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給!(三更求月票)
我隻想當一個安靜的學霸 作者:術小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27章 給!(三更求月票)
“faster,好,那就faster。”占主任知道沈奇的小嗜好是夜觀星空,沈奇曾在《科學》上發表了兩篇天體物理的科普文章。
南院士當年給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取的項目代號是fast,他希望中國天眼能盡快完工,中國在天體物理及宇宙研究領域能早日躋身世界頂級行列。
沈奇以faster的項目代號向科學院前輩致敬,他和南院士幹的不是同一件事,但他知道,南院士在天之靈一定希望他可以做的更快更好。
占主任隻說了faster的項目方向,沒有具體指明研製哪種金屬塑料,具體細節由沈奇自行掌握。
沈奇親自撰寫細化的立項報告,不同結構和成分的金屬塑料具備不同的性質和應用前景。
理論上來說,金屬塑料是製造納米微米尺度器件的最佳材料。
納米微米尺度器件又能運用在高精儀器設備的製造中,高精儀器設備用來研發生產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或零件,比如航天航空、醫療、國防等,一環扣一環。
寫著寫著,沈奇時不時翻閱他那部500多頁的《凝聚態物理結構性綜述》,這部專著可是寶典,沒事的時候翻一翻,找點靈感。
這部物理專著的中文版由燕大出版社出版,已在國內上市,銷量一般,普通人看不懂,讀者群都是物理界的專業人士。
中文版專著三瓜兩棗的收入有一點,想要賺多一點點的銷售分成,沈奇還是得靠《凝聚態物理結構性綜述》的海外版本。
查著自己寫的資料,沈奇完成了faster的立項報告。
報告中寫到,基於本人提出的凝聚態物理三條規則和一個方程,faster項目之目的,是研製一種ce基或者包含ce的二元或三元非晶體係材料,這種新型金屬塑料材料理論上可以形成某一類金屬塑料產品,並有盡快商業化的可能。
ce就是鈰,一種稀土元素。
為什麽本人選擇ce基為突破口呢,因為ce基非晶中存在排列緊密的類二十麵體的原子團簇結構。
這與本人提出的非晶物理局域五次性對稱規則不謀而合。
在驗證本人的理論體係的同時,亦能產出應用性成果,這活兒交給我沈奇幹是最合適的,我一定能完成的又快又好。
以上,請國家給予我必要的科研經費和科研人員,以保證faster項目順利推進。
國家很快批複:“給!”
國家很重視沈奇晉升院士後的首個項目,faster項目的首筆經費預算很快批了,3000萬。
企業那邊還會提供一筆經費,據稱更多。
這個項目的背景很清楚了,國家牽頭,產學研合作,沈奇作為首席科學家,全麵負責faster項目的推進。
有錢,有國家支持,沈首席缺的是人,是得力幹將。
這麽大個項目,和產業掛鉤,光憑楊定天一杆槍遠遠不夠。
沈奇來到燕大物院院長辦公室,非常誠懇的對寧院長說:“想必寧院長也聽說了,我剛接手一個金屬塑料的研發項目,這個任務下的急,我缺人,短期內找不到合適的物理研究員,咱們物院不是有好幾個凝聚態物理團隊嗎,抽調一些人借我用一段時間吧,感謝。”
沈奇雙手合十,先行禮。
寧院長很痛快:“沒問題,要幾個人?”
沈奇豎起一巴掌,翻了翻:“十個足矣。”
寧院長一口老血差點吐出來:“十個?太多了吧!我以為你就要兩三個呢。”
“這個項目偏應用,需要大量研究員做實驗,如果隻要兩三個人,我用得著親自找您借人?”
“沈首席,這麽大個項目,需要大量研究員做實驗,你那中心的設備也不夠,所以還是得在物院做實驗吧?”寧院長顫顫巍巍的問到。
沈奇點點頭:“可不,咱大物院的設備全國最先進。”
寧院長說著說著笑了,笑著笑著又想哭:“我出人,我出場地,我出設備,我圖個啥啊!”
是啊,寧院長圖個啥,faster又不是物院的項目。
沈奇說到:“寧院長,咱們換個思路,我這個首席科學家其實就是項目經理,我拉項目,找經費,對項目進度負責。在faster這個國家重點項目中,沒有沈奇數理研究中心,也沒有燕大物院,我們都是燕大人,這是燕大的項目。”
“理兒是這麽個理兒,且容我消化消化,順順氣兒。”寧院長喝口菊花茶,調理一下內分泌。
順完氣兒,寧院長算是想明白了,沈首席憑借一個人一張嘴,空手套白狼。
空手套白狼得憑真本事,誰能拉到項目找到經費,誰有本事。
寧院長是老黨員,黨員當然要以國家利益為重,以燕大的集體名譽為重:“這樣,我在物院內部傳達消息,限定10個名額,誰想進你的faster項目組,我絕不阻攔,全憑物院同事的個人意願。沈首席,我醜話說在前麵,如果沒有一個人願意進你的項目組,你可別怨我,我們做科研的人講究民主,一切以民意為先。”
“可以的,謝謝寧院長的理解與支持。”沈奇拱手告辭,走了。
過了幾天,沈奇上班時偶遇寧院長。
寧院長見到沈奇轉身就跑。
“嘿,寧院長,您別跑呀!”沈奇幾個跨步追上快60歲的寧院長,問到:“我是妖還是魔,您見到我跑什麽跑啊?”
“你呀,是大爺!”寧院長哭笑不得,說到:“你不是要找我借10個人做faster項目嗎,人我已經幫你搞定了,他們今天之內找你報到,等會兒我給你一份名單,就這樣,我開會去了,忙。”
完事沈奇一打聽,他負責的faster項目缺人的消息在物院內部擴散後,報名者積極踴躍,10個名額很快告罄,物院助理研究員以上的一線科研工作者,幾乎全報名了,想進沈奇的項目組。
沈奇拿到誌願者名單後,找了個研究員了解情況:“兄弟,你為什麽想進我的項目組?不要跟我扯一些假大空的套話,我想聽的是真心話。”
研究員:“你對下屬好,你團隊的自由度高,氣氛融洽。”
沈奇:“還有呢?”
研究員:“你的名頭大,行業內的排名高,據說掛你的名字投期刊,人家版麵費都不收。”
沈奇:“請繼續。”
研究員:“你在上麵有關係,背景深厚,獲批的經費多,跟著你有前途,我們可以大展拳腳,沒人願意跟著一位慫貨帶頭人做項目。”
沈奇:“兄弟你很直男,還有嗎?”
研究員:“你們中心美女多,有利於身心健康及團隊和諧。”
沈奇樂了:“兄弟,你很有前途,湯元是吧,就你了,我的項目組歡迎你!”
(本章完)
“faster,好,那就faster。”占主任知道沈奇的小嗜好是夜觀星空,沈奇曾在《科學》上發表了兩篇天體物理的科普文章。
南院士當年給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取的項目代號是fast,他希望中國天眼能盡快完工,中國在天體物理及宇宙研究領域能早日躋身世界頂級行列。
沈奇以faster的項目代號向科學院前輩致敬,他和南院士幹的不是同一件事,但他知道,南院士在天之靈一定希望他可以做的更快更好。
占主任隻說了faster的項目方向,沒有具體指明研製哪種金屬塑料,具體細節由沈奇自行掌握。
沈奇親自撰寫細化的立項報告,不同結構和成分的金屬塑料具備不同的性質和應用前景。
理論上來說,金屬塑料是製造納米微米尺度器件的最佳材料。
納米微米尺度器件又能運用在高精儀器設備的製造中,高精儀器設備用來研發生產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或零件,比如航天航空、醫療、國防等,一環扣一環。
寫著寫著,沈奇時不時翻閱他那部500多頁的《凝聚態物理結構性綜述》,這部專著可是寶典,沒事的時候翻一翻,找點靈感。
這部物理專著的中文版由燕大出版社出版,已在國內上市,銷量一般,普通人看不懂,讀者群都是物理界的專業人士。
中文版專著三瓜兩棗的收入有一點,想要賺多一點點的銷售分成,沈奇還是得靠《凝聚態物理結構性綜述》的海外版本。
查著自己寫的資料,沈奇完成了faster的立項報告。
報告中寫到,基於本人提出的凝聚態物理三條規則和一個方程,faster項目之目的,是研製一種ce基或者包含ce的二元或三元非晶體係材料,這種新型金屬塑料材料理論上可以形成某一類金屬塑料產品,並有盡快商業化的可能。
ce就是鈰,一種稀土元素。
為什麽本人選擇ce基為突破口呢,因為ce基非晶中存在排列緊密的類二十麵體的原子團簇結構。
這與本人提出的非晶物理局域五次性對稱規則不謀而合。
在驗證本人的理論體係的同時,亦能產出應用性成果,這活兒交給我沈奇幹是最合適的,我一定能完成的又快又好。
以上,請國家給予我必要的科研經費和科研人員,以保證faster項目順利推進。
國家很快批複:“給!”
國家很重視沈奇晉升院士後的首個項目,faster項目的首筆經費預算很快批了,3000萬。
企業那邊還會提供一筆經費,據稱更多。
這個項目的背景很清楚了,國家牽頭,產學研合作,沈奇作為首席科學家,全麵負責faster項目的推進。
有錢,有國家支持,沈首席缺的是人,是得力幹將。
這麽大個項目,和產業掛鉤,光憑楊定天一杆槍遠遠不夠。
沈奇來到燕大物院院長辦公室,非常誠懇的對寧院長說:“想必寧院長也聽說了,我剛接手一個金屬塑料的研發項目,這個任務下的急,我缺人,短期內找不到合適的物理研究員,咱們物院不是有好幾個凝聚態物理團隊嗎,抽調一些人借我用一段時間吧,感謝。”
沈奇雙手合十,先行禮。
寧院長很痛快:“沒問題,要幾個人?”
沈奇豎起一巴掌,翻了翻:“十個足矣。”
寧院長一口老血差點吐出來:“十個?太多了吧!我以為你就要兩三個呢。”
“這個項目偏應用,需要大量研究員做實驗,如果隻要兩三個人,我用得著親自找您借人?”
“沈首席,這麽大個項目,需要大量研究員做實驗,你那中心的設備也不夠,所以還是得在物院做實驗吧?”寧院長顫顫巍巍的問到。
沈奇點點頭:“可不,咱大物院的設備全國最先進。”
寧院長說著說著笑了,笑著笑著又想哭:“我出人,我出場地,我出設備,我圖個啥啊!”
是啊,寧院長圖個啥,faster又不是物院的項目。
沈奇說到:“寧院長,咱們換個思路,我這個首席科學家其實就是項目經理,我拉項目,找經費,對項目進度負責。在faster這個國家重點項目中,沒有沈奇數理研究中心,也沒有燕大物院,我們都是燕大人,這是燕大的項目。”
“理兒是這麽個理兒,且容我消化消化,順順氣兒。”寧院長喝口菊花茶,調理一下內分泌。
順完氣兒,寧院長算是想明白了,沈首席憑借一個人一張嘴,空手套白狼。
空手套白狼得憑真本事,誰能拉到項目找到經費,誰有本事。
寧院長是老黨員,黨員當然要以國家利益為重,以燕大的集體名譽為重:“這樣,我在物院內部傳達消息,限定10個名額,誰想進你的faster項目組,我絕不阻攔,全憑物院同事的個人意願。沈首席,我醜話說在前麵,如果沒有一個人願意進你的項目組,你可別怨我,我們做科研的人講究民主,一切以民意為先。”
“可以的,謝謝寧院長的理解與支持。”沈奇拱手告辭,走了。
過了幾天,沈奇上班時偶遇寧院長。
寧院長見到沈奇轉身就跑。
“嘿,寧院長,您別跑呀!”沈奇幾個跨步追上快60歲的寧院長,問到:“我是妖還是魔,您見到我跑什麽跑啊?”
“你呀,是大爺!”寧院長哭笑不得,說到:“你不是要找我借10個人做faster項目嗎,人我已經幫你搞定了,他們今天之內找你報到,等會兒我給你一份名單,就這樣,我開會去了,忙。”
完事沈奇一打聽,他負責的faster項目缺人的消息在物院內部擴散後,報名者積極踴躍,10個名額很快告罄,物院助理研究員以上的一線科研工作者,幾乎全報名了,想進沈奇的項目組。
沈奇拿到誌願者名單後,找了個研究員了解情況:“兄弟,你為什麽想進我的項目組?不要跟我扯一些假大空的套話,我想聽的是真心話。”
研究員:“你對下屬好,你團隊的自由度高,氣氛融洽。”
沈奇:“還有呢?”
研究員:“你的名頭大,行業內的排名高,據說掛你的名字投期刊,人家版麵費都不收。”
沈奇:“請繼續。”
研究員:“你在上麵有關係,背景深厚,獲批的經費多,跟著你有前途,我們可以大展拳腳,沒人願意跟著一位慫貨帶頭人做項目。”
沈奇:“兄弟你很直男,還有嗎?”
研究員:“你們中心美女多,有利於身心健康及團隊和諧。”
沈奇樂了:“兄弟,你很有前途,湯元是吧,就你了,我的項目組歡迎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