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架山》的主人公是一位尋找妻子的丈夫和一位尋找丈夫的妻子,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經曆了人生的轉折後在筆架山下相遇,相互傾訴、取暖。


    期間穿插對底層人群生活狀態的展示等種種話題。


    很正常,畢竟所有衝獎的片子都這樣。


    法國拍紅酒,德國拍法西斯,英國拍英格蘭獨立和性少數群體,美國拍戰爭,印度拍階級,韓國拍財閥,中國就拍封建社會和鄉村文化。


    想得獎,對準這幾個題材就完事了。


    想到這裏,嬴佳摸出手機,給葉明睿打去,“明睿,你幫我查查舉辦電影節需要什麽條件。”


    嗯,她以後也辦個荊州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就叫贏家獎。


    《筆架山》劇組在冀州筆架山下取景。


    嬴佳到的時候,正值韓宿在指導沈天星拍戲。


    “全情投入進去,你就是王琴,王琴就是你。你從農村來到大城市,本來是準備賺錢給孩子攢學費,但你發現,大城市沒有你的容身之地,繁華是留給別人的。”


    “後來,你逐漸開始貪戀繁華,你想要得到,但是你沒錢沒背景,你能獲得繁華的唯一辦法就是出賣身體。”


    “這裏沒人認識你,沒人關心你,即便你做了別人的情人,也不會有人在意。所以,沒有任何心理壓力和社會壓力的你靠這個賺了很多錢。”


    “可是,當你挽著大款的手臂走在街頭,肆意大笑的時候,你感到有人在看你。你好奇地轉過頭,發現街邊站著你的丈夫。”


    “一瞬間,你曾經的社會身份在一刻迴歸了原位,盡管你穿戴得再華麗,你骨子裏仍是農村草窩裏的土雞。”


    “好好體會一下這種感覺,琢磨一下該露出什麽表情。”


    嬴佳站在片場邊圍觀了一會韓宿講戲,大概了解了。


    韓宿屬於體驗派導演,擅長把演員變成電影中的角色,從而激發他們表現出最適合角色的狀態。


    方法派和體驗派一直是演藝界亙古不變的話題。


    簡單來說,前者更像分析人物-使用技巧-表演人物情緒,後者則更像成為人物-產生情緒共鳴-由情緒帶動技巧。


    各有優劣。


    前者要求對角色認知明確,否則就會陷入千篇一律的困境之中。


    後者則太過依賴當下表演的狀態和外部的配合,不成熟的體驗派往往還會奉獻出災難級別的演技。


    也有人說,方法派的表演普遍在60-85分之間,及格夠看,常有十分亮眼的表現。而體驗派則是0-95分,時而超神,時而超鬼。


    嬴佳本人是有用派代表。


    隻要能演出她想要的效果,管它是什麽派呢,蘋果派都行。


    韓宿是給演員很大自主性的導演,他堅信影片的精彩是依靠導演、編劇和演員的碰撞得來的。


    而嬴佳對劇組的掌控欲比較強,她隻允許演員在自己定下的框架之中發揮。


    這麽一想,沈天星在外磨練幾年,或許提升更大。


    沈天星在《筆架山》裏飾演的角色是男主的前妻,一個到大城市打工賺錢,卻跟大款跑了的女人。


    講實話,沈天星演得不錯,對大款的諂媚和見到丈夫時的錯愕,她都精準地把握住了。


    隻是仍達不到韓宿的要求。


    “卡,天星,你討好感太明顯了。”


    “卡,天星,看到自己老公的時候不要錯愕。”


    “卡,天星,愣著幹什麽?知道自己演得差等我喊卡是嗎?”


    “算了,先休息,這場戲明天再拍。”


    韓宿煩躁揮手,準備拍下一場男主的戲份。


    沈天星手足無措,默默走到了演員休息地,抓住劇本讀了一會兒,又抬頭盯著男主的戲,不知道在想什麽。


    嬴佳拍了拍沈天星的肩膀。


    沈天星迴頭,見到嬴佳時眼睛一亮,“你來啦。”


    “說好給你探班的,怎麽能不來呢?”嬴佳從包裏掏出個臍橙遞給沈天星,“華盛頓臍橙,我專門從美國帶迴來的。”


    沈天星接過來,當即剝皮,挑了一塊送進嘴裏,又遞給嬴佳一塊。


    兩人簡單聊了幾句,等韓宿一場戲拍完,沈天星便帶著嬴佳來到韓宿麵前,和韓宿問好。


    畢竟韓宿是前輩,嬴佳是後輩,見禮是應該的。


    韓宿迴頭,一下沒認出是誰。


    “韓導,嬴佳,天星的朋友,”嬴佳主動伸手,“打擾韓導拍戲了,今天來探班,給劇組帶了下午茶,待會兒韓導也嚐嚐?”


    “好。”韓宿客氣道,“小嬴啊,我知道,你的《功夫》很有想象力。”


    簡單打過招唿,兩人又迴到了沈天星休息的地方。


    嬴佳拿起沈天星的劇本,仔仔細細讀了一遍。


    劇本是現實主義風格,和嬴佳拍的電影區別甚大。


    嬴佳目前拍攝的電影都是商業片,更多的是放大情緒,帶給觀眾刺激,而現實主義電影重在展示,展現故事,展現事實,推動觀眾思考。


    《筆架山》的故事底色是麻木,人物底色也是麻木。


    男女主是麻木地忍受,前妻是麻木地掙紮。


    這樣的故事要求演員的表演收斂而細膩。


    就像沈天星這場戲,她遇到自己前夫的時候,會有錯愕嗎?


    也許會有,但是錯愕稍縱即逝,這麽久的情人生涯,她對道德的感受已經沒有那麽強烈了,她的本性已經被繁華磨滅了。


    所以,她會驚訝一瞬,然後繼續迴頭,對著大款嬌媚一笑。


    但表演細膩了,觀眾該如何解讀情緒呢?


    這就需要場景的烘托了。


    韓宿的場景布置恰如其分,道路四周被推倒的房屋,維修中的道路,粉碎的鋼筋水泥,都代表著前妻的內心已經荒蕪一片了。


    《筆架山》是個好本子,前妻的角色內涵很深。


    演好這個角色,一部封神不是不可能。


    嬴佳合上劇本,看向沈天星。


    她在考慮要不要插手。


    畢竟這是在別人的劇組,她一個外來導演給演員講戲,不是在打韓宿的臉嗎?


    沈天星歪頭,“嬴導,要教教我怎麽演王琴嗎?”


    打臉就打臉吧。


    嬴佳向沈天星伸出手,掌心朝上,“那星姐要跟我學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一句票房不看好我賺成世界首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寫書賺飯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寫書賺飯錢並收藏你一句票房不看好我賺成世界首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