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塵埃落定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 作者:唐吉可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原城府,當李信入主城池,收到臧霸捷報,不由大笑三聲。
到了此時,征伐匈奴的戰事,才算是真的成為定局。
於夫羅這名大單於戰死,匈奴人僅剩的六萬騎兵,全軍覆沒。
哪怕有一些部落頭人,趁著夜色逃入山中,也無傷大雅...
可以說,整個河套,黃河中上遊,乃至陰山以南,幾無敵手。
大廳文武,聞聽捷訊反應不一,夏軍眾將皆喜不自勝。
而並州眾將,心情振奮的同時,心中也多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他們此時已經隱隱有些明悟,李屠夫雖然行事狠辣,但不是真的要讓他們白白送命。
至少匈奴人遁逃這件事,夏軍好似早有預料,並且提前設伏。
臧霸更是帶人,一戰殲滅匈奴最後六萬生力軍,斬首匈奴大單於,徹底奠定了河套戰略之勝。
夏軍既然早已明白九原空城,卻讓並州諸將取了破城頭功,可見對他們還是很看重的。
也讓郭藴完成了兩日破城的誓言,讓其在三十萬奴兵中確立了威望,用心良苦。
想到這裏,郭藴一陣感激:“藴拜謝主公再造之恩!”
“我等,謝過北侯寬恕之恩!”
“謝北侯...寬恕之恩...”
與此同時,張遼高順等將領,同樣行禮拜謝,以示尊崇。
他們都是時代的人才,多多少能明白李信的心思,哪怕知道對方是有意施恩收心,但仍然免不了一陣感激。
李信安然,擺手道:“不必謝吾,攻破九原城,本就是爾等用命!”
“此戰我軍能破匈奴,定河套,郭藴以及諸位將軍功不可沒!”
“待大軍軍迴師,本侯便上表朝廷,為爾等請功....”
身居上位者久矣,李信已經初步有了明主的潛質,那就是從來不與手下爭功。
而且李屠夫管理軍隊,向來以勢壓人,以威示人,以術治人。
在處理郭藴等一眾奴兵的事件上,卻威恩並施,又不著痕跡的讓他們心生感激,可謂是大棒蘿卜玩的爐火純青。
其實李信也知道,所謂感激也是相對的,至少現在奴兵中大部分人都對自己咬牙切齒,若有機會他們不介意跳出來上眼藥。
對於這種情況,夏軍上下心如明鏡,但李信要的不是奴兵歸心,他要的是臣服,要的是並州諸將的效力。
隻要郭藴張遼這些高層將領,不造自己的反,一群奴兵就算心中有怨,也難翻起幾朵花浪,不過反掌滅之。
這一點,白山黑水的野豬皮,多爾袞康麻子等十二位野豬酋長,已經向神州四萬萬百姓,展示了什麽叫上層建築,引領下層基礎...
而魏續曹性等人,在在聽到李屠夫,要為他們表功的時候。
盡管心中沉重,卻不得不麵露感激道:“謝侯爺栽培”
郭藴的心智則更加深沉,經過幾番起落,其考慮事情則更加全麵。
隻見他上前一步,拜謝道:“主公,某隻是一地方小官,河套之戰不過取一城池爾,不敢驚動朝廷公卿…”
“藴久居並州,鄉情思重,此生隻願領北地邊軍,掃滅諸胡...”
說到這裏,郭藴小心翼翼的觀察著李屠夫的表情變化,而後接著道:“朝廷封賞,於吾可有可無,隻要能領軍殺胡,吾此生足矣…”
“還望...主公明鑒...”
張遼等人已意識到了什麽,紛紛出列拜倒:“吾等,亦有領軍殺胡,保疆衛土之心!”
“望,侯爺明鑒!”
“望,北侯明鑒!”
“嗯,諸位之意,吾心已明!”
李信罕見的露出一絲笑容,親自上前將郭藴等人扶起:“諸位將軍放心,這三十萬士兵,此後便正式歸爾等統率...”
“吾會令魏延,從太嶽兵工廠,調集三千鐵甲,六萬副胸甲,與並州諸將發配…”
“再有,從美稷王庭武庫,撥戰馬八千匹,良弓十萬張,和四十萬槍盾,為爾等補全所有兵種空缺...”
“吾等,拜見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並州諸將,齊刷刷再次拜謝,不管真心也好,假意也罷,皆表決心…
因為他們明白,這是李信初步接納他們的信號,也是一次人性的考量。
先前所言表功,未嚐沒有試探之舉,若他們到了此時還心念朝廷,說不得李屠夫要狡兔死走狗烹了。
好在郭藴還算識趣,知道進退,沒有一根筋的吊死。
並州諸將也悄悄的鬆了一口氣,至少從李信的稱唿,和後續一連串舉動來看,對他們態度已然有所改變!
相對於並州諸將的小心翼翼,李屠夫此刻可謂是春風滿麵。
他意氣風發,喜於言表:“此番大勝匈奴,全軍當慶!”
河套之戰,夏軍拓地千裏,一戰而滅匈奴南北三部主力,可謂是出了一口惡氣。
此前於夫羅不但壞李信好事,更是多番敲詐勒索,最後還肆意欺辱麾下心腹,夏軍上下早已憋屈多時。
今日一戰過後,夏軍算是在北地,站穩了腳跟,想來這北方應該也許可能沒有什麽人敢在擼自己虎須了吧。
賈詡見李屠夫有些得意忘形,不由上前進言道:“主公,匈奴覆滅已成定局,但北地尚有朔方雲中各郡及要地關隘待大軍攻取...”
“我等,應當及時納入手中,以防變故...”
郭藴等人亦表態進言:“主公,殘兵敗將不足為慮,但北方鮮卑,西方烏孫,不是什麽安穩之輩!”
“大帥還需及時,譴兵掠地,將勝利果實納入懷中,方為上策....”
“是及,是及...”李屠夫也從自悅中醒悟。
此時定論確實過早,河套之關乎北方格局,各方肯定多有關注。
夏軍雖然出其不意,在短短十日之內,狂突猛進,打了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
但這一切是建立在,沒有外力插手的情況下,完成的。
若是不能及時把勝利果實吞入腹中消化,耽擱些時日,等到鮮卑或者其他勢力反應過來,到時候又是一番多事。
自遺夢千古之後,李信對自己的運氣,一向不是很樂觀,所以更加不敢大意。
他心中思慮,不由環顧在坐眾將道:“何人願意領軍掠地!”
聽到大帥此言,太史慈立馬向陳東使了一個眼神。
後者立即會意,抱拳出列:“大帥,陳東願意西取朔方!”
“好,給汝六千人馬,西取朔方...”
“侯爺...大帥...”
與此同時韓忠,與徐江亦同時出列,欲請兵奪城。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北方大戰至此,基本已經落幕了。
朔方雲中二郡,更是唾手可得的功勞,大帥這是在給他們手下立功的機會,隻是這功勞,卻要是將領各自爭取。
作為徐晃的副手兼兄弟,徐江此番帶兵北上,正如先前所料隻不過是走個過場,順便撈點功勞。
但好不容易北上,他怎麽可能甘心隻是簡單行軍了事,而眼前這個機會他便不想放過!
韓忠作為跟隨夏軍從豫州殺出來的老人,一路勞苦,加上此時軍中無甚大將,他終於有機會入帳議事。
好不容易逮到機會,他自然希望在大帥麵前,多露露臉,加深一下印象!
“也罷!”對於兩名軍中驍將,李信也不想厚此薄彼:“徐江,汝帶六千人東取雲中...”
“末將,必不負重望...”
“韓忠!”
“末將在!”
李信掃一眼,沉聲道:“汝另率六千人馬,與陳東經朔方,北上拿下高闕關!”
“此關扼守陰山要道,是河套西北部門戶,爾需盡快拿下,萬不可讓其落入鮮卑人的手中...”
“謝大帥栽培,忠必赴湯蹈火,為大軍取得關隘!”韓忠抱拳,立下軍令狀。
既然都想立功,李信索性給其加個重擔,若其能把任務辦的漂亮,夏軍中不介意多一位統軍將軍!
夏軍此來,不但要覆滅匈奴,同時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將勝利果實收入囊中。
陰山高闕,此時尚在北山匈奴人手中,從一群喪家之犬手中奪關自然輕易,但若是鮮卑人突然插手,情況可就不妙了。
戰事複雜,天下形勢更是詭異多變,李信不得不考慮戰場之外力因素。
為了以防萬一,他開始有意識的,迅速派人,前去接收各地關隘要地...
.......
到了此時,征伐匈奴的戰事,才算是真的成為定局。
於夫羅這名大單於戰死,匈奴人僅剩的六萬騎兵,全軍覆沒。
哪怕有一些部落頭人,趁著夜色逃入山中,也無傷大雅...
可以說,整個河套,黃河中上遊,乃至陰山以南,幾無敵手。
大廳文武,聞聽捷訊反應不一,夏軍眾將皆喜不自勝。
而並州眾將,心情振奮的同時,心中也多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他們此時已經隱隱有些明悟,李屠夫雖然行事狠辣,但不是真的要讓他們白白送命。
至少匈奴人遁逃這件事,夏軍好似早有預料,並且提前設伏。
臧霸更是帶人,一戰殲滅匈奴最後六萬生力軍,斬首匈奴大單於,徹底奠定了河套戰略之勝。
夏軍既然早已明白九原空城,卻讓並州諸將取了破城頭功,可見對他們還是很看重的。
也讓郭藴完成了兩日破城的誓言,讓其在三十萬奴兵中確立了威望,用心良苦。
想到這裏,郭藴一陣感激:“藴拜謝主公再造之恩!”
“我等,謝過北侯寬恕之恩!”
“謝北侯...寬恕之恩...”
與此同時,張遼高順等將領,同樣行禮拜謝,以示尊崇。
他們都是時代的人才,多多少能明白李信的心思,哪怕知道對方是有意施恩收心,但仍然免不了一陣感激。
李信安然,擺手道:“不必謝吾,攻破九原城,本就是爾等用命!”
“此戰我軍能破匈奴,定河套,郭藴以及諸位將軍功不可沒!”
“待大軍軍迴師,本侯便上表朝廷,為爾等請功....”
身居上位者久矣,李信已經初步有了明主的潛質,那就是從來不與手下爭功。
而且李屠夫管理軍隊,向來以勢壓人,以威示人,以術治人。
在處理郭藴等一眾奴兵的事件上,卻威恩並施,又不著痕跡的讓他們心生感激,可謂是大棒蘿卜玩的爐火純青。
其實李信也知道,所謂感激也是相對的,至少現在奴兵中大部分人都對自己咬牙切齒,若有機會他們不介意跳出來上眼藥。
對於這種情況,夏軍上下心如明鏡,但李信要的不是奴兵歸心,他要的是臣服,要的是並州諸將的效力。
隻要郭藴張遼這些高層將領,不造自己的反,一群奴兵就算心中有怨,也難翻起幾朵花浪,不過反掌滅之。
這一點,白山黑水的野豬皮,多爾袞康麻子等十二位野豬酋長,已經向神州四萬萬百姓,展示了什麽叫上層建築,引領下層基礎...
而魏續曹性等人,在在聽到李屠夫,要為他們表功的時候。
盡管心中沉重,卻不得不麵露感激道:“謝侯爺栽培”
郭藴的心智則更加深沉,經過幾番起落,其考慮事情則更加全麵。
隻見他上前一步,拜謝道:“主公,某隻是一地方小官,河套之戰不過取一城池爾,不敢驚動朝廷公卿…”
“藴久居並州,鄉情思重,此生隻願領北地邊軍,掃滅諸胡...”
說到這裏,郭藴小心翼翼的觀察著李屠夫的表情變化,而後接著道:“朝廷封賞,於吾可有可無,隻要能領軍殺胡,吾此生足矣…”
“還望...主公明鑒...”
張遼等人已意識到了什麽,紛紛出列拜倒:“吾等,亦有領軍殺胡,保疆衛土之心!”
“望,侯爺明鑒!”
“望,北侯明鑒!”
“嗯,諸位之意,吾心已明!”
李信罕見的露出一絲笑容,親自上前將郭藴等人扶起:“諸位將軍放心,這三十萬士兵,此後便正式歸爾等統率...”
“吾會令魏延,從太嶽兵工廠,調集三千鐵甲,六萬副胸甲,與並州諸將發配…”
“再有,從美稷王庭武庫,撥戰馬八千匹,良弓十萬張,和四十萬槍盾,為爾等補全所有兵種空缺...”
“吾等,拜見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並州諸將,齊刷刷再次拜謝,不管真心也好,假意也罷,皆表決心…
因為他們明白,這是李信初步接納他們的信號,也是一次人性的考量。
先前所言表功,未嚐沒有試探之舉,若他們到了此時還心念朝廷,說不得李屠夫要狡兔死走狗烹了。
好在郭藴還算識趣,知道進退,沒有一根筋的吊死。
並州諸將也悄悄的鬆了一口氣,至少從李信的稱唿,和後續一連串舉動來看,對他們態度已然有所改變!
相對於並州諸將的小心翼翼,李屠夫此刻可謂是春風滿麵。
他意氣風發,喜於言表:“此番大勝匈奴,全軍當慶!”
河套之戰,夏軍拓地千裏,一戰而滅匈奴南北三部主力,可謂是出了一口惡氣。
此前於夫羅不但壞李信好事,更是多番敲詐勒索,最後還肆意欺辱麾下心腹,夏軍上下早已憋屈多時。
今日一戰過後,夏軍算是在北地,站穩了腳跟,想來這北方應該也許可能沒有什麽人敢在擼自己虎須了吧。
賈詡見李屠夫有些得意忘形,不由上前進言道:“主公,匈奴覆滅已成定局,但北地尚有朔方雲中各郡及要地關隘待大軍攻取...”
“我等,應當及時納入手中,以防變故...”
郭藴等人亦表態進言:“主公,殘兵敗將不足為慮,但北方鮮卑,西方烏孫,不是什麽安穩之輩!”
“大帥還需及時,譴兵掠地,將勝利果實納入懷中,方為上策....”
“是及,是及...”李屠夫也從自悅中醒悟。
此時定論確實過早,河套之關乎北方格局,各方肯定多有關注。
夏軍雖然出其不意,在短短十日之內,狂突猛進,打了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
但這一切是建立在,沒有外力插手的情況下,完成的。
若是不能及時把勝利果實吞入腹中消化,耽擱些時日,等到鮮卑或者其他勢力反應過來,到時候又是一番多事。
自遺夢千古之後,李信對自己的運氣,一向不是很樂觀,所以更加不敢大意。
他心中思慮,不由環顧在坐眾將道:“何人願意領軍掠地!”
聽到大帥此言,太史慈立馬向陳東使了一個眼神。
後者立即會意,抱拳出列:“大帥,陳東願意西取朔方!”
“好,給汝六千人馬,西取朔方...”
“侯爺...大帥...”
與此同時韓忠,與徐江亦同時出列,欲請兵奪城。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北方大戰至此,基本已經落幕了。
朔方雲中二郡,更是唾手可得的功勞,大帥這是在給他們手下立功的機會,隻是這功勞,卻要是將領各自爭取。
作為徐晃的副手兼兄弟,徐江此番帶兵北上,正如先前所料隻不過是走個過場,順便撈點功勞。
但好不容易北上,他怎麽可能甘心隻是簡單行軍了事,而眼前這個機會他便不想放過!
韓忠作為跟隨夏軍從豫州殺出來的老人,一路勞苦,加上此時軍中無甚大將,他終於有機會入帳議事。
好不容易逮到機會,他自然希望在大帥麵前,多露露臉,加深一下印象!
“也罷!”對於兩名軍中驍將,李信也不想厚此薄彼:“徐江,汝帶六千人東取雲中...”
“末將,必不負重望...”
“韓忠!”
“末將在!”
李信掃一眼,沉聲道:“汝另率六千人馬,與陳東經朔方,北上拿下高闕關!”
“此關扼守陰山要道,是河套西北部門戶,爾需盡快拿下,萬不可讓其落入鮮卑人的手中...”
“謝大帥栽培,忠必赴湯蹈火,為大軍取得關隘!”韓忠抱拳,立下軍令狀。
既然都想立功,李信索性給其加個重擔,若其能把任務辦的漂亮,夏軍中不介意多一位統軍將軍!
夏軍此來,不但要覆滅匈奴,同時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將勝利果實收入囊中。
陰山高闕,此時尚在北山匈奴人手中,從一群喪家之犬手中奪關自然輕易,但若是鮮卑人突然插手,情況可就不妙了。
戰事複雜,天下形勢更是詭異多變,李信不得不考慮戰場之外力因素。
為了以防萬一,他開始有意識的,迅速派人,前去接收各地關隘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