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兒,你就說了吧。”一個年輕的衙役忍不住先開了口,眼神中滿是急切與無奈。
“是啊,頭兒,我看他們三個都是外鄉來的,你就說了讓這姑娘好明白。”
其他衙役也紛紛附和,嘈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打破了原本僵持的局麵。
為首的衙役眉頭緊皺,心中權衡再三,最終長歎一口氣,像是下定了決心:“行了,我說就是了。”
說罷,他朝語星深深一揖,臉上帶著幾分愧疚與無奈:
“姑娘,此番我們帶你迴去,就是為了要拿你祭祀河神”
“祭祀?你們竟然拿活人……”語星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
一旁的潤玉也同樣麵露驚愕之色,仿佛聽到了世間最荒謬的事情。
那衙役見三人如此反應,苦笑著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三位是外鄉來的,有所不知,我雲州自三年前未曾下過一滴雨,導致農田顆粒無收,畜牧難養。
農民們看著幹枯的水源隻能以淚洗麵,整個雲州一度陷入了絕望的災荒之中。
朝廷多次撥款救災,可層層盤剝,到了百姓手中的錢已是寥寥無幾。
許多人迫不得已逃離家鄉,更多的人則是餓死街頭……”
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無盡的悲戚,描繪出一幅民生凋敝的淒慘畫麵。
應溪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衙役的話語如同一把把鑰匙,開啟了他記憶深處那扇塵封已久的大門。
曾經的痛苦迴憶如潮水般湧來,他的雙手不自覺地緊緊握拳,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
眼中燃燒著熊熊的恨意,那股沉寂多年的怒火在心底重新燃起,熾熱而猛烈,似乎要將一切吞噬……
語星滿臉疑惑,忍不住出聲問道:“河神?那你們為何會相信他?就任由他這般胡作非為?”
這一聲疑惑的詢問,仿佛一道光,瞬間穿透了應溪混沌的思緒,將他從痛苦的迴憶深淵中拉了迴來。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專注地聆聽著衙役接下來的話語。
衙役的臉上露出一絲苦澀與無奈,繼續說道:
“他是一年前來的。當時,他自稱是河神,信誓旦旦地說隻要他在,就能讓雲州風調雨順。
而且,他還當著我們所有人的麵施展法術,天空竟真的下起了大雨。
那一場甘霖,讓久旱逢雨的百姓們欣喜若狂,大家都以為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農田有救了,生活也將重新燃起希望。
可誰能想到,沒過多久,他就原形畢露,竟提出了如此喪心病狂的要求,
讓我們給他祭祀少女,然後投入河中獻祭給他,還威脅說如果不照做,他就再也不會下雨。
百姓們本就貧困交加,又被這旱災折磨得苦不堪言,可都是自家兒女,哪裏舍得拿去獻祭,
那河神見我們反抗,於是,剛剛重新生長出一絲綠意的農田,再度荒死……”
語星聽完,氣得滿臉通紅,胸脯劇烈起伏,她憤怒地說道:
“竟有此等惡徒!我看他並非是什麽河神,而是冒充河神的妖魔!怎能容忍他這般殘害生靈!”
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在空氣中迴蕩,仿佛是對這邪惡不公之事的一聲有力控訴,也點燃了周圍人心中那團壓抑已久的反抗之火。
“我們那個時候也是這麽想的,還特意去請了道長和法師前去收服,可那些人哪裏是他的對手,均被他打跑了。”
衙役的聲音有些哽咽,眼中滿是痛苦與悔恨,
“我們這麽行事徹底惹到了他,他竟然做法發起了大水,將沿河的大部分村莊、村民和農田全部都給淹死了。
那洪水洶湧而來的時候,哭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可我們卻無能為力……”
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眾人沉浸在這淒慘的場景中,心中滿是酸澀。
衙役停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
“我們大人眼看著這慘狀,實在是無奈,隻好按照他的吩咐給他祭祀少女獻祭。
可這是要活生生地把人往死路上送啊,誰家願意將自己的女兒送去呢?
我們大人實在沒辦法,為了百姓,就把自己的女兒當作了第一個祭祀……”
說到這裏,衙役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其他衙役們也紛紛麵露悲痛之色,
有的甚至低聲啜泣起來。那是對死去之人的哀悼,也是對這無奈命運的悲歎。
“那河神嚐到了甜頭,便暫時不再作怪,雲州也就平靜了些時日。
可誰能想到,三個月前他竟變本加厲,要求每月十五就給他祭祀一名少女,否則就發動大水再次淹沒村莊、村民與農田。
眼看著這個月十五號將近,我們大人也是……實屬無奈啊。”
衙役的話語在空氣中迴蕩,如同一把重錘,狠狠地撞擊著每個人的心。
語星聽著這些,眼中滿是憤怒的火焰,雙手緊緊地握拳,指甲都深深地陷入了掌心:
“這可惡的妖魔,怎能如此殘忍!一定要想辦法除掉他,絕不能再讓他繼續禍害百姓!”
潤玉聽衙役說完望著眼前的一切,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攤販的叫賣聲、
孩童的嬉鬧聲交織在一起,仿若一幅熱鬧的市井長卷在他眼前徐徐展開。
然而,此時潤玉的耳邊卻無端地響起了夢姬那日說的話:
“小魚兒,凡人看似風平浪靜,其實你不知道,他們的身邊都發生著各種事,
他們在這苦境中艱難地生存,能簡單平淡地活著,就是他們一生的期望。”
往昔,他聽到這番話時,隻是懵懂地聽過,並未真正領悟其中深意。
直到此刻,親眼目睹了這世間的種種悲歡離合,他才恍然驚覺。
那街邊賣藝的父子,孩子不過七八歲,卻要跟著父親在眾人麵前翻跟頭、耍把式,隻為了掙得幾個銅板糊口;
還有那角落裏賣花的老嫗,身形佝僂,眼神中滿是疲憊與滄桑,
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地守著那幾盆殘花,隻為了能多換一點吃食。
“是啊,頭兒,我看他們三個都是外鄉來的,你就說了讓這姑娘好明白。”
其他衙役也紛紛附和,嘈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打破了原本僵持的局麵。
為首的衙役眉頭緊皺,心中權衡再三,最終長歎一口氣,像是下定了決心:“行了,我說就是了。”
說罷,他朝語星深深一揖,臉上帶著幾分愧疚與無奈:
“姑娘,此番我們帶你迴去,就是為了要拿你祭祀河神”
“祭祀?你們竟然拿活人……”語星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
一旁的潤玉也同樣麵露驚愕之色,仿佛聽到了世間最荒謬的事情。
那衙役見三人如此反應,苦笑著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三位是外鄉來的,有所不知,我雲州自三年前未曾下過一滴雨,導致農田顆粒無收,畜牧難養。
農民們看著幹枯的水源隻能以淚洗麵,整個雲州一度陷入了絕望的災荒之中。
朝廷多次撥款救災,可層層盤剝,到了百姓手中的錢已是寥寥無幾。
許多人迫不得已逃離家鄉,更多的人則是餓死街頭……”
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無盡的悲戚,描繪出一幅民生凋敝的淒慘畫麵。
應溪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衙役的話語如同一把把鑰匙,開啟了他記憶深處那扇塵封已久的大門。
曾經的痛苦迴憶如潮水般湧來,他的雙手不自覺地緊緊握拳,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
眼中燃燒著熊熊的恨意,那股沉寂多年的怒火在心底重新燃起,熾熱而猛烈,似乎要將一切吞噬……
語星滿臉疑惑,忍不住出聲問道:“河神?那你們為何會相信他?就任由他這般胡作非為?”
這一聲疑惑的詢問,仿佛一道光,瞬間穿透了應溪混沌的思緒,將他從痛苦的迴憶深淵中拉了迴來。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專注地聆聽著衙役接下來的話語。
衙役的臉上露出一絲苦澀與無奈,繼續說道:
“他是一年前來的。當時,他自稱是河神,信誓旦旦地說隻要他在,就能讓雲州風調雨順。
而且,他還當著我們所有人的麵施展法術,天空竟真的下起了大雨。
那一場甘霖,讓久旱逢雨的百姓們欣喜若狂,大家都以為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農田有救了,生活也將重新燃起希望。
可誰能想到,沒過多久,他就原形畢露,竟提出了如此喪心病狂的要求,
讓我們給他祭祀少女,然後投入河中獻祭給他,還威脅說如果不照做,他就再也不會下雨。
百姓們本就貧困交加,又被這旱災折磨得苦不堪言,可都是自家兒女,哪裏舍得拿去獻祭,
那河神見我們反抗,於是,剛剛重新生長出一絲綠意的農田,再度荒死……”
語星聽完,氣得滿臉通紅,胸脯劇烈起伏,她憤怒地說道:
“竟有此等惡徒!我看他並非是什麽河神,而是冒充河神的妖魔!怎能容忍他這般殘害生靈!”
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在空氣中迴蕩,仿佛是對這邪惡不公之事的一聲有力控訴,也點燃了周圍人心中那團壓抑已久的反抗之火。
“我們那個時候也是這麽想的,還特意去請了道長和法師前去收服,可那些人哪裏是他的對手,均被他打跑了。”
衙役的聲音有些哽咽,眼中滿是痛苦與悔恨,
“我們這麽行事徹底惹到了他,他竟然做法發起了大水,將沿河的大部分村莊、村民和農田全部都給淹死了。
那洪水洶湧而來的時候,哭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可我們卻無能為力……”
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眾人沉浸在這淒慘的場景中,心中滿是酸澀。
衙役停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
“我們大人眼看著這慘狀,實在是無奈,隻好按照他的吩咐給他祭祀少女獻祭。
可這是要活生生地把人往死路上送啊,誰家願意將自己的女兒送去呢?
我們大人實在沒辦法,為了百姓,就把自己的女兒當作了第一個祭祀……”
說到這裏,衙役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其他衙役們也紛紛麵露悲痛之色,
有的甚至低聲啜泣起來。那是對死去之人的哀悼,也是對這無奈命運的悲歎。
“那河神嚐到了甜頭,便暫時不再作怪,雲州也就平靜了些時日。
可誰能想到,三個月前他竟變本加厲,要求每月十五就給他祭祀一名少女,否則就發動大水再次淹沒村莊、村民與農田。
眼看著這個月十五號將近,我們大人也是……實屬無奈啊。”
衙役的話語在空氣中迴蕩,如同一把重錘,狠狠地撞擊著每個人的心。
語星聽著這些,眼中滿是憤怒的火焰,雙手緊緊地握拳,指甲都深深地陷入了掌心:
“這可惡的妖魔,怎能如此殘忍!一定要想辦法除掉他,絕不能再讓他繼續禍害百姓!”
潤玉聽衙役說完望著眼前的一切,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攤販的叫賣聲、
孩童的嬉鬧聲交織在一起,仿若一幅熱鬧的市井長卷在他眼前徐徐展開。
然而,此時潤玉的耳邊卻無端地響起了夢姬那日說的話:
“小魚兒,凡人看似風平浪靜,其實你不知道,他們的身邊都發生著各種事,
他們在這苦境中艱難地生存,能簡單平淡地活著,就是他們一生的期望。”
往昔,他聽到這番話時,隻是懵懂地聽過,並未真正領悟其中深意。
直到此刻,親眼目睹了這世間的種種悲歡離合,他才恍然驚覺。
那街邊賣藝的父子,孩子不過七八歲,卻要跟著父親在眾人麵前翻跟頭、耍把式,隻為了掙得幾個銅板糊口;
還有那角落裏賣花的老嫗,身形佝僂,眼神中滿是疲憊與滄桑,
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地守著那幾盆殘花,隻為了能多換一點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