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士卒們在城內檢視,看看那些用過的箭矢是否還可再用,亡卒的兵刃是否修理一下就可使用。”周文對兵甲之事也有些無奈,“今日各軍都好好歇息,為前軍補充兵刃箭矢,繼續派出斥侯查探秦軍動向,看有沒有在半途設壘阻擊。明日先發五軍追擊,後兩日全軍都向西進發。”
_
胡亥背西麵東的站立在新關西城樓上,郎中軍三衛雁翅在身後向兩側排開,大秦的黑龍旗在頭頂上隨風獵獵作響,與四裏外東城樓上的黑色大纛遙遙相對。城內,秦銳軍的方陣,每兩曲一陣整齊的排布著,所有軍卒都手握矛戟向西而立。他們的身後則是幾十架巨大的投石機排列在東側城下和城頭,構成一道威武雄壯的背景。
胡亥的兩旁站著大將軍章邯、太尉馮劫和一眾隨駕而來的大臣,麵前擺放的則是縮小號的便攜型大喇叭。
胡亥邁步走到喇叭前,鼓足丹田之氣對著秦銳軍說:“大秦的銳士們。”
城下士卒嘩的一聲,集體半跪行軍禮,從最近的方陣開始,依次高喊:“陛下萬歲!”“陛下萬歲!”“陛下萬歲!”……城牆反射的迴聲效果就猶如聲震寰宇。
“免禮。”
“謝陛下。”又是一陣連綿的喊聲。
“秦銳們,山東百姓作反是朕的錯誤,朕的責任,朕也在力圖糾正。但是,大秦以法治天下,朕的過錯,不是違法亂天下的理由。現在,亂民已經打破了函穀關,這一新關就是關中的最後屏障。敵人當前,大秦的銳士們,你們當如何?”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
“好!朕也不再說更多的話了,八百裏秦川的安寧交與爾等,天下九州的重新平靖,同樣交與爾等了。”
“天下紛擾,靠我康寧!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天下紛擾,靠我康寧!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天下紛擾,靠我康寧!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
方陣中士卒邊喊邊高舉手中的矛戟或利劍,一個一個方陣此伏彼起。
“此關既跨潼水而立,就賜名為:潼關。願爾等秦之銳士,如潼水撞關山,衝衝激蕩。”
“不負所望!”
“不負所望!”
“不負所望!”
……
方陣士卒再次依序半跪行禮。
_
胡亥離開大喇叭口,迴身對章邯讚道:“大將軍練兵有方啊。”
章邯施禮遜謝:“陛下過譽,臣不敢當。”
“朕現在看很滿意,隻願戰起時,能讓朕更滿意。”
章邯一挺胸:“必不負陛下所望。”
“將閭昨日已經放棄了函穀關,最快三日,最慢四日,周文就將至潼關下。大將軍與函穀關外的董翳可有聯絡?”胡亥慢慢向城下走去,邊走邊問。
“陛下,周文軍雖卡在中間,卻也不是無法聯絡。臣已經派出兩曲騎軍去接應公子將閭,另外陛下要臣留於函穀關內的斥侯,會在不危及自身的情況下,盡量溝通函穀關內外的消息。”
“不危及自身?大善。”胡亥滿意了,“非在緊急軍情之時,士卒的安危要放在首位。不計傷亡是要在目的足夠值得的情況下,而這種情況現在不存在。”
他站住腳步,“就大將軍手中這十萬人足以把周文拒於關中之外並予以擊潰。到時候即使董翳未及配合堵截住,戰機還有的是。”
“體恤士卒也是陛下的詔令,隻能說是陛下仁心。”馮劫在旁不失時機的拍了胡亥一個小馬p。
“馮劫,你這太尉當的,快成了人精了。”胡亥刺了他一句,馮劫訕訕的笑了笑。
胡亥沒再理他,繼續問章邯:“此番築建,除此關城外爾還有何作為?”
此刻他們已經下了城頭進入了城內,章邯四望,然後指著城外山頭上說:“陛下請看,臣在從函穀關到新關,咳,潼關一百多裏之間,與山頭設立了十幾座墩台(烽火台),墩台上都按快傳的方式立起了信號木架,隻是距離稍遠,隻能在夜黑後以燈號傳訊。臣沒有那麽多書訊者,因而加緊訓練了一些操作者,以不加密的方式傳遞消息,相信周文軍中也無人知道所傳消息內容。現在周文軍的任何行動都能在當夜很快的傳遞過來。”
正說著,一個傳訊卒快速跑了過來,看到大將軍和皇帝一起,就半跪在路側:“陛下,大將軍,今晨的快傳消息。”
“說吧。”胡亥立住了腳。
“嗨。周文前軍已出函穀關,是最靠近的墩台斥侯遠遠看到的。另外函穀關守軍已經退兵四十裏,距此一百三十裏左右,我方接應的前軍已經前出六十裏,兩軍相距七十裏。”
章邯揮揮手讓傳訊卒離開:“陛下,周文如果快速行進,隻需三日半就會到此,公子將閭很可能會被追上,要不要與公子將閭合兵後阻擊一下?”
胡亥擺擺手:“要不要戰,如何戰,都是你和將閭的事情,你們自己商量。我就是來觀戰看熱鬧的,不參與這種戰法上的決策。”
他邊走邊說:“我覺得周文糧秣吃緊,應該會派出最有戰力的前鋒軍以最快的速度行進。將閭既然已被打得丟兵棄甲了,他沒什麽好擔心的。能讓周文有所擔心的還是糧秣,而他的心裏麵肯定是認為關中兵力空虛,隻有他用斥侯查探到的藍田大營三萬人和鹹陽的兩萬衛尉可前來阻止他。”
“函穀關被破的消息要傳到鹹陽我的耳朵裏,六百裏加急也需要一日的時間,再決策調動藍田大營和衛尉來迎頭阻截,至少也需四日時間,這就是五日。朕是昏君,所以動作或許沒這麽快,那就需要六日。”胡亥露出快成招牌的陰笑。
“而他拿下函穀關後,快速行軍到驪邑隻需七日,再加把勁兒六日就可到。所以他必定認為會到驪邑才能遭遇秦師。如果他能早到驪邑,就可奪取驪邑附近的糧秣,然後打垮藍田大營之軍突擊到灞上,就再無糧秣危機了,灞上糧倉眾多啊。算計是算計的不錯,他就是沒想到我在半路就設了一個雄關,這迴有他的驚詫可看了。”胡亥的陰笑變成了大笑。
王敖按品秩還在九卿之下,所以落於胡亥身後比較遠,但也能聽到胡亥的話,此時他緊走幾步趕到胡亥身邊:“陛下,昨夜所知的消息,不是說還有一名斥侯會迎頭遇到周文並告知其此處立關的情況麽?”
“嗯,就算他於明日得知了這一消息,他的二十萬人中絕大部分也已經離開了函穀關,沒有迴頭路可走了。”胡亥滿臉自得的神情,“而且,他迴頭又能如何?糧食,一直就是他脖頸上的絞索。”
他看著章邯:“如果董翳能夠無意外的按方略行事,今日就該到快到陝縣了。明日,最遲後日可奪迴陝縣,三日內重奪函穀關。周文要是明日得知潼關消息,他後軍也離開函穀關一日了。他的軍隊沒有經過足夠時間的整訓,後軍變前軍的過程就需要一日,後軍迴到函穀關最快也在三日後,那時函穀關已經易手。”
胡亥站定:“章邯,你與董翳和司馬欣的方略中有沒有預派小股精銳之士先偷過澠池和陝縣,把兩地向函穀關報信遭到攻擊的周文驛使剿滅的做法?如能如此堵住函穀關的耳朵,效果最好。”
“臣與兩位中郎將軍當初就是如此商定的,陛下寬心。”
_
周文軍的澠池守將臉都綠了。
昨日,他突然就被包圍了。澠池內隻有五千張楚軍,居民隻剩下了老弱婦孺,在張楚軍從雒陽向澠池而來時,城內凡是跑的動的人都四散奔逃躲了起來,想要征民夫協助守城都無人可用。
他飛速向陝縣方向派出驛使通報澠池被圍的消息,奇怪的是,圍城的秦軍看到驛卒在縫隙中衝出包圍時根本沒有放箭或者派人追捕。隻是不到半個時辰後,驛卒又迴來了,圍城軍還是沒有為難他們,直接放他們進城,也沒有在城門微開時趁機攻城。
一問才知道,就在澠池西邊十裏,秦軍設下了木壘,隻要看到驛卒衝來,幾百人矛戟弓弩齊上陣的瞄過來,這還咋過去?
包圍澠池的秦軍看上去大約有一萬數千人,這對隻有幾千人的澠池守軍已經很可怕了。可就從昨日午後開始,浩浩蕩蕩的秦軍絡繹不絕通過澠池城外向西而去,粗估之下有數萬人之多,騎軍、步軍、輜重……直視澠池張楚軍為無物。
哪兒來的這麽多秦軍?澠池向西隻有一條路,秦軍也不可能玩兒來迴調防的騙人把戲。現在,秦軍又是數萬人通過了澠池,昨日今日相加,怕不有十幾萬人。
圍城軍圍著不動,張楚軍守將也不敢動,就這麽僵持著。但守將心中的恐懼卻隨著時間而增長。他並不知道函穀關是否拿下,不過不管函穀關是否到周文手中,這十幾萬秦軍堵了上來,都是張楚軍的噩夢。因為無論怎麽看,這些秦軍的訓練程度和士氣都遠遠高過自己這些流民組成的士卒。
_
澠池守將所受到的驚嚇具有傳染性,傳播源就是秦軍。到了午後未時末,陝縣守將的臉色也開始變了,不過不是變綠而是發青。
剛剛斥侯來報,東麵(澠池方向)十裏外發現有大批秦軍的騎軍正在快速奔襲而來!
他還不太相信,讓斥侯“再探再報”。斥侯離開還沒一刻鍾,他的守城副手就火急火燎的衝進大堂:“將軍,秦騎到城下了。”
“慌什麽!”他強自鎮定的嗬斥副手,“騎軍在馬上又沒法攻城,且待我去觀瞧。”
到得城頭一看,騎軍確實沒有攻城,一陣風一樣的衝過了陝縣直奔函穀關而去。他問了一下守城士卒有多少秦騎過去,迴答說至少萬騎,他的臉色就不對了。
萬騎,這要跳下馬來就是萬卒。晨間得到消息說,將軍周文昨日已經從函穀關發兵向關中了,函穀關內留下的人也就是萬人。如果這萬名騎卒突然攻擊函穀關,那些疲憊懈怠的萬名流民卒是否抵擋的住就是個巨大的問號。而如果秦軍複奪函穀關堵住了張楚軍的退路,那會發生什麽?
陝縣守將不敢繼續想下去了。
鎮定了一下心神,他決定派出斥侯追蹤秦騎軍,如果得便,最好能衝過去向函穀關示警。隻是派出去的一隊五人的斥侯很快就剩下了兩個人迴來了,兩個人背後還都插著秦人的禮物,幾支利箭!一名斥侯剛進了城門就死了,剩下的一個沒有被射中要害倒是性命無妨。
據幸存的斥侯說,那些秦騎根本沒走多遠,就在西側十裏地的地方紮營了,他所在斥侯隊一露臉,就有一屯騎卒衝了過來,逃命中他們被射死了三人,隻剩他們兩人迴來。
陝縣守將明白了,這些秦騎的作用就是隔斷他和函穀關的聯係,讓他完全無法向周文示警說,您老人家的後路已經被堵住了。
他轉念再一想,臉色就由青轉綠:用萬騎隻為阻隔消息,那後麵……
就像要證實他的猜測一樣,再向東查探斥侯屁滾尿流的迴來了,東麵又出現大股的騎軍。
陝縣守將知道自己完了。
還有沒有步軍都無所謂了,就這東西兩支騎軍怕就不少於兩萬,下馬攻城,自己這一萬人扛不了多久,要是再來兩萬步軍……他腦中直接蹦出“投降”兩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_
恐懼還在繼續向西傳染,這迴是傳到了周文的頭上。當日酉時,從潼關附近逃迴的閃猴與周文的前軍相遇了。
聽到閃猴說,秦人在西向的當道上似乎在修一道關城,周文的臉白了。
好歹作為一個文雅之士,周文沒有跳下戰車一把揪住閃猴的脖領子聲嘶力竭的質問,不過他的神色也好不到哪兒去。
說好聽點兒吧,叫凝重。
“你可看清確實是城垣不是宮室?”
“大將軍,看不清。秦軍的巡卒在十裏外就布防巡視,我等能夠觀瞧的位置距其太遠了。黃伯為將軍大計,隻身冒死向前繼續探查,仆等了兩個時辰未見其歸,天色微明不敢再等,隨即就拚命越嶺來向將軍稟報了。”
閃猴話音中還帶著幾分喘息,“從現在能看到的輪廓上判斷,更類城池而不似宮室。”
“從你能看到的情況判斷,假若是城垣,已經築成了幾分?”周文心中還抱著一絲幻想,如果城池剛開始建,城頭不高的話,攻擊的難度會大減。
閃猴聽了周文這話開始使勁的想了起來,幾十息後,他才小心翼翼的迴答道:“大將軍,現在遠觀之下,無論是城垣還是宮室,感覺都不甚高。假若按宮室論,以秦人築建宮室的規製,大約就是殿台部分的高度,已經築成的部分不會超過四丈(9米,三層樓高)。”
周文心中略略鬆弛了一下:“若是這般,攻擊的難度還不算太大,函穀關高逾八丈,我等不也拿下了?對了,你可看到城垣周圍秦軍的情況?”
“大將軍,從十裏外觀之,未見大股秦軍紮營的跡象。仆向東沿山脊行十裏後就試探著下到山下大路上,也未見有任何斥侯往來。路上遇到過一股,不,是兩股秦軍。一股是由西向東的騎軍,有數千騎,另一股就是從函穀關退下的秦軍,似有兩萬餘人,東來秦軍有大量革車似乎裝載著傷卒。”
閃猴不知道章邯在從潼關到函穀關之間的一百七十裏旁的山頭上建有十幾個墩台,而他在向東十裏後就低頭選擇了下山道路以走大路加快報信的速度,恰好就沒有看到最近的那個山頭上的墩台。
章邯有墩台傳訊,自無需再遠遠地派出遊哨。
閃猴一拍腦袋:“大將軍,差點兒忘了一個重要的消息。仆與黃伯在鹹陽看到,秦帝出巡,明詔上說是去華陰祭山,仆看到時秦帝剛出宮尚未登舟,還有一些秦臣攔駕,似要勸阻秦帝東行,理由是山東亂……”
他打了自己一個嘴巴,“山東義軍正在逼近函穀關,去華陰有危險。秦帝帶著衛尉軍,應有兩萬人左右。”
周文點點頭:“你辛苦了,兩三日間靠雙足飛奔一百七十裏,再加上從鹹陽至寧秦也跑了不少日子吧?”
他轉頭對親衛說:“安排一輛輕車送他去函穀關。”
轉過來又對閃猴說:“趕緊吃些東西,換換衣衫,然後好生歇息。”
閃猴累慘了,全靠一口氣撐著。聽周文這麽說,又給他安排車駕,超級感動的行了個軍禮,就跟著一個親衛去找車坐了。
周文抬頭看看天,太陽已經落入西部高坡之下,隻留下一天殷紅的晚霞。他咬咬牙:“全軍繼續行進一個時辰後紮營。”
親衛應喏,分別騎馬向前後跑去傳令。
周文已經從閃猴匯報時最初的震驚中慢慢緩了過來。本來他為了鼓舞士氣,從出陳郡後乘車都是立於車上,此刻他卻非常想要坐下,而且也就真的坐下了。他需要認真的思考一下閃猴的消息,並根據其他各方麵的情況來決定自己的下一步方略。
_
胡亥背西麵東的站立在新關西城樓上,郎中軍三衛雁翅在身後向兩側排開,大秦的黑龍旗在頭頂上隨風獵獵作響,與四裏外東城樓上的黑色大纛遙遙相對。城內,秦銳軍的方陣,每兩曲一陣整齊的排布著,所有軍卒都手握矛戟向西而立。他們的身後則是幾十架巨大的投石機排列在東側城下和城頭,構成一道威武雄壯的背景。
胡亥的兩旁站著大將軍章邯、太尉馮劫和一眾隨駕而來的大臣,麵前擺放的則是縮小號的便攜型大喇叭。
胡亥邁步走到喇叭前,鼓足丹田之氣對著秦銳軍說:“大秦的銳士們。”
城下士卒嘩的一聲,集體半跪行軍禮,從最近的方陣開始,依次高喊:“陛下萬歲!”“陛下萬歲!”“陛下萬歲!”……城牆反射的迴聲效果就猶如聲震寰宇。
“免禮。”
“謝陛下。”又是一陣連綿的喊聲。
“秦銳們,山東百姓作反是朕的錯誤,朕的責任,朕也在力圖糾正。但是,大秦以法治天下,朕的過錯,不是違法亂天下的理由。現在,亂民已經打破了函穀關,這一新關就是關中的最後屏障。敵人當前,大秦的銳士們,你們當如何?”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
“好!朕也不再說更多的話了,八百裏秦川的安寧交與爾等,天下九州的重新平靖,同樣交與爾等了。”
“天下紛擾,靠我康寧!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天下紛擾,靠我康寧!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天下紛擾,靠我康寧!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
方陣中士卒邊喊邊高舉手中的矛戟或利劍,一個一個方陣此伏彼起。
“此關既跨潼水而立,就賜名為:潼關。願爾等秦之銳士,如潼水撞關山,衝衝激蕩。”
“不負所望!”
“不負所望!”
“不負所望!”
……
方陣士卒再次依序半跪行禮。
_
胡亥離開大喇叭口,迴身對章邯讚道:“大將軍練兵有方啊。”
章邯施禮遜謝:“陛下過譽,臣不敢當。”
“朕現在看很滿意,隻願戰起時,能讓朕更滿意。”
章邯一挺胸:“必不負陛下所望。”
“將閭昨日已經放棄了函穀關,最快三日,最慢四日,周文就將至潼關下。大將軍與函穀關外的董翳可有聯絡?”胡亥慢慢向城下走去,邊走邊問。
“陛下,周文軍雖卡在中間,卻也不是無法聯絡。臣已經派出兩曲騎軍去接應公子將閭,另外陛下要臣留於函穀關內的斥侯,會在不危及自身的情況下,盡量溝通函穀關內外的消息。”
“不危及自身?大善。”胡亥滿意了,“非在緊急軍情之時,士卒的安危要放在首位。不計傷亡是要在目的足夠值得的情況下,而這種情況現在不存在。”
他站住腳步,“就大將軍手中這十萬人足以把周文拒於關中之外並予以擊潰。到時候即使董翳未及配合堵截住,戰機還有的是。”
“體恤士卒也是陛下的詔令,隻能說是陛下仁心。”馮劫在旁不失時機的拍了胡亥一個小馬p。
“馮劫,你這太尉當的,快成了人精了。”胡亥刺了他一句,馮劫訕訕的笑了笑。
胡亥沒再理他,繼續問章邯:“此番築建,除此關城外爾還有何作為?”
此刻他們已經下了城頭進入了城內,章邯四望,然後指著城外山頭上說:“陛下請看,臣在從函穀關到新關,咳,潼關一百多裏之間,與山頭設立了十幾座墩台(烽火台),墩台上都按快傳的方式立起了信號木架,隻是距離稍遠,隻能在夜黑後以燈號傳訊。臣沒有那麽多書訊者,因而加緊訓練了一些操作者,以不加密的方式傳遞消息,相信周文軍中也無人知道所傳消息內容。現在周文軍的任何行動都能在當夜很快的傳遞過來。”
正說著,一個傳訊卒快速跑了過來,看到大將軍和皇帝一起,就半跪在路側:“陛下,大將軍,今晨的快傳消息。”
“說吧。”胡亥立住了腳。
“嗨。周文前軍已出函穀關,是最靠近的墩台斥侯遠遠看到的。另外函穀關守軍已經退兵四十裏,距此一百三十裏左右,我方接應的前軍已經前出六十裏,兩軍相距七十裏。”
章邯揮揮手讓傳訊卒離開:“陛下,周文如果快速行進,隻需三日半就會到此,公子將閭很可能會被追上,要不要與公子將閭合兵後阻擊一下?”
胡亥擺擺手:“要不要戰,如何戰,都是你和將閭的事情,你們自己商量。我就是來觀戰看熱鬧的,不參與這種戰法上的決策。”
他邊走邊說:“我覺得周文糧秣吃緊,應該會派出最有戰力的前鋒軍以最快的速度行進。將閭既然已被打得丟兵棄甲了,他沒什麽好擔心的。能讓周文有所擔心的還是糧秣,而他的心裏麵肯定是認為關中兵力空虛,隻有他用斥侯查探到的藍田大營三萬人和鹹陽的兩萬衛尉可前來阻止他。”
“函穀關被破的消息要傳到鹹陽我的耳朵裏,六百裏加急也需要一日的時間,再決策調動藍田大營和衛尉來迎頭阻截,至少也需四日時間,這就是五日。朕是昏君,所以動作或許沒這麽快,那就需要六日。”胡亥露出快成招牌的陰笑。
“而他拿下函穀關後,快速行軍到驪邑隻需七日,再加把勁兒六日就可到。所以他必定認為會到驪邑才能遭遇秦師。如果他能早到驪邑,就可奪取驪邑附近的糧秣,然後打垮藍田大營之軍突擊到灞上,就再無糧秣危機了,灞上糧倉眾多啊。算計是算計的不錯,他就是沒想到我在半路就設了一個雄關,這迴有他的驚詫可看了。”胡亥的陰笑變成了大笑。
王敖按品秩還在九卿之下,所以落於胡亥身後比較遠,但也能聽到胡亥的話,此時他緊走幾步趕到胡亥身邊:“陛下,昨夜所知的消息,不是說還有一名斥侯會迎頭遇到周文並告知其此處立關的情況麽?”
“嗯,就算他於明日得知了這一消息,他的二十萬人中絕大部分也已經離開了函穀關,沒有迴頭路可走了。”胡亥滿臉自得的神情,“而且,他迴頭又能如何?糧食,一直就是他脖頸上的絞索。”
他看著章邯:“如果董翳能夠無意外的按方略行事,今日就該到快到陝縣了。明日,最遲後日可奪迴陝縣,三日內重奪函穀關。周文要是明日得知潼關消息,他後軍也離開函穀關一日了。他的軍隊沒有經過足夠時間的整訓,後軍變前軍的過程就需要一日,後軍迴到函穀關最快也在三日後,那時函穀關已經易手。”
胡亥站定:“章邯,你與董翳和司馬欣的方略中有沒有預派小股精銳之士先偷過澠池和陝縣,把兩地向函穀關報信遭到攻擊的周文驛使剿滅的做法?如能如此堵住函穀關的耳朵,效果最好。”
“臣與兩位中郎將軍當初就是如此商定的,陛下寬心。”
_
周文軍的澠池守將臉都綠了。
昨日,他突然就被包圍了。澠池內隻有五千張楚軍,居民隻剩下了老弱婦孺,在張楚軍從雒陽向澠池而來時,城內凡是跑的動的人都四散奔逃躲了起來,想要征民夫協助守城都無人可用。
他飛速向陝縣方向派出驛使通報澠池被圍的消息,奇怪的是,圍城的秦軍看到驛卒在縫隙中衝出包圍時根本沒有放箭或者派人追捕。隻是不到半個時辰後,驛卒又迴來了,圍城軍還是沒有為難他們,直接放他們進城,也沒有在城門微開時趁機攻城。
一問才知道,就在澠池西邊十裏,秦軍設下了木壘,隻要看到驛卒衝來,幾百人矛戟弓弩齊上陣的瞄過來,這還咋過去?
包圍澠池的秦軍看上去大約有一萬數千人,這對隻有幾千人的澠池守軍已經很可怕了。可就從昨日午後開始,浩浩蕩蕩的秦軍絡繹不絕通過澠池城外向西而去,粗估之下有數萬人之多,騎軍、步軍、輜重……直視澠池張楚軍為無物。
哪兒來的這麽多秦軍?澠池向西隻有一條路,秦軍也不可能玩兒來迴調防的騙人把戲。現在,秦軍又是數萬人通過了澠池,昨日今日相加,怕不有十幾萬人。
圍城軍圍著不動,張楚軍守將也不敢動,就這麽僵持著。但守將心中的恐懼卻隨著時間而增長。他並不知道函穀關是否拿下,不過不管函穀關是否到周文手中,這十幾萬秦軍堵了上來,都是張楚軍的噩夢。因為無論怎麽看,這些秦軍的訓練程度和士氣都遠遠高過自己這些流民組成的士卒。
_
澠池守將所受到的驚嚇具有傳染性,傳播源就是秦軍。到了午後未時末,陝縣守將的臉色也開始變了,不過不是變綠而是發青。
剛剛斥侯來報,東麵(澠池方向)十裏外發現有大批秦軍的騎軍正在快速奔襲而來!
他還不太相信,讓斥侯“再探再報”。斥侯離開還沒一刻鍾,他的守城副手就火急火燎的衝進大堂:“將軍,秦騎到城下了。”
“慌什麽!”他強自鎮定的嗬斥副手,“騎軍在馬上又沒法攻城,且待我去觀瞧。”
到得城頭一看,騎軍確實沒有攻城,一陣風一樣的衝過了陝縣直奔函穀關而去。他問了一下守城士卒有多少秦騎過去,迴答說至少萬騎,他的臉色就不對了。
萬騎,這要跳下馬來就是萬卒。晨間得到消息說,將軍周文昨日已經從函穀關發兵向關中了,函穀關內留下的人也就是萬人。如果這萬名騎卒突然攻擊函穀關,那些疲憊懈怠的萬名流民卒是否抵擋的住就是個巨大的問號。而如果秦軍複奪函穀關堵住了張楚軍的退路,那會發生什麽?
陝縣守將不敢繼續想下去了。
鎮定了一下心神,他決定派出斥侯追蹤秦騎軍,如果得便,最好能衝過去向函穀關示警。隻是派出去的一隊五人的斥侯很快就剩下了兩個人迴來了,兩個人背後還都插著秦人的禮物,幾支利箭!一名斥侯剛進了城門就死了,剩下的一個沒有被射中要害倒是性命無妨。
據幸存的斥侯說,那些秦騎根本沒走多遠,就在西側十裏地的地方紮營了,他所在斥侯隊一露臉,就有一屯騎卒衝了過來,逃命中他們被射死了三人,隻剩他們兩人迴來。
陝縣守將明白了,這些秦騎的作用就是隔斷他和函穀關的聯係,讓他完全無法向周文示警說,您老人家的後路已經被堵住了。
他轉念再一想,臉色就由青轉綠:用萬騎隻為阻隔消息,那後麵……
就像要證實他的猜測一樣,再向東查探斥侯屁滾尿流的迴來了,東麵又出現大股的騎軍。
陝縣守將知道自己完了。
還有沒有步軍都無所謂了,就這東西兩支騎軍怕就不少於兩萬,下馬攻城,自己這一萬人扛不了多久,要是再來兩萬步軍……他腦中直接蹦出“投降”兩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_
恐懼還在繼續向西傳染,這迴是傳到了周文的頭上。當日酉時,從潼關附近逃迴的閃猴與周文的前軍相遇了。
聽到閃猴說,秦人在西向的當道上似乎在修一道關城,周文的臉白了。
好歹作為一個文雅之士,周文沒有跳下戰車一把揪住閃猴的脖領子聲嘶力竭的質問,不過他的神色也好不到哪兒去。
說好聽點兒吧,叫凝重。
“你可看清確實是城垣不是宮室?”
“大將軍,看不清。秦軍的巡卒在十裏外就布防巡視,我等能夠觀瞧的位置距其太遠了。黃伯為將軍大計,隻身冒死向前繼續探查,仆等了兩個時辰未見其歸,天色微明不敢再等,隨即就拚命越嶺來向將軍稟報了。”
閃猴話音中還帶著幾分喘息,“從現在能看到的輪廓上判斷,更類城池而不似宮室。”
“從你能看到的情況判斷,假若是城垣,已經築成了幾分?”周文心中還抱著一絲幻想,如果城池剛開始建,城頭不高的話,攻擊的難度會大減。
閃猴聽了周文這話開始使勁的想了起來,幾十息後,他才小心翼翼的迴答道:“大將軍,現在遠觀之下,無論是城垣還是宮室,感覺都不甚高。假若按宮室論,以秦人築建宮室的規製,大約就是殿台部分的高度,已經築成的部分不會超過四丈(9米,三層樓高)。”
周文心中略略鬆弛了一下:“若是這般,攻擊的難度還不算太大,函穀關高逾八丈,我等不也拿下了?對了,你可看到城垣周圍秦軍的情況?”
“大將軍,從十裏外觀之,未見大股秦軍紮營的跡象。仆向東沿山脊行十裏後就試探著下到山下大路上,也未見有任何斥侯往來。路上遇到過一股,不,是兩股秦軍。一股是由西向東的騎軍,有數千騎,另一股就是從函穀關退下的秦軍,似有兩萬餘人,東來秦軍有大量革車似乎裝載著傷卒。”
閃猴不知道章邯在從潼關到函穀關之間的一百七十裏旁的山頭上建有十幾個墩台,而他在向東十裏後就低頭選擇了下山道路以走大路加快報信的速度,恰好就沒有看到最近的那個山頭上的墩台。
章邯有墩台傳訊,自無需再遠遠地派出遊哨。
閃猴一拍腦袋:“大將軍,差點兒忘了一個重要的消息。仆與黃伯在鹹陽看到,秦帝出巡,明詔上說是去華陰祭山,仆看到時秦帝剛出宮尚未登舟,還有一些秦臣攔駕,似要勸阻秦帝東行,理由是山東亂……”
他打了自己一個嘴巴,“山東義軍正在逼近函穀關,去華陰有危險。秦帝帶著衛尉軍,應有兩萬人左右。”
周文點點頭:“你辛苦了,兩三日間靠雙足飛奔一百七十裏,再加上從鹹陽至寧秦也跑了不少日子吧?”
他轉頭對親衛說:“安排一輛輕車送他去函穀關。”
轉過來又對閃猴說:“趕緊吃些東西,換換衣衫,然後好生歇息。”
閃猴累慘了,全靠一口氣撐著。聽周文這麽說,又給他安排車駕,超級感動的行了個軍禮,就跟著一個親衛去找車坐了。
周文抬頭看看天,太陽已經落入西部高坡之下,隻留下一天殷紅的晚霞。他咬咬牙:“全軍繼續行進一個時辰後紮營。”
親衛應喏,分別騎馬向前後跑去傳令。
周文已經從閃猴匯報時最初的震驚中慢慢緩了過來。本來他為了鼓舞士氣,從出陳郡後乘車都是立於車上,此刻他卻非常想要坐下,而且也就真的坐下了。他需要認真的思考一下閃猴的消息,並根據其他各方麵的情況來決定自己的下一步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