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你的想法。”徐嘉不置可否道。


    “從藝校招募新人,以我們的招牌,耗費小並且合同年限長,隻要捧出來一個就是賺,而且我們有自己的項目,那些角色與其讓出去,倒不如留給自己人。”曾佳侃侃而談。


    “你說的這種做法,不就是華藝、糖人他們的老路子?”徐嘉反問。


    “對啊,大家都這麽做的。”


    曾佳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之前嘉行還是工作室的時候,就是這種模式。


    熱芭就是那個時候被招進來的。


    隻不過當徐嘉入主以後,就將那波藝人給清退,隻留下了熱芭一個人。


    現在公司規模擴大,她覺得可以重迴以前的老路子了。


    “那你看看,現在圈子裏繼續走這條路的,還有幾家,就算有,現在也是在泥潭裏掙紮。”徐嘉說道。


    都不用舉例,榮欣達,糖人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更重要的是,徐嘉清楚之後內娛藝人培養就會走上一條捷徑。


    那就是練習生模式。


    把一幫藝人丟在一檔綜藝上,爭出個前幾名來。


    其實名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吸引人氣,這樣哪怕落選也不影響出道。


    很快,大家就發現這樣成批地培養,花費的力氣更小。


    代價無非就是其中一部分被拋棄,成為棄子。


    而踩著別人上去的人,流量虛浮,追求的是趁著有人氣,能撈多少是多少。


    而如糖人,榮欣達一流,就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演員,盈利和名氣還沒這幫什麽作品,什麽才藝都沒有的家夥強。


    可以說,現在自己培養藝人,就跟四九年入國軍差不多……


    “那您的意思是……”


    曾佳學聰明了,既然老板沒答應,那就是有別的想法唄。


    經過幾番打臉,她早就進化了。


    老板怎麽說,自己就怎麽幹,還省了心思。


    “我們不培養,隻挑現成的,不要一股腦都收什麽小鮮肉小美人,各個類型的都可以,盡量讓資源合理地分配出去。”


    徐嘉真正想打造的是,依托於內容,做出來一個類似於tvb的娛樂帝國。


    不過內地,電視台不能私人化,但是市場足夠大啊。


    隻要他能源源不斷地產出優質內容,那麽多的平台,都是他的牧場。


    而他要做的就是,將嘉行的口碑給立起來,建立起ip劇。


    然後主角配角,自家藝人都可以消化掉。


    如此一來,演員片酬無論是漲是跌,都影響不到他這裏。


    相反。


    辛辛苦苦培養新人,更多麵臨的狀況,反而是紅了以後就對簿公堂,動不動就解約跑路。


    他不反對藝人跳槽,可至少資方和勞方要形成一種平衡。


    “您的意思……不就是撬嘛。”


    曾佳頗有翻白眼的衝動,合著還是發揚老傳統唄,“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我不是讓伱撬那些已經出頭的,而是那些專業能力足夠,可還沒紅的,這樣拉過來就是即戰力,當不了主角,也可以演配角,再不濟跑跑龍套,塞到幕後。”徐嘉無奈道。


    自己不就是挖了個楊陽和胡戈嘛,怎麽搞得好像自己跟曹孟德似的。


    明明是人家被個人魅力所感染了。


    他本人其實是拒絕的……


    而且那些已經成名的藝人,可以說是各個公司爭搶的對象,一個個膨脹的不像話。


    基本都自立門戶了,就算沒有的,挖過來也不值當。


    胡戈其實都算不上,畢竟在加入嘉行之前,他屬於是在走下坡路,甚至不如老搭檔霍華發展得好。


    曾佳恍然大悟:“行,那我就明白了,純新人不要,成名成腕的也不要,隻招那些來之即用的,不過這種演員基本都是大浪淘沙篩出來的沙子,紅的可能性不大。”


    “不求他們紅,哪有那麽多主角的位置。”徐嘉說道。


    許多經紀公司跟藝人鬧崩,就是源於資源分配的問題。


    娛樂圈金字塔模式,個個都想出頭,想做那個拔尖的,但是想紅除了運氣外,還要有資源。


    畢竟資源多了,紅的機會才多。


    可公司也講究一個性價比啊,資源肯定緊著更紅的先,剩下的才是底下人的。


    如此一來,矛盾自然就積累了下來。


    “得,照你說的這個要求,可就海了去了。”曾佳更覺得苦惱,“那評判標準呢?”


    “專業能力足夠,人品過關,心態安穩。”


    說白了,徐嘉就是要能安安穩穩拍戲的人。


    讓演什麽就演什麽,別挑三揀四,最好是即插即用。


    “我迴頭發出去看看。”


    曾佳也隻能由著徐嘉的意思,在她看來,演員不紅,就沒有簽約的必要。


    徐嘉說的即戰力。


    一般都是各大劇組來迴串的配角,乃至於龍套。


    但凡有紅的可能,就不會被經紀公司放棄,說是大浪淘沙的沙子一點毛病沒有。


    可惜她不知道,徐嘉已經有了超越當前年代的目光,誰是沙子誰是金子,他門清!


    ……


    《琅琊榜》一經立項。


    就受到各方的關注,過億的大製作哪怕在資本入場的時候,也很少見。


    尤其是被嘉行和正午陽光挑剩下的角色,那都是香餑餑。


    畢竟這兩個公司,哪一個在圈內都是紅的保障。


    一到下午。


    嘉行的長廊外就站滿了人,全是來麵試《琅琊榜》的。


    徐嘉閑著沒事也跟著進去感受一下氣氛。


    “年前人還這麽多,都不迴家的嗎?”徐嘉看著門外洶湧的人潮,不禁感慨道。


    “就是年前才有時間試鏡,有戲沒戲的,趁著這時候定下明年的檔期。”侯洪亮微微一笑。


    還有一點他沒有說明,那就是正午陽光的牌子還是足夠吸引的。


    畢竟是山影的老班底。


    “我看不止吧,還是你們的金字招牌夠硬,進來的時候,我看到好幾個熟麵孔。”徐嘉笑吟吟地捧了一句。


    至少他認識的,就有不少。


    如劉韜,前世霓凰郡主的角色就是她的,這次來試鏡靜妃。


    而本來飾演靜妃的劉敏桃,則試鏡長公主。


    還有王鬆、劉怡君,汪凱等等老戲骨或者老演員。


    本來他們其中就是靠著這部劇翻身的。


    不過被徐嘉搶先安排後,隻能去屈尊飾演配角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娛:開局拿楊老板小金庫搞投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葛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葛黯並收藏文娛:開局拿楊老板小金庫搞投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