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明版圖再次擴大
大明洪武朱標是咱好大哥 作者:不櫛進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武十六年八月初七這一天,陽光明媚,萬裏無雲。三萬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龍牙軍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浩浩蕩蕩地凱旋而歸。他們曆經了長達半年之久的艱苦征戰,如今終於勝利歸來。
這次出征高麗的戰爭,可謂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龍牙軍的將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不畏艱險,經曆了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最終,他們徹底征服了高麗,並將其納入了大明的版圖之中。不僅如此,就連附近的建州女真部落也一同歸順於大明王朝,但是由於龍牙軍是不接受俘虜的,所以現在整個高句麗變得沒有一個本地人,因為本地人全都死光了。
消息傳來,整個京城都沸騰了起來。滿朝文武百官紛紛齊聚金陵城門口,迎接這支英雄之師的歸來。街道兩旁擠滿了歡唿雀躍的百姓,他們臉上洋溢著喜悅和自豪的笑容,仿佛過節一般熱鬧非凡。
原來,早在龍牙軍出征歸來之前,朝廷便頒布了一道政令:凡是願意前往高麗定居生活的農民,可以免除十年的徭役;而且,每家每戶還能夠按照人口數量分得相應的土地。此外,對於商人而言,則可免除兩年的商稅。
這道政令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尤其是金陵周邊地區的百姓,更是欣喜若狂。要知道,漢人對於土地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執念,那是深深烙印在他們靈魂深處的渴望。如今,終於有機會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過上安穩富足的日子,又怎能不讓人興奮呢?
於是乎,人們紛紛湧向各個歸屬地的縣衙報名。隻見縣衙門口人頭攢動,前來報名的人群排成了一條條長龍。僅僅過了一天的時間,各地的報名人數就已經爆滿,遠遠超出了預期。
那些未能成功報名的人們,無一不是滿臉愁容、叫苦不迭。他們眼巴巴地望著前方,心中充滿了失落與無奈。然而就在這時,縣令大人終於現身,他趕忙走到人群前,高聲喊道:“各位父老鄉親們啊,請大家稍安勿躁!本官深知此次機會難得,但請相信本官所言,像這樣的好事日後必定還會再有。咱們應當始終堅信陛下的英明決策,也要對我大明朝充滿信心呐!”
此時此刻,遠在宮中的朱元璋心情可謂複雜至極。一方麵,他因大明再次成功開拓疆土而感到無比興奮;另一方麵,隨著領土的不斷擴張,他開始擔憂起國內的人口是否足夠分配到新的土地上去。這種矛盾的心理讓這位皇帝坐立難安。
再看那宿國公府內,隻見沈詩涵與徐妙錦兩位女子正身懷六甲。她們小心翼翼地相互攙扶著,緩緩登上了一輛裝飾精美的馬車。一旁的老鄒則神情專注地親自駕馭著馬車,雙手緊緊握住韁繩,全神貫注地控製著馬匹的速度,以確保整個車輛能夠平穩前行,盡量不產生任何顛簸,以免驚擾到車上的孕婦。
金陵城的城門口。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凝重地聆聽著斥候一次又一次前來稟報龍牙軍與此地的距離。每一次消息的傳遞都讓他心中的期待愈發強烈,同時也伴隨著一絲激動。而一旁的馬皇後,則輕輕拉過沈詩涵和徐妙錦二人,親切地拉起了家常。她們的歡聲笑語在空氣中迴蕩,仿佛暫時忘卻了即將到來的重大時刻。
朱標此時顯得有些疲憊不堪,他緩緩地倚靠在馬車的一側,微閉雙眼,想要抓住這難得的空閑時光好好休憩一番。這些日子以來,他日夜操勞,身心俱疲,實在需要一些寧靜來恢複精力。
“報——啟稟陛下!龍牙軍距離此處僅有十裏之遙!”隨著一聲高喊,整個場麵瞬間安靜下來。
此刻正值正午時分,陽光灑落在城門口的每一個角落。那些早已等候在此的文武百官們,正翹首以盼龍牙軍的到來。忽然間,一陣震耳欲聾的虎嘯聲由遠及近傳來,眾人不禁心頭一震。
徐達滿臉興奮之色,急忙湊到朱元璋身旁,激動地說道:“皇上!他們來了!”朱元璋自然也聽到了那陣虎嘯,他深知那獨特的聲音必定是出自朱槐的那頭威猛坐騎。想到這裏,他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那小子終於迴來了!”
沒過多久,龍牙軍的身影漸漸清晰可見。隻見一隊隊精銳騎兵如疾風般疾馳而來,馬蹄聲響徹雲霄,所經之處揚起陣陣滾滾煙塵。他們身著威武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英姿颯爽,氣勢如虹。
朱槐猛地抬起手臂,高高舉起手臂,瞬間止住了龍牙軍那如潮水般洶湧向前邁進的腳步。緊接著,他緩緩地轉過身來,目光沉穩且堅定地凝視著身後緊緊跟隨的一眾將士們。隨後,他動作利落地將緊握於手中、閃爍著寒光的方天畫戟遞給了身旁的一名士兵。朱槐微微眯起雙眼,輕拍了一下身下的二狗子。伴隨著一聲低沉的虎嘯,二狗子猶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出,向著城門的方向飛奔而去。
轉眼間,朱槐已經來到了距離朱元璋僅有三十米遠的地方。隻見他身形矯健地從虎背之上一躍而下,穩穩地落在了地麵之上。他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恭恭敬敬地說道:“末將參見陛下。”聲音洪亮而又充滿敬意,在空曠的場地上迴蕩開來。
聽到朱槐的請安聲,原本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朱元璋頓時喜笑顏開。他大笑著站起身來,滿臉笑容地注視著眼前這位英姿颯爽的年輕將領,一邊熱情地向朱槐招著手,一邊大聲喊道:“哈哈哈哈……好……槐兒快過來。”言語之間流露出對朱槐深深的喜愛和讚賞之情。
朱槐見狀,也毫不扭捏作態,迅速站起身來,邁著大步徑直朝著朱元璋走去。待走到朱元璋身前時,他停下腳步,垂手而立,靜靜地等待著朱元璋接下來要說的話。
朱元璋走上前去,伸出寬厚的手掌輕輕地拍了拍朱槐身上那堅硬無比的鎧甲,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誇讚道:“好小子,你可知道這次你立下了多麽巨大的功勞嗎?”
麵對朱元璋的讚揚,朱槐隻是微微一笑,擺了擺手,不以為然地迴答道:“嗨~這算什麽功勞啊!以咱們大明軍隊的實力,哪怕陛下您隨便換一個人去指揮作戰,也照樣能夠輕鬆取勝。”然而,盡管嘴上這麽說著,但他的眼神之中卻還是難掩一絲自豪之色。
朱元璋聽後不禁又是一陣大笑,搖了搖頭說道:“這一點你就不必過於謙虛啦。不過呢,朕所說的立功之事並非僅僅局限於此。想必你應該也有所耳聞,朕的妹子也就是你的伯母她前些日子身染重病,此事你可知曉?”
朱槐一臉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眼神堅定地說道:“咱知道的,雄英曾經跟咱說過這件事,所以從那時候起,咱就一直把它放在心上呢。”他的語氣充滿了真誠和關切。
老人微微頷首,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輕聲說道:“嗯~真是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啊!你上次留下來的那些藥,你伯母都按時服用了,效果還真不錯呢。她現在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老是感覺頭暈了,精神也好了許多。”
聽到這個消息,朱槐憨厚地笑了起來,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道:“嘿嘿……隻要伯母身體沒什麽大礙就好,能幫到家裏一點忙,咱心裏也踏實些。”
朱元璋大笑:“哈哈哈哈……”
這次出征高麗的戰爭,可謂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龍牙軍的將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不畏艱險,經曆了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最終,他們徹底征服了高麗,並將其納入了大明的版圖之中。不僅如此,就連附近的建州女真部落也一同歸順於大明王朝,但是由於龍牙軍是不接受俘虜的,所以現在整個高句麗變得沒有一個本地人,因為本地人全都死光了。
消息傳來,整個京城都沸騰了起來。滿朝文武百官紛紛齊聚金陵城門口,迎接這支英雄之師的歸來。街道兩旁擠滿了歡唿雀躍的百姓,他們臉上洋溢著喜悅和自豪的笑容,仿佛過節一般熱鬧非凡。
原來,早在龍牙軍出征歸來之前,朝廷便頒布了一道政令:凡是願意前往高麗定居生活的農民,可以免除十年的徭役;而且,每家每戶還能夠按照人口數量分得相應的土地。此外,對於商人而言,則可免除兩年的商稅。
這道政令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尤其是金陵周邊地區的百姓,更是欣喜若狂。要知道,漢人對於土地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執念,那是深深烙印在他們靈魂深處的渴望。如今,終於有機會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過上安穩富足的日子,又怎能不讓人興奮呢?
於是乎,人們紛紛湧向各個歸屬地的縣衙報名。隻見縣衙門口人頭攢動,前來報名的人群排成了一條條長龍。僅僅過了一天的時間,各地的報名人數就已經爆滿,遠遠超出了預期。
那些未能成功報名的人們,無一不是滿臉愁容、叫苦不迭。他們眼巴巴地望著前方,心中充滿了失落與無奈。然而就在這時,縣令大人終於現身,他趕忙走到人群前,高聲喊道:“各位父老鄉親們啊,請大家稍安勿躁!本官深知此次機會難得,但請相信本官所言,像這樣的好事日後必定還會再有。咱們應當始終堅信陛下的英明決策,也要對我大明朝充滿信心呐!”
此時此刻,遠在宮中的朱元璋心情可謂複雜至極。一方麵,他因大明再次成功開拓疆土而感到無比興奮;另一方麵,隨著領土的不斷擴張,他開始擔憂起國內的人口是否足夠分配到新的土地上去。這種矛盾的心理讓這位皇帝坐立難安。
再看那宿國公府內,隻見沈詩涵與徐妙錦兩位女子正身懷六甲。她們小心翼翼地相互攙扶著,緩緩登上了一輛裝飾精美的馬車。一旁的老鄒則神情專注地親自駕馭著馬車,雙手緊緊握住韁繩,全神貫注地控製著馬匹的速度,以確保整個車輛能夠平穩前行,盡量不產生任何顛簸,以免驚擾到車上的孕婦。
金陵城的城門口。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凝重地聆聽著斥候一次又一次前來稟報龍牙軍與此地的距離。每一次消息的傳遞都讓他心中的期待愈發強烈,同時也伴隨著一絲激動。而一旁的馬皇後,則輕輕拉過沈詩涵和徐妙錦二人,親切地拉起了家常。她們的歡聲笑語在空氣中迴蕩,仿佛暫時忘卻了即將到來的重大時刻。
朱標此時顯得有些疲憊不堪,他緩緩地倚靠在馬車的一側,微閉雙眼,想要抓住這難得的空閑時光好好休憩一番。這些日子以來,他日夜操勞,身心俱疲,實在需要一些寧靜來恢複精力。
“報——啟稟陛下!龍牙軍距離此處僅有十裏之遙!”隨著一聲高喊,整個場麵瞬間安靜下來。
此刻正值正午時分,陽光灑落在城門口的每一個角落。那些早已等候在此的文武百官們,正翹首以盼龍牙軍的到來。忽然間,一陣震耳欲聾的虎嘯聲由遠及近傳來,眾人不禁心頭一震。
徐達滿臉興奮之色,急忙湊到朱元璋身旁,激動地說道:“皇上!他們來了!”朱元璋自然也聽到了那陣虎嘯,他深知那獨特的聲音必定是出自朱槐的那頭威猛坐騎。想到這裏,他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那小子終於迴來了!”
沒過多久,龍牙軍的身影漸漸清晰可見。隻見一隊隊精銳騎兵如疾風般疾馳而來,馬蹄聲響徹雲霄,所經之處揚起陣陣滾滾煙塵。他們身著威武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英姿颯爽,氣勢如虹。
朱槐猛地抬起手臂,高高舉起手臂,瞬間止住了龍牙軍那如潮水般洶湧向前邁進的腳步。緊接著,他緩緩地轉過身來,目光沉穩且堅定地凝視著身後緊緊跟隨的一眾將士們。隨後,他動作利落地將緊握於手中、閃爍著寒光的方天畫戟遞給了身旁的一名士兵。朱槐微微眯起雙眼,輕拍了一下身下的二狗子。伴隨著一聲低沉的虎嘯,二狗子猶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出,向著城門的方向飛奔而去。
轉眼間,朱槐已經來到了距離朱元璋僅有三十米遠的地方。隻見他身形矯健地從虎背之上一躍而下,穩穩地落在了地麵之上。他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恭恭敬敬地說道:“末將參見陛下。”聲音洪亮而又充滿敬意,在空曠的場地上迴蕩開來。
聽到朱槐的請安聲,原本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朱元璋頓時喜笑顏開。他大笑著站起身來,滿臉笑容地注視著眼前這位英姿颯爽的年輕將領,一邊熱情地向朱槐招著手,一邊大聲喊道:“哈哈哈哈……好……槐兒快過來。”言語之間流露出對朱槐深深的喜愛和讚賞之情。
朱槐見狀,也毫不扭捏作態,迅速站起身來,邁著大步徑直朝著朱元璋走去。待走到朱元璋身前時,他停下腳步,垂手而立,靜靜地等待著朱元璋接下來要說的話。
朱元璋走上前去,伸出寬厚的手掌輕輕地拍了拍朱槐身上那堅硬無比的鎧甲,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誇讚道:“好小子,你可知道這次你立下了多麽巨大的功勞嗎?”
麵對朱元璋的讚揚,朱槐隻是微微一笑,擺了擺手,不以為然地迴答道:“嗨~這算什麽功勞啊!以咱們大明軍隊的實力,哪怕陛下您隨便換一個人去指揮作戰,也照樣能夠輕鬆取勝。”然而,盡管嘴上這麽說著,但他的眼神之中卻還是難掩一絲自豪之色。
朱元璋聽後不禁又是一陣大笑,搖了搖頭說道:“這一點你就不必過於謙虛啦。不過呢,朕所說的立功之事並非僅僅局限於此。想必你應該也有所耳聞,朕的妹子也就是你的伯母她前些日子身染重病,此事你可知曉?”
朱槐一臉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眼神堅定地說道:“咱知道的,雄英曾經跟咱說過這件事,所以從那時候起,咱就一直把它放在心上呢。”他的語氣充滿了真誠和關切。
老人微微頷首,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輕聲說道:“嗯~真是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啊!你上次留下來的那些藥,你伯母都按時服用了,效果還真不錯呢。她現在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老是感覺頭暈了,精神也好了許多。”
聽到這個消息,朱槐憨厚地笑了起來,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道:“嘿嘿……隻要伯母身體沒什麽大礙就好,能幫到家裏一點忙,咱心裏也踏實些。”
朱元璋大笑:“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