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隋唐大墓
我的探墓筆記:1949 作者:靈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書生問朱泉:“你給這兩隻狐狸起名字了沒有?”
朱泉說:“一個叫小明,一個叫小剛。”
書生說:“兩隻都是公的?”
“沒錯,你覺得這名字咋樣嘛!”
書生不置可否,問我:“守仁,猴子有名字嗎?”
“猴兒哥啊!”
書生說:“這麽叫顯得我像是八戒了,你還是改個名字吧!”
我說:“為啥要改,我覺得猴兒哥挺好聽的。”
猴子這時候裂開嘴哈哈笑了起來。它露出來滿口的獠牙,不過此時已經看習慣了,不覺得害怕了,倒是覺得挺可愛的。
現在這猴子的體重我估計得有八十斤,個子好像也高了一些,站在我身邊就像是一個小孩子。
我看西遊記的時候,孫悟空就是這造型的,我心說,這猴子怕是也成精了啊!
我忍不住摸了摸猴頭,猴子仰著脖子看看我,然後繼續注視前方。
兩隻狐狸很快就迴來了,並沒有什麽威脅,書生和朱泉放心地往裏麵走了進去。
我們進了這道墓門之後,就看到滿牆壁的筆畫,連頂上都有。
這裏畫的大多是坐著的佛爺和菩薩,還有飛天的仙女。
別說是內行,我這個外行一看就知道這是隋唐時期的風格,我說:“楊大哥,你覺得這是明朝的壁畫嗎?你好好看看這些女的,都是肉乎乎的,還有那眉眼,一看就是唐朝時候的。”
楊寧說:“沒有見識,好歹也要有點常識吧,我都知道這是唐朝時候的風格。姚敏,你覺得呢?”
姚敏立即說:“我不知道。”
她說完怕我們不相信,強調道:“我真的不知道!”
我是相信她不知道的,她沒讀過書。
但是楊大哥可是認識幾個字的,他雖然不懂隋唐應該是什麽風格,但是他一定知道這不是明朝的風格吧。明朝時期的畫作現在傳世的有很多,那時候也不太在乎佛教文化了,推崇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尤其是王陽明,在那時候是傑出的儒家代表。
他的“知行合一”是他感悟的精髓。
知行合一很簡單,就是你意識到了,就要去行動。比如我意識到有點胖了,我得少吃點減肥,那麽我就要去行動。不能意識到自己胖了,不去行動。
道理很簡單,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呢?
有多少賭徒心裏知道賭博不好,但是又控製不住自己,手裏但凡有倆錢就去賭。最後不僅坑了自己,還連累了家庭。比如我爹就是這樣的人,也許他也明白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所以才給我起名叫王守仁。
王守仁的本名叫王雲,字伯安,號陽明。我覺得我爹給我起這個名字,就是為了我能做到知行合一吧。
知行合一最偉大的思想就是告訴我們,我們覺得是對的事情,就要去做。
墓門後麵的墓道通常都不長,我見過的都在十米以內。這墓道已經夠長了,有八米左右。
穿過墓道,目之所及全是石傭,這些石傭有一部分是戰士,有一部分是布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像極了一座集市。
石傭被中間的道路分成左右兩塊,道路兩邊有燭台。
一看這石傭我就知道書生說的沒錯,這不可能是明朝時期的大墓。
不僅不是明朝的,是隋唐時期的無疑,但這規模的大墓,會是誰的呢?
我腦袋裏不停地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突然說了句:“難道是隋煬帝楊廣的大墓?”
書生小聲說:“也可能是楊勇!那個冤死的隋朝太子爺。”
我想了想,點頭說:“是啊,是楊勇的概率更大。這個楊勇有點冤枉啊,最奇怪的是,冤枉他的人竟然是他的母親伽羅!”
楊勇生性好色,喜愛奢侈,有許多妾侍、珍寶,其中有位雲昭訓,因姿色嬌美,特別得到寵愛,並生下三個兒子,受到的待遇甚至與正室不相上下,這讓楊勇的母親文獻皇後獨孤伽羅相當不滿。
楊勇的正妻元妃不得寵愛,氣出了心病,沒兩天就死了,楊勇隨即讓雲昭訓主持太子宮。
獨孤伽羅認定是楊勇與雲昭訓合謀害死嫡妻,不但責備楊勇,又派人去暗察。
晉王楊廣知道母親對兄長有不滿,便假裝自己沒有什麽姬妾,且隻和蕭妃廝守。
於是獨孤伽羅更討厭楊勇,並對楊廣的德行大加稱讚。
獨孤伽羅每次抱怨雲氏專寵、感歎元氏夭亡時,楊廣也跟著痛心疾首,讓獨孤伽羅更加喜愛楊廣,有意廢黜楊勇的太子之位而立楊廣為太子。
楊勇為此感到害怕,卻又沒有辦法;隋文帝知道他內心不安,便派楊素去觀察他,結果楊素卻故意激怒楊勇,使楊勇說出抱怨的話,從此隋文帝更懷疑他了。
獨孤伽羅與楊廣等人都在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向隋文帝進讒言,加上楊勇多有埋怨之言語,隋文帝於是廢楊勇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
直到文帝臥病於仁壽宮時,皇太子與文帝姬妾皆隨侍在側,《資治通鑒》、《隋書》載宣華夫人被太子楊廣“無禮”之事。 宣華夫人將此事告訴文帝後,文帝始知冤枉了楊勇,並大罵獨孤皇後與楊廣,派人召楊勇進宮,準備廢楊廣而複立楊勇為太子,但是此事被楊廣攔截,隨即文帝便暴崩,楊廣即位,立即假擬文帝詔書,賜死楊勇。
煬帝後來追封楊勇為房陵王,但是子嗣不得繼承其位,全部流放濟南,後來多數都被楊廣殺死。
我好奇地問:“書生,同樣都是伽羅的兒子,為啥伽羅這麽偏向楊廣呢?”
書生說:“隻能說楊廣會討母親歡心吧,這個楊勇也許是個倔脾氣。”
我說:“那為啥不去找他外公獨孤信告狀呢?”
書生嗬嗬笑著說:“其實這個楊勇也不是個好東西,楊勇也好,楊廣也好,沒有本質的區別。也許楊勇上台還不如楊廣呢,他對正妻的態度足以證明他沒有一點敬畏之心。在古代,正妻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曉得嗎?”
“那麽這裏會是葬的楊勇嗎?”
書生點頭說:“很有這個可能,而且我隱約覺得,這裏安葬的的確是楊大哥的祖先。”
“真的假的?”我大聲問。
“難道你不覺得楊大哥和楊勇的脾氣很像嗎?”書生看著楊大哥嗬嗬笑了起來。
楊大哥擺著手說:“你就別笑話我了,我可沒有那個本事。這一個婆娘我都搞不贏,再給我幾個,直接送我去見閻王算了。”
姚敏不屑地說:“你該加強鍛煉了,你這身體,以後怎麽當爹啊!”
我說:“楊勇的後人到了濟南,偷偷有一支逃到了陰山,在這裏安葬了楊勇之後,就在這裏住了下來,發展成了現在的楊莊。”
楊大哥大聲說:“這麽說的話,這大墓還是我們楊家的。”
楊寧大聲說:“我也姓楊,要是按照血統論,我才是楊家正統。不用說,你們都是庶出,我們一家是嫡係。”
楊大哥不服氣地說:“你怎麽證明你們是嫡係?”
楊寧哼了一聲:“你們肯定是雲昭訓生出來的後人。我們這個楊家,是嫡係。”
說心裏話,這都哪兒跟哪兒啊,一個在北平,一個在陰山,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這也能吵起來。
偏偏楊大哥入套,他說:“你怎麽證明你是嫡係?”
楊寧說:“你怎麽證明你們是嫡係?”
我大聲說:“別吵了,到底是不是楊勇還不一定呢,吵什麽吵!也許裏麵埋的是程咬金,你們吵的太早了。”
朱泉說:“一個叫小明,一個叫小剛。”
書生說:“兩隻都是公的?”
“沒錯,你覺得這名字咋樣嘛!”
書生不置可否,問我:“守仁,猴子有名字嗎?”
“猴兒哥啊!”
書生說:“這麽叫顯得我像是八戒了,你還是改個名字吧!”
我說:“為啥要改,我覺得猴兒哥挺好聽的。”
猴子這時候裂開嘴哈哈笑了起來。它露出來滿口的獠牙,不過此時已經看習慣了,不覺得害怕了,倒是覺得挺可愛的。
現在這猴子的體重我估計得有八十斤,個子好像也高了一些,站在我身邊就像是一個小孩子。
我看西遊記的時候,孫悟空就是這造型的,我心說,這猴子怕是也成精了啊!
我忍不住摸了摸猴頭,猴子仰著脖子看看我,然後繼續注視前方。
兩隻狐狸很快就迴來了,並沒有什麽威脅,書生和朱泉放心地往裏麵走了進去。
我們進了這道墓門之後,就看到滿牆壁的筆畫,連頂上都有。
這裏畫的大多是坐著的佛爺和菩薩,還有飛天的仙女。
別說是內行,我這個外行一看就知道這是隋唐時期的風格,我說:“楊大哥,你覺得這是明朝的壁畫嗎?你好好看看這些女的,都是肉乎乎的,還有那眉眼,一看就是唐朝時候的。”
楊寧說:“沒有見識,好歹也要有點常識吧,我都知道這是唐朝時候的風格。姚敏,你覺得呢?”
姚敏立即說:“我不知道。”
她說完怕我們不相信,強調道:“我真的不知道!”
我是相信她不知道的,她沒讀過書。
但是楊大哥可是認識幾個字的,他雖然不懂隋唐應該是什麽風格,但是他一定知道這不是明朝的風格吧。明朝時期的畫作現在傳世的有很多,那時候也不太在乎佛教文化了,推崇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尤其是王陽明,在那時候是傑出的儒家代表。
他的“知行合一”是他感悟的精髓。
知行合一很簡單,就是你意識到了,就要去行動。比如我意識到有點胖了,我得少吃點減肥,那麽我就要去行動。不能意識到自己胖了,不去行動。
道理很簡單,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呢?
有多少賭徒心裏知道賭博不好,但是又控製不住自己,手裏但凡有倆錢就去賭。最後不僅坑了自己,還連累了家庭。比如我爹就是這樣的人,也許他也明白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所以才給我起名叫王守仁。
王守仁的本名叫王雲,字伯安,號陽明。我覺得我爹給我起這個名字,就是為了我能做到知行合一吧。
知行合一最偉大的思想就是告訴我們,我們覺得是對的事情,就要去做。
墓門後麵的墓道通常都不長,我見過的都在十米以內。這墓道已經夠長了,有八米左右。
穿過墓道,目之所及全是石傭,這些石傭有一部分是戰士,有一部分是布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像極了一座集市。
石傭被中間的道路分成左右兩塊,道路兩邊有燭台。
一看這石傭我就知道書生說的沒錯,這不可能是明朝時期的大墓。
不僅不是明朝的,是隋唐時期的無疑,但這規模的大墓,會是誰的呢?
我腦袋裏不停地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突然說了句:“難道是隋煬帝楊廣的大墓?”
書生小聲說:“也可能是楊勇!那個冤死的隋朝太子爺。”
我想了想,點頭說:“是啊,是楊勇的概率更大。這個楊勇有點冤枉啊,最奇怪的是,冤枉他的人竟然是他的母親伽羅!”
楊勇生性好色,喜愛奢侈,有許多妾侍、珍寶,其中有位雲昭訓,因姿色嬌美,特別得到寵愛,並生下三個兒子,受到的待遇甚至與正室不相上下,這讓楊勇的母親文獻皇後獨孤伽羅相當不滿。
楊勇的正妻元妃不得寵愛,氣出了心病,沒兩天就死了,楊勇隨即讓雲昭訓主持太子宮。
獨孤伽羅認定是楊勇與雲昭訓合謀害死嫡妻,不但責備楊勇,又派人去暗察。
晉王楊廣知道母親對兄長有不滿,便假裝自己沒有什麽姬妾,且隻和蕭妃廝守。
於是獨孤伽羅更討厭楊勇,並對楊廣的德行大加稱讚。
獨孤伽羅每次抱怨雲氏專寵、感歎元氏夭亡時,楊廣也跟著痛心疾首,讓獨孤伽羅更加喜愛楊廣,有意廢黜楊勇的太子之位而立楊廣為太子。
楊勇為此感到害怕,卻又沒有辦法;隋文帝知道他內心不安,便派楊素去觀察他,結果楊素卻故意激怒楊勇,使楊勇說出抱怨的話,從此隋文帝更懷疑他了。
獨孤伽羅與楊廣等人都在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向隋文帝進讒言,加上楊勇多有埋怨之言語,隋文帝於是廢楊勇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
直到文帝臥病於仁壽宮時,皇太子與文帝姬妾皆隨侍在側,《資治通鑒》、《隋書》載宣華夫人被太子楊廣“無禮”之事。 宣華夫人將此事告訴文帝後,文帝始知冤枉了楊勇,並大罵獨孤皇後與楊廣,派人召楊勇進宮,準備廢楊廣而複立楊勇為太子,但是此事被楊廣攔截,隨即文帝便暴崩,楊廣即位,立即假擬文帝詔書,賜死楊勇。
煬帝後來追封楊勇為房陵王,但是子嗣不得繼承其位,全部流放濟南,後來多數都被楊廣殺死。
我好奇地問:“書生,同樣都是伽羅的兒子,為啥伽羅這麽偏向楊廣呢?”
書生說:“隻能說楊廣會討母親歡心吧,這個楊勇也許是個倔脾氣。”
我說:“那為啥不去找他外公獨孤信告狀呢?”
書生嗬嗬笑著說:“其實這個楊勇也不是個好東西,楊勇也好,楊廣也好,沒有本質的區別。也許楊勇上台還不如楊廣呢,他對正妻的態度足以證明他沒有一點敬畏之心。在古代,正妻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曉得嗎?”
“那麽這裏會是葬的楊勇嗎?”
書生點頭說:“很有這個可能,而且我隱約覺得,這裏安葬的的確是楊大哥的祖先。”
“真的假的?”我大聲問。
“難道你不覺得楊大哥和楊勇的脾氣很像嗎?”書生看著楊大哥嗬嗬笑了起來。
楊大哥擺著手說:“你就別笑話我了,我可沒有那個本事。這一個婆娘我都搞不贏,再給我幾個,直接送我去見閻王算了。”
姚敏不屑地說:“你該加強鍛煉了,你這身體,以後怎麽當爹啊!”
我說:“楊勇的後人到了濟南,偷偷有一支逃到了陰山,在這裏安葬了楊勇之後,就在這裏住了下來,發展成了現在的楊莊。”
楊大哥大聲說:“這麽說的話,這大墓還是我們楊家的。”
楊寧大聲說:“我也姓楊,要是按照血統論,我才是楊家正統。不用說,你們都是庶出,我們一家是嫡係。”
楊大哥不服氣地說:“你怎麽證明你們是嫡係?”
楊寧哼了一聲:“你們肯定是雲昭訓生出來的後人。我們這個楊家,是嫡係。”
說心裏話,這都哪兒跟哪兒啊,一個在北平,一個在陰山,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這也能吵起來。
偏偏楊大哥入套,他說:“你怎麽證明你是嫡係?”
楊寧說:“你怎麽證明你們是嫡係?”
我大聲說:“別吵了,到底是不是楊勇還不一定呢,吵什麽吵!也許裏麵埋的是程咬金,你們吵的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