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沒幾天就是正月,正月是春迴之始,可即將到來的這個春天卻不能給身處陳郡的陳勝王帶來什麽新希望。即將到來的、萬物複蘇的春天,所帶來的是絕望:十萬秦銳軍已經從西、南、北三麵靠近了陳郡,隻留下東麵沒有秦人的蹤影。陳郡內張楚王朝的大臣們和張楚軍的官兵,都在用緊張備戰的忙忙碌碌來壓抑心中極度的恐懼。
距離正月初一還有兩天的這個清晨,成為了陳郡張楚軍和張楚王陳勝噩夢開始的時候。在晨曦中,一隊隊秦銳軍擺開陣勢大水漫地一般的從遠處席卷而來,從西、北、南三麵發動了對陳縣外圍寨堡的進攻。
陳縣外各方向構築的連環寨堡根本就沒有真正建成,一共也隻建了十幾日的時間,堡寨的土牆都不完整,高度也不足一丈,結果就是西、北兩麵的連環寨堡被秦銳隻一擊就土崩瓦解,陳勝的寨堡成了秦銳的兵營。
西麵、北麵和東麵是陳勝預計秦軍前來的主要方向,所以寨堡建設的效率還高些呢,至於南麵不是張楚軍認為的主攻方向,張楚軍卒配備數量少得多,寨堡建設懈怠,以至連半人高的土牆都沒築成。
從南麵進攻的秦軍全是馬軍,上萬的戰馬拉出層層疊疊的黑線向寨堡衝過來,構築和防守寨堡的軍卒一見就魂飛魄散,不等戰馬跳進矮牆就已經隻恨爺娘少生了幾隻腳,沒命的向身後陳縣逃去。而陳縣城頭上看到這一麵是騎軍,哪兒敢開城放入逃卒?再把秦騎放進來直接就徹底了。
於是,南麵寨堡與陳縣城牆之間的三裏空場就變成了修羅場,數千張楚逃卒沒頭蒼蠅一般的亂撞著,秦騎則在其間縱橫,閃亮的矛戟和刀劍拖起一團團的紅色慘霧,片刻間屍橫遍野。隻有少量軍卒逃到了城西和城東,被城上放下的大籮筐吊了上去。
南麵的秦騎收割了一陣也退迴半截子寨堡內,三麵秦軍都借助寨堡安營紮寨,虎視眈眈的圍著陳縣。北麵大營中豎起帥纛,上麵鬥大的一個“章”字篆書迎風飄蕩。
在最初的慌亂之後,陳郡內的情緒漸漸穩定了下來。陳勝、蔡賜、張賀圍著四城轉了一圈,從豎起的營帳數量粗略估計著秦軍的規模。
北麵顯然是秦軍的主力,約有五萬人左右,西麵則大約三萬人,這兩麵基本都是步卒,南麵的騎軍大約兩萬。
“王上,”蔡賜擰著眉頭想了一陣,“十萬秦軍圍城,采用圍三闕一的方式,留出了東麵不攻,東麵的寨堡也還在我等手中。如果大王決意堅守城池,城內現有八萬多軍卒麵對十萬攻城者,是完全能夠守住的。隻是現在在王都的外圍隻有東麵的將軍(呂)臣是一支援軍,其他方向上,大將軍(項)梁距離王都千裏之遙,南陽將軍(宋)留也相距超過六百裏。將軍臣在城父是為大王向東而保留的軍力,如果用其迴援王都,則一旦秦軍增加兵力四麵圍城,這支援軍的作用就完全沒有了。因此現在可以說,王都幾乎是完全孤立無援的。”
“上柱國的意思是?”陳勝被蔡賜所描繪的“美好”前景嚇住了,如果四麵秦軍合圍,就算陳縣有足夠的兵力和足夠的糧秣輜重,但孤立無援的滋味可不好受,完全看不到未來。眼下秦軍隻有十萬,可他清楚整個秦銳有二十多萬,如果秦人攻城不下,肯定會不斷增兵。
“與秦決戰!”蔡賜一咬牙,“與其困守孤城等死,不如趁秦軍現在兵力尚不多,和其傾力一戰。如果戰勝自不必說,如果無法戰勝,大王也可暫且放棄王都,直接往東向大將軍梁靠攏,確保大王安全。”
“上柱國,如果與秦人決戰,采用何種方略?”
“現在王都三麵受敵,西北兩麵秦人皆為步卒,如果大王向東突圍,步卒難於追趕。然而南麵秦軍為馬軍,一旦大王東進,馬軍既可以沿路騷擾阻滯王師,也可快速行至王師之前列陣相阻。臣的方略是,王都內留三萬卒,其中兩萬布於西北兩側城上守禦,抵抗秦人攻城,一萬卒與大王列於城東門內,大王可詔令將軍臣即刻引軍向西,在王都東側二到三舍(六十到九十秦裏)處接應大王。”
蔡賜看了看陳勝,發現他很專注的正在等著自己的後文,於是繼續說:“臣與將軍賀,引軍五萬城南列陣向秦人馬軍進攻。馬軍在戰陣前並無優勢,秦人也隻能下馬列陣對抗,以五萬對兩萬,馬軍手中無床弩等重兵器,所以最具將其擊潰的可能。若勝,必極大提升士氣,乘勝即可再向西麵秦軍進攻。若能擊潰西南兩側秦軍,單憑北麵五萬秦軍已經無法攻城,隻能等待增兵。這時再急傳大王詔令,讓南陽將軍留和會稽大將軍梁增援王都,王都可安。”
蔡賜再次停下來看了看陳勝的臉色,發現一抹紅暈正在爬上大王的麵頰,顯然這個前景還是比較美妙的。不過陳勝也不是傻瓜:“如若不能勝,寡人又當如何?”
“萬一不勝,”蔡賜為了安撫陳勝故意撇撇嘴,表明這種情況肯定不會出現:“臣與將軍賀則盡力拖住南麵秦軍,使其不能跨馬尾追大王。此時大王立即率東門內萬卒東去,同時,守城的西北兩萬卒開城向北攻擊秦軍,拖住他們無法跟進追擊。大王詔令將軍臣西進時讓其攜帶部分糧秣輜重,待與王師會合時供王師之用,這樣大王所率王師能夠輕裝前行,隻需一日就能與將軍臣會合。”
陳勝讚歎:“上柱國思慮周全,真寡人股肱。寡人立即向呂臣發出詔令讓其盡速向王都靠隴,城內軍兵調動,全委上柱國了。”
“臣敢不為大王效死?”蔡賜立即向陳勝行禮,張賀在一邊也哢的行了個軍禮。
蔡賜與張賀立即開始組織城內各營士卒調動,準備各種戰陣對決兵械,挑選圍護陳勝的“王師”。
聽蔡賜一席話後感到鼓舞不僅是陳勝,張賀的信心也更加強大起來,恨不能立即就出城與南麵秦軍一戰,一鼓破敵。
蔡賜對騎兵的分析是基於那時代沒有高鞍馬鐙的現狀而做,本是不錯的。由於沒有高鞍馬鐙,當時的騎兵主要用於偵察、騷擾以及快速阻截,真正對抗作戰還需要下馬列陣作為步兵使用。馬上的彎弓射箭隻有匈奴、月氏等西北胡人可以做到,把從軍農夫訓練到那種程度需要的時間可就長了,基本也不會按那種方式長期訓練。
可是,現在的秦銳騎軍不但有高橋馬鞍和馬鐙,還有圓盾和雙騎弩加四短矛,再加上“胡亥指導”的鑿穿戰術,蔡賜與張賀與秦對戰的結局,已經基本沒什麽懸念。
科技就是戰鬥力。
_
鹹陽宮。
胡亥晃晃悠悠的在宮內殿外踱著步子,身後是襄姬的宮院,他剛剛從那裏出來,晃晃悠悠的正準備迴正殿,當然還有一些內侍和甲衛跟著。
明日就是春迴之初的正月初一了,胡亥自然又安排了一場皇宮內的“與民同樂”,當然是與臣同樂,“民”們也進不了宮。除了醇酒,還有這些日子不斷按記憶迴想“開發”出的新菜肴,當然以襄姬為領舞的拉丁風舞蹈也是必不可少的。
剛剛去“驗收”了一下襄姬最終確定的舞蹈,感覺很滿意,估計又能像上次在眾臣麵前的肚皮舞一樣讓他們神魂顛倒。高興之餘抱著襄姬一番上下其手,本想直接就地正法,卻有寺人來報說上卿候駕,想想青天白日的總會有些政務之類的事情,就和襄姬約定月升時分。
雖然咱們這位胡亥擁有鹹陽的大批宮室,可一方麵他為示簡樸將大多宮室或封存或交給軍政當了辦公室,另一方麵秦人所建宮殿具有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大”,然而相對於楚國那樣南方的國度所具備的精細與華貴,秦宮是完全比不上的。
大,開闊,古拙,是大秦皇宮的主基調,就連金色都用得不多,基本色調以黑白為主,包括宮中宮人、宮妃的服飾,也未有很鮮明的色彩,當然這也是受限於那個時代的技術水平所致。所以單從審美角度說,胡亥每天麵對的景色實在是單調。
出宮微服私遊不能次數太多,因為搞一次的動靜太大,甲衛要貼身帶著十幾二十個,其他剩餘甲衛和部分盾衛要扮做路人散布周邊,銳衛和郎中騎郎五、六百人則跨馬在數百步外駐紮,隨時可快速支援護駕……胡亥想想都累。過去看史書說,皇帝蹲的是金色牢籠,現在切身感受。
晃晃悠悠的胡亥,帶著不爽的心態,晃悠進了大殿。
“陛下,大將軍邯奏報,其領秦銳已經圍困陳縣。”陳平目光隨著向丹陛上走著的皇帝,上奏道。
“哦?”胡亥走到禦案後,一邊坐下一邊用眼掃了一下平攤開的奏簡,“兵力對比如何?”
“大將軍邯親率步卒八萬和騎卒二萬,共十萬。”陳平見皇帝坐下拿起奏簡開看,自己也坐了下來。“根據聽風閣細作所報,陳縣內有張楚軍卒不足九萬,東麵城父有呂臣所率張楚軍三萬。”
胡亥大致把章邯通過快傳遞來的奏簡看了一遍:“我記得孫子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章邯隻帶十萬卒,就要攻擊陳縣內的九萬卒,這個攻城的難度不小啊。而且城父還有三萬卒,在章邯攻城的時候突然從背後殺出,也是個不小的威脅。”
陳平笑了:“陛下應該記得,大將軍邯帶著六萬卒,就把魏齊聯軍十三萬擊潰。現在以十萬對九萬,已經是高看張楚軍了。陳勝如果出城列陣對戰,恐怕會比周市和田儋敗得更慘。不出城而固守城池,他除了城父的呂臣外,基本是孤立無援的。呂臣還要為他保持向東逃逸的通路,所以不太會從秦銳後方夾擊。即使會,想大將軍邯也必有對策。”
胡亥點點頭:“戰場是由將軍們去把握的,我想的就是把陳勝趕向東,讓他和項梁去內訌,隻要章邯能做到這個就行。”
“臣判斷,如果城父呂臣開始向陳縣靠攏,那麽陳勝就極有可能想要東逃。”陳平說,“大將軍奏表中提到準備用五日組裝攻城的床弩和投石機,並且帶有大量輕油。用火攻配合踏橛箭和雲梯,相信陳勝堅持不了多久。現已近初冬,再晚一些向東逃亡時就會很寒冷,道路也不易行,所以臣認為在一個月內就能看到結果。”
“如果陳勝堅持守城呢?你們對我的火攻之法就這麽有信心?”
陳平微笑著一拱手:“陛下讓匠師台所製投石機可在守城軍箭程之外操作,這樣攻城能夠減少大量的士卒傷亡。雖然單以守城論,無需精兵,不畏死即可,可整天被陛下的投石機和床弩轟擊,煙熏火燎的,心裏的恐懼感最終會徹底拖垮士氣。圍三闕一,即使陳勝堅持不逃,他手下的將軍們不逃,也難以約束那些千將、卒長或者兩司馬不逃。在陳縣彈丸之地堅持著,己方沒有援軍而秦銳還有半數未至,根本看不到希望。這種情形,臣認為他們會逃的。”
“好吧,那我們就隻管等待結果。”
兩人正說著,內侍報張蒼候駕。
“陛下,臣隻有一事奏稟,”張蒼進來後沒有坐下,直接站著施禮後說:“千裏鏡又造出了十三具,現有的水晶已經用盡。”
“勘察水晶礦藏的事情如何?”胡亥問。
“還沒找到品質純淨到能做千裏鏡的礦洞。”
“那就暫停製作,一麵繼續尋找礦藏,一麵也看看西域胡商能不能有所售。已製成的,為武關道兩個關隘各賜一具,潼關和函穀關各賜一具,霍邑賜一具,秦銳賜發幾具給楊熊、趙賁、公叔起等將軍,剩下的先留在宮中。對了,”胡亥突然想起了什麽,“去跟姚賈說,給代國暗送兩具去,他們若要防範北胡,還是用得上的,不過隻能在北邊用。還有,明日的大宴準備的如何了?”
二世二年正月初一。
鹹陽宮陳花結彩(大白天的就不張燈了),雖然冬末春初,天氣仍然寒涼,但鹹陽宮內依舊如八月秋日一般,在主殿前的廣場上搭起大棚,隻是將所覆織物由白色絲帛改成了黑色細麻,多吸收點兒熱量。內外三層席案依舊二百席,設舞蹈木台,絲弦聲中,樂女於台上作越舞,長袖飄飄。
皇帝攜後妃而坐,群臣落座後,席案上一道道新奇菜肴如流水席一樣不斷奉上。
大臣們雖然最近數月於章台街上的食肆、女閭中已經吃到了很多從未嚐過的美食,但今天宴席所上的又是以往沒有見過的。過去吃個飯要動刀切肉大啖,現在這些菜品完全不像以前那麽粗豪,精致、好看,色香味俱佳,完全用箸食用,使粗獷風氣的秦宮內顯現出比楚國還要細膩的飲食格調。
除了美食樂舞,從鹹陽宮門一直到宴席棚廣場間一個一個的大甕中的花花草草,和一路的綢緞彩架,與垂吊在棚邊的黑麻形成對照,不但不突兀,反而由於黑色的反襯,讓外麵的花草和彩帛顯得更為豔麗,絲毫沒有春色未至前的蕭條感覺。
美食、美景,雖然八月大宴時的鹹陽宮廣場也是這般裝扮,但那是葉仍綠花還紅的秋日,而現在冬末葉落花謝時依舊如此,尤其大甕裏都是鮮花鮮草,就顯出二世皇帝的奢靡了。
始皇帝每年也會有數次大宴群臣,卻無鮮花彩綢和如此各色多變的菜肴,樂女之舞也都是楚風趙尚,秦始皇的王者霸氣也會讓諸臣惕懼不敢放懷。
二世皇帝則不同,閑散安逸,開宴前即命宮侍宣布,允準群臣可自由離席相互敬酒,把一個大宴弄成了像西方的雞尾酒會一般。八月宴會時皇帝就允許這種方式了,當時大臣們還不適應,隻有少數人離席敬酒,看皇帝的意思還有點無奈。此番為第二次,都已經能放得開了。除了皇帝主席麵向舞台的通道無人敢停留遮擋皇帝觀舞視線外,三側席案後麵都有一叢叢的人站著在一起閑談。
當然還有部分很古板嚴謹的大臣對此依舊皺著眉頭,麵露不悅之意,覺得這是君前無禮,膽大的甚至腹誹皇帝,墮了大秦的威嚴。隻是,也就是腹誹吧,一直傳言那支攻打函穀關的周文叛軍都給坑殺了十多萬,坑俘這種事情沒有皇帝的首肯是不可能做的,所以別看小皇帝現在懶懶散散不講君前禮儀,這要殺起人來依舊是贏姓風格。
_
在章邯的眼中,沒有鮮花美酒佳肴彩綢,隻有遍地枯黃的草葉草梗和數裏外陳縣土色的城牆。
他站在張楚軍所構築的半截子寨堡牆邊,用望遠鏡觀察著陳縣城頭情況。身後的五萬士卒中,在麵向陳縣方向布置了兩萬人防禦,一萬人休整,兩萬人去周邊伐木或者拆房子的大梁,用來製作投石機、床弩和雲梯。西邊三萬秦銳由桓範統領,其中也有一萬卒在協助製作攻城器具。南麵是趙賁率領的兩萬騎軍,沒有進行攻城部署,隻需要他們堵住陳勝南逃,並在陳勝東逃時跟上,沿途騷擾驚嚇,讓陳勝跑得再快些。
公叔起從後營的遠處騎馬而至,距章邯十步下馬。章邯聽到動靜放下望遠鏡迴身:“將軍起,製作攻城器械有什麽問題嗎?”
公叔起行了一個軍禮:“屬將已經布置下去了,確實存在一些麻煩,這邊的林木被張楚軍砍伐過,用於投石機的大木不太易尋。屬將擔心大將軍所令五日製備器械會做不完。”
“不著急,”章邯咧嘴現出一個略帶譏諷的笑容,“五日不夠,就用十日,現在難受的不是我等。陛下詔令隻是要將其趕出陳郡,並未給出日期限製,本將軍也很想看看張楚王的耐心如何。五日後,就算隻製出了一架投石機,也可以推到城下先讓張楚軍領略領略。”
公叔起也笑了,隨即想到一個問題:“大將軍,此番至此,所攜的輕油隻夠攻擊十日,如果張楚軍固守不潰不逃……”
“無妨,”章邯說道:“張楚軍不逃,我等就堅持攻城,雖氣候寒涼,攻城不易,然守城更不易。必要時對現有軍卒進行輪換休整,保持士氣。至於輕油等輜重糧秣,三川郡已有囤積,可由滎陽經鴻溝補給,在投石機準備妥當開始使用時就傳訊啟運,保持供給不斷。”
章邯看著公叔起又說道:“照著長期圍困和攻城來打算,同樣也照著減少軍卒傷亡來打算,讓張楚大王的絕望不斷加深,直到崩潰出逃。”
公叔起會心一笑:“謹遵大將軍之令。”
兩人一起笑了起來。
“報大將軍。”一個傳令親衛打斷了兩人,“城南將軍賁傳訊,陳郡開南門,有軍卒不斷出城並組陣,有與城南騎軍對戰之意。”
古時說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並不是一群軍卒手拉手真的把城圍上一圈圍上多半圈什麽的,水都流不過去。
實際上是,無論在城的哪一側圍城,一般是通過紮起連營構成阻擋,一旦有城內的敵人突圍或者城外敵人向城內增援,都隻能闖營而過。兵營因為有木柵、土壘等,一旦被攻自會組織軍卒防守,並在營內留有後備機動軍,隨時增援吃緊的地方,所以敵人很難通過。
另外也有在一側圍城軍紮下數個營盤的方式,兩營之間留出相距一箭之地或半箭之地的通道。敵人想要衝過去先要受到兩側營中箭矢的火力打擊封鎖,然後兩營中還會組織士卒出營列陣阻截。
章邯在陳縣三麵由於直接利用張楚軍的半截子寨堡當兵營,所以就依著寨堡的形製,采用的多為連營模式,但在北與西、西與南的營盤之間還是有很大空當的。
距離正月初一還有兩天的這個清晨,成為了陳郡張楚軍和張楚王陳勝噩夢開始的時候。在晨曦中,一隊隊秦銳軍擺開陣勢大水漫地一般的從遠處席卷而來,從西、北、南三麵發動了對陳縣外圍寨堡的進攻。
陳縣外各方向構築的連環寨堡根本就沒有真正建成,一共也隻建了十幾日的時間,堡寨的土牆都不完整,高度也不足一丈,結果就是西、北兩麵的連環寨堡被秦銳隻一擊就土崩瓦解,陳勝的寨堡成了秦銳的兵營。
西麵、北麵和東麵是陳勝預計秦軍前來的主要方向,所以寨堡建設的效率還高些呢,至於南麵不是張楚軍認為的主攻方向,張楚軍卒配備數量少得多,寨堡建設懈怠,以至連半人高的土牆都沒築成。
從南麵進攻的秦軍全是馬軍,上萬的戰馬拉出層層疊疊的黑線向寨堡衝過來,構築和防守寨堡的軍卒一見就魂飛魄散,不等戰馬跳進矮牆就已經隻恨爺娘少生了幾隻腳,沒命的向身後陳縣逃去。而陳縣城頭上看到這一麵是騎軍,哪兒敢開城放入逃卒?再把秦騎放進來直接就徹底了。
於是,南麵寨堡與陳縣城牆之間的三裏空場就變成了修羅場,數千張楚逃卒沒頭蒼蠅一般的亂撞著,秦騎則在其間縱橫,閃亮的矛戟和刀劍拖起一團團的紅色慘霧,片刻間屍橫遍野。隻有少量軍卒逃到了城西和城東,被城上放下的大籮筐吊了上去。
南麵的秦騎收割了一陣也退迴半截子寨堡內,三麵秦軍都借助寨堡安營紮寨,虎視眈眈的圍著陳縣。北麵大營中豎起帥纛,上麵鬥大的一個“章”字篆書迎風飄蕩。
在最初的慌亂之後,陳郡內的情緒漸漸穩定了下來。陳勝、蔡賜、張賀圍著四城轉了一圈,從豎起的營帳數量粗略估計著秦軍的規模。
北麵顯然是秦軍的主力,約有五萬人左右,西麵則大約三萬人,這兩麵基本都是步卒,南麵的騎軍大約兩萬。
“王上,”蔡賜擰著眉頭想了一陣,“十萬秦軍圍城,采用圍三闕一的方式,留出了東麵不攻,東麵的寨堡也還在我等手中。如果大王決意堅守城池,城內現有八萬多軍卒麵對十萬攻城者,是完全能夠守住的。隻是現在在王都的外圍隻有東麵的將軍(呂)臣是一支援軍,其他方向上,大將軍(項)梁距離王都千裏之遙,南陽將軍(宋)留也相距超過六百裏。將軍臣在城父是為大王向東而保留的軍力,如果用其迴援王都,則一旦秦軍增加兵力四麵圍城,這支援軍的作用就完全沒有了。因此現在可以說,王都幾乎是完全孤立無援的。”
“上柱國的意思是?”陳勝被蔡賜所描繪的“美好”前景嚇住了,如果四麵秦軍合圍,就算陳縣有足夠的兵力和足夠的糧秣輜重,但孤立無援的滋味可不好受,完全看不到未來。眼下秦軍隻有十萬,可他清楚整個秦銳有二十多萬,如果秦人攻城不下,肯定會不斷增兵。
“與秦決戰!”蔡賜一咬牙,“與其困守孤城等死,不如趁秦軍現在兵力尚不多,和其傾力一戰。如果戰勝自不必說,如果無法戰勝,大王也可暫且放棄王都,直接往東向大將軍梁靠攏,確保大王安全。”
“上柱國,如果與秦人決戰,采用何種方略?”
“現在王都三麵受敵,西北兩麵秦人皆為步卒,如果大王向東突圍,步卒難於追趕。然而南麵秦軍為馬軍,一旦大王東進,馬軍既可以沿路騷擾阻滯王師,也可快速行至王師之前列陣相阻。臣的方略是,王都內留三萬卒,其中兩萬布於西北兩側城上守禦,抵抗秦人攻城,一萬卒與大王列於城東門內,大王可詔令將軍臣即刻引軍向西,在王都東側二到三舍(六十到九十秦裏)處接應大王。”
蔡賜看了看陳勝,發現他很專注的正在等著自己的後文,於是繼續說:“臣與將軍賀,引軍五萬城南列陣向秦人馬軍進攻。馬軍在戰陣前並無優勢,秦人也隻能下馬列陣對抗,以五萬對兩萬,馬軍手中無床弩等重兵器,所以最具將其擊潰的可能。若勝,必極大提升士氣,乘勝即可再向西麵秦軍進攻。若能擊潰西南兩側秦軍,單憑北麵五萬秦軍已經無法攻城,隻能等待增兵。這時再急傳大王詔令,讓南陽將軍留和會稽大將軍梁增援王都,王都可安。”
蔡賜再次停下來看了看陳勝的臉色,發現一抹紅暈正在爬上大王的麵頰,顯然這個前景還是比較美妙的。不過陳勝也不是傻瓜:“如若不能勝,寡人又當如何?”
“萬一不勝,”蔡賜為了安撫陳勝故意撇撇嘴,表明這種情況肯定不會出現:“臣與將軍賀則盡力拖住南麵秦軍,使其不能跨馬尾追大王。此時大王立即率東門內萬卒東去,同時,守城的西北兩萬卒開城向北攻擊秦軍,拖住他們無法跟進追擊。大王詔令將軍臣西進時讓其攜帶部分糧秣輜重,待與王師會合時供王師之用,這樣大王所率王師能夠輕裝前行,隻需一日就能與將軍臣會合。”
陳勝讚歎:“上柱國思慮周全,真寡人股肱。寡人立即向呂臣發出詔令讓其盡速向王都靠隴,城內軍兵調動,全委上柱國了。”
“臣敢不為大王效死?”蔡賜立即向陳勝行禮,張賀在一邊也哢的行了個軍禮。
蔡賜與張賀立即開始組織城內各營士卒調動,準備各種戰陣對決兵械,挑選圍護陳勝的“王師”。
聽蔡賜一席話後感到鼓舞不僅是陳勝,張賀的信心也更加強大起來,恨不能立即就出城與南麵秦軍一戰,一鼓破敵。
蔡賜對騎兵的分析是基於那時代沒有高鞍馬鐙的現狀而做,本是不錯的。由於沒有高鞍馬鐙,當時的騎兵主要用於偵察、騷擾以及快速阻截,真正對抗作戰還需要下馬列陣作為步兵使用。馬上的彎弓射箭隻有匈奴、月氏等西北胡人可以做到,把從軍農夫訓練到那種程度需要的時間可就長了,基本也不會按那種方式長期訓練。
可是,現在的秦銳騎軍不但有高橋馬鞍和馬鐙,還有圓盾和雙騎弩加四短矛,再加上“胡亥指導”的鑿穿戰術,蔡賜與張賀與秦對戰的結局,已經基本沒什麽懸念。
科技就是戰鬥力。
_
鹹陽宮。
胡亥晃晃悠悠的在宮內殿外踱著步子,身後是襄姬的宮院,他剛剛從那裏出來,晃晃悠悠的正準備迴正殿,當然還有一些內侍和甲衛跟著。
明日就是春迴之初的正月初一了,胡亥自然又安排了一場皇宮內的“與民同樂”,當然是與臣同樂,“民”們也進不了宮。除了醇酒,還有這些日子不斷按記憶迴想“開發”出的新菜肴,當然以襄姬為領舞的拉丁風舞蹈也是必不可少的。
剛剛去“驗收”了一下襄姬最終確定的舞蹈,感覺很滿意,估計又能像上次在眾臣麵前的肚皮舞一樣讓他們神魂顛倒。高興之餘抱著襄姬一番上下其手,本想直接就地正法,卻有寺人來報說上卿候駕,想想青天白日的總會有些政務之類的事情,就和襄姬約定月升時分。
雖然咱們這位胡亥擁有鹹陽的大批宮室,可一方麵他為示簡樸將大多宮室或封存或交給軍政當了辦公室,另一方麵秦人所建宮殿具有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大”,然而相對於楚國那樣南方的國度所具備的精細與華貴,秦宮是完全比不上的。
大,開闊,古拙,是大秦皇宮的主基調,就連金色都用得不多,基本色調以黑白為主,包括宮中宮人、宮妃的服飾,也未有很鮮明的色彩,當然這也是受限於那個時代的技術水平所致。所以單從審美角度說,胡亥每天麵對的景色實在是單調。
出宮微服私遊不能次數太多,因為搞一次的動靜太大,甲衛要貼身帶著十幾二十個,其他剩餘甲衛和部分盾衛要扮做路人散布周邊,銳衛和郎中騎郎五、六百人則跨馬在數百步外駐紮,隨時可快速支援護駕……胡亥想想都累。過去看史書說,皇帝蹲的是金色牢籠,現在切身感受。
晃晃悠悠的胡亥,帶著不爽的心態,晃悠進了大殿。
“陛下,大將軍邯奏報,其領秦銳已經圍困陳縣。”陳平目光隨著向丹陛上走著的皇帝,上奏道。
“哦?”胡亥走到禦案後,一邊坐下一邊用眼掃了一下平攤開的奏簡,“兵力對比如何?”
“大將軍邯親率步卒八萬和騎卒二萬,共十萬。”陳平見皇帝坐下拿起奏簡開看,自己也坐了下來。“根據聽風閣細作所報,陳縣內有張楚軍卒不足九萬,東麵城父有呂臣所率張楚軍三萬。”
胡亥大致把章邯通過快傳遞來的奏簡看了一遍:“我記得孫子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章邯隻帶十萬卒,就要攻擊陳縣內的九萬卒,這個攻城的難度不小啊。而且城父還有三萬卒,在章邯攻城的時候突然從背後殺出,也是個不小的威脅。”
陳平笑了:“陛下應該記得,大將軍邯帶著六萬卒,就把魏齊聯軍十三萬擊潰。現在以十萬對九萬,已經是高看張楚軍了。陳勝如果出城列陣對戰,恐怕會比周市和田儋敗得更慘。不出城而固守城池,他除了城父的呂臣外,基本是孤立無援的。呂臣還要為他保持向東逃逸的通路,所以不太會從秦銳後方夾擊。即使會,想大將軍邯也必有對策。”
胡亥點點頭:“戰場是由將軍們去把握的,我想的就是把陳勝趕向東,讓他和項梁去內訌,隻要章邯能做到這個就行。”
“臣判斷,如果城父呂臣開始向陳縣靠攏,那麽陳勝就極有可能想要東逃。”陳平說,“大將軍奏表中提到準備用五日組裝攻城的床弩和投石機,並且帶有大量輕油。用火攻配合踏橛箭和雲梯,相信陳勝堅持不了多久。現已近初冬,再晚一些向東逃亡時就會很寒冷,道路也不易行,所以臣認為在一個月內就能看到結果。”
“如果陳勝堅持守城呢?你們對我的火攻之法就這麽有信心?”
陳平微笑著一拱手:“陛下讓匠師台所製投石機可在守城軍箭程之外操作,這樣攻城能夠減少大量的士卒傷亡。雖然單以守城論,無需精兵,不畏死即可,可整天被陛下的投石機和床弩轟擊,煙熏火燎的,心裏的恐懼感最終會徹底拖垮士氣。圍三闕一,即使陳勝堅持不逃,他手下的將軍們不逃,也難以約束那些千將、卒長或者兩司馬不逃。在陳縣彈丸之地堅持著,己方沒有援軍而秦銳還有半數未至,根本看不到希望。這種情形,臣認為他們會逃的。”
“好吧,那我們就隻管等待結果。”
兩人正說著,內侍報張蒼候駕。
“陛下,臣隻有一事奏稟,”張蒼進來後沒有坐下,直接站著施禮後說:“千裏鏡又造出了十三具,現有的水晶已經用盡。”
“勘察水晶礦藏的事情如何?”胡亥問。
“還沒找到品質純淨到能做千裏鏡的礦洞。”
“那就暫停製作,一麵繼續尋找礦藏,一麵也看看西域胡商能不能有所售。已製成的,為武關道兩個關隘各賜一具,潼關和函穀關各賜一具,霍邑賜一具,秦銳賜發幾具給楊熊、趙賁、公叔起等將軍,剩下的先留在宮中。對了,”胡亥突然想起了什麽,“去跟姚賈說,給代國暗送兩具去,他們若要防範北胡,還是用得上的,不過隻能在北邊用。還有,明日的大宴準備的如何了?”
二世二年正月初一。
鹹陽宮陳花結彩(大白天的就不張燈了),雖然冬末春初,天氣仍然寒涼,但鹹陽宮內依舊如八月秋日一般,在主殿前的廣場上搭起大棚,隻是將所覆織物由白色絲帛改成了黑色細麻,多吸收點兒熱量。內外三層席案依舊二百席,設舞蹈木台,絲弦聲中,樂女於台上作越舞,長袖飄飄。
皇帝攜後妃而坐,群臣落座後,席案上一道道新奇菜肴如流水席一樣不斷奉上。
大臣們雖然最近數月於章台街上的食肆、女閭中已經吃到了很多從未嚐過的美食,但今天宴席所上的又是以往沒有見過的。過去吃個飯要動刀切肉大啖,現在這些菜品完全不像以前那麽粗豪,精致、好看,色香味俱佳,完全用箸食用,使粗獷風氣的秦宮內顯現出比楚國還要細膩的飲食格調。
除了美食樂舞,從鹹陽宮門一直到宴席棚廣場間一個一個的大甕中的花花草草,和一路的綢緞彩架,與垂吊在棚邊的黑麻形成對照,不但不突兀,反而由於黑色的反襯,讓外麵的花草和彩帛顯得更為豔麗,絲毫沒有春色未至前的蕭條感覺。
美食、美景,雖然八月大宴時的鹹陽宮廣場也是這般裝扮,但那是葉仍綠花還紅的秋日,而現在冬末葉落花謝時依舊如此,尤其大甕裏都是鮮花鮮草,就顯出二世皇帝的奢靡了。
始皇帝每年也會有數次大宴群臣,卻無鮮花彩綢和如此各色多變的菜肴,樂女之舞也都是楚風趙尚,秦始皇的王者霸氣也會讓諸臣惕懼不敢放懷。
二世皇帝則不同,閑散安逸,開宴前即命宮侍宣布,允準群臣可自由離席相互敬酒,把一個大宴弄成了像西方的雞尾酒會一般。八月宴會時皇帝就允許這種方式了,當時大臣們還不適應,隻有少數人離席敬酒,看皇帝的意思還有點無奈。此番為第二次,都已經能放得開了。除了皇帝主席麵向舞台的通道無人敢停留遮擋皇帝觀舞視線外,三側席案後麵都有一叢叢的人站著在一起閑談。
當然還有部分很古板嚴謹的大臣對此依舊皺著眉頭,麵露不悅之意,覺得這是君前無禮,膽大的甚至腹誹皇帝,墮了大秦的威嚴。隻是,也就是腹誹吧,一直傳言那支攻打函穀關的周文叛軍都給坑殺了十多萬,坑俘這種事情沒有皇帝的首肯是不可能做的,所以別看小皇帝現在懶懶散散不講君前禮儀,這要殺起人來依舊是贏姓風格。
_
在章邯的眼中,沒有鮮花美酒佳肴彩綢,隻有遍地枯黃的草葉草梗和數裏外陳縣土色的城牆。
他站在張楚軍所構築的半截子寨堡牆邊,用望遠鏡觀察著陳縣城頭情況。身後的五萬士卒中,在麵向陳縣方向布置了兩萬人防禦,一萬人休整,兩萬人去周邊伐木或者拆房子的大梁,用來製作投石機、床弩和雲梯。西邊三萬秦銳由桓範統領,其中也有一萬卒在協助製作攻城器具。南麵是趙賁率領的兩萬騎軍,沒有進行攻城部署,隻需要他們堵住陳勝南逃,並在陳勝東逃時跟上,沿途騷擾驚嚇,讓陳勝跑得再快些。
公叔起從後營的遠處騎馬而至,距章邯十步下馬。章邯聽到動靜放下望遠鏡迴身:“將軍起,製作攻城器械有什麽問題嗎?”
公叔起行了一個軍禮:“屬將已經布置下去了,確實存在一些麻煩,這邊的林木被張楚軍砍伐過,用於投石機的大木不太易尋。屬將擔心大將軍所令五日製備器械會做不完。”
“不著急,”章邯咧嘴現出一個略帶譏諷的笑容,“五日不夠,就用十日,現在難受的不是我等。陛下詔令隻是要將其趕出陳郡,並未給出日期限製,本將軍也很想看看張楚王的耐心如何。五日後,就算隻製出了一架投石機,也可以推到城下先讓張楚軍領略領略。”
公叔起也笑了,隨即想到一個問題:“大將軍,此番至此,所攜的輕油隻夠攻擊十日,如果張楚軍固守不潰不逃……”
“無妨,”章邯說道:“張楚軍不逃,我等就堅持攻城,雖氣候寒涼,攻城不易,然守城更不易。必要時對現有軍卒進行輪換休整,保持士氣。至於輕油等輜重糧秣,三川郡已有囤積,可由滎陽經鴻溝補給,在投石機準備妥當開始使用時就傳訊啟運,保持供給不斷。”
章邯看著公叔起又說道:“照著長期圍困和攻城來打算,同樣也照著減少軍卒傷亡來打算,讓張楚大王的絕望不斷加深,直到崩潰出逃。”
公叔起會心一笑:“謹遵大將軍之令。”
兩人一起笑了起來。
“報大將軍。”一個傳令親衛打斷了兩人,“城南將軍賁傳訊,陳郡開南門,有軍卒不斷出城並組陣,有與城南騎軍對戰之意。”
古時說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並不是一群軍卒手拉手真的把城圍上一圈圍上多半圈什麽的,水都流不過去。
實際上是,無論在城的哪一側圍城,一般是通過紮起連營構成阻擋,一旦有城內的敵人突圍或者城外敵人向城內增援,都隻能闖營而過。兵營因為有木柵、土壘等,一旦被攻自會組織軍卒防守,並在營內留有後備機動軍,隨時增援吃緊的地方,所以敵人很難通過。
另外也有在一側圍城軍紮下數個營盤的方式,兩營之間留出相距一箭之地或半箭之地的通道。敵人想要衝過去先要受到兩側營中箭矢的火力打擊封鎖,然後兩營中還會組織士卒出營列陣阻截。
章邯在陳縣三麵由於直接利用張楚軍的半截子寨堡當兵營,所以就依著寨堡的形製,采用的多為連營模式,但在北與西、西與南的營盤之間還是有很大空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