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茹服飾的第一次“員工代表大會”在老雷的神助攻下順利落幕。
將外貿業務的重心轉移到非洲的提議獲得了所有人的認可,但緊跟著迎麵而來的便是海量的籌備工作和五花八門的困難。
非洲被稱為“熱帶大陸”,赤道橫穿其中部,四分之三的區域位於南北迴歸線之間,所以天氣格外炎熱。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也讓非洲消費者對服飾有著自己的喜好和要求,若是無腦把安茹現有的幾個係列產品搬過去,顯然是無法像“傳音手機”那樣快速打開市場的。
時間很緊,任務很重。
周清茹不得不帶著小小的團隊,在兼顧國內三大係列更新換代的同時,著手開始設計“專供”非洲客戶的新款式。
整個過程相當煎熬,畢竟誰都沒真的去過非洲,大部分信息隻能依靠網絡來查。
最後還是慕慧嫻不知道托了誰的關係,從中山大學找了幾個非洲留學生幫忙,雙方通過“中文+英文+肢體語言”的方式來交流,總算是形成了大致的設計方向。
周清茹沒有用她以往比較喜歡的淡雅色係來作為係列的基調,而是轉而選擇更為鮮豔的橙色、紅色或是黃色,同時著重加強了色彩之間的對比,試圖用一種近乎“衝突”的碰撞來展現奔放而又熱烈的總體風格。
而在配飾和花紋方麵,傳統的非洲元素在中國古老絲線工藝的加持下重新煥發新春,時而熱辣,時而溫婉,時而青春無限,時而成熟穩重。
整個係列囊括了二十幾款基礎服飾,將男女老少的全年齡段幾乎做到了“一網打盡”。
設計草圖一張接著一張定稿,阿四和他率領的生產團隊也沒閑著。
根據楊守安他們前期的調研分析,想要生產出適合非洲國家大部分消費者的服飾,最關鍵的有兩點。
一是成本不能高,單件的人民幣售價區間要控製在50-200左右,不然就很難在非洲國家形成規模效應;二是衣服一定要耐穿,哪怕是經過多次清洗也能做到不磨損不褪色,這主要考驗的就是原材料的選擇和製作工藝的水準。
照著這兩個大目標,阿四拉著車間的幾個技術骨幹日夜奮戰,期間還請教了很多紡織行業的專業人士,有康樂村裏老一輩的手藝人,也有高校的學者教授。
為了實現衣服的高透氣性,一向“摳摳搜搜”的阿四甚至還厚著臉皮找楊守安申請了一筆資金,采購了幾台自動化設備,說是無論如何都要把這第一炮打響。
夥伴們眾誌成城,楊守安自己作為計劃的提出者,自然也是鉚足了勁想要盡快找到幾個合適的非洲客戶。
但不知道是運氣欠佳還是城市曆史的特殊性使然,他用盡了人脈,差點把腿都跑斷了,卻還是收獲平平。
抱著碰碰運氣的想法,楊守安和周清茹又去了一次世博會的非洲聯合館,瞅準黑皮膚的就是一通“開門見山”。
兩人原本隻是想要“死馬當活馬醫”,沒想到竟然真的被人指點了一條“明路”。
那是一個在尼日利亞國家館擔任翻譯的漂亮女孩,說著一口地道的“北京話”,在聽完了楊守安和周清茹的訴求後,她從包裏東翻西找,然後遞出了一張名片。
“這是我叔叔麥克斯的名片,他是一個商人,專門從中國進口商品到尼日利亞去賣,每年在廣州的交易大會他都參加,下個月的那場也是,如果你們想做生意的話到時候可以聯係他。”
一開始楊守安和周清茹並不知道“交易大會”是指什麽,打電話找老雷和張叔這樣的老廣州諮詢了下,才基本確認女孩說的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廣交會”。
“廣交會”曆史悠久,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新中國成立的那年。
1949年11月,在美國提議下,一個實行禁運和貿易限製的國際組織“輸出管製統籌委員會”在巴黎秘密成立;1951年,美國又操控聯合國通過對中國實行“禁運”提案。
為了打破封鎖、發展對外貿易、換取國家建設急需的外匯,新中國便決定在近臨港澳、有著悠久對外貿易曆史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的廣州創辦大型國際交易會。
1957年4月25日,首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開幕,周en來總理提議簡稱為廣交會。
第一屆廣交會展出麵積9600平方米,分設工業品、紡織品、食品、手工藝品、土特產品5個展館,13個專業外貿總公司組織交易團參展,展示商品1萬多種,包括自行研製的解放牌載重汽車、普通車床等,也有各種日用輕工業品、農副土特產品以及傳統工藝品。
總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位采購商到會,成交8686萬美元,占當年全國創收現匯總額的20%。
第一槍成功打響,廣交會也迅速成為中國出口創匯的主渠道,開辟了一條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通道。
幾十年裏,會址幾經遷移,展館麵積增加了幾十倍,規模逐步擴大、影響力日益提升,而第108屆廣交會將於2010年的10月在琶洲展館舉行,總共三期,到時候會吸引大量外國采購商前來參加,其中也包括像麥克斯這樣的非洲商人。
千恩萬謝地告別“非洲北京女孩”,楊守安和周清茹立馬就收拾行李訂購了飛往廣州的機票,第二天中午就和等在白雲機場的阿四匯了合,一起就近吃了個簡單的午飯,隨後便馬不停蹄地來到了白天鵝賓館。
還是那間承載了楊守安和阿四“痛苦迴憶”的咖啡廳,還是那麽的富麗堂皇,就連咖啡的價格都沒怎麽變。
他們這次那麽著急的趕過來,其實是為了見一位老雷引薦的朋友。
“王主任,我們安茹服飾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在幾大線上零售平台的成績和口碑是有目共睹的,希望您幫忙想想辦法,如果能勻一個品牌展位給我們那就是最好不過了。”
將外貿業務的重心轉移到非洲的提議獲得了所有人的認可,但緊跟著迎麵而來的便是海量的籌備工作和五花八門的困難。
非洲被稱為“熱帶大陸”,赤道橫穿其中部,四分之三的區域位於南北迴歸線之間,所以天氣格外炎熱。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也讓非洲消費者對服飾有著自己的喜好和要求,若是無腦把安茹現有的幾個係列產品搬過去,顯然是無法像“傳音手機”那樣快速打開市場的。
時間很緊,任務很重。
周清茹不得不帶著小小的團隊,在兼顧國內三大係列更新換代的同時,著手開始設計“專供”非洲客戶的新款式。
整個過程相當煎熬,畢竟誰都沒真的去過非洲,大部分信息隻能依靠網絡來查。
最後還是慕慧嫻不知道托了誰的關係,從中山大學找了幾個非洲留學生幫忙,雙方通過“中文+英文+肢體語言”的方式來交流,總算是形成了大致的設計方向。
周清茹沒有用她以往比較喜歡的淡雅色係來作為係列的基調,而是轉而選擇更為鮮豔的橙色、紅色或是黃色,同時著重加強了色彩之間的對比,試圖用一種近乎“衝突”的碰撞來展現奔放而又熱烈的總體風格。
而在配飾和花紋方麵,傳統的非洲元素在中國古老絲線工藝的加持下重新煥發新春,時而熱辣,時而溫婉,時而青春無限,時而成熟穩重。
整個係列囊括了二十幾款基礎服飾,將男女老少的全年齡段幾乎做到了“一網打盡”。
設計草圖一張接著一張定稿,阿四和他率領的生產團隊也沒閑著。
根據楊守安他們前期的調研分析,想要生產出適合非洲國家大部分消費者的服飾,最關鍵的有兩點。
一是成本不能高,單件的人民幣售價區間要控製在50-200左右,不然就很難在非洲國家形成規模效應;二是衣服一定要耐穿,哪怕是經過多次清洗也能做到不磨損不褪色,這主要考驗的就是原材料的選擇和製作工藝的水準。
照著這兩個大目標,阿四拉著車間的幾個技術骨幹日夜奮戰,期間還請教了很多紡織行業的專業人士,有康樂村裏老一輩的手藝人,也有高校的學者教授。
為了實現衣服的高透氣性,一向“摳摳搜搜”的阿四甚至還厚著臉皮找楊守安申請了一筆資金,采購了幾台自動化設備,說是無論如何都要把這第一炮打響。
夥伴們眾誌成城,楊守安自己作為計劃的提出者,自然也是鉚足了勁想要盡快找到幾個合適的非洲客戶。
但不知道是運氣欠佳還是城市曆史的特殊性使然,他用盡了人脈,差點把腿都跑斷了,卻還是收獲平平。
抱著碰碰運氣的想法,楊守安和周清茹又去了一次世博會的非洲聯合館,瞅準黑皮膚的就是一通“開門見山”。
兩人原本隻是想要“死馬當活馬醫”,沒想到竟然真的被人指點了一條“明路”。
那是一個在尼日利亞國家館擔任翻譯的漂亮女孩,說著一口地道的“北京話”,在聽完了楊守安和周清茹的訴求後,她從包裏東翻西找,然後遞出了一張名片。
“這是我叔叔麥克斯的名片,他是一個商人,專門從中國進口商品到尼日利亞去賣,每年在廣州的交易大會他都參加,下個月的那場也是,如果你們想做生意的話到時候可以聯係他。”
一開始楊守安和周清茹並不知道“交易大會”是指什麽,打電話找老雷和張叔這樣的老廣州諮詢了下,才基本確認女孩說的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廣交會”。
“廣交會”曆史悠久,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新中國成立的那年。
1949年11月,在美國提議下,一個實行禁運和貿易限製的國際組織“輸出管製統籌委員會”在巴黎秘密成立;1951年,美國又操控聯合國通過對中國實行“禁運”提案。
為了打破封鎖、發展對外貿易、換取國家建設急需的外匯,新中國便決定在近臨港澳、有著悠久對外貿易曆史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的廣州創辦大型國際交易會。
1957年4月25日,首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開幕,周en來總理提議簡稱為廣交會。
第一屆廣交會展出麵積9600平方米,分設工業品、紡織品、食品、手工藝品、土特產品5個展館,13個專業外貿總公司組織交易團參展,展示商品1萬多種,包括自行研製的解放牌載重汽車、普通車床等,也有各種日用輕工業品、農副土特產品以及傳統工藝品。
總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位采購商到會,成交8686萬美元,占當年全國創收現匯總額的20%。
第一槍成功打響,廣交會也迅速成為中國出口創匯的主渠道,開辟了一條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通道。
幾十年裏,會址幾經遷移,展館麵積增加了幾十倍,規模逐步擴大、影響力日益提升,而第108屆廣交會將於2010年的10月在琶洲展館舉行,總共三期,到時候會吸引大量外國采購商前來參加,其中也包括像麥克斯這樣的非洲商人。
千恩萬謝地告別“非洲北京女孩”,楊守安和周清茹立馬就收拾行李訂購了飛往廣州的機票,第二天中午就和等在白雲機場的阿四匯了合,一起就近吃了個簡單的午飯,隨後便馬不停蹄地來到了白天鵝賓館。
還是那間承載了楊守安和阿四“痛苦迴憶”的咖啡廳,還是那麽的富麗堂皇,就連咖啡的價格都沒怎麽變。
他們這次那麽著急的趕過來,其實是為了見一位老雷引薦的朋友。
“王主任,我們安茹服飾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在幾大線上零售平台的成績和口碑是有目共睹的,希望您幫忙想想辦法,如果能勻一個品牌展位給我們那就是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