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眾誌成城
大秦始皇帝:你就當我真死了吧! 作者:灰貓貓小小一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鹹陽城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嬴啟站在皇宮高處,俯瞰著這座充滿生機的城市,心中甚是欣慰。
消息靈通的百官們,早已將這番盛景稟報給了嬴啟。
朝堂之上,亦是一片喜氣洋洋。
經過績效考核的洗禮,如今還能屹立於朝堂之上的,無一不是心係百姓、踏實肯幹的棟梁之才。
即便是那些尚存些許私心之人,也已收斂爪牙,不敢再有絲毫懈怠。
對於這些人才的湧入,朝臣們自然是舉雙手歡迎。
畢竟,自家那些不成器的子侄,他們心裏跟明鏡似的。
在如今這套嚴格的選拔體係下,就算僥幸被推舉為官,也遲早會被淘汰出局。
與其讓他們出去丟人現眼,倒不如留在家裏,安享富貴。
正因如此,朝堂上下都熱切期盼著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以分擔日益繁重的政務。
甚至,不少人還積極向嬴啟獻言獻策,希望能夠更好地吸納和使用這些人才。
在眾多建議中,有一條格外引人注目,也深深觸動了嬴啟的心弦。
“陛下,臣以為,人才是否歸心,固然與君主之德行、國家之製度息息相關,但尚有一關鍵之處,萬萬不可忽視!”一位老臣捋著胡須,沉聲說道。
“哦?愛卿請講。”嬴啟饒有興致地問道。
“那便是——武備!”老臣的聲音鏗鏘有力,“如今天下雖一統,然則大秦崛起之路,諸位皆是親曆者,豈能不知其中艱辛?我等更不能斷言,這天下從此便可永享太平!唯有兵強馬壯,方能震懾宵小,保四海安寧!”
“故此,臣鬥膽進言,這人才是否可堪大用,亦當以武備為標尺,細細考量!”
嬴啟聞言,心中豁然開朗,暗道:“有道理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這可是亙古不變的硬道理!”
於是,嬴啟當機立斷,傳令趙雲、韓信等一眾將領,即刻於鹹陽城外,舉行一場聲勢浩大的閱兵儀式!
此令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起初,還有些人不太明白“閱兵”的含義,但經過嬴啟一番解釋,眾人腦海中頓時浮現出那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壯觀場麵,一個個激動得麵紅耳赤,恨不得立刻親眼目睹這一盛況。
“陛下聖明!此舉不僅可展現我大秦軍威,更可令天下英才心悅誠服!”
“臣附議!尤其是韓將軍的爆破軍,自組建以來,還從未公開亮相。”
“此番若是能一展雄風,定能讓那些心懷叵測之徒肝膽俱裂!”
“哈哈,說得好!我仿佛已經看到那些六國餘孽,嚇得屁滾尿流的模樣了!”
“還有那些暗中積蓄力量的軍閥,恐怕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了!”
“陛下,臣建議,此次閱兵,務必要隆重其事,讓天下人都好好看看,我大秦的兵鋒之盛!”
“臣附議!臣願親自操辦此事,保證讓此次閱兵成為千古佳話!”
“好!諸位愛卿的熱情,朕心甚慰!”嬴啟大手一揮,“此事就交給你們去辦,務必要辦得漂漂亮亮,讓天下人都知道,我大秦的兵鋒,銳不可當!”
“臣等遵旨!”群臣齊聲應道,聲震屋瓦。
“陛下,那這閱兵的具體章程,該如何定奪?”一位年輕的官員問道。
“這有何難?”一位老將哈哈大笑,“自然是把咱們最精銳的部隊,最厲害的武器,都拉出來亮亮相!”
“沒錯!要讓那些新來的‘書生’們開開眼,讓他們知道,咱們大秦可不光有‘之乎者也’,還有‘真刀真槍’!”
“哈哈,說得對!到時候,咱們就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麽叫‘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不過話說迴來,韓將軍的爆破軍,到底是個什麽章程?咱們到現在還是一頭霧水呢!”一位官員好奇地問道。
“這...韓將軍,要不你給大家夥兒透個底?”嬴啟笑著看向韓信。
韓信微微一笑,故作神秘地說道:“諸位大人,這爆破軍的奧秘,還是留到閱兵那日再揭曉吧!保證讓大家大吃一驚!”
“哈哈,韓將軍這是賣起關子來了!”
“好!那咱們就拭目以待了!”
“不過,光有武備展示,似乎還缺了點什麽...”一位文臣摸著下巴說道。
“缺什麽?”
“缺個彩頭啊!”文臣一拍大腿,“陛下,臣建議,在閱兵之後,再舉行一場‘比武大會’,讓那些自詡武藝高強的‘江湖人士’也來湊湊熱鬧!”
“哦?比武大會?”嬴啟眼前一亮,“這倒是個好主意!既能選拔人才,又能增添趣味,一舉兩得!”
“陛下聖明!”
“不過,這比武大會的規則,可得好好定一定。”一位官員說道,“總不能讓那些江湖人士亂打一氣吧?”
“這有何難?”一位老將說道,“就按照軍中的規矩來,一對一,點到為止!”
“這恐怕不妥。”一位文臣搖了搖頭,“軍中的規矩,太過死板,恐怕難以服眾。”
“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臣以為,可以設置一些‘關卡’,比如射術馬術等,既能考驗武藝,又能增加觀賞性。”
“好主意!就這麽辦!”
“不過,這‘關卡’的具體內容,還得好好斟酌斟酌。”
“這有何難?咱們這麽多人,還想不出幾個‘關卡’來?”
“哈哈,說得對!”
朝堂之上,群臣你一言我一語,熱烈地討論著閱兵和比武大會的細節。嬴啟端坐龍椅之上,看著這群充滿活力的臣子,心中充滿了欣慰。
還得卷啊。
留下的都是卷王,那這公司還有個不強的道理?
“好了,今日就議到這裏吧。”嬴啟站起身來。
“臣等遵旨!”群臣齊聲應道。
群臣一心的時候,就是處理事情最快的時候。
就連嬴啟都沒有想到,僅僅不到一天的時間,群臣竟然就將大閱兵的章程給弄好了。
如此速度,著實驚到了嬴啟。
根據毛驤的迴報,這些臣子在完成本職工作後,竟然主動加班。
不少臣子自發地來到王翦的府上。
讓王翦煩不勝煩,但又不能拒絕迴答這些人的問題。
隻能鐵青著一張臉,一個個迴答。
看的王淑婉掩嘴輕笑。
終於熬走了所有人,一看時間,竟已接近子時。
王翦看了一眼鹹陽宮的方向,恨恨道:“就你主意多!!”
大閱兵,確實是個不錯的增強百姓對國家信心的方法。
可為什麽折騰的是老夫啊!坐了一下午,老夫的腰哦!!
嬴啟站在皇宮高處,俯瞰著這座充滿生機的城市,心中甚是欣慰。
消息靈通的百官們,早已將這番盛景稟報給了嬴啟。
朝堂之上,亦是一片喜氣洋洋。
經過績效考核的洗禮,如今還能屹立於朝堂之上的,無一不是心係百姓、踏實肯幹的棟梁之才。
即便是那些尚存些許私心之人,也已收斂爪牙,不敢再有絲毫懈怠。
對於這些人才的湧入,朝臣們自然是舉雙手歡迎。
畢竟,自家那些不成器的子侄,他們心裏跟明鏡似的。
在如今這套嚴格的選拔體係下,就算僥幸被推舉為官,也遲早會被淘汰出局。
與其讓他們出去丟人現眼,倒不如留在家裏,安享富貴。
正因如此,朝堂上下都熱切期盼著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以分擔日益繁重的政務。
甚至,不少人還積極向嬴啟獻言獻策,希望能夠更好地吸納和使用這些人才。
在眾多建議中,有一條格外引人注目,也深深觸動了嬴啟的心弦。
“陛下,臣以為,人才是否歸心,固然與君主之德行、國家之製度息息相關,但尚有一關鍵之處,萬萬不可忽視!”一位老臣捋著胡須,沉聲說道。
“哦?愛卿請講。”嬴啟饒有興致地問道。
“那便是——武備!”老臣的聲音鏗鏘有力,“如今天下雖一統,然則大秦崛起之路,諸位皆是親曆者,豈能不知其中艱辛?我等更不能斷言,這天下從此便可永享太平!唯有兵強馬壯,方能震懾宵小,保四海安寧!”
“故此,臣鬥膽進言,這人才是否可堪大用,亦當以武備為標尺,細細考量!”
嬴啟聞言,心中豁然開朗,暗道:“有道理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這可是亙古不變的硬道理!”
於是,嬴啟當機立斷,傳令趙雲、韓信等一眾將領,即刻於鹹陽城外,舉行一場聲勢浩大的閱兵儀式!
此令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起初,還有些人不太明白“閱兵”的含義,但經過嬴啟一番解釋,眾人腦海中頓時浮現出那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壯觀場麵,一個個激動得麵紅耳赤,恨不得立刻親眼目睹這一盛況。
“陛下聖明!此舉不僅可展現我大秦軍威,更可令天下英才心悅誠服!”
“臣附議!尤其是韓將軍的爆破軍,自組建以來,還從未公開亮相。”
“此番若是能一展雄風,定能讓那些心懷叵測之徒肝膽俱裂!”
“哈哈,說得好!我仿佛已經看到那些六國餘孽,嚇得屁滾尿流的模樣了!”
“還有那些暗中積蓄力量的軍閥,恐怕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了!”
“陛下,臣建議,此次閱兵,務必要隆重其事,讓天下人都好好看看,我大秦的兵鋒之盛!”
“臣附議!臣願親自操辦此事,保證讓此次閱兵成為千古佳話!”
“好!諸位愛卿的熱情,朕心甚慰!”嬴啟大手一揮,“此事就交給你們去辦,務必要辦得漂漂亮亮,讓天下人都知道,我大秦的兵鋒,銳不可當!”
“臣等遵旨!”群臣齊聲應道,聲震屋瓦。
“陛下,那這閱兵的具體章程,該如何定奪?”一位年輕的官員問道。
“這有何難?”一位老將哈哈大笑,“自然是把咱們最精銳的部隊,最厲害的武器,都拉出來亮亮相!”
“沒錯!要讓那些新來的‘書生’們開開眼,讓他們知道,咱們大秦可不光有‘之乎者也’,還有‘真刀真槍’!”
“哈哈,說得對!到時候,咱們就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麽叫‘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不過話說迴來,韓將軍的爆破軍,到底是個什麽章程?咱們到現在還是一頭霧水呢!”一位官員好奇地問道。
“這...韓將軍,要不你給大家夥兒透個底?”嬴啟笑著看向韓信。
韓信微微一笑,故作神秘地說道:“諸位大人,這爆破軍的奧秘,還是留到閱兵那日再揭曉吧!保證讓大家大吃一驚!”
“哈哈,韓將軍這是賣起關子來了!”
“好!那咱們就拭目以待了!”
“不過,光有武備展示,似乎還缺了點什麽...”一位文臣摸著下巴說道。
“缺什麽?”
“缺個彩頭啊!”文臣一拍大腿,“陛下,臣建議,在閱兵之後,再舉行一場‘比武大會’,讓那些自詡武藝高強的‘江湖人士’也來湊湊熱鬧!”
“哦?比武大會?”嬴啟眼前一亮,“這倒是個好主意!既能選拔人才,又能增添趣味,一舉兩得!”
“陛下聖明!”
“不過,這比武大會的規則,可得好好定一定。”一位官員說道,“總不能讓那些江湖人士亂打一氣吧?”
“這有何難?”一位老將說道,“就按照軍中的規矩來,一對一,點到為止!”
“這恐怕不妥。”一位文臣搖了搖頭,“軍中的規矩,太過死板,恐怕難以服眾。”
“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臣以為,可以設置一些‘關卡’,比如射術馬術等,既能考驗武藝,又能增加觀賞性。”
“好主意!就這麽辦!”
“不過,這‘關卡’的具體內容,還得好好斟酌斟酌。”
“這有何難?咱們這麽多人,還想不出幾個‘關卡’來?”
“哈哈,說得對!”
朝堂之上,群臣你一言我一語,熱烈地討論著閱兵和比武大會的細節。嬴啟端坐龍椅之上,看著這群充滿活力的臣子,心中充滿了欣慰。
還得卷啊。
留下的都是卷王,那這公司還有個不強的道理?
“好了,今日就議到這裏吧。”嬴啟站起身來。
“臣等遵旨!”群臣齊聲應道。
群臣一心的時候,就是處理事情最快的時候。
就連嬴啟都沒有想到,僅僅不到一天的時間,群臣竟然就將大閱兵的章程給弄好了。
如此速度,著實驚到了嬴啟。
根據毛驤的迴報,這些臣子在完成本職工作後,竟然主動加班。
不少臣子自發地來到王翦的府上。
讓王翦煩不勝煩,但又不能拒絕迴答這些人的問題。
隻能鐵青著一張臉,一個個迴答。
看的王淑婉掩嘴輕笑。
終於熬走了所有人,一看時間,竟已接近子時。
王翦看了一眼鹹陽宮的方向,恨恨道:“就你主意多!!”
大閱兵,確實是個不錯的增強百姓對國家信心的方法。
可為什麽折騰的是老夫啊!坐了一下午,老夫的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