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超過保底的話,就按照三成收益份額來算。


    這樣聽起來,好像嘉行跟冤大頭一樣。


    實際上,在徐嘉看來,如果侯洪亮答應的話,那正午陽光就跟嘉行子公司差不多。


    有會計和製片在,他不用擔心正午陽光中飽私囊。


    隻要正午陽光將片子拍好,交到嘉行手中,就能取得盈利,片子大火還有可能獲得更高的獎勵。


    這保證了正午陽光的積極性和認真。


    而嘉行,除了有賠錢的風險外,也得到了超高的利潤可能。


    這在了解正午陽光未來的徐嘉眼裏,顯然是隻會賺不會虧。


    首先,他隻會投入正午陽光賺錢的項目,不賺錢的讓他們去找別人。


    其次,嘉行這種包產包銷的製度,也籠絡住了內容的產出源頭。


    隻要正午陽光出產的是優質內容,嘉行就可以借此來形成自己獨有的影響力。


    畢竟甭管資本的投入有多大,媒體吹捧得有多天花亂墜。


    娛樂始終是以內容為根本的。


    “絕無可能!”


    “你們進駐會計和製片的話,我們還能叫合作嗎?”侯洪亮強烈拒絕,沉聲道:“我們寧願多出一點資金,這三成收益權太少了,我懷疑你們嘉行到底有沒有談判的誠意!”


    這要是答應了,那簡直就是讓嘉行騎在他們正午陽光頭上拉屎。


    “我們不光要提供資金,保證你們的收益,屆時ip的開發我們也會承包下來,例如遊戲、周邊等等商業規劃的投入。”


    徐嘉嘴角微微上揚,淡然道:“相反,伱們付出的隻有團隊,相信我,你們不會再得到比我這裏更好的條件了,除非……”


    “你願意帶著你的團隊到市場上賭一賭,不過現在不比以往,影視劇繁多,沒那麽好混。”


    這就是徐嘉在忽悠侯洪亮了。


    哪怕影視劇製作公司繁多,正午陽光的班底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隻可惜侯洪亮之前一直在山影,盡管有所了解,可心裏始終沒有底。


    琢磨來琢磨去,好像徐嘉說的有幾分道理。


    不過ip開發,倒不是徐嘉忽悠,而是他真真切切的想法。


    前世《花千骨》明明收視率不如《琅琊榜》,為何前者卻更加吸金?


    甚至到了後來,前者的影響力也逐漸超過了後者。


    就是因為ip開發的好。


    花千骨無論是周邊,還是商業版權,都開發到了極致。


    街頭巷尾,都能看到趙莉穎的大頭貼,而《花千骨》同名手遊、頁遊也是吸金無數。


    “這三成不僅僅是播放權,還包含了整個版權的收益,之後我會成立影視周邊,以及遊戲公司等等,全力開發影視周邊,我想這塊的收益足夠你們滿意了吧?”徐嘉反問道。


    想要創建一個娛樂帝國,周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有一個冷笑話,雖然很老,可卻非常生動地形容了版權的重要性以及影視周邊的產出。


    如果流落荒野,等不到任何救援的話,就在原地畫下米老鼠的圖案。


    這樣的話,迪士尼的法務部門漂洋過海也會來告你。


    侯洪亮聽著徐嘉的規劃,就清楚這筆投資決不會小。


    而正午陽光若是應下來,等著坐享其成就行了。


    這麽算的話,好像被騎在脖子上也不是不能接受……


    “《琅琊榜》幕後團隊你不能插手,其他方麵按你說的來,不過資金希望能盡快到賬,過完年盡快建組。”侯洪亮說道。


    話說到這份上,顯然是向徐嘉妥協了,隻不過臉上還保留一些顏麵。


    “可以,資金方麵你們和小晴溝通,籌備的話,現在就可以。”徐嘉頓了頓,“演員主創方麵,胡戈男一號的位置不變,女一號讓李鈊上,男二號靖王由楊陽出演,其他你們看著安排,盡量以性價比為主。”


    說是接過選角,實際上徐嘉隻是定下來這三個角色。


    胡戈就不用說了,早就定下的,最多就是女一號和男二號這兩個位置會有爭議。


    但這不容反駁,徐嘉千辛萬苦將《琅琊榜》這個項目拉過來,不是為了捧正午陽光臭腳的,而是要捧紅自家的藝人。


    選李鈊的原因很簡單,她的古裝扮相比熱芭要好。


    而且公司藝人當中,就屬她的資源最差,《琅琊榜》算是對她的補償。


    但說到底這部劇還是大男主劇,想紅,隻怕還要等日後,徐嘉專門給她量身定製幾部了。


    至於原來的女一號劉韜、男二號汪凱。


    徐嘉隻能在心裏說一聲抱歉。


    沒了正午陽光的支持,劉韜能不能翻紅不一定,沒有了《偽裝者》和《琅琊榜》,汪凱能不能紅也不一定。


    誰讓這兩個家夥,不是嘉行的人呢。


    麵對強勢的徐嘉,侯洪亮哪怕不想答應,也隻能全盤答應。


    要怪就怪嘉行給的條件實在太誘人了。


    其實正午陽光立項《琅琊榜》也是機緣巧合。


    原著粉絲看到那麽多ip被影視公司毀掉,就想幫這本書找個靠譜的單位收購。


    一來二去通過采購人員,竟然將推薦到了侯洪亮那裏,這家夥一看,就被深深吸引了進去。


    脫離山影後,第一個要投拍的就是這部劇。


    而選擇胡戈的原因也很簡單,12年的時候,山影發過一次梅長蘇的投票,胡戈被粉絲票選高居第一。


    所以說,這人氣對演員還是有好處的,至少選本子可以更自由一點。


    當然,這跟侯洪亮脫離山影也有關係。


    不然《琅琊榜》不可能任他自己的想法去拍。


    從前世的成片可以看得出來,無論服裝還是道具,這部劇其實都在向偶像方麵靠,就是圖一個好看。


    若不是有孔生這幫山影老班底在後麵補充著筋骨,勉強給撐了起來,這部劇隻怕就真成偶像劇了。


    隨著雙方談妥,嘉行又是一個億揮灑了出去。


    前世《琅琊榜》成本就在一億一千萬,這一世徐嘉對劇集要求更高,投拍成本自然就升了上去。


    並且可以預見的是,ip開發這一塊,又是一個要不斷投入的無底洞。


    一時間,嘉行接連的動作,吸引了不少視線。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娛:開局拿楊老板小金庫搞投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葛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葛黯並收藏文娛:開局拿楊老板小金庫搞投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