守勇士的組織下,還是有那麽一點戰鬥力的。


    匈奴人,也有高低貴賤,也有階級等層。


    底層牧民,與中原百姓一樣,也是屬於被剝削的那一級...


    他們被頭人控製慣了,也沒有什麽反抗精神,誰強就跟誰走,真正敢於行事恰恰是那些貴族頭人。


    因為他們天生高高在上,是不習慣於被壓迫的,頭人走了,還有依附在其麾下的一些貴族管事...


    這些人雖然也在被征調之列,但總督府畢竟接手日短,總有一些漏網之魚,


    大小部族中雖然沒有了領頭者,一些散落的貴族不甘心束手,召集族兵反抗也在情理之中。


    奴奸們的肆意妄為,致使匈奴上下,不堪忍受,在一些殘存貴人的組織下,憤然暴起不是沒有可能。


    與此同時,相同的一幕,在陰山南北,黃河內外,各地上演,在各個部族發生。


    一時間整個河套,民怨沸騰叛亂四起,逢紀收攏的很多奴奸,更是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被匈奴人截殺分屍。


    剛剛經過數場大戰後,有所平靜的河套地區,又亂了起來!


    對於匈奴人的反抗與暴動,逢紀雖然早有預料,但他還是低估了其中的阻力。


    以至於局勢,逐漸超出了,他的管轄範圍!


    而河套的亂局,自然也瞞不過夏軍將士的耳目,甚至驚動了王庭內的屠夫。


    李信雖然將大小政事,交由逢紀全權管理,但這不代表他就真的撒手不管了。


    作為逢紀最堅強的後盾,最強大的靠山,自然要在關鍵時刻,給予力挺...


    叛亂四起,烽煙蔓延,這種情況已經超出了逢紀的處理範圍,李信也不得不出麵為逢紀兜底。


    美稷王庭,沉寂多日的狼騎,再一次動了...


    黑壓壓的戰馬,從王庭大營中,魚貫湧出,若血色的海潮,奔赴各地平叛...


    狼騎的屠刀,是鋒利的,一時間腥膻再起,屠刀過處血流漂杵...


    叛軍雖眾,但群龍無首,缺乏武器戰馬,更沒有統一的紀律組織。


    這種情況下,遇到軍陣森嚴,嚴密配合,有序的夏軍鐵騎,下場不要太慘淡...


    匈奴人的社會結構,與夏商周的分封製有些類似,隻不過一個是諸侯分封,一個是部族聯盟。


    但也大同小異,各個部落分散在河套不同的地方,有大大小小的頭人管理


    而逢紀在行事之時,便意識到了其中兇險,之前也不是沒有防範。


    各大部落的頭人,被他以開會的名義,軟禁在美稷城內。


    各地主力青壯,更是被征調到東南西北,各大聚集地,統一看押管理...


    武器戰馬,乃至牛羊牲畜,糧草炊具,都被搜掠一空...


    打散部眾,收沒各地的戰馬牛羊牲畜,雖然遭遇了強烈的反抗。


    但至少,也讓很多部族,失去了戰馬物資,甚至是食物來源與炊煙工具。


    短時間內尚可維持,但時間一久,便因為饑餓難耐不戰自潰!


    食物短缺不是最重要的,最致命的,其實是戰馬與武器緊缺。


    沒有看錯,作為馬背上長大的匈奴人,怎麽也沒想到,有一天他們會因為戰馬短缺而苦惱。


    這種缺乏頭人組織,缺乏青壯戰力,缺乏戰馬,缺乏武備,缺乏糧食,甚至缺乏鍋碗瓢盆等炊具…


    更是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遭遇夏軍狼騎,情況下,就算是陳勝和霸王來了,也難逃敗亡的命運…


    不是匈奴人蠢,而是逢紀手段高明,他打亂匈奴人的部族結構後,收沒各部的所有私產,不是一步到位的。


    而是幾番試探後,多重準備下,一步步推進完成的...


    他先是召集各部頭人議事,然後直接軟禁起來,然後在將部落與原有 貴族打散。


    以馬匹為重要戰略物資,要臨時征用,等各種借口名目,弄到族內,集中收納管理。


    然後將馬匹與匈奴人隔開後,又故技重施,對金鐵刀兵實施管製,最後收沒牛羊牲畜,收沒鍋碗等等!


    衛所大人說是收到族內統一管理,最後還會發放,很多人不管是真信還是假信,都容不得他們不交。


    匈奴人,還以為牛羊什麽的,總歸是留在本身部族內的,便沒有激起太大反抗。


    一係列手段,一環扣一環,一道接一道,將沒見過中原爾虞我詐匈的奴人,弄得暈頭轉向。


    在這裏不得不感謝一下,漢朝多年的,綏邊撫賞之策...


    匈奴人雖然屢屢寇邊擄掠,反複無常,但隻要他們上書悔過,然後表示臣服,漢庭大都會寬恕赦免其責。


    而且為了彰顯天朝上國仁慈雅量,往往還會賞賜一些牛羊,金銀美人,以作安撫之用。


    如此情況下,夏軍覆滅大單於主力之後,匈奴人還以為,夏軍與漢庭是一個尿性。


    正是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分析,匈奴各部頭人,才會從容的上表臣服。


    而在這種情況下,逢紀召他們前往王庭議事,不管真信假意,匈奴人大都屁顛顛的去了。


    隻不過他們中的一些憂慮成真了,甚至還要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料,接下來的一套組合技能,更是讓一眾頭人絕望。


    太史慈臧霸等人,不但血腥的鎮壓各地反抗部眾,就連被困在美稷王庭內的頭人貴族,也不放過。


    誰的部族,有人抗命叛亂,那所屬部族的頭人貴族,就要掉腦袋。


    這些往日裏高高在上的土皇帝,可謂是倒了八輩血黴,老老實實的呆在美稷,還隨時有生命之危,由此可見鴻門宴輕易不能赴。


    就像此時的各部頭人,命假人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悲慘至極...


    雖然叛軍不堪一擊,但麵對一群降而複叛的匈奴人,臧霸等人卻是毫不手軟,所過之處但有持兵者皆斬盡殺絕。


    如此行徑,讓很多叛亂者膽寒的同時,又堅定了一些人反抗的決心!


    不過,匈奴中也不全是死硬分子,有人奮起反抗,同樣有人俯首貼耳...


    美稷北方,黃河邊的一個新設聚集地,此地雖為新建,但營地內人聲鼎沸,無數匈奴青壯老少,在天寒地凍中搭建帳篷挖土築營。


    有人折著往年留下的草料喂養牲畜,婦女們則人生火做飯,大大小小各個區域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這是河套北方新設大營,因為靠近美稷王庭的緣故,很多人都乖乖做了順民,老老實實的工作。


    如果說夏軍,在並州施行的是,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之政策,遵守了無章約法。


    那在河套施行的,就是除了草根針線,其它的全拿走,可以說雙方是區別對待的。


    而逢紀也充分發揮了每一個匈奴人的特性,青壯健婦,老幼婦孺,皆有所職,力求將他們的剩餘價值榨幹,方法雖然有些殘忍,但也很有效。


    至少通過多日的搜刮征集,美稷城內物資如山,馬匹牛羊,更是數不勝數。


    這些都是匈奴各部落祖輩,三百年來從漢庭那裏劫掠恩賞,以及辛辛苦苦,經營積累的果實。


    但是此刻,卻是苦恨年年壓金線,徒為他人做嫁衣裳,左右積蓄,全部成為了夏軍的戰利品!


    營寨內,三千口大鍋,熱氣騰騰,婦孺老幼們,將一摞摞草根野菜投入鍋中蒸煮,一時間苦澀氣味在了空中飄蕩。


    更遠處一眾勞力苦幹的匈奴青壯,聞著苦味不約而同的抬起頭,露出他們那餓的發綠的眸子,讓人心顫。


    逢總管的手段很高明,他不但收光了牧民的牲畜和餘糧,同時也把他們的鍋碗瓢盆統一沒收。


    沒了鍋,就算有糧,他們也沒的吃,同時那些投靠的狗腿子奴奸,又讓牧民相互監督檢舉,不允許藏私。


    誰家膽敢私自生火冒煙,直接破門一頓毒打,甚至當場摔死,這種情況下的統治力,不要太強...


    可以說,逢總管,已經一步步實現了,夏軍真真正正,統治匈奴的基礎…


    甚至,距離徹底馴服匈奴這頭虎狼,已經沒有多遠了,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時間越久,匈奴人的馴服度就越高,按照當前進度,不出三月,便會徹底匍匐在李屠夫腳下,俯首帖耳,淪為爪牙…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