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諸侯雲動
密謀造反二十年,皇帝以為我在擺爛 作者:飛翔於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州軍隨即跟上,黑壓壓一片,如狂風驟雨,瞬間衝散了金軍陣型。
“可汗,不好了!我軍陣型大亂,士氣潰散!”
金軍副將慌慌張張跑來報信,神色惶恐。
“該死!”
可汗聞言,勃然大怒。
他原本以為這次伏擊萬無一失,哪裏想到竟然殺出個程咬金!
眼看著滿盤皆輸,可汗咬牙切齒,下定決心。
“傳令下去,全軍突圍!先保住這十萬大軍,才是正理!”
“其他的,以後再說!”
副將領命,匆匆退下。
很快,金軍如潮水般散去,四下奔逃。
一時間,穀中隻剩下寧王軍,和殘兵敗將。
“將軍,金人已經退去,是否要追擊?”
忽兒台策馬上前,躬身問道。
隨著太孫削藩的詔書頒布,天下諸侯紛紛坐不住了。
誰都知道,齊王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被削的就是自己。
然而,麵對先帝遺留下的精銳禁軍,他們一時又拿不出什麽好辦法。
就在此時,常山王發來密信,提出聯合起兵,共抗朝廷暴政。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到半個月,吳王、梁王等紛紛響應。
而被困在濟城中的齊王,更是抓住這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開始瘋狂派人遊說。
眼看形勢越來越不對勁,太孫也開始著急了。
他雖然有先帝遺留的禁軍,但那也隻是區區數萬人。
若是真的天下諸侯全部倒戈,自己根本無力迴天。
朝堂之上,太孫頻頻召見眾臣,商討對策。
太尉薑崇率先開口:“陛下,臣以為當先發製人,集中兵力先拿下濟城,斬草除根。否則齊王若是突圍,與其他諸侯裏應外合,那時就難辦了。”
“濟城?那豈不是要放著其他地方不管?”
一旁的禦史中丞毛玠卻是皺起了眉頭,“其他諸侯雖然還未明著造反,但各地征兵買馬的動靜卻是不小。若是貿然調兵,臣怕會激起他們的反抗之心。到時候就是南槐北棗,四麵楚歌了。”
太孫撫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後,他抬起頭,環視群臣:“諸位愛卿,削藩大計,事關社稷安危,容不得有失。朕必須鐵腕手段,方能震懾諸侯。但同時,也不能操之過急,以免落人口實。”
眾臣聞言,齊齊躬身。
“眾愛卿諫言,朕已悉知。”
太孫接著說道:“除了派兵困守齊王,朕還有別的打算。傳朕懿旨,命肅王、兗王火速進京,協助朕平叛。又給秦王、寧王各降一道聖旨,責令他們盡快迴京述職,以明臣子本分!”
這道懿旨一出,頓時引起滿朝嘩然。
要知道,秦王和寧王都是先帝親封的藩王。
其中秦王更是兵強馬壯,駐守潼關,一直被視為藩王中的第一把交椅。
如今太孫要召他進京,難道是想……
察言觀色的中書令冷笑一聲,拱手道:“陛下聖明!這兩位殿下若是能夠進京述職,不但可以為陛下分憂,更能震懾其他諸侯,是一箭雙雕之計啊。”
“哼,這二位殿下,向來剛愎自用,隻怕未必肯聽陛下號令。”
戶部侍郎也在一旁附和。
太孫冷冷一笑,掃視群臣:“無妨,秦王雖然強勢,但這麽多年也隻是龜縮在潼關,並未參與中原之事。而至於那個趙淵,更是一無所有。讓他來與不來,都無關緊要。”
言罷,太孫大袖一揮:“退朝!”
……
與此同時,在西南彭城,肅王正焦慮地在書房內踱步。
如今天下大亂在即,他這個一直以謀略見長的王爺,理應趁機坐收漁翁之利。
可他的封地偏偏在大玄西南,遠離中原,實在不便出手。
就在此時,肅王的心腹參將匆匆走進書房,恭聲道:“殿下,寧州那邊傳來急報。”
“哦?”
肅王聞言,神色一凜。
他示意來人上前,低聲問道:“可是寧王那邊有什麽動靜?”
“正是。”
參將低聲迴稟:“據寧州細作來報,自從大寧失守,寧王便落荒而逃,逃到了寧州一個邊陲小鎮,借住在青樓之中,整日聲色犬馬,不務正業。”
“這小子!”
肅王暗暗咬牙,臉上卻不動聲色:“就這些?”
“迴殿下,還有……”
參將頓了頓,壓低聲音繼續道:“據說,那個寧州,如今聚集了不少流民,都是些無業遊民,亡命之徒。而寧王的舊部,也漸漸在向那邊聚集。再加上……”
“再加上什麽?”
肅王不耐煩地打斷。
參將咽了口唾沫,低聲道:“再加上,如今天下諸侯蠢蠢欲動,而寧王又遠在塞外,無人監管。臣擔心……”
“你是擔心他會趁機起事?”
肅王冷哼一聲:“他趙淵有什麽資本謀反?區區一寧州,又能掀起多大風浪?”
參將聞言,也不敢多言,隻能躬身稱是。
“行了。”
肅王擺擺手:“這些細作,你叫他們繼續盯著,有情況隨時迴報。那趙淵要是真敢蹦躂,朕第一個不饒他!”
“是。”
送走了參將,肅王卻越想越不對勁。
他在屋內來迴踱步,嘴裏喃喃自語:“趙淵啊趙淵,你當真是醉生夢死,還是在裝瘋賣傻?難道你以為,朕的眼睛真的盯不到寧州嗎?”
寧州,一間青樓雅室內。
趙淵正斜倚在軟榻之上,把玩著手中的玉鐲。
自從大寧失守,他便一直扮演著落魄王爺的角色,借住在這裏,整日花天酒地。
但其實,他心中卻是另有打算。
“劉二,可有京中來信?”
趙淵悠悠開口。
“迴王爺,屬下剛剛接到消息。”
劉二恭敬答道:“太孫正召集肅王、兗王進京,商討平叛大計。”
“果然。”
趙淵嘿嘿一笑:“這個太孫,真是老謀深算。召肅王、兗王進京,無非是想以二王來牽製朝中勢力。”
“不錯。”
劉二點頭道:“依屬下看,肅王與兗王雖然都是先帝寵信的藩王,但實力有限。太孫此舉,隻怕是想借刀殺人。”
“借刀殺人?”
趙淵挑了挑眉。
劉二湊到趙淵耳邊,低聲道:“殿下可還記得,當年齊王、吳王和梁王,曾經一同上書,彈劾肅王謀反之事?”
“可汗,不好了!我軍陣型大亂,士氣潰散!”
金軍副將慌慌張張跑來報信,神色惶恐。
“該死!”
可汗聞言,勃然大怒。
他原本以為這次伏擊萬無一失,哪裏想到竟然殺出個程咬金!
眼看著滿盤皆輸,可汗咬牙切齒,下定決心。
“傳令下去,全軍突圍!先保住這十萬大軍,才是正理!”
“其他的,以後再說!”
副將領命,匆匆退下。
很快,金軍如潮水般散去,四下奔逃。
一時間,穀中隻剩下寧王軍,和殘兵敗將。
“將軍,金人已經退去,是否要追擊?”
忽兒台策馬上前,躬身問道。
隨著太孫削藩的詔書頒布,天下諸侯紛紛坐不住了。
誰都知道,齊王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被削的就是自己。
然而,麵對先帝遺留下的精銳禁軍,他們一時又拿不出什麽好辦法。
就在此時,常山王發來密信,提出聯合起兵,共抗朝廷暴政。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到半個月,吳王、梁王等紛紛響應。
而被困在濟城中的齊王,更是抓住這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開始瘋狂派人遊說。
眼看形勢越來越不對勁,太孫也開始著急了。
他雖然有先帝遺留的禁軍,但那也隻是區區數萬人。
若是真的天下諸侯全部倒戈,自己根本無力迴天。
朝堂之上,太孫頻頻召見眾臣,商討對策。
太尉薑崇率先開口:“陛下,臣以為當先發製人,集中兵力先拿下濟城,斬草除根。否則齊王若是突圍,與其他諸侯裏應外合,那時就難辦了。”
“濟城?那豈不是要放著其他地方不管?”
一旁的禦史中丞毛玠卻是皺起了眉頭,“其他諸侯雖然還未明著造反,但各地征兵買馬的動靜卻是不小。若是貿然調兵,臣怕會激起他們的反抗之心。到時候就是南槐北棗,四麵楚歌了。”
太孫撫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後,他抬起頭,環視群臣:“諸位愛卿,削藩大計,事關社稷安危,容不得有失。朕必須鐵腕手段,方能震懾諸侯。但同時,也不能操之過急,以免落人口實。”
眾臣聞言,齊齊躬身。
“眾愛卿諫言,朕已悉知。”
太孫接著說道:“除了派兵困守齊王,朕還有別的打算。傳朕懿旨,命肅王、兗王火速進京,協助朕平叛。又給秦王、寧王各降一道聖旨,責令他們盡快迴京述職,以明臣子本分!”
這道懿旨一出,頓時引起滿朝嘩然。
要知道,秦王和寧王都是先帝親封的藩王。
其中秦王更是兵強馬壯,駐守潼關,一直被視為藩王中的第一把交椅。
如今太孫要召他進京,難道是想……
察言觀色的中書令冷笑一聲,拱手道:“陛下聖明!這兩位殿下若是能夠進京述職,不但可以為陛下分憂,更能震懾其他諸侯,是一箭雙雕之計啊。”
“哼,這二位殿下,向來剛愎自用,隻怕未必肯聽陛下號令。”
戶部侍郎也在一旁附和。
太孫冷冷一笑,掃視群臣:“無妨,秦王雖然強勢,但這麽多年也隻是龜縮在潼關,並未參與中原之事。而至於那個趙淵,更是一無所有。讓他來與不來,都無關緊要。”
言罷,太孫大袖一揮:“退朝!”
……
與此同時,在西南彭城,肅王正焦慮地在書房內踱步。
如今天下大亂在即,他這個一直以謀略見長的王爺,理應趁機坐收漁翁之利。
可他的封地偏偏在大玄西南,遠離中原,實在不便出手。
就在此時,肅王的心腹參將匆匆走進書房,恭聲道:“殿下,寧州那邊傳來急報。”
“哦?”
肅王聞言,神色一凜。
他示意來人上前,低聲問道:“可是寧王那邊有什麽動靜?”
“正是。”
參將低聲迴稟:“據寧州細作來報,自從大寧失守,寧王便落荒而逃,逃到了寧州一個邊陲小鎮,借住在青樓之中,整日聲色犬馬,不務正業。”
“這小子!”
肅王暗暗咬牙,臉上卻不動聲色:“就這些?”
“迴殿下,還有……”
參將頓了頓,壓低聲音繼續道:“據說,那個寧州,如今聚集了不少流民,都是些無業遊民,亡命之徒。而寧王的舊部,也漸漸在向那邊聚集。再加上……”
“再加上什麽?”
肅王不耐煩地打斷。
參將咽了口唾沫,低聲道:“再加上,如今天下諸侯蠢蠢欲動,而寧王又遠在塞外,無人監管。臣擔心……”
“你是擔心他會趁機起事?”
肅王冷哼一聲:“他趙淵有什麽資本謀反?區區一寧州,又能掀起多大風浪?”
參將聞言,也不敢多言,隻能躬身稱是。
“行了。”
肅王擺擺手:“這些細作,你叫他們繼續盯著,有情況隨時迴報。那趙淵要是真敢蹦躂,朕第一個不饒他!”
“是。”
送走了參將,肅王卻越想越不對勁。
他在屋內來迴踱步,嘴裏喃喃自語:“趙淵啊趙淵,你當真是醉生夢死,還是在裝瘋賣傻?難道你以為,朕的眼睛真的盯不到寧州嗎?”
寧州,一間青樓雅室內。
趙淵正斜倚在軟榻之上,把玩著手中的玉鐲。
自從大寧失守,他便一直扮演著落魄王爺的角色,借住在這裏,整日花天酒地。
但其實,他心中卻是另有打算。
“劉二,可有京中來信?”
趙淵悠悠開口。
“迴王爺,屬下剛剛接到消息。”
劉二恭敬答道:“太孫正召集肅王、兗王進京,商討平叛大計。”
“果然。”
趙淵嘿嘿一笑:“這個太孫,真是老謀深算。召肅王、兗王進京,無非是想以二王來牽製朝中勢力。”
“不錯。”
劉二點頭道:“依屬下看,肅王與兗王雖然都是先帝寵信的藩王,但實力有限。太孫此舉,隻怕是想借刀殺人。”
“借刀殺人?”
趙淵挑了挑眉。
劉二湊到趙淵耳邊,低聲道:“殿下可還記得,當年齊王、吳王和梁王,曾經一同上書,彈劾肅王謀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