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名單
十八歲封王,你管這叫大器晚成? 作者:老爺的故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此。李源被擠到第四名。兩位複讀生仗著年齡優勢,強勢豪取第一、第二名。即使強如從省城迴來的天之驕女張可兒,也被擠到了第三名。
不過。這兩位複讀生的第一、第二名,應該保持不了多久的時間。他們的上限已經擺在這裏。之所以能拿到比張可兒、李源分數更高的原因,純粹隻是因為他們比李源二人多修煉一年而已。
但比李源多修煉一年的情況下,排在第一名的那位複讀生的分數也隻是比李源更高了9分而已。這點差距,李源自認為,十天八天之內就有可能追趕上去。再不濟,大十天的時間積累下來,總該能超越這兩位複讀生。
不單止李源有這樣的信心。他相信,那位排名第三的張可兒同樣有這種信心。當然,如果真要等到大十天以後,張可兒怕是也隻能被李源彎道超車,徹底超越。
總之。
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大家相互之間的差距並不算大。包括排在後麵的蕭逸塵、陸沉、趙飛揚等來自不同學校的天才學生,他們和李源等人同樣沒有特別大的差距。
但凡期間有誰稍微鬆懈一下子,可能就要被後麵緊追不舍的天才給追趕上來。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那兩位複讀生雖然拿下了第一、第二名,但單論天賦資質的話,他們其實是不如陸沉、趙飛揚這些更為年輕的高三學子。
漸漸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排名最終徹底定格。第一、第二名被兩位複讀生拿下。第一名的叫羅曉天,第二名的叫張超。
排在第三名的,還是張可兒。
第四名,李源。
第五名,蕭逸塵。
第六名,陸沉。
第七名,趙飛揚。
第八名,牧雲。
第九名,胡雪豔。
……
排在前十名的天才學生,和排在十名開外的學生,拉開了很大的距離。兩者的差距非常之明顯。
從第十一名以後,分數線直線下跌。第十一名的學生僅僅隻能拿到82分。距離第十名的那位來自十六中的天才蘇天方的102分。差了足足20分這麽多。
斷崖式分數領先。
可以說。
前十名和後十名,不是一個級別的。到時候前往海寧市參加競賽選拔,後十名的學生不出意外肯定會第一輪就迅速落選。他們的上限已經到頭了。
“第二輪考核結束。”
“我宣布,這次競賽選拔一共有20學生成功入選競賽訓練營。沒能成功入選競賽訓練營的同學也不必灰心,你們大部分同學還很年輕。或許明年有希望也說不定。當然,人生道路不隻有這一條。也不一定非要參加競賽才能證明你們自己。”
第二輪考核結束。周朝陽站出來,直接宣布結果。落選的學生灰頭土臉、滿臉不甘、無奈、苦澀。順利入選競賽訓練營的學生,其中,排在前十名的天才則是無動於衷,
後十名踩著線勉強進入競賽訓練營的學生,則是滿臉激動。欣喜、亢奮。能夠入選競賽訓練營,不單止意味著能夠得到更好的教學資源,而且還能得到教育局發放更多的武道修煉資源。
不然的話。也不會有上一年的學生選擇留級複讀,也依舊要頭鐵的跑來參加競賽訓練營的這種案例。
為的就是得到更多的修煉資源,得到更好的教學資源。
此次參加第二輪考核的學生一共有83人。隻有極少數20人成功入選競賽訓練營。被淘汰的人數高達63人。也就是四分之一的概率。大概四個人才有一個人成功入選。
那些在第二輪考核之中拿到58、59分的學生,差一點點就能成功入選競賽訓練營的學生,他們內心更是充滿悔恨,早知道就應該更加努力。
這會兒。
他們隻能看著那一群成功入選訓練營的學生,眼睛裏流露出充滿豔羨的情緒。特別是排在前十名的那十位天才。不,不對,應該說隻有八位天才。畢竟第一、第二名是上一年留級的複讀生。
在他們大多數高三學子看來。這兩位複讀生沒什麽了不起的。不就是仗著多修煉一年,才成功入選了訓練營。
相比之下。
明顯是像李源、張可兒、蕭逸塵這種天之驕子、天之驕女,才更加讓這些同年級的高三學子感到敬佩和崇拜。
“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順利入選訓練營的小部分學生情難自禁,握緊雙拳。恨不得立刻就把這一則好消息告訴外麵的帶隊老師。
能保持冷靜和從容的隻有排在前十名的那些學生。
對於能夠入選訓練營的這件事,李源倒是談不上多麽激動和興奮。本來他就對此早有預料。如果連他都不幸落選了,那才是值得讓他驚訝的事情。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我一定會超越你。李源,你可千萬小心點,別被我輕而易舉的就超越了。否則的話,你可不配成為我的勁敵。”
陸沉對李源放下狠話。當然,這是良性競爭。就看誰的進步更快。不存在那種齷齪的暗鬥。競爭都是擺在明麵上。
對於這種競爭,李源笑著應下,實則心裏並不把這當做一迴事兒。原因無它,正如他以前對某位同學說過的一句話。
但凡是被他所超越的……
永遠都不會被他當做對手!
看著眼前的這一群學生們逐漸平複下激動的心情,周朝陽繼續往下說:“接下來的十天時間裏,各位同學將會由我,以及我身邊的鍾進步鍾老師、何蓮何老師,三位老師共同對各位同學進行針對性輔導。”
“十天之後。再由我們三位老師帶隊,帶領二十位同學前往海寧市。參加海寧市那邊所舉辦的競賽。”
“醜話說在前頭。如果各位同學在這十天的時間裏,進步讓我很不滿意,而且態度不夠端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話。那就別怪我不講情麵。不管你是誰,我都會毫不留情的把你踢出訓練營。”
“在我的訓練營裏,決不允許出現那些白拿資源而不幹事的蛀蟲。既然你們進入了競賽訓練營,身上也就肩負著咱們臨河縣新一代學生的希望。”
“這十天,我會竭盡所能的去教導你們。同時,也希望你們能自動自覺榨幹你們身體的每一絲力氣,去盡可能的全力提升你們自己。要知道,海寧市那種大城市的天才的出色程度,可是遠遠地超出你們的想象。”
“如果你們不早早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並且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的話。我實在不敢想象,到時候和海寧市那邊聚集的眾多天才競爭,你們會是何等淒慘的下場。”
不過。這兩位複讀生的第一、第二名,應該保持不了多久的時間。他們的上限已經擺在這裏。之所以能拿到比張可兒、李源分數更高的原因,純粹隻是因為他們比李源二人多修煉一年而已。
但比李源多修煉一年的情況下,排在第一名的那位複讀生的分數也隻是比李源更高了9分而已。這點差距,李源自認為,十天八天之內就有可能追趕上去。再不濟,大十天的時間積累下來,總該能超越這兩位複讀生。
不單止李源有這樣的信心。他相信,那位排名第三的張可兒同樣有這種信心。當然,如果真要等到大十天以後,張可兒怕是也隻能被李源彎道超車,徹底超越。
總之。
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大家相互之間的差距並不算大。包括排在後麵的蕭逸塵、陸沉、趙飛揚等來自不同學校的天才學生,他們和李源等人同樣沒有特別大的差距。
但凡期間有誰稍微鬆懈一下子,可能就要被後麵緊追不舍的天才給追趕上來。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那兩位複讀生雖然拿下了第一、第二名,但單論天賦資質的話,他們其實是不如陸沉、趙飛揚這些更為年輕的高三學子。
漸漸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排名最終徹底定格。第一、第二名被兩位複讀生拿下。第一名的叫羅曉天,第二名的叫張超。
排在第三名的,還是張可兒。
第四名,李源。
第五名,蕭逸塵。
第六名,陸沉。
第七名,趙飛揚。
第八名,牧雲。
第九名,胡雪豔。
……
排在前十名的天才學生,和排在十名開外的學生,拉開了很大的距離。兩者的差距非常之明顯。
從第十一名以後,分數線直線下跌。第十一名的學生僅僅隻能拿到82分。距離第十名的那位來自十六中的天才蘇天方的102分。差了足足20分這麽多。
斷崖式分數領先。
可以說。
前十名和後十名,不是一個級別的。到時候前往海寧市參加競賽選拔,後十名的學生不出意外肯定會第一輪就迅速落選。他們的上限已經到頭了。
“第二輪考核結束。”
“我宣布,這次競賽選拔一共有20學生成功入選競賽訓練營。沒能成功入選競賽訓練營的同學也不必灰心,你們大部分同學還很年輕。或許明年有希望也說不定。當然,人生道路不隻有這一條。也不一定非要參加競賽才能證明你們自己。”
第二輪考核結束。周朝陽站出來,直接宣布結果。落選的學生灰頭土臉、滿臉不甘、無奈、苦澀。順利入選競賽訓練營的學生,其中,排在前十名的天才則是無動於衷,
後十名踩著線勉強進入競賽訓練營的學生,則是滿臉激動。欣喜、亢奮。能夠入選競賽訓練營,不單止意味著能夠得到更好的教學資源,而且還能得到教育局發放更多的武道修煉資源。
不然的話。也不會有上一年的學生選擇留級複讀,也依舊要頭鐵的跑來參加競賽訓練營的這種案例。
為的就是得到更多的修煉資源,得到更好的教學資源。
此次參加第二輪考核的學生一共有83人。隻有極少數20人成功入選競賽訓練營。被淘汰的人數高達63人。也就是四分之一的概率。大概四個人才有一個人成功入選。
那些在第二輪考核之中拿到58、59分的學生,差一點點就能成功入選競賽訓練營的學生,他們內心更是充滿悔恨,早知道就應該更加努力。
這會兒。
他們隻能看著那一群成功入選訓練營的學生,眼睛裏流露出充滿豔羨的情緒。特別是排在前十名的那十位天才。不,不對,應該說隻有八位天才。畢竟第一、第二名是上一年留級的複讀生。
在他們大多數高三學子看來。這兩位複讀生沒什麽了不起的。不就是仗著多修煉一年,才成功入選了訓練營。
相比之下。
明顯是像李源、張可兒、蕭逸塵這種天之驕子、天之驕女,才更加讓這些同年級的高三學子感到敬佩和崇拜。
“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順利入選訓練營的小部分學生情難自禁,握緊雙拳。恨不得立刻就把這一則好消息告訴外麵的帶隊老師。
能保持冷靜和從容的隻有排在前十名的那些學生。
對於能夠入選訓練營的這件事,李源倒是談不上多麽激動和興奮。本來他就對此早有預料。如果連他都不幸落選了,那才是值得讓他驚訝的事情。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我一定會超越你。李源,你可千萬小心點,別被我輕而易舉的就超越了。否則的話,你可不配成為我的勁敵。”
陸沉對李源放下狠話。當然,這是良性競爭。就看誰的進步更快。不存在那種齷齪的暗鬥。競爭都是擺在明麵上。
對於這種競爭,李源笑著應下,實則心裏並不把這當做一迴事兒。原因無它,正如他以前對某位同學說過的一句話。
但凡是被他所超越的……
永遠都不會被他當做對手!
看著眼前的這一群學生們逐漸平複下激動的心情,周朝陽繼續往下說:“接下來的十天時間裏,各位同學將會由我,以及我身邊的鍾進步鍾老師、何蓮何老師,三位老師共同對各位同學進行針對性輔導。”
“十天之後。再由我們三位老師帶隊,帶領二十位同學前往海寧市。參加海寧市那邊所舉辦的競賽。”
“醜話說在前頭。如果各位同學在這十天的時間裏,進步讓我很不滿意,而且態度不夠端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話。那就別怪我不講情麵。不管你是誰,我都會毫不留情的把你踢出訓練營。”
“在我的訓練營裏,決不允許出現那些白拿資源而不幹事的蛀蟲。既然你們進入了競賽訓練營,身上也就肩負著咱們臨河縣新一代學生的希望。”
“這十天,我會竭盡所能的去教導你們。同時,也希望你們能自動自覺榨幹你們身體的每一絲力氣,去盡可能的全力提升你們自己。要知道,海寧市那種大城市的天才的出色程度,可是遠遠地超出你們的想象。”
“如果你們不早早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並且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的話。我實在不敢想象,到時候和海寧市那邊聚集的眾多天才競爭,你們會是何等淒慘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