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晌迴到家,王嬸洗完澡進上房笑道,“姑娘會施上陰神針,救活一個血崩產婦的話已經在京城傳開了。


    “那些人還不相信,我說是真的,我家姑娘是我大姐親手教調出來的。不僅善婦科和幼科,還會治許多病……”


    她不好說的是,那些話絕大多數人不信。


    這次接生的人家有錢,王嬸得了二百文工錢,兩錢銀子的賞。


    半夏給王嬸打下手,也得了五十文的賞,小臉笑開了花。


    她把錢交給馮初晨。


    既然規矩定了,就要遵守。馮初晨收下三十文,還給她二十文。


    半夏又孝敬王嬸四文,王嬸道,“你自己留著。”


    馮初晨道,“定下的規矩要遵守。”


    王嬸笑著接過。


    見芍藥滿眼豔羨,馮初晨說道,“以後芍藥跟王嬸學撫腰。半夏不僅要學接生,還要跟我學認藥和施針。”


    她想把半夏培養成自己的助手。


    馮醫婆在世時,半夏就跟著馮初晨一起學習,不僅會認會寫一些字,也會認一些藥。


    兩個小姑娘聽了都高興,先給馮初晨磕了頭,後又給王嬸磕頭。


    等到她們終於說完話,馮不疾給王嬸使了個眼色。


    他著急得很呢。


    王嬸好笑,跟著他去了東廂。


    “嬸子,秦小大夫的消息打聽到了嗎?”


    “打聽了,秦小大夫不僅娶了媳婦,小媳婦還懷孕了。”


    馮不疾沮喪得不行,“他怎麽就娶媳婦了呢?太著急了。”


    王嬸笑道,“哥兒不急,如今姑娘醫術好的名聲已經傳出去了,準能找個好女婿。”


    八月十四,村西頭一家媳婦生產,王嬸帶著芍藥去了。


    那家有幾畝地,日子比較好過,所以生第三個孩子還是請了接生婆。生產順利,從發作到生三個半時辰。


    那家如數給了王嬸二百文大錢。


    芍藥是學徒,沒給錢,隻給了兩個雞蛋。


    從那家出來,王嬸數落著芍藥,“讓你扶人,不是讓你掐人,腿和胳膊用力,手不能用力,把產婦抱穩就成……”


    “哦,以後我天天抱著門柱練。”


    芍藥非常開心,迴去孝敬主子,馮初晨沒要,她硬塞給馮不疾一個蛋。另一個孝敬王嬸,王嬸也沒要。


    正好看到爹娘村裏的一個獵戶去集市賣山貨路過白馬村,請那人把雞蛋和三十文大錢帶迴家給父母。


    “雞蛋給弟弟吃。再告訴我爹娘,主子好得緊,我現在日子可好過了。我還跟著王嬸學撫腰,不僅有月錢,以後還能另掙錢。”


    那人笑道,“大丫越來越出息了。”


    “我現在不叫大丫,叫芍藥,芍藥花的芍藥。我家姑娘取的名兒。好聽吧?嘿嘿嘿……”


    “喲,這名子好聽,人也越來越俊了。”


    芍藥樂得大板牙盡現。


    次日,芍藥外出砍柴,快到家的時候後腦勺突然挨了一土塊。


    芍藥迴頭看到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向村裏狂跑,她快步跑去抓住。


    她甩了小男孩一個嘴巴,罵道,“小崽子,你居然敢打我。”


    小男孩一邊掙脫她的手,一邊哭道,“你壞,趁我娘生妹妹使勁掐我娘,我娘胳膊上胸口上都被你掐青了。我家又沒得罪你,你為什麽要那麽對我娘?嗚嗚嗚……”


    芍藥放了手,小男孩一溜煙跑了。


    芍藥看看自己的大手,她沒有掐人,隻是扶人,怎麽就把人掐青了。


    她悶悶迴到家,又開始抱著門柱練習扶腰。


    八月二十六午時初,馮初晨正在看書,聽見一陣鑼鼓聲隱隱傳來。


    想到某種可能,馮初晨趕緊放下書走出去。


    在院子裏散步的馮不疾和王嬸幾人衝出院門。


    半夏倒迴來笑道,“姑娘,是衙門裏的幾個差爺,正敲鑼打鼓向咱家走來。”


    王嬸也走迴來說道,“姑娘,快,把爆竹、花生、糖果、好茶拿出來,再把紅包準備好。”


    趙裏正也一直在注意這件事。聽見鑼鼓聲,趕緊往這邊跑。


    又讓大兒子去把馮長富找來。


    這麽大的事,總要有個馮家長輩在場。


    馮長富的爺爺和馮醫婆的爺爺同馮太公是三兄弟,馮不疾叫他富堂叔。


    整個馮家族人,隻有他家沒有在馮醫婆死後欺負孤兒孤女。


    怕得罪其他族人,馮長富一家也不跟馮初晨姐弟來往。


    馮長富還不相信朝廷會旌表馮醫婆,“聽太公說,範氏罪大惡極,馮醫婆是範氏後人,朝廷不會旌表。”


    趙老大說道,“馮太公是豬油蒙了心,一心想吃絕戶才那麽說。咱們村裏出了馮醫婆,縣太爺高興著呢。你是馮家長輩,去幫著招待好差爺,少不了你的好處。”


    硬把馮長富拉去了。


    不僅趙裏正父子跑來馮家,趙員外和大兒子也屁顛顛跑來了,後麵跟了一群看熱鬧的人。


    一個內侍五個衙役已經來到馮家門口,馮家響起“劈劈啪啪”的爆竹聲。


    馮不疾和馮初晨跪在最前麵,其他人跪在後麵。


    內侍捧著聖旨大聲唱頌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京城長平縣馮氏秀質,醫人以致身死。其生前厚德流光,樂善好施,醫術精湛,救人無數,尤以上陰神針為甚。其雖無親生子女,卻給予數千乳兒以生命……照義婦例旌表,在本家建坊……”


    聖上還禦筆親書寫了一副匾額:千嬰之母。


    朝廷獎賞馮醫婆五百兩銀子。馮醫婆已死,由其後人馮不疾馮初晨代領。


    長平縣衙賞五十貫錢,用來修建牌坊,及把禦賜手書刻在牌匾上。


    大炎朝的牌坊分為四個級別。


    第一級是禦賜牌坊,由皇上下旨,國庫出錢建造。


    第二級是恩榮牌坊,由皇上下旨,地方官府出錢建造。


    第三級是聖旨牌坊,由皇上下旨,官員或鄉紳自己出錢建造。


    第四級是賜贈牌坊,由皇上口諭,官員或鄉紳自己出錢建造。


    “千嬰之母”牌坊屬於第二級的恩榮牌坊,皇上下旨,縣衙出錢建造。


    設計規格為二柱一間三樓。


    古代講究等級,出資方和設計方案絕不能越矩。


    內侍把禦賜手書和旌表文放在馮不疾手上,衙役把裝紋銀和五十貫大錢的兩個小箱子放在姐弟二人前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醫春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寞的清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寞的清泉並收藏錦醫春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