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男人不能說不行
大明洪武朱標是咱好大哥 作者:不櫛進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槐仔細地撫平衣服上的褶皺,又認真地理了理衣襟和袖口,確保自己的著裝得體、整潔大方後,才緩緩轉過身來朝著馬車走去。
他走到馬車跟前看向身旁的二狗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二狗子今天表現不錯!等迴家之後,咱賞你一個的羊腿。”說罷,還伸手輕輕地摸了摸二狗子的腦袋。
走到馬車跟前時,朱槐停下腳步,先是對著車廂深深地行了一禮,而後朗聲道:“二位娘子,實在抱歉,讓你們受此驚嚇。不過還請放心,那行刺之人現已被擒拿住,不會再有危險了,所以請二位娘子切莫再害怕擔憂啦。”
隻聽得車內傳出一道溫柔悅耳的聲音:“多謝夫君關心,妾身與姐姐並未受到什麽損傷。既然危機已除,那咱們還是速速趕路吧。”這正是徐妙錦的聲音。
聽到這話,朱槐心中稍安,他再次朝著馬車抱拳行禮,接著轉身敏捷地翻身上馬,一抖韁繩,驅使著駿馬向著家中疾馳而去。
一路上風馳電掣,不多時便迴到了府邸,而此時婚禮現場早已布置得美輪美奐,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氛圍。
由於先前發生過刺殺事件,朱標命令藍玉親自率領整支龍牙軍前來護衛,將國公府圍得水泄不通,防守之嚴密程度,甚至可與皇宮相媲美。
次日晌午時分,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了房間裏。朱槐悠悠轉醒,一邊用手揉著還有些酸痛的後腰,一邊緩緩地從床上坐起身來。他心中暗自感歎:“唉,我這副身子骨可真是不爭氣啊!不過就是昨晚那區區兩個人而已,竟然就讓我如此吃力,以後若是想三妻四妾、盡享齊人之福,可如何是好呢?”
朱槐搖搖晃晃地下了床,穿上鞋子,整理好衣物,然後慢悠悠地朝著門口走去。剛剛推開門,就看到老鄒那張堆滿笑容的臉正笑嘻嘻地向他湊了過來。
朱槐心頭一緊,下意識地將原本放在後腰處的手迅速抽了迴來,並故意挺直了腰背,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對著老鄒微微點了點頭。
老鄒滿臉諂媚地問道:“公爺您終於起床啦!不知道兩位夫人是否也已經醒來了呢?需不需要小的吩咐廚房準備一些吃食給二位夫人送去呀?”
朱槐故作鎮定地擺了擺手,說道:“不必麻煩了,她們今日恐怕是起不來床嘍。”說罷,臉上還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之色。
老鄒一聽這話,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忙不迭地對著朱槐豎起了大拇指,嘴裏讚道:“公爺果然霸氣非凡呐!”
聽到這番誇讚,朱槐心裏別提有多美了。畢竟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尤其是在這種關乎自身能力的事情上,誰又願意輕易承認自己不行呢?就算真的有些力不從心,那也得硬撐著,絕不能丟了麵子。所以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難,都必須勇往直前;即便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迎難而上。總而言之,一定要讓別人覺得自己厲害得不得了才行。
朱槐誌得意滿地與老鄒簡單交代了幾句之後,便轉身喚來了二狗子,一人一虎走出了府邸大門,徑直向天牢方向奔去。一路上,朱槐昂首挺胸,步伐矯健,仿佛渾身充滿了力量一般。
不一會兒功夫,他們就來到了天牢門前。守在這裏的獄卒們遠遠望見朱槐到來,趕忙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禮,齊聲高唿:“屬下拜見公爺!”
朱槐麵帶微笑地輕輕揮了揮手,示意對方無需行禮:“昨日那批刺客可曾發生任何意外情況?”
“迴公爺,梁國公已然下令,將昨日的所有刺客皆交由龍牙軍負責看押於獄中。”迴話之人恭恭敬敬地答道。
朱槐微微頷首,表示知曉,心中暗想既有龍牙軍嚴加看管,料想這些刺客應是插翅難逃,不會再有什麽變數了。
待從天牢出來之後,朱槐馬不停蹄地直奔皇宮而去,畢竟昨兒個剛剛成婚,按照常理來說,今日無論如何也是要前來向皇上皇後問安的。
“哼~怎麽這麽晚才來啊?你怎麽不明天再來啊?”朱元璋端坐在龍案之後,連頭都未曾抬起一下,便這般冷冷地質問道。
朱槐卻是嬉皮笑臉地湊上前去,口中說道:“大伯呀~您想想看,侄兒咱正值血氣方剛之年,況且昨夜可是咱的洞房花燭之夜呢,難免會有些貪戀歡娛之事,稍稍玩鬧得久了一些,這不也是人之常情嘛!”
朱元璋聞聽此言,隻覺得一股無名之火噌地一下就竄了上來,但念及眼前人乃是自家晚輩,且新婚燕爾之際,倒也不便當場發作,隻得強壓怒火,冷哼一聲道:“少給咱在此油嘴滑舌!你的兩位夫人呢?為何不見她們隨你一同入宮覲見?”
朱槐聞言,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起來,隻見他頗為自得地揚起了下巴,嘿嘿一笑,接著說道:“方才侄兒不是已經跟您講過了嘛!咱乃血氣方剛的年輕後生......”
朱槐的話語尚未落定,便被朱元璋粗暴地截斷:“夠了!不要再說了,咱此刻正欲尋你商議要事,咱有意將拱衛司更名為錦衣衛,此機構專職負責監察百官、懲治不法之徒,不知你意下如何?”
聽聞此言,朱槐心中不禁一驚,暗自思忖道:“臥槽!難道錦衣衛的時代竟如此迅速地降臨了麽?這是否來得過早了些?”然而,他麵上卻絲毫未露異色,趕忙諂媚地迴應道:“迴大伯,咱認為此舉甚妙!隻要大伯您覺著好,那即便有不好之處,那也必須得好。”說罷,朱槐滿臉堆笑,目光灼灼地緊盯著朱元璋。
朱元璋微微頷首,表示滿意,接著吩咐道:“既如此,那麽這錦衣衛的指揮使一職,便交由你來擔當。至於人手方麵,你可自行招募,但需控製在五千人左右即可。朕限你一月之內完成此事,並要確保能知悉朝中各個官員的一舉一動,哪怕他們每日所食何物,朕亦需知曉得一清二楚。”
他走到馬車跟前看向身旁的二狗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二狗子今天表現不錯!等迴家之後,咱賞你一個的羊腿。”說罷,還伸手輕輕地摸了摸二狗子的腦袋。
走到馬車跟前時,朱槐停下腳步,先是對著車廂深深地行了一禮,而後朗聲道:“二位娘子,實在抱歉,讓你們受此驚嚇。不過還請放心,那行刺之人現已被擒拿住,不會再有危險了,所以請二位娘子切莫再害怕擔憂啦。”
隻聽得車內傳出一道溫柔悅耳的聲音:“多謝夫君關心,妾身與姐姐並未受到什麽損傷。既然危機已除,那咱們還是速速趕路吧。”這正是徐妙錦的聲音。
聽到這話,朱槐心中稍安,他再次朝著馬車抱拳行禮,接著轉身敏捷地翻身上馬,一抖韁繩,驅使著駿馬向著家中疾馳而去。
一路上風馳電掣,不多時便迴到了府邸,而此時婚禮現場早已布置得美輪美奐,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氛圍。
由於先前發生過刺殺事件,朱標命令藍玉親自率領整支龍牙軍前來護衛,將國公府圍得水泄不通,防守之嚴密程度,甚至可與皇宮相媲美。
次日晌午時分,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了房間裏。朱槐悠悠轉醒,一邊用手揉著還有些酸痛的後腰,一邊緩緩地從床上坐起身來。他心中暗自感歎:“唉,我這副身子骨可真是不爭氣啊!不過就是昨晚那區區兩個人而已,竟然就讓我如此吃力,以後若是想三妻四妾、盡享齊人之福,可如何是好呢?”
朱槐搖搖晃晃地下了床,穿上鞋子,整理好衣物,然後慢悠悠地朝著門口走去。剛剛推開門,就看到老鄒那張堆滿笑容的臉正笑嘻嘻地向他湊了過來。
朱槐心頭一緊,下意識地將原本放在後腰處的手迅速抽了迴來,並故意挺直了腰背,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對著老鄒微微點了點頭。
老鄒滿臉諂媚地問道:“公爺您終於起床啦!不知道兩位夫人是否也已經醒來了呢?需不需要小的吩咐廚房準備一些吃食給二位夫人送去呀?”
朱槐故作鎮定地擺了擺手,說道:“不必麻煩了,她們今日恐怕是起不來床嘍。”說罷,臉上還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之色。
老鄒一聽這話,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忙不迭地對著朱槐豎起了大拇指,嘴裏讚道:“公爺果然霸氣非凡呐!”
聽到這番誇讚,朱槐心裏別提有多美了。畢竟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尤其是在這種關乎自身能力的事情上,誰又願意輕易承認自己不行呢?就算真的有些力不從心,那也得硬撐著,絕不能丟了麵子。所以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難,都必須勇往直前;即便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迎難而上。總而言之,一定要讓別人覺得自己厲害得不得了才行。
朱槐誌得意滿地與老鄒簡單交代了幾句之後,便轉身喚來了二狗子,一人一虎走出了府邸大門,徑直向天牢方向奔去。一路上,朱槐昂首挺胸,步伐矯健,仿佛渾身充滿了力量一般。
不一會兒功夫,他們就來到了天牢門前。守在這裏的獄卒們遠遠望見朱槐到來,趕忙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禮,齊聲高唿:“屬下拜見公爺!”
朱槐麵帶微笑地輕輕揮了揮手,示意對方無需行禮:“昨日那批刺客可曾發生任何意外情況?”
“迴公爺,梁國公已然下令,將昨日的所有刺客皆交由龍牙軍負責看押於獄中。”迴話之人恭恭敬敬地答道。
朱槐微微頷首,表示知曉,心中暗想既有龍牙軍嚴加看管,料想這些刺客應是插翅難逃,不會再有什麽變數了。
待從天牢出來之後,朱槐馬不停蹄地直奔皇宮而去,畢竟昨兒個剛剛成婚,按照常理來說,今日無論如何也是要前來向皇上皇後問安的。
“哼~怎麽這麽晚才來啊?你怎麽不明天再來啊?”朱元璋端坐在龍案之後,連頭都未曾抬起一下,便這般冷冷地質問道。
朱槐卻是嬉皮笑臉地湊上前去,口中說道:“大伯呀~您想想看,侄兒咱正值血氣方剛之年,況且昨夜可是咱的洞房花燭之夜呢,難免會有些貪戀歡娛之事,稍稍玩鬧得久了一些,這不也是人之常情嘛!”
朱元璋聞聽此言,隻覺得一股無名之火噌地一下就竄了上來,但念及眼前人乃是自家晚輩,且新婚燕爾之際,倒也不便當場發作,隻得強壓怒火,冷哼一聲道:“少給咱在此油嘴滑舌!你的兩位夫人呢?為何不見她們隨你一同入宮覲見?”
朱槐聞言,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起來,隻見他頗為自得地揚起了下巴,嘿嘿一笑,接著說道:“方才侄兒不是已經跟您講過了嘛!咱乃血氣方剛的年輕後生......”
朱槐的話語尚未落定,便被朱元璋粗暴地截斷:“夠了!不要再說了,咱此刻正欲尋你商議要事,咱有意將拱衛司更名為錦衣衛,此機構專職負責監察百官、懲治不法之徒,不知你意下如何?”
聽聞此言,朱槐心中不禁一驚,暗自思忖道:“臥槽!難道錦衣衛的時代竟如此迅速地降臨了麽?這是否來得過早了些?”然而,他麵上卻絲毫未露異色,趕忙諂媚地迴應道:“迴大伯,咱認為此舉甚妙!隻要大伯您覺著好,那即便有不好之處,那也必須得好。”說罷,朱槐滿臉堆笑,目光灼灼地緊盯著朱元璋。
朱元璋微微頷首,表示滿意,接著吩咐道:“既如此,那麽這錦衣衛的指揮使一職,便交由你來擔當。至於人手方麵,你可自行招募,但需控製在五千人左右即可。朕限你一月之內完成此事,並要確保能知悉朝中各個官員的一舉一動,哪怕他們每日所食何物,朕亦需知曉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