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另一條路,功德修仙
我偽裝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作者:本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了丹藥外,其實還有另一條路。”
“隻不過這條路不適合你的夫人。”
還有別的路?
就算不適合,聽聽也好,懷著好奇心的李白趕緊問。
“請問是什麽路?”
“功德修仙!”
“功德修仙?”
無數古人虎軀一震,聽著好耳熟啊。
難不成是……無數自認為平日裏樂善好施,樂於助人的大善人們,全都是雙眼一亮。
心中隱隱湧現幾分期盼之意。
“功德修仙,太好了,太適合老夫了。周圍所有地主豪強中,老夫收的地租是最少的,吞並民人田地之事也是最少的,即便是強娶來的貧民家小姑娘,也是給了一點聘禮。”
“阿彌陀佛!貧僧平日裏不僅誦經念佛,更是度化了不少大奸大惡之輩,放下屠刀,剃度出家,入我佛寺為僧,應該算得上無量功德吧。”
“其他的縣官都在驅趕流民,唯獨本官好心給了流民一條活路。朝廷軍隊在和叛賊打仗,把他們送去給朝廷軍隊當民夫使用,真應該感謝本官仁慈啊。”
“上天有好生之德,自朕登基以來,實施仁治,多次大赦天下,無論犯了多麽重大的罪孽,免去死刑,通通釋放。這功德修仙怎麽也該算到朕一筆吧?”
“……”
功德修仙!
聽起來還挺容易的,不少古人自我幻想。
可……事實上呢!?
“非常難。”
李飛羽麵色凝重道:“我所說的功德並非一般的功德,不是說幹些樂善好施這些事情就夠了。要配得上修仙的功德,必須得是大功德。”
“哦!”
“何為大功德?”
李白好學地追問道。
就等著你這句話。
李飛羽心中暗笑一聲,表情嚴肅道:“大功德不是由我來認定,而是由天道認定。華夏始祖軒轅黃帝,嚐百草的神農等上古三皇五帝。春秋時期儒家孔子,道家老子。”
“他們都被天道認定為大功德之人。”
“又因上古時期是修仙盛世,本就是修仙人的三皇五帝,得到了天道氣運的加持,最終都順利的飛升了仙界。”
“而春秋時代,孔子、老子。在自身凡人壽終正寢後,天道為他們重塑肉身,賜予完善的修仙資質,也讓他們飛升了仙界。”
“在飛升仙界前,據傳孔子和老子還鬥法較量了一場。據說他們兩人那一戰打的是昏天地暗,日月無光,彼此之間平分秋色,沒有分出勝負。”
啊啊啊啊啊!!!!
聽了李飛羽這些忽悠人的話,
古人們再一次被震駭三觀。
不是吧?原來曆史上還有這種事情發生過?
聞所未聞,聞所未聞啊。
“老子他果然是飛升仙界成仙了。”
“最讓我意外的還是孔聖人,他沒有死,他成仙了,飛升成仙了。”
“孔聖人啊!佛道兩家都有真正修仙人現世說法了,為什麽偏偏我儒家沒有?到底是怎麽迴事啊?”
“沒理由啊,孔聖人能夠成仙了,那我儒門傳承至今,曆朝曆代如此興旺,為什麽就沒有出現過一位擁有法力的儒門修仙人呢?”
“還是說我們儒門子弟缺少相應的修仙功法?所以才不像道門,修仙更容易。”
“孔聖人呐,您快快顯顯靈吧。”
“……”
無數儒家弟子激動,哀嚎。
道家老子飛升成仙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可孔聖人也成仙,還和老子幹了一架,然後一起飛升,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誰敢想有這種事?
很離譜的好嗎!
不是李飛羽說出來的誰會信!?
“儒道兩位聖人還鬥過法?”
李白聽了忽悠後心頭大為震驚,他雖然是心向道門,但他也是個讀書人,對孔子也是頗為尊敬的。
真是可惜了,如果有機會他還真想旁觀一下兩位聖人的鬥法情景,會是何等的壯觀。
但現在不是腦補這種事情的時候。
“大功德!”
“三皇五帝,兩位聖人,難道要做到這種程度才算是大功德?”
李白不禁認真想一想。
這世間還有人能辦得到嗎?
“其實吧。”
李飛羽又接著忽悠道:“本來秦始皇嬴政也是有機會獲得大功德,獲得天道認可的,隻是可惜了,可惜了……”
說著,他還裝模作樣的搖頭歎氣。
神馬!!!
他這些話又像一道驚世神雷,把古人觀眾們全都給霹懵了。
很快,不少腐儒士大夫們立刻開罵。
“憑什麽?秦始皇那個暴君。”
“單單焚書坑儒的罪名,就能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一個暴君,人神共憤,他也會有得到大功德的機會?”
“我們大宋在趙官家的治理下,國內四海升平,國外聯金攻遼,開創前所未有的盛世,才擔當得起大功德。”
“……”
就是在終南山現場。
李隆基心裏同樣在罵娘。
好不甘心,他明明是開創了盛世的偉大帝皇,就算天道要認證有功德的千古一帝,那也應該是他呀。
暴秦,暴君,千古罵名,憑什麽嘛?
……
“他說什麽?”
“朕有大功德?”
“朕是有機會得到天道的認可?”
秦朝鹹陽。
秦始皇嬴政本人,聽了李飛羽的忽悠後,有些欣喜若狂的感覺。
隻要能得到天道的認可,踏上仙道長生,他又何必多此一舉,派徐福海外找什麽仙丹呢?
“隻不過……他說可惜了。”
嬴政皺起了眉頭。
他沒有昏頭,這句話明顯就是說他沒成。
“千萬不要成,千萬不要成啊!”徐福在心中偷偷呐喊著,要是嬴政另外有方法修仙了,那他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光想想,自己會有什麽下場,就讓徐福不寒而栗。
……
“因為秦始皇嬴政,是他首次開創了華夏大一統的嚐試,這本來就代表著一件天大的功德。”
“隻是可惜秦二世而亡,國運中斷,不然若是延續個幾百年,嬴政必將得到天道的認證,重塑修仙肉身。”
“所以說他可惜了,可惜了……”
李飛羽臉上寫滿了感歎。
原來是大一統嗎?
曆朝曆代眾多皇帝們懂了,關於這方麵,嬴政確實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隻不過這條路不適合你的夫人。”
還有別的路?
就算不適合,聽聽也好,懷著好奇心的李白趕緊問。
“請問是什麽路?”
“功德修仙!”
“功德修仙?”
無數古人虎軀一震,聽著好耳熟啊。
難不成是……無數自認為平日裏樂善好施,樂於助人的大善人們,全都是雙眼一亮。
心中隱隱湧現幾分期盼之意。
“功德修仙,太好了,太適合老夫了。周圍所有地主豪強中,老夫收的地租是最少的,吞並民人田地之事也是最少的,即便是強娶來的貧民家小姑娘,也是給了一點聘禮。”
“阿彌陀佛!貧僧平日裏不僅誦經念佛,更是度化了不少大奸大惡之輩,放下屠刀,剃度出家,入我佛寺為僧,應該算得上無量功德吧。”
“其他的縣官都在驅趕流民,唯獨本官好心給了流民一條活路。朝廷軍隊在和叛賊打仗,把他們送去給朝廷軍隊當民夫使用,真應該感謝本官仁慈啊。”
“上天有好生之德,自朕登基以來,實施仁治,多次大赦天下,無論犯了多麽重大的罪孽,免去死刑,通通釋放。這功德修仙怎麽也該算到朕一筆吧?”
“……”
功德修仙!
聽起來還挺容易的,不少古人自我幻想。
可……事實上呢!?
“非常難。”
李飛羽麵色凝重道:“我所說的功德並非一般的功德,不是說幹些樂善好施這些事情就夠了。要配得上修仙的功德,必須得是大功德。”
“哦!”
“何為大功德?”
李白好學地追問道。
就等著你這句話。
李飛羽心中暗笑一聲,表情嚴肅道:“大功德不是由我來認定,而是由天道認定。華夏始祖軒轅黃帝,嚐百草的神農等上古三皇五帝。春秋時期儒家孔子,道家老子。”
“他們都被天道認定為大功德之人。”
“又因上古時期是修仙盛世,本就是修仙人的三皇五帝,得到了天道氣運的加持,最終都順利的飛升了仙界。”
“而春秋時代,孔子、老子。在自身凡人壽終正寢後,天道為他們重塑肉身,賜予完善的修仙資質,也讓他們飛升了仙界。”
“在飛升仙界前,據傳孔子和老子還鬥法較量了一場。據說他們兩人那一戰打的是昏天地暗,日月無光,彼此之間平分秋色,沒有分出勝負。”
啊啊啊啊啊!!!!
聽了李飛羽這些忽悠人的話,
古人們再一次被震駭三觀。
不是吧?原來曆史上還有這種事情發生過?
聞所未聞,聞所未聞啊。
“老子他果然是飛升仙界成仙了。”
“最讓我意外的還是孔聖人,他沒有死,他成仙了,飛升成仙了。”
“孔聖人啊!佛道兩家都有真正修仙人現世說法了,為什麽偏偏我儒家沒有?到底是怎麽迴事啊?”
“沒理由啊,孔聖人能夠成仙了,那我儒門傳承至今,曆朝曆代如此興旺,為什麽就沒有出現過一位擁有法力的儒門修仙人呢?”
“還是說我們儒門子弟缺少相應的修仙功法?所以才不像道門,修仙更容易。”
“孔聖人呐,您快快顯顯靈吧。”
“……”
無數儒家弟子激動,哀嚎。
道家老子飛升成仙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可孔聖人也成仙,還和老子幹了一架,然後一起飛升,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誰敢想有這種事?
很離譜的好嗎!
不是李飛羽說出來的誰會信!?
“儒道兩位聖人還鬥過法?”
李白聽了忽悠後心頭大為震驚,他雖然是心向道門,但他也是個讀書人,對孔子也是頗為尊敬的。
真是可惜了,如果有機會他還真想旁觀一下兩位聖人的鬥法情景,會是何等的壯觀。
但現在不是腦補這種事情的時候。
“大功德!”
“三皇五帝,兩位聖人,難道要做到這種程度才算是大功德?”
李白不禁認真想一想。
這世間還有人能辦得到嗎?
“其實吧。”
李飛羽又接著忽悠道:“本來秦始皇嬴政也是有機會獲得大功德,獲得天道認可的,隻是可惜了,可惜了……”
說著,他還裝模作樣的搖頭歎氣。
神馬!!!
他這些話又像一道驚世神雷,把古人觀眾們全都給霹懵了。
很快,不少腐儒士大夫們立刻開罵。
“憑什麽?秦始皇那個暴君。”
“單單焚書坑儒的罪名,就能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一個暴君,人神共憤,他也會有得到大功德的機會?”
“我們大宋在趙官家的治理下,國內四海升平,國外聯金攻遼,開創前所未有的盛世,才擔當得起大功德。”
“……”
就是在終南山現場。
李隆基心裏同樣在罵娘。
好不甘心,他明明是開創了盛世的偉大帝皇,就算天道要認證有功德的千古一帝,那也應該是他呀。
暴秦,暴君,千古罵名,憑什麽嘛?
……
“他說什麽?”
“朕有大功德?”
“朕是有機會得到天道的認可?”
秦朝鹹陽。
秦始皇嬴政本人,聽了李飛羽的忽悠後,有些欣喜若狂的感覺。
隻要能得到天道的認可,踏上仙道長生,他又何必多此一舉,派徐福海外找什麽仙丹呢?
“隻不過……他說可惜了。”
嬴政皺起了眉頭。
他沒有昏頭,這句話明顯就是說他沒成。
“千萬不要成,千萬不要成啊!”徐福在心中偷偷呐喊著,要是嬴政另外有方法修仙了,那他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光想想,自己會有什麽下場,就讓徐福不寒而栗。
……
“因為秦始皇嬴政,是他首次開創了華夏大一統的嚐試,這本來就代表著一件天大的功德。”
“隻是可惜秦二世而亡,國運中斷,不然若是延續個幾百年,嬴政必將得到天道的認證,重塑修仙肉身。”
“所以說他可惜了,可惜了……”
李飛羽臉上寫滿了感歎。
原來是大一統嗎?
曆朝曆代眾多皇帝們懂了,關於這方麵,嬴政確實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