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與愛德華的交鋒
穿越民國,抄書從法蘭西開始 作者:愛吃蘿卜肉圓的王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愛德華王子的見麵並沒有張訓想象中的嚴肅。
這位私生活混亂的王儲殿下在不考慮其他的時候,僅僅隻是看表麵,無疑是一位親切又有威嚴的殿下。
不僅如此,他的身上也沒有王室成員與貴族高高在上的通病,在與張訓交談的時候對他十分尊重,並沒有因為他是個外國人就對其表現出任何不同。
張訓是作為顧問來到考文特劇院的。
說是顧問,他其實就是在劇院的後台等待演出結束,然後跟著演員們一起靜候王儲殿下的蒞臨。
王儲的出行想來排場都是不小的,但由於這是他的私人行程,更是秘密行程,因此除了劇院的工作人員和張訓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王儲過來觀看演出了。
即使縮減了隨行人員,在王儲進入劇院後台的時候,他的身後也依舊跟著最少六名的宮廷侍從護衛在他身旁。
出演《古登堡計劃》的演員們不是第一次同這位王儲殿下見麵了,但他們依舊十分激動。
雖然王儲殿下依舊沒有任何同他們肢體接觸的意思,但僅僅隻是目光的對視就要讓這幫演員激動地要暈過去了。
愛德華每次在麵對這些激動狂熱的英國民眾時心裏是既激動又厭煩的。
他不喜歡背負責任的感覺,但偏偏又喜歡這種被民眾追捧的快感。
當然,如果他能真的成為一個真正享有權利的王儲,以後也能成為真正享有權利的國王,他自然不會對這些東西產生厭煩。
可惜他生錯了時代,生在了這個英國王室逐漸沒落的時代。
一戰雖然贏了,但帶來的損失卻讓王室進一步失去了權利,更是在一些方麵不得不跟那些貴族妥協。
身體與精神帶來的雙層壓力讓愛德華更加沉浸於那些虛幻的劇情和糜爛的私生活中。
也是因此,在走到張訓麵前的時候,愛德華微笑著伸出了自己的手。
“你好,n先生,真高興能在這見到你。”
張訓在看到那隻毛發稀少骨肉細膩的手後先是微微怔愣了一下,隨後便快速的伸出了自己的手與其交握,恭敬地說道:“日安,殿下。”
“很榮幸能夠與您見麵。”
簡單的寒暄過後,愛德華便沒有興趣與那些演員們同處在同一環境當中了。
他最想見到的人已經見到了,現在他隻想跟這位天賦絕佳的外國劇作家進行一場愉快的交談。
“不知道n先生接下來有沒有什麽安排,我今天特意帶了一瓶珍藏的佳釀,也許n先生願意同我一起品鑒一番,順便再交流一些關於戲劇的問題。”
愛德華臉上露出一個興奮的笑容,他笑著誇獎道:“說真的,你真是我見到過的最有才華的劇作家了。”
“我很榮幸接受您的邀請,殿下。”
張訓露出一抹微笑,不卑不亢的說道:“我也很高興您能這麽喜歡我的作品。畢竟這個國家給我帶來了很多靈感,我在這裏生活的也十分快樂。而我創作的初衷也是為了給英國的民眾帶來快樂,這麽看來我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
張訓的迴答多少有些官方,甚至多少帶了一些恭維。
如果張訓是個英國人,這番話的恭維意味可能還沒那麽重,但他恰恰是個外國人,這就顯得這番話多少有些失真了。
偏偏張訓的表情還那麽正經,一點開玩笑的意思都沒有,讓人覺得他真的就是那麽想的。
愛德華雖然不學無術,但一個用國家繼承人的標準教育出來的王儲即使再怎麽不學無術,也比大多數人都聰明太多了。
張訓話語裏的示好意味他自然是聽出來了,不得不說,一名天才的恭維比一名平民的恭維更加讓人心花怒放。
愛德華明顯的被取悅到了。
這些位高權重之人最喜歡的就是看天才在自己麵前低下高昂的頭顱,張訓這番作為自然是戳中了愛德華的那個點。
也是因此,他的語氣更加和煦了幾分,語調也少了一些壓迫感。
“哦,是嗎?”
愛德華一臉笑意的說道:“身為英國的王儲,我很高興能聽到這樣的評價。”
“天知道,以前的我其實已經對英國的戲劇界有些絕望了。”
“那些陳舊的作品,即使是經典也已經失去了趣味。而身為一國的王儲,我每次離開英國都十分困難,為此我不得不花大價錢請巴黎的劇院過來演出來滿足我貧瘠的娛樂。”
說到這裏愛德華無奈的聳了聳肩:“畢竟我不能總是參加宴會和跟那些貴族們一起打高爾夫,這樣也太無聊了些。”
愛德華並沒有讓張訓的迴答的意思,他說完之後便拍了拍手,高聲道:“好了,我想寒暄應該結束了。”
“道奇先生。”
愛德華看向站在身邊一臉恭敬地路易·道奇,吩咐道:“我想同我尊貴的客人去包廂裏詳談,在這期間我並不想任何人打擾我們。”
“你可以做到的吧,先生。”
“當然!殿下!”
路易·道奇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髒掏出來來表達自己的忠心,他的臉漲得有些紅,唿吸急促的說道:“請殿下放心,絕不會有任何人打擾您與n先生的交流的。”
“那真是再好不過了,道奇先生。”
愛德華笑著點了點頭,隨後便看向站在他身側的張訓,說道:“請跟我來吧,n先生,我想我們一定會有一場愉快的交談的。”
張訓聞言十分順從的跟了上去。
來之前,張訓問了許多有關這位愛德華王儲的傳聞。
但實際上,隻有親身與其交談,張訓才能真正的了解這位到底是一個怎麽樣的人。
可饒是張訓想的再多,他都沒有想到這位愛德華殿下並不像傳聞中的那般不學無術。
準確的說,他可能確實在政務上麵十分懈怠,但王儲的教育又給予了他充足的知識,讓他在藝術與文學的鑒賞上十分出色。
張訓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與他交談,生怕自己有什麽地方露了怯。
畢竟按照他現在對外的表現來看,他應該是一名年紀輕輕卻十分博學的學者,文學素養較為深厚。
而不是一個說話結結巴巴,空有其表的騙子。
好在他自從來到英國便沒有一刻的懈怠,而他也始終相信打鐵還需自身硬。
他的努力沒有辜負他,在看到愛德華臉上越來越濃的欣賞之情的時候,張訓就知道自己這一把徹底穩了。
這位私生活混亂的王儲殿下在不考慮其他的時候,僅僅隻是看表麵,無疑是一位親切又有威嚴的殿下。
不僅如此,他的身上也沒有王室成員與貴族高高在上的通病,在與張訓交談的時候對他十分尊重,並沒有因為他是個外國人就對其表現出任何不同。
張訓是作為顧問來到考文特劇院的。
說是顧問,他其實就是在劇院的後台等待演出結束,然後跟著演員們一起靜候王儲殿下的蒞臨。
王儲的出行想來排場都是不小的,但由於這是他的私人行程,更是秘密行程,因此除了劇院的工作人員和張訓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王儲過來觀看演出了。
即使縮減了隨行人員,在王儲進入劇院後台的時候,他的身後也依舊跟著最少六名的宮廷侍從護衛在他身旁。
出演《古登堡計劃》的演員們不是第一次同這位王儲殿下見麵了,但他們依舊十分激動。
雖然王儲殿下依舊沒有任何同他們肢體接觸的意思,但僅僅隻是目光的對視就要讓這幫演員激動地要暈過去了。
愛德華每次在麵對這些激動狂熱的英國民眾時心裏是既激動又厭煩的。
他不喜歡背負責任的感覺,但偏偏又喜歡這種被民眾追捧的快感。
當然,如果他能真的成為一個真正享有權利的王儲,以後也能成為真正享有權利的國王,他自然不會對這些東西產生厭煩。
可惜他生錯了時代,生在了這個英國王室逐漸沒落的時代。
一戰雖然贏了,但帶來的損失卻讓王室進一步失去了權利,更是在一些方麵不得不跟那些貴族妥協。
身體與精神帶來的雙層壓力讓愛德華更加沉浸於那些虛幻的劇情和糜爛的私生活中。
也是因此,在走到張訓麵前的時候,愛德華微笑著伸出了自己的手。
“你好,n先生,真高興能在這見到你。”
張訓在看到那隻毛發稀少骨肉細膩的手後先是微微怔愣了一下,隨後便快速的伸出了自己的手與其交握,恭敬地說道:“日安,殿下。”
“很榮幸能夠與您見麵。”
簡單的寒暄過後,愛德華便沒有興趣與那些演員們同處在同一環境當中了。
他最想見到的人已經見到了,現在他隻想跟這位天賦絕佳的外國劇作家進行一場愉快的交談。
“不知道n先生接下來有沒有什麽安排,我今天特意帶了一瓶珍藏的佳釀,也許n先生願意同我一起品鑒一番,順便再交流一些關於戲劇的問題。”
愛德華臉上露出一個興奮的笑容,他笑著誇獎道:“說真的,你真是我見到過的最有才華的劇作家了。”
“我很榮幸接受您的邀請,殿下。”
張訓露出一抹微笑,不卑不亢的說道:“我也很高興您能這麽喜歡我的作品。畢竟這個國家給我帶來了很多靈感,我在這裏生活的也十分快樂。而我創作的初衷也是為了給英國的民眾帶來快樂,這麽看來我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
張訓的迴答多少有些官方,甚至多少帶了一些恭維。
如果張訓是個英國人,這番話的恭維意味可能還沒那麽重,但他恰恰是個外國人,這就顯得這番話多少有些失真了。
偏偏張訓的表情還那麽正經,一點開玩笑的意思都沒有,讓人覺得他真的就是那麽想的。
愛德華雖然不學無術,但一個用國家繼承人的標準教育出來的王儲即使再怎麽不學無術,也比大多數人都聰明太多了。
張訓話語裏的示好意味他自然是聽出來了,不得不說,一名天才的恭維比一名平民的恭維更加讓人心花怒放。
愛德華明顯的被取悅到了。
這些位高權重之人最喜歡的就是看天才在自己麵前低下高昂的頭顱,張訓這番作為自然是戳中了愛德華的那個點。
也是因此,他的語氣更加和煦了幾分,語調也少了一些壓迫感。
“哦,是嗎?”
愛德華一臉笑意的說道:“身為英國的王儲,我很高興能聽到這樣的評價。”
“天知道,以前的我其實已經對英國的戲劇界有些絕望了。”
“那些陳舊的作品,即使是經典也已經失去了趣味。而身為一國的王儲,我每次離開英國都十分困難,為此我不得不花大價錢請巴黎的劇院過來演出來滿足我貧瘠的娛樂。”
說到這裏愛德華無奈的聳了聳肩:“畢竟我不能總是參加宴會和跟那些貴族們一起打高爾夫,這樣也太無聊了些。”
愛德華並沒有讓張訓的迴答的意思,他說完之後便拍了拍手,高聲道:“好了,我想寒暄應該結束了。”
“道奇先生。”
愛德華看向站在身邊一臉恭敬地路易·道奇,吩咐道:“我想同我尊貴的客人去包廂裏詳談,在這期間我並不想任何人打擾我們。”
“你可以做到的吧,先生。”
“當然!殿下!”
路易·道奇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髒掏出來來表達自己的忠心,他的臉漲得有些紅,唿吸急促的說道:“請殿下放心,絕不會有任何人打擾您與n先生的交流的。”
“那真是再好不過了,道奇先生。”
愛德華笑著點了點頭,隨後便看向站在他身側的張訓,說道:“請跟我來吧,n先生,我想我們一定會有一場愉快的交談的。”
張訓聞言十分順從的跟了上去。
來之前,張訓問了許多有關這位愛德華王儲的傳聞。
但實際上,隻有親身與其交談,張訓才能真正的了解這位到底是一個怎麽樣的人。
可饒是張訓想的再多,他都沒有想到這位愛德華殿下並不像傳聞中的那般不學無術。
準確的說,他可能確實在政務上麵十分懈怠,但王儲的教育又給予了他充足的知識,讓他在藝術與文學的鑒賞上十分出色。
張訓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與他交談,生怕自己有什麽地方露了怯。
畢竟按照他現在對外的表現來看,他應該是一名年紀輕輕卻十分博學的學者,文學素養較為深厚。
而不是一個說話結結巴巴,空有其表的騙子。
好在他自從來到英國便沒有一刻的懈怠,而他也始終相信打鐵還需自身硬。
他的努力沒有辜負他,在看到愛德華臉上越來越濃的欣賞之情的時候,張訓就知道自己這一把徹底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