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人和三要素
手機連大明,開局嚇懵朱元璋 作者:龍大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凡的一番講述。
讓朱元璋,朱標,朱棣父子三人神情恍惚,個個都是震驚不已!!
“這個狗崽子,竟然敢對自己的長輩動手,真是放肆!”
朱元璋憤怒不已的罵了一聲。
接著,他就看向了朱標,憤憤不平地罵道:
“看看,這就是你的好兒子!”
“咱差點就被那個臭小子給騙了!!”
“當初雄英重病的時候,他裝得像模像樣的,給咱騙的,腦子裏還真冒出來過要立他為皇長孫的念頭!”
“虧咱還一直都覺得他是一個聽話又重感情的好孩子!”
“要不是神仙救活了雄英,說不定這件事就真的成了呢!”
朱標歎了一口氣。
他也是沒有想到啊,自己的好兒子,竟然……會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來。
“父皇,等迴去之後我一定好好教導允炆。”
說話間,朱標又迴頭看了一眼朱棣。
現在的他,看向四弟的眼神,好像也沒有之前那麽憤怒了……
朱元璋也是一樣……
老四這小子,還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啊!
而且這小子當了皇帝之後,也為大明朝也做了不少的貢獻!
這麽一想,氣一下子消了一半。
“小哥,咱還是有點想不明白……”
“朱棣那小子到底是怎麽憑借八百府兵,就當上皇帝的呢?這也太離譜了。”
朱元璋忍不住問道。
同時,他也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的目光看向了朱棣。
這小子,有兩下子啊!
八百府兵,跟中央軍對壘,無異於螳臂當車!
一照麵就被碾碎了……
老四是怎麽贏的?
朱棣低著頭,依舊惴惴不安。
心裏有愧,不敢去跟父皇和大哥對視。
“老黃啊,你能問出這個問題,就說明你對大明朝的曆史非常的感興趣!”
“這是好事,既然這樣的話,那我今天就給你好好講解一下!”趙凡笑嗬嗬的看著朱元璋,欣喜地道。
別人都是喝醉了就吹牛逼。
可趙凡不一樣,他喝醉了就一個愛好——喜歡給人講課!
往常,沒人願意聽他瞎逼逼。
但現在好了,有了三個忠實粉絲!
趙凡感覺好爽!
酒後講課,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這就不懂了吧,要說起朱棣那小子憑什麽能靠著八百府兵,就當上皇帝,咱們就不得不提一提朱元璋在位時的錯誤決策了!”
趙凡點了一支煙,灌了一大口酒說道。
“啊?”
朱元璋頓時愣了神,目瞪口呆!
朱棣這小子的事情,怎麽還扯到咱頭上了?
好家夥!
還是咱的錯誤決策,才讓老四憑借八百府兵就當上了皇帝??
朱元璋現在就像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實在是想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麽!
一旁的朱標,朱棣兩個人也是摸著後腦勺,臉上滿是茫然的表情。
趙凡頓時意興大發,哈哈大笑,繼續講了起來:
“咱就先講一講朱元璋在這件事情上犯的第一個錯誤!”
“繼承人選擇的問題!”
“最初啊,朱元璋是立長子朱標為太子的。”
“但朱標早逝後,他沒有選擇其他成年皇子,而是立了朱標的二兒子作為皇太孫!”
“他的這一決定,表麵上沒什麽,畢竟不敢違抗皇命,但實際上會引發皇族內部的強烈不滿!”
“各大藩王,秦王,晉王,周王等人雖然有意見,但不敢提,燕王更是憤怒交加。”
“但畢竟朱元璋健在,秦王,晉王這兩個哥哥又都活著,所以不敢有太多的作為。”
“等朱允炆上位後,恰逢秦王,晉王也相繼離世,所以能力強悍,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才因此發動了靖難之役!”
“你們說,這是不是因為朱元璋在繼承人選擇上出了問題,所以最終才導致了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呢?”
一番講解之後。
朱元璋恍然大悟!
他猛地拍了一下腦門。
是啊,要是自己不立朱允炆為皇長孫,而是立秦王朱樉為皇帝,怎麽可能會有後麵這麽多事情的發生??
實在不行的話,立晉王朱棡,或者是直接立燕王朱棣,也比立朱允炆當皇帝穩妥啊!
要是能夠避免一場內亂,肯定會讓大明朝更加繁榮昌盛啊!
“咱在這件事情,錯了啊。”
朱元璋歎了一口氣,傷感地道。
一旁,朱標和朱棣也是默然點頭。
顯然,對於趙凡的講解,二人都是非常認同的。
這個時候,趙凡繼續講了起來。
“好,這第一個問題講完,咱們繼續第二個。”
這時,趙凡的目光忽然看向了朱元璋,問道:“老黃啊,假如你是朱元璋,你覺得……”
“一場戰爭裏,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麽?”
“當然是兵力!”
朱元璋不假思索地迴答道:“隻要有足夠的實力,不論什麽樣的戰爭,都能以碾壓之勢,摧枯拉朽地覆滅對方!”
趙凡嗬嗬一笑,走近了朱元璋,道:“哦,是嗎?”
“我看也不盡然。”
“當年,在鄱陽湖,朱元璋以不到二十萬的兵力,打敗陳友諒八十萬大軍的事情,可曆曆在目呢。”
“按照老黃你剛才的說法,二十萬對八十萬,優勢應該全部都在陳友諒才是。”
“為何最後的勝者,是朱元璋呢?”
聞言,朱元璋忽然愣了神!
一旁的朱標和朱棣兩個人,也是恍然大悟!!
先生說的是啊!
優勢的兵力,並不能絕對一場戰爭的勝負!
不然的話,父皇憑什麽以不到二十萬的明軍,擊敗陳友諒的八十萬大軍?
“先生,我知道了!”
朱棣眼睛一亮,連忙站了起來,搶答道。
“一場戰爭的勝負,不是取決於兵力的強弱,而是取決於統帥的指揮能力!”
“父……太祖皇帝用兵如神,戰無不勝!所以,才能打敗陳友諒八十萬大軍!”
朱元璋嘿嘿一笑,欣慰萬分。
雖然知道這臭小子是在拍馬屁,但是聽兒子誇自己是真的高興啊!
趙凡笑著搖了搖頭,道:“非也!黃四啊,你其實隻說對了一半!”
“不知先生何意?”
朱棣好奇地問道,有些摸不著頭腦。
趙凡迴答道:“太祖皇帝用兵如神,戰無不勝,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如果如果沒有可用之將,又沒有可用之兵的話,拿什麽戰無不勝,又拿什麽用兵如神?”
此話一出!
朱元璋,朱棣,朱標三人頓時呆若木雞!
好有道理啊!
“統帥的命令,需要下麵的將領去事實,而將領的任務,又需要帶著士兵去完成!”
“所以,一場戰鬥的勝負,統帥,將領,士兵缺一不可!”
“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之中所謂的——人和!”
趙凡態度嚴肅,認認真真道。
讓朱元璋,朱標,朱棣父子三人神情恍惚,個個都是震驚不已!!
“這個狗崽子,竟然敢對自己的長輩動手,真是放肆!”
朱元璋憤怒不已的罵了一聲。
接著,他就看向了朱標,憤憤不平地罵道:
“看看,這就是你的好兒子!”
“咱差點就被那個臭小子給騙了!!”
“當初雄英重病的時候,他裝得像模像樣的,給咱騙的,腦子裏還真冒出來過要立他為皇長孫的念頭!”
“虧咱還一直都覺得他是一個聽話又重感情的好孩子!”
“要不是神仙救活了雄英,說不定這件事就真的成了呢!”
朱標歎了一口氣。
他也是沒有想到啊,自己的好兒子,竟然……會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來。
“父皇,等迴去之後我一定好好教導允炆。”
說話間,朱標又迴頭看了一眼朱棣。
現在的他,看向四弟的眼神,好像也沒有之前那麽憤怒了……
朱元璋也是一樣……
老四這小子,還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啊!
而且這小子當了皇帝之後,也為大明朝也做了不少的貢獻!
這麽一想,氣一下子消了一半。
“小哥,咱還是有點想不明白……”
“朱棣那小子到底是怎麽憑借八百府兵,就當上皇帝的呢?這也太離譜了。”
朱元璋忍不住問道。
同時,他也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的目光看向了朱棣。
這小子,有兩下子啊!
八百府兵,跟中央軍對壘,無異於螳臂當車!
一照麵就被碾碎了……
老四是怎麽贏的?
朱棣低著頭,依舊惴惴不安。
心裏有愧,不敢去跟父皇和大哥對視。
“老黃啊,你能問出這個問題,就說明你對大明朝的曆史非常的感興趣!”
“這是好事,既然這樣的話,那我今天就給你好好講解一下!”趙凡笑嗬嗬的看著朱元璋,欣喜地道。
別人都是喝醉了就吹牛逼。
可趙凡不一樣,他喝醉了就一個愛好——喜歡給人講課!
往常,沒人願意聽他瞎逼逼。
但現在好了,有了三個忠實粉絲!
趙凡感覺好爽!
酒後講課,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這就不懂了吧,要說起朱棣那小子憑什麽能靠著八百府兵,就當上皇帝,咱們就不得不提一提朱元璋在位時的錯誤決策了!”
趙凡點了一支煙,灌了一大口酒說道。
“啊?”
朱元璋頓時愣了神,目瞪口呆!
朱棣這小子的事情,怎麽還扯到咱頭上了?
好家夥!
還是咱的錯誤決策,才讓老四憑借八百府兵就當上了皇帝??
朱元璋現在就像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實在是想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麽!
一旁的朱標,朱棣兩個人也是摸著後腦勺,臉上滿是茫然的表情。
趙凡頓時意興大發,哈哈大笑,繼續講了起來:
“咱就先講一講朱元璋在這件事情上犯的第一個錯誤!”
“繼承人選擇的問題!”
“最初啊,朱元璋是立長子朱標為太子的。”
“但朱標早逝後,他沒有選擇其他成年皇子,而是立了朱標的二兒子作為皇太孫!”
“他的這一決定,表麵上沒什麽,畢竟不敢違抗皇命,但實際上會引發皇族內部的強烈不滿!”
“各大藩王,秦王,晉王,周王等人雖然有意見,但不敢提,燕王更是憤怒交加。”
“但畢竟朱元璋健在,秦王,晉王這兩個哥哥又都活著,所以不敢有太多的作為。”
“等朱允炆上位後,恰逢秦王,晉王也相繼離世,所以能力強悍,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才因此發動了靖難之役!”
“你們說,這是不是因為朱元璋在繼承人選擇上出了問題,所以最終才導致了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呢?”
一番講解之後。
朱元璋恍然大悟!
他猛地拍了一下腦門。
是啊,要是自己不立朱允炆為皇長孫,而是立秦王朱樉為皇帝,怎麽可能會有後麵這麽多事情的發生??
實在不行的話,立晉王朱棡,或者是直接立燕王朱棣,也比立朱允炆當皇帝穩妥啊!
要是能夠避免一場內亂,肯定會讓大明朝更加繁榮昌盛啊!
“咱在這件事情,錯了啊。”
朱元璋歎了一口氣,傷感地道。
一旁,朱標和朱棣也是默然點頭。
顯然,對於趙凡的講解,二人都是非常認同的。
這個時候,趙凡繼續講了起來。
“好,這第一個問題講完,咱們繼續第二個。”
這時,趙凡的目光忽然看向了朱元璋,問道:“老黃啊,假如你是朱元璋,你覺得……”
“一場戰爭裏,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麽?”
“當然是兵力!”
朱元璋不假思索地迴答道:“隻要有足夠的實力,不論什麽樣的戰爭,都能以碾壓之勢,摧枯拉朽地覆滅對方!”
趙凡嗬嗬一笑,走近了朱元璋,道:“哦,是嗎?”
“我看也不盡然。”
“當年,在鄱陽湖,朱元璋以不到二十萬的兵力,打敗陳友諒八十萬大軍的事情,可曆曆在目呢。”
“按照老黃你剛才的說法,二十萬對八十萬,優勢應該全部都在陳友諒才是。”
“為何最後的勝者,是朱元璋呢?”
聞言,朱元璋忽然愣了神!
一旁的朱標和朱棣兩個人,也是恍然大悟!!
先生說的是啊!
優勢的兵力,並不能絕對一場戰爭的勝負!
不然的話,父皇憑什麽以不到二十萬的明軍,擊敗陳友諒的八十萬大軍?
“先生,我知道了!”
朱棣眼睛一亮,連忙站了起來,搶答道。
“一場戰爭的勝負,不是取決於兵力的強弱,而是取決於統帥的指揮能力!”
“父……太祖皇帝用兵如神,戰無不勝!所以,才能打敗陳友諒八十萬大軍!”
朱元璋嘿嘿一笑,欣慰萬分。
雖然知道這臭小子是在拍馬屁,但是聽兒子誇自己是真的高興啊!
趙凡笑著搖了搖頭,道:“非也!黃四啊,你其實隻說對了一半!”
“不知先生何意?”
朱棣好奇地問道,有些摸不著頭腦。
趙凡迴答道:“太祖皇帝用兵如神,戰無不勝,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如果如果沒有可用之將,又沒有可用之兵的話,拿什麽戰無不勝,又拿什麽用兵如神?”
此話一出!
朱元璋,朱棣,朱標三人頓時呆若木雞!
好有道理啊!
“統帥的命令,需要下麵的將領去事實,而將領的任務,又需要帶著士兵去完成!”
“所以,一場戰鬥的勝負,統帥,將領,士兵缺一不可!”
“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之中所謂的——人和!”
趙凡態度嚴肅,認認真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