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不疾喜歡姐姐的這種變化。


    他老頭般地囑咐道,“姐,你可是小娘子。這種話隻能在家說,別人聽了要笑話。”


    “好,隻跟弟弟說。”


    廚房裏傳出兩串輕笑聲。


    晚飯蒸了一鍋二米麵饅頭,一鍋蝦皮冬瓜湯,一小盤大蔥炒雞蛋。


    半夏和芍藥都自覺地不去夾雞蛋,馮初晨也吃的少,主要給馮不疾吃。


    芍藥還是五年前,沒生弟弟時吃過這種饅頭,香得像登仙。冬瓜湯裏放了點蝦皮,傳說中的海貨原來是這個味。


    真香。


    芍藥吃得飛快,一個饅頭三四口吃完,一大碗冬瓜湯四五口喝完。


    見她放下碗,半夏說道,“這麽大個子,怎地比我吃的還少?”


    芍藥言不由衷說道,“我吃的少,已經飽了。”


    馮初晨知道她是客氣,說道,“坐下,再吃一個饅頭。”


    拿了一個饅頭塞給她,芍藥紅著臉坐下吃了。


    馮不疾覺得她還能吃一個,又塞了一個饅頭給她,“吃吧。”


    饅頭沒吃完,芍藥的眼淚湧了上來。


    馮初晨道,“怎麽了?吃不下不要硬吃。”


    芍藥哽咽道,“自從我娘生病,我就沒吃飽過飯。今天吃飽了,還吃的是白麵饅頭和蝦皮湯。我爹怕我把你們吃窮了,不許我多吃,可我忍不住一口氣吃了三個饅頭,真是罪過。


    “我沒聽爹的話,對不起姑娘和哥兒。我這樣會把你們吃窮,下次不能夠了。”


    馮不疾和半夏憐憫地看看她。


    馮初晨笑道,“我家不富餘,可飯還是能吃飽。還有啊,吃不飽飯,哪有力氣幹活和保護我們?能吃多少吃多少。”


    半夏又起身給芍藥舀了一大碗冬瓜湯,馮不疾給她夾了一筷子炒雞蛋。


    芍藥吃得打了幾個飽嗝,搶著洗碗。洗完碗,又去村口小河邊背了兩筐碎石迴來。


    “明天把院子周圍的路鋪一鋪。我家住半山腰,周圍的路都是我爹帶著我和妹妹鋪出來的……”


    她不好意思白吃那麽多白麵饃,必須找事幹,多多地幹活才對得起主家。


    第二次迴來的時候,她摘迴了一枝蓮蓬,三支荷花。


    她把蓮蓬送給馮不疾,“好吃得緊,卻不能多吃。”


    把荷花送給馮初晨,“插在姑娘屋裏。”


    馮初晨找來一個小壇子把花插上,放去上房東屋的炕幾上。


    有了三抹紅,光禿禿的小屋立即鮮活起來。


    天黑後大頭才迴來。


    馮初晨親自把一碗冬瓜和饅頭放在它跟前,同馮不疾一起順著它的毛輕言安慰。


    大頭雖然沒搭理她,也沒兇她。


    說了一刻多鍾,大頭似乎真的聽懂了,低頭把碗裏的飯吃了。


    戌時初,馮初晨讓馮不疾喝了一碗羊奶。


    膻味很濃,小家夥打了兩個幹嘔,又趕緊捂住嘴說道,“不膻,姐姐不要花錢買茶。”


    馮初晨笑了笑,真是懂事的小摳門。


    馮不疾又道,“明天姐姐再用粗針針灸。”


    針灸不哭,姐姐就會用手捧他的臉。


    他喜歡。


    馮初晨糾正道,“還是大姑的後人,醫術上的詞不要亂說。那叫點刺,刺血或者刺絡,三天一次。”


    見小家夥有些遺憾,又捧了捧他的臉,“弟弟晚安。”


    若是弟弟再小點就更好了,她一定會親親他。


    第一次聽“晚安”二字,馮不疾還是明白其中意思。


    他笑得眉眼彎彎,“姐姐晚安。”


    自從大姑去世,小家夥第一次笑得這麽開心,眼睛都笑彎了。


    馮初晨又笑著輕捏了一下他的小臉。


    在她心裏,這哪裏是弟弟,是兒子,還是貼心的兒子。


    馮初晨去院子裏打了一刻鍾遍太極拳和一刻鍾彈指功後,又迴自己小屋看手劄。


    油燈如豆,光線很弱,有一股子燈油味,一盅清水,伴著小窗外的蛙鳴……


    雖然燈油很貴,她還是看到子時末才上床歇息。


    她正睡得香,被外麵的嘈雜聲吵醒。


    卯時初,天已經亮了。


    她穿好衣裳出去問道,“什麽事?”


    芍藥也剛起來,正在廚房裏燒火。


    她走出來說道,“好像誰家死人了,半夏妹妹出去看了。”


    馮初晨心裏一沉,不會是金牛嫂子吧?


    正說著,半夏跑迴家說道,“金牛嫂子和孩子都沒了。”


    “大小都沒了?”


    “嗯,孩子在肚皮裏就憋死了,被穩婆硬拉出來,又造成金牛嫂子大出血,寅時也死了……都說她運氣不好,若大姑活著肯定能母子平安。”


    馮初晨暗歎,兩條活生生的命就這麽沒了。若是在前世,剖腹產就是了,多簡單的事兒。


    想著將來開的醫館要叫婦幼館,不僅給婦女兒童治病,還接生……


    飯後,馮初晨讓半夏去三石橋趕集,買幾樣草藥和一斤茉莉花茶、兩斤山藥,再買兩塊粗布迴來給芍藥做衣裳,一身外衣一身中衣。


    家裏有些碎布,讓芍藥做鞋子。


    三石橋在五裏外的蒼河邊上,屬於石頭溝鄉的集市,單日逢集。


    集市上的東西種類繁多,還便宜。


    馮不疾再次強調,“姐,我不怕膻味。”


    馮初晨說道,“花茶不僅可以煮羊奶,還能沏著喝。”


    原主不喝茶,但馮初晨要喝。雖然暫時買不起好茶,喝一般的茶也比喝白開水強。


    馮家隻有大姑生前喝茶,都是買粗茶喝。偶爾有接生的人家送些好茶,她舍不得自己喝,而拿去孝敬姚家舅舅。


    馮初晨一個人去江家祭奠,沒帶馮不疾。


    他身體不好,古人也說魂魄不穩,不能去死人家。


    馮初晨送了五十一文的帛金。


    大姑去世,江家送了十一文,還來了兩個人送葬。


    自家不會去送葬,就多送點帛金。


    江金牛哭得非常傷心。


    他娘江嬸子哭道,“若馮大姐在,金牛媳婦也不會一屍兩命。哪怕王穩婆在,他們也有活命的機會。可惜我那大孫子了……”


    王老太也來了,撇嘴說道,“話不能這樣說。乳兒來討命,就是閻王來討命,馮醫婆又不是大羅神仙,她來也沒轍……”


    金牛他娘氣了個倒仰,大聲吼道,“我孫子不是討命的,是穩婆沒找好。怪不得你要死八個崽,破嘴從來不積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醫春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寞的清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寞的清泉並收藏錦醫春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