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終南山山下,來了都來了
我偽裝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作者:本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論貧富,無論貴賤。
天道之下,修仙路前。
幾乎所有匯聚到終南山的人,包括那些維持秩序的禁軍士兵們。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身具出類拔萃的靈根資質,從而被劍仙李飛羽慧眼看中撈出,從此過上逍遙人間的美妙日子。
甚至,
在許多人看來,哪怕隻是被選中當一個奴仆雜役,這輩子也就妥了吧。
雖然現場人數數以百萬計,但並不影響每個人都在幻想自己就是那個幸運兒。
他們好歹還有個盼想。
看天幕直播的其他朝代的古人呢!?
“天幕開了!”
“終於又可以看了。”
“七天了,整整七天了,誰知道我這七天是怎麽等過來的嗎?”
“是天幕,李劍仙要出現了,快,快點去通知王倫寨主。”
“大司馬,大司馬,天幕好消息啊!”
“……”
自從上次天幕一別。
時間已過七天了。
如今天幕再次開啟,更是有字幕提示。
唐朝李太白今日將會正式踏入仙道。
轟!!!
看到這個提示消息,曆朝曆代,那些有誌求長生的皇帝貴族修道者們全都要為之瘋狂了。
也就是說,他們將會有幸見證到一個凡人是如何步入到修仙人的過程咯!?
天賜仙緣啊!
這可得仔細看好了。
說不定能從中得到感悟,讓自身也有機會接近仙道。
隨著時間推移,天幕鏡頭漸漸給到了閉目盤坐在山頂的李白。
此時的李白褪去了平日的白衣。
換上了新皮膚一身飄逸道袍。
身處在聚靈陣的中央他,渾身好像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道韻氣質,讓看起來頗有一種仙家意味。
“李白李太白……”
“不愧是被稱為謫仙人。”
嬴政點了點頭讚道。
上一次天幕直播中不僅讓他認識了李白這個人的長相,更重要的是,天幕還將李白比較著名的詩也播放了出來。
讓李白出生之前的朝代,也有幸得知到了李白的部分詩集。
正是多得官員記錄下來的李白詩集。
嬴政這幾天就抽空就研讀了一番。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扶我頂,結發受長生。
這些詩句好仙,太仙了!!!
嬴政越讀越是喜歡。
此人到底是怎麽想得出如此仙言妙語的詩句,莫不成真是一位“謫仙”轉世!?
想著想著。
他不僅拿自己身邊的徐福和李白做起了對比。
眼神中立刻就露出了嫌棄,沒法比,人家李白是真正有資格修仙的,而徐福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就是個神棍罷了。
方士都是神棍。
嬴政已認清了方士神棍的本質。
除了留著徐福幫他未來尋找長生仙丹。
宮廷其他方士,已不再被他所信任了。
“嗬嗬……能夠有幸目睹李白此人踏入仙道,也算一樁盛事了。”
……
初唐。
“可惜李白與朕的時間相距太遠,若按照李劍仙看到的史上記載,怕是朕駕崩了好多年,李白才會出生。”
“那些該死的騙子,為了得到朕的豐厚賞賜,居然敢欺君?”
李淵很是鬱悶。
那些日子,他向全國下達聖旨,誰能找到李白重重有賞。
可是呢?
李白找到了,而且還不止一個。
大唐各地天南地北都有人匯報李白的蹤跡,有的是兩三歲,有的是嬰兒,有的幹脆還是腹中胎兒。
他們就敢聲稱這就是李白,還沒有長大的李白,還沒有出生的李白。
八成是想騙得巨額的賞賜,然後就跑路唄。
真想把這些人連帶九族全誅了。
可大臣勸諫。
陛下啊,大唐初立,因戰亂人口損失太多了,很多田地都荒蕪了,實在不適合殺太多人了,得留著人種地呀。
李淵鬱悶,但也隻能接受了。
初唐確實缺人口,隻要不是造反大罪,他便大度點免去死罪吧,懲罰去種地,多交糧多納稅。
“唉……”
“多希望劍仙能來我朝。”
看著天幕裏的李白,李淵一臉羨慕。
李白有劍仙李飛羽相助。
而他呢?
袁天罡和李淳風都跟他說沒辦法助他修仙,氣死朕了。
然而……李淵卻不知道。
倘若他真找到了修仙長生的辦法,他皇位下麵的三位孝子恐怕就要按耐不住了。
……
“什麽,有和尚要求見朕?朕不見,叫他們滾,朕現在隻看道門劍仙。”南梁蕭衍眼睛盯著天幕,頭也不迴的說道。
“快,給朕拿筆和紙來,朕要親手畫下來。”宋徽宗興奮地大喊道。
“一定要牢牢記下,李白修仙記……”嘉靖帝心情極度緊張,宛若麵臨考場的考生。
“去把朕的道袍還有假發都拿過來,朕要換上,馬上。”雍正一臉急切的對身邊太監吩咐道。
“吩咐下去,凡我全真教的弟子們都要注意看了,說不定我等能從中悟出入道契機。”王重陽一臉鄭重地對邱處機等說道。
曆朝曆代……
帝王將相,道門中人。
所有人情緒都被充分調動了起來。
……
“還沒開始嗎?”
“應該快了吧。”
“唉,等的我心都亂了,大太陽下我都快熱暈了。”
“能在現場你就知足吧,不知還有多少人想來,隻不過路途遙遠,趕不及。”
“哎!兄台,你看那邊那個和尚好像叫什麽法海來著,挺不一般的。”
“哦……”
終南山山腳下。
若從高空鳥瞰下去,可以看到一層層密密麻麻的人群,猶如人看螞蟻群的視角。
在所有人焦急的等待中,時間的沙漏緩緩流逝著。
“聖人駕到!”
“聖人駕到!”
隨著一波比一波大的接力喊聲。
聖人!?
人群一聽紛紛震驚,在大唐王朝能有這個稱唿的,那可不就是當今的皇帝陛下李隆基了嘛。
與明清時代,“皇上”,“萬歲爺”,這些對皇帝叫法不同。
唐高宗和武則天時代並稱為二聖。
李隆基也更喜歡別人叫他聖人。
畢竟李唐奉行的是道教,如今道門的修仙人又現世了,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夠與道門牽扯的更深一些。
就差沒有取一個像嘉靖帝一樣一連串長長的名字了。
隨著禁軍大隊在前開路。
皇帝的儀仗隊出現了。
天道之下,修仙路前。
幾乎所有匯聚到終南山的人,包括那些維持秩序的禁軍士兵們。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身具出類拔萃的靈根資質,從而被劍仙李飛羽慧眼看中撈出,從此過上逍遙人間的美妙日子。
甚至,
在許多人看來,哪怕隻是被選中當一個奴仆雜役,這輩子也就妥了吧。
雖然現場人數數以百萬計,但並不影響每個人都在幻想自己就是那個幸運兒。
他們好歹還有個盼想。
看天幕直播的其他朝代的古人呢!?
“天幕開了!”
“終於又可以看了。”
“七天了,整整七天了,誰知道我這七天是怎麽等過來的嗎?”
“是天幕,李劍仙要出現了,快,快點去通知王倫寨主。”
“大司馬,大司馬,天幕好消息啊!”
“……”
自從上次天幕一別。
時間已過七天了。
如今天幕再次開啟,更是有字幕提示。
唐朝李太白今日將會正式踏入仙道。
轟!!!
看到這個提示消息,曆朝曆代,那些有誌求長生的皇帝貴族修道者們全都要為之瘋狂了。
也就是說,他們將會有幸見證到一個凡人是如何步入到修仙人的過程咯!?
天賜仙緣啊!
這可得仔細看好了。
說不定能從中得到感悟,讓自身也有機會接近仙道。
隨著時間推移,天幕鏡頭漸漸給到了閉目盤坐在山頂的李白。
此時的李白褪去了平日的白衣。
換上了新皮膚一身飄逸道袍。
身處在聚靈陣的中央他,渾身好像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道韻氣質,讓看起來頗有一種仙家意味。
“李白李太白……”
“不愧是被稱為謫仙人。”
嬴政點了點頭讚道。
上一次天幕直播中不僅讓他認識了李白這個人的長相,更重要的是,天幕還將李白比較著名的詩也播放了出來。
讓李白出生之前的朝代,也有幸得知到了李白的部分詩集。
正是多得官員記錄下來的李白詩集。
嬴政這幾天就抽空就研讀了一番。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扶我頂,結發受長生。
這些詩句好仙,太仙了!!!
嬴政越讀越是喜歡。
此人到底是怎麽想得出如此仙言妙語的詩句,莫不成真是一位“謫仙”轉世!?
想著想著。
他不僅拿自己身邊的徐福和李白做起了對比。
眼神中立刻就露出了嫌棄,沒法比,人家李白是真正有資格修仙的,而徐福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就是個神棍罷了。
方士都是神棍。
嬴政已認清了方士神棍的本質。
除了留著徐福幫他未來尋找長生仙丹。
宮廷其他方士,已不再被他所信任了。
“嗬嗬……能夠有幸目睹李白此人踏入仙道,也算一樁盛事了。”
……
初唐。
“可惜李白與朕的時間相距太遠,若按照李劍仙看到的史上記載,怕是朕駕崩了好多年,李白才會出生。”
“那些該死的騙子,為了得到朕的豐厚賞賜,居然敢欺君?”
李淵很是鬱悶。
那些日子,他向全國下達聖旨,誰能找到李白重重有賞。
可是呢?
李白找到了,而且還不止一個。
大唐各地天南地北都有人匯報李白的蹤跡,有的是兩三歲,有的是嬰兒,有的幹脆還是腹中胎兒。
他們就敢聲稱這就是李白,還沒有長大的李白,還沒有出生的李白。
八成是想騙得巨額的賞賜,然後就跑路唄。
真想把這些人連帶九族全誅了。
可大臣勸諫。
陛下啊,大唐初立,因戰亂人口損失太多了,很多田地都荒蕪了,實在不適合殺太多人了,得留著人種地呀。
李淵鬱悶,但也隻能接受了。
初唐確實缺人口,隻要不是造反大罪,他便大度點免去死罪吧,懲罰去種地,多交糧多納稅。
“唉……”
“多希望劍仙能來我朝。”
看著天幕裏的李白,李淵一臉羨慕。
李白有劍仙李飛羽相助。
而他呢?
袁天罡和李淳風都跟他說沒辦法助他修仙,氣死朕了。
然而……李淵卻不知道。
倘若他真找到了修仙長生的辦法,他皇位下麵的三位孝子恐怕就要按耐不住了。
……
“什麽,有和尚要求見朕?朕不見,叫他們滾,朕現在隻看道門劍仙。”南梁蕭衍眼睛盯著天幕,頭也不迴的說道。
“快,給朕拿筆和紙來,朕要親手畫下來。”宋徽宗興奮地大喊道。
“一定要牢牢記下,李白修仙記……”嘉靖帝心情極度緊張,宛若麵臨考場的考生。
“去把朕的道袍還有假發都拿過來,朕要換上,馬上。”雍正一臉急切的對身邊太監吩咐道。
“吩咐下去,凡我全真教的弟子們都要注意看了,說不定我等能從中悟出入道契機。”王重陽一臉鄭重地對邱處機等說道。
曆朝曆代……
帝王將相,道門中人。
所有人情緒都被充分調動了起來。
……
“還沒開始嗎?”
“應該快了吧。”
“唉,等的我心都亂了,大太陽下我都快熱暈了。”
“能在現場你就知足吧,不知還有多少人想來,隻不過路途遙遠,趕不及。”
“哎!兄台,你看那邊那個和尚好像叫什麽法海來著,挺不一般的。”
“哦……”
終南山山腳下。
若從高空鳥瞰下去,可以看到一層層密密麻麻的人群,猶如人看螞蟻群的視角。
在所有人焦急的等待中,時間的沙漏緩緩流逝著。
“聖人駕到!”
“聖人駕到!”
隨著一波比一波大的接力喊聲。
聖人!?
人群一聽紛紛震驚,在大唐王朝能有這個稱唿的,那可不就是當今的皇帝陛下李隆基了嘛。
與明清時代,“皇上”,“萬歲爺”,這些對皇帝叫法不同。
唐高宗和武則天時代並稱為二聖。
李隆基也更喜歡別人叫他聖人。
畢竟李唐奉行的是道教,如今道門的修仙人又現世了,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夠與道門牽扯的更深一些。
就差沒有取一個像嘉靖帝一樣一連串長長的名字了。
隨著禁軍大隊在前開路。
皇帝的儀仗隊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