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慶把編織袋的東西都倒出來的時候,滿地滾落的都是白色的塑料藥瓶子。
國慶的父母很是驚訝,相互看了一眼,莫名其妙。
“你撿的?”國慶的父親問妻子。
“沒有啊,我沒撿過啊。”國慶母親也是一頭霧水。
“這怎麽和我家裏的一模一樣呢?”正在疑惑的國慶看著手裏的白色藥片,和自己家裏的是一模一樣的。
什麽情況?怎麽市裏的家裏有?老家還有,難不成這是種出來的嗎?
國慶一陣迷惑。
“你先把這十幾瓶裝起來,民警對國慶說:“走,咱去房間說。”
民警向國慶的父母做了一個手勢,他們一同進了窯洞。
國慶的父親把火爐子捅了捅,又往上麵加了兩塊鋼炭,蓋上蓋板,他坐在火爐旁問:“你說那是啥玩意兒?”
民警笑了:“我也想問你哩,那是啥玩意兒?”
“問我?我不知道啊。”
“你不知道那是啥玩意兒,你就知道它是從哪來的吧?”民警半開玩笑。
“我也不知道它是從哪來的。”國慶父親認真的迴答著。
“它是在你家裏發現的,你都不知道它的來曆?”
“要不是你們今天發現,我還真不知道這玩意。”
“那你一直都沒注意到那地方嗎?”
“你今天不讓我們去看,我真的不知道那裏還有那麽多東西。”
“那你和姨想一想,到底是你們兩個人,誰給那放的?”
“反正我沒放,”國慶爸爸堅定的說著,順便看著妻子。
國慶媽媽說:“我再收拾東西,也不至於收拾這些東西,再說這些東西從哪兒去收拾?”
“是不是誰來你這兒把東西落在這了?”
“這段時間沒人來過呀。”
“你二老慢慢想一下,想一想,這是什麽時間放在這兒的?是誰放的?慢慢想想。”民警提醒著。
“想一想,沒有人來啊,國鳳這段時間和娃都從來沒迴來過呀。”國慶的爸爸突然好像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他這才問:“你們是不是調查什麽?”
“大叔,剛才我也沒告訴你,我們就是市公安局的,警察。”
“啊,警察,”國慶的父親一陣詫異,喊了一聲:“那你們到我家是…?”
說著他看了看兒子:“是不是國慶這小子犯事了?”
“沒有沒有,是他配合我們調查一些事情。”民警解釋道。
“調查事情?調查什麽事情?”國慶父親問。
“就是現在這個編織袋啊。”民警用手指了指那放在地上的編織袋。
“哦,編織袋。”國慶父親看了一眼說。
“這個你們已經確認過了,不是你們家的編織袋,現在我們就是要問清楚你這個袋子是從哪來的?”民警問。
“是呀,從哪來的?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呢。”國慶父親看了妻子一眼,思考著。
“我再問你,你看你家裏這些地方,還有像這種一樣的袋子嗎?”
“哦,你這話還提醒了我,把我問迷惑了,讓我再轉轉看一看。”
不自信的國慶父親起身走向另一口窯洞。
其實要說的話,國慶的老家根本就沒有什麽可轉的地方,除了兩口窯,一個很大的院子,剛進門的右手,就是用石棉瓦搭建的小棚子,那裏麵除了常用的農用工具,就是放了一些砂石和磚塊,再也沒有什麽地方可以放這些東西。
國慶父親一個人在院子轉了一圈,又在另一個窯洞裏麵轉來轉去,翻了一下,根本沒有找到同樣的袋子。
幾個人又坐在一塊,圍在何火爐旁。
那位警察開口:“叔,我想問一下,你在市公路段上班的朋友叫什麽?”
“公路段?公路段?”國慶父親想了想:“哦,你是說的賢良吧?”
“你說他叫什麽名字?”
“李賢良!”國慶父親一個字一個字有力的說。
“那你的身體有什麽不舒服的?”
“我前幾年得過一次腦梗,現在用藥控製著呢,其他也沒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
“那你現在吃的這個治腦梗的藥是什麽藥?”
“梗通抗栓丸。”
“你能不能讓我看一下你這個藥?”
“當然可以,”說著,國慶的父親就從旁邊的桌上拿來了一個淡黃色的盒子。
民警打開一看,裏麵也是白顏色的塑料瓶子,但是外麵有商標,裏麵有說明書,關鍵是瓶子蓋子上麵還有打上去的日期,但這個瓶子和他發現的那種瓶子尺寸不太相符。
民警從編織袋裏取出一個塑料瓶子,比較了一下:“還是有區別的。”
國慶急忙把兩種瓶子放在一塊比劃著。
民警看完後把藥遞到國慶父親的手裏:“你這藥是你平時自己買的嗎?”
“我不買,都是國鳳買的。”國慶父親誠懇的說。
“國鳳是誰?”民警問。
“我大女兒。”
“你大女兒她是幹什麽的?”
“胡成精哩,當什麽老板,搞啥百貨批發,老說不賺錢,我也不太清楚。”民警看到,一提到女兒,國慶父親就顯得很生氣的樣子。
民警突然想到了在車上國慶談到姐夫時的表情:“那除了你女兒給你買這藥之外,還有誰給你買過?”
“沒有人買過。”國慶父很幹脆的迴答著。
“你再想一想,你是不是還托過其他的人?比如說同學呀,朋友啊,各種關係能不能找一點好的藥來治一下?”民警問。
“你看我現在和正常人基本沒有啥區別,除了說話能慢一點,沒有啥大的妨礙,我一直就吃我女兒給我買的這藥,沒有托關係或走後門買過藥。”
“你肯定你沒有找過熟人,或者走後門買過其他的藥?”
“沒有,我這個藥一直沒換過,我一在吃著哩,大夫也不讓胡亂換。”
“那我再問你,你和你那個叫李賢良的朋友來往多嗎?”
“噢,你說賢良,有事了就來往,沒有啥事就幾乎不來往,他在城裏,我在鄉下,都不方便。”
“你有事指的是?沒事,指的是?”民警不解的問。
“當年他和我一塊出去支援三線,在那裏修路,我想家了就跑迴來了,他堅持下來了,就在那裏一直幹了下來,後來國家給他安排了工作,在公路段上班了,成了吃國家飯的人。這麽多年過去了,他也就是個普通的人,兒子不想種地,我去找他,想讓他給兒子找個事,雖然說他沒有多大權,但還是給兒子把工作安排了,就是在那個什麽縣,一直養護著公路哩,誰知這小子不吃苦,幹了不到一個月就跑了,把我給氣的,但也沒辦法,後來我知道了那個縣城條件也不好啊?”
“你還能記得你們最後一次聯係是什麽時候?”
“最後一次聯係?”國慶父皺了皺眉頭。
“對,也就是你們最近的一次是什麽時候聯係的?”
“哦,最近的,我想想,我想想,好像就是為國慶安排工作去找了他,從那以後再沒有聯係過,有七到八年了。”
“都七八年了,你們都沒聯係過?”
“沒有,讓我算算啊,國慶有事是95年去的,現在是我,現在是01年,哦,六年了,五六年時間沒見麵了。”國慶父親給出了準確時間。
“那他也沒來過你這,你也沒去過他那?”
“哦,沒有沒有,我在家裏幾乎就不出門,農村嘛,沒有幾個人整天見麵,就是這些人,村裏這些人。”國慶父親笑的不自然。
“他知道你有腦梗嗎?”
“哦,他是知道的。”
“那他是怎樣知道你有腦梗的?”
“哦,對對對對,那我剛跟你說的這個時間不對,我應該是97年犯的病。對對對對對,當時女兒在給我看病的時候,是在市裏找的賢良,他給我找的醫院,對對對,就是從那以後,從那以後,我們沒見麵,我把時間記錯了。”
“你出院了以後還和他聯係過嗎?”
“沒有。”
“你也沒有給他說,讓他給你找什麽進口藥或者後門藥或者特供藥之類的?”
“他又不是醫生,他能有什麽關係給我提供這些?我隻相信醫生的,不搞那事。”
“大叔,我現在問你,如果有人給你提上一袋子藥,告訴你說,是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女兒捎給你的,你相信嗎?”
國慶父親愣了一下:“我吃的這個藥,市麵上還真不好買,就是我看病的醫院,有這個藥,隻有我女兒進貨時給我買迴來的,我才吃,你說是誰給我捎的藥,或者是讓誰買的?一般不會有這種情況。”
“那你女兒經常給你買藥,是用什麽裝的?”
“哦,你說的這個我突然想起來了,這裏有個編織袋。”
說著,國慶父親站起身來,走到炕邊,從炕上的褥子下麵取出一個疊得方方正正的白色編織袋,拿給民警看。
民警接過一看,除了比他們發現的那隻編織袋幹淨以外,其他的幾乎一模一樣:“這是幹啥用的?”
“國鳳給我買藥就用這裝的。”園慶父親說。
“你確定這是你女兒給你買藥提的袋子嗎?”民警問。
“錯不了,她那裏還有一個這樣的袋子,來迴用。她媽說裝藥的東西,就把兩個袋子都洗幹淨了。”國慶父親堅信著說,順便看了妻子一眼。
夫妻倆點了點頭:“就是,就是的。”
“走,去你姐家。”民警對國慶說。
“去我姐家?”國慶一陣懵圈。
“走,上車給我去帶路,我們去你姐家。”民警並不解釋,三人立刻起身,帶上所有的編織袋上了車,開往國慶的姐姐國峰的家。
“咋好像是賊在後麵攆哩,說走就走了。”國慶母親還沒反應過來,幾個人早已不見蹤影。
到了國鳳的批發部門口,國慶並沒有下車,他不願見到董磊。
兩個小孩正趴在收銀櫃前寫作業,看見有人進來了,小女孩抬起頭來問:“你要什麽東西?”
“你好,小朋友,我們不買東西,我們找一下你的媽媽。”民警笑著說。
“媽媽,有人找,媽媽有人找。”
小女孩朝裏麵喊著。
民警看到這是一個商住一體的門麵房,前麵擺放貨品,後麵是相當於庫房和住宿的地方。
小女孩的媽媽手裏拿著幾個青菜從裏麵走了出來,看到身著便衣的民警,警惕的問:“你們找誰?”
“你就是李國鳳?”民警問。
“你是誰?幹啥的?”李國鳳打量著來人。
民警看了一眼兩個孩子,對國鳳說:“你能讓孩子先進裏麵去?”
“有啥事你說嘛。”國鳳顯得不耐煩。
“還是讓孩子進去,咱們大人說些事。”另外一個民警對國鳳說。
“讓我先把火一關。”國鳳急急忙忙向後麵走去,民警也跟了進去。
民警這才看到裏麵的房間四周圍堆的都是貨,右邊放著兩張拚在一起的床,幾乎占滿了整個房間。
在有窗戶的地方,有一個煤氣灶櫃子,上麵的火正在燒著。
國鳳關了火,放下手中的菜問:“你幾個是幹啥的?“
一位民警往前走了一步,把他的警官證亮給了國鳳。
國鳳看到警官證,一下緊張起來忙問:“董磊可咋了?”
“董磊是誰?”民警問。
“我娃他爸。”國鳳小聲說。
“他人呢?”
“到寶泉去了。”
“在那裏幹啥?”
“想進那裏的煙。”
“那你說董磊會犯啥事?”
“煙是國家管控的東西,我不讓搞,怕出事。”
民警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個出去了。
站在房間裏的民警說:“是這,我們這兒有一個東西,一會拿來你看一下。”
這時,剛出去的民警進來了,把從家裏帶來的編織袋遞到國鳳麵前:“這編織袋是不是你這裏的?”
國鳳根本沒細看,隻看了一眼就說:“就是我這兒的袋子,咋了?“
“這是你這裏裝什麽的袋子?”
“裝白糖的。”
“那為什麽上麵沒有字呢?”
“哦,那是因為,”國鳳停了一下說:“有些話不方便說,這個不迴答行不?”
“行,這是你的商業秘密,我們也不問,你看看這個,”民警又把另一個袋子提到她跟前:“這是不是也是你這兒的?”
“是的,“國鳳也隻看了一眼就確認了。
“你咋這麽肯定?“民警問。“一看這個尺寸就是我們這兒的,我這個白糖袋子是從新疆搞過來的,目前這裏沒有這種規格的袋子,你看,它隻有一般袋子的三分之一,較小,好認。”
“明白了。”
“那你看看這裏麵這東西,”民警打開編織袋,從裏麵拿出兩個塑料瓶,遞到國鳳手裏:“這是啥?”
國鳳接過藥瓶子,疑惑的望著民警,問:“這是哪來的?”
“從你娘家帶來的。”民警說。
“我娘家?”國鳳瞬間明白了什麽:“這不是我爸吃的藥,這個尺寸規格小。”
民警一驚,她是如何一下子就知道兩種瓶子的不同?
“你肯定?”
“肯定。”
“你咋知道這尺寸不同?”
“往手裏一拿,輕飄飄的,我一攥,就明顯感到不是我爸的藥。”
說著,國鳳從貨堆旁拿出一個一盒藥,從中拿出一個塑料瓶子:“你看,我爸這藥我往手上一拿根本攥不住,你那太小,一握就攥完了。”
民警覺得國鳳真是個心細的女人。
“這藥是你給你爸買的嗎?”民警指著手裏的藥瓶問。
“不是。”國鳳肯定的說。
“那你知道不知道你娘家這編織袋的藥是從何而來?”民警問國鳳。
國慶的父母很是驚訝,相互看了一眼,莫名其妙。
“你撿的?”國慶的父親問妻子。
“沒有啊,我沒撿過啊。”國慶母親也是一頭霧水。
“這怎麽和我家裏的一模一樣呢?”正在疑惑的國慶看著手裏的白色藥片,和自己家裏的是一模一樣的。
什麽情況?怎麽市裏的家裏有?老家還有,難不成這是種出來的嗎?
國慶一陣迷惑。
“你先把這十幾瓶裝起來,民警對國慶說:“走,咱去房間說。”
民警向國慶的父母做了一個手勢,他們一同進了窯洞。
國慶的父親把火爐子捅了捅,又往上麵加了兩塊鋼炭,蓋上蓋板,他坐在火爐旁問:“你說那是啥玩意兒?”
民警笑了:“我也想問你哩,那是啥玩意兒?”
“問我?我不知道啊。”
“你不知道那是啥玩意兒,你就知道它是從哪來的吧?”民警半開玩笑。
“我也不知道它是從哪來的。”國慶父親認真的迴答著。
“它是在你家裏發現的,你都不知道它的來曆?”
“要不是你們今天發現,我還真不知道這玩意。”
“那你一直都沒注意到那地方嗎?”
“你今天不讓我們去看,我真的不知道那裏還有那麽多東西。”
“那你和姨想一想,到底是你們兩個人,誰給那放的?”
“反正我沒放,”國慶爸爸堅定的說著,順便看著妻子。
國慶媽媽說:“我再收拾東西,也不至於收拾這些東西,再說這些東西從哪兒去收拾?”
“是不是誰來你這兒把東西落在這了?”
“這段時間沒人來過呀。”
“你二老慢慢想一下,想一想,這是什麽時間放在這兒的?是誰放的?慢慢想想。”民警提醒著。
“想一想,沒有人來啊,國鳳這段時間和娃都從來沒迴來過呀。”國慶的爸爸突然好像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他這才問:“你們是不是調查什麽?”
“大叔,剛才我也沒告訴你,我們就是市公安局的,警察。”
“啊,警察,”國慶的父親一陣詫異,喊了一聲:“那你們到我家是…?”
說著他看了看兒子:“是不是國慶這小子犯事了?”
“沒有沒有,是他配合我們調查一些事情。”民警解釋道。
“調查事情?調查什麽事情?”國慶父親問。
“就是現在這個編織袋啊。”民警用手指了指那放在地上的編織袋。
“哦,編織袋。”國慶父親看了一眼說。
“這個你們已經確認過了,不是你們家的編織袋,現在我們就是要問清楚你這個袋子是從哪來的?”民警問。
“是呀,從哪來的?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呢。”國慶父親看了妻子一眼,思考著。
“我再問你,你看你家裏這些地方,還有像這種一樣的袋子嗎?”
“哦,你這話還提醒了我,把我問迷惑了,讓我再轉轉看一看。”
不自信的國慶父親起身走向另一口窯洞。
其實要說的話,國慶的老家根本就沒有什麽可轉的地方,除了兩口窯,一個很大的院子,剛進門的右手,就是用石棉瓦搭建的小棚子,那裏麵除了常用的農用工具,就是放了一些砂石和磚塊,再也沒有什麽地方可以放這些東西。
國慶父親一個人在院子轉了一圈,又在另一個窯洞裏麵轉來轉去,翻了一下,根本沒有找到同樣的袋子。
幾個人又坐在一塊,圍在何火爐旁。
那位警察開口:“叔,我想問一下,你在市公路段上班的朋友叫什麽?”
“公路段?公路段?”國慶父親想了想:“哦,你是說的賢良吧?”
“你說他叫什麽名字?”
“李賢良!”國慶父親一個字一個字有力的說。
“那你的身體有什麽不舒服的?”
“我前幾年得過一次腦梗,現在用藥控製著呢,其他也沒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
“那你現在吃的這個治腦梗的藥是什麽藥?”
“梗通抗栓丸。”
“你能不能讓我看一下你這個藥?”
“當然可以,”說著,國慶的父親就從旁邊的桌上拿來了一個淡黃色的盒子。
民警打開一看,裏麵也是白顏色的塑料瓶子,但是外麵有商標,裏麵有說明書,關鍵是瓶子蓋子上麵還有打上去的日期,但這個瓶子和他發現的那種瓶子尺寸不太相符。
民警從編織袋裏取出一個塑料瓶子,比較了一下:“還是有區別的。”
國慶急忙把兩種瓶子放在一塊比劃著。
民警看完後把藥遞到國慶父親的手裏:“你這藥是你平時自己買的嗎?”
“我不買,都是國鳳買的。”國慶父親誠懇的說。
“國鳳是誰?”民警問。
“我大女兒。”
“你大女兒她是幹什麽的?”
“胡成精哩,當什麽老板,搞啥百貨批發,老說不賺錢,我也不太清楚。”民警看到,一提到女兒,國慶父親就顯得很生氣的樣子。
民警突然想到了在車上國慶談到姐夫時的表情:“那除了你女兒給你買這藥之外,還有誰給你買過?”
“沒有人買過。”國慶父很幹脆的迴答著。
“你再想一想,你是不是還托過其他的人?比如說同學呀,朋友啊,各種關係能不能找一點好的藥來治一下?”民警問。
“你看我現在和正常人基本沒有啥區別,除了說話能慢一點,沒有啥大的妨礙,我一直就吃我女兒給我買的這藥,沒有托關係或走後門買過藥。”
“你肯定你沒有找過熟人,或者走後門買過其他的藥?”
“沒有,我這個藥一直沒換過,我一在吃著哩,大夫也不讓胡亂換。”
“那我再問你,你和你那個叫李賢良的朋友來往多嗎?”
“噢,你說賢良,有事了就來往,沒有啥事就幾乎不來往,他在城裏,我在鄉下,都不方便。”
“你有事指的是?沒事,指的是?”民警不解的問。
“當年他和我一塊出去支援三線,在那裏修路,我想家了就跑迴來了,他堅持下來了,就在那裏一直幹了下來,後來國家給他安排了工作,在公路段上班了,成了吃國家飯的人。這麽多年過去了,他也就是個普通的人,兒子不想種地,我去找他,想讓他給兒子找個事,雖然說他沒有多大權,但還是給兒子把工作安排了,就是在那個什麽縣,一直養護著公路哩,誰知這小子不吃苦,幹了不到一個月就跑了,把我給氣的,但也沒辦法,後來我知道了那個縣城條件也不好啊?”
“你還能記得你們最後一次聯係是什麽時候?”
“最後一次聯係?”國慶父皺了皺眉頭。
“對,也就是你們最近的一次是什麽時候聯係的?”
“哦,最近的,我想想,我想想,好像就是為國慶安排工作去找了他,從那以後再沒有聯係過,有七到八年了。”
“都七八年了,你們都沒聯係過?”
“沒有,讓我算算啊,國慶有事是95年去的,現在是我,現在是01年,哦,六年了,五六年時間沒見麵了。”國慶父親給出了準確時間。
“那他也沒來過你這,你也沒去過他那?”
“哦,沒有沒有,我在家裏幾乎就不出門,農村嘛,沒有幾個人整天見麵,就是這些人,村裏這些人。”國慶父親笑的不自然。
“他知道你有腦梗嗎?”
“哦,他是知道的。”
“那他是怎樣知道你有腦梗的?”
“哦,對對對對,那我剛跟你說的這個時間不對,我應該是97年犯的病。對對對對對,當時女兒在給我看病的時候,是在市裏找的賢良,他給我找的醫院,對對對,就是從那以後,從那以後,我們沒見麵,我把時間記錯了。”
“你出院了以後還和他聯係過嗎?”
“沒有。”
“你也沒有給他說,讓他給你找什麽進口藥或者後門藥或者特供藥之類的?”
“他又不是醫生,他能有什麽關係給我提供這些?我隻相信醫生的,不搞那事。”
“大叔,我現在問你,如果有人給你提上一袋子藥,告訴你說,是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女兒捎給你的,你相信嗎?”
國慶父親愣了一下:“我吃的這個藥,市麵上還真不好買,就是我看病的醫院,有這個藥,隻有我女兒進貨時給我買迴來的,我才吃,你說是誰給我捎的藥,或者是讓誰買的?一般不會有這種情況。”
“那你女兒經常給你買藥,是用什麽裝的?”
“哦,你說的這個我突然想起來了,這裏有個編織袋。”
說著,國慶父親站起身來,走到炕邊,從炕上的褥子下麵取出一個疊得方方正正的白色編織袋,拿給民警看。
民警接過一看,除了比他們發現的那隻編織袋幹淨以外,其他的幾乎一模一樣:“這是幹啥用的?”
“國鳳給我買藥就用這裝的。”園慶父親說。
“你確定這是你女兒給你買藥提的袋子嗎?”民警問。
“錯不了,她那裏還有一個這樣的袋子,來迴用。她媽說裝藥的東西,就把兩個袋子都洗幹淨了。”國慶父親堅信著說,順便看了妻子一眼。
夫妻倆點了點頭:“就是,就是的。”
“走,去你姐家。”民警對國慶說。
“去我姐家?”國慶一陣懵圈。
“走,上車給我去帶路,我們去你姐家。”民警並不解釋,三人立刻起身,帶上所有的編織袋上了車,開往國慶的姐姐國峰的家。
“咋好像是賊在後麵攆哩,說走就走了。”國慶母親還沒反應過來,幾個人早已不見蹤影。
到了國鳳的批發部門口,國慶並沒有下車,他不願見到董磊。
兩個小孩正趴在收銀櫃前寫作業,看見有人進來了,小女孩抬起頭來問:“你要什麽東西?”
“你好,小朋友,我們不買東西,我們找一下你的媽媽。”民警笑著說。
“媽媽,有人找,媽媽有人找。”
小女孩朝裏麵喊著。
民警看到這是一個商住一體的門麵房,前麵擺放貨品,後麵是相當於庫房和住宿的地方。
小女孩的媽媽手裏拿著幾個青菜從裏麵走了出來,看到身著便衣的民警,警惕的問:“你們找誰?”
“你就是李國鳳?”民警問。
“你是誰?幹啥的?”李國鳳打量著來人。
民警看了一眼兩個孩子,對國鳳說:“你能讓孩子先進裏麵去?”
“有啥事你說嘛。”國鳳顯得不耐煩。
“還是讓孩子進去,咱們大人說些事。”另外一個民警對國鳳說。
“讓我先把火一關。”國鳳急急忙忙向後麵走去,民警也跟了進去。
民警這才看到裏麵的房間四周圍堆的都是貨,右邊放著兩張拚在一起的床,幾乎占滿了整個房間。
在有窗戶的地方,有一個煤氣灶櫃子,上麵的火正在燒著。
國鳳關了火,放下手中的菜問:“你幾個是幹啥的?“
一位民警往前走了一步,把他的警官證亮給了國鳳。
國鳳看到警官證,一下緊張起來忙問:“董磊可咋了?”
“董磊是誰?”民警問。
“我娃他爸。”國鳳小聲說。
“他人呢?”
“到寶泉去了。”
“在那裏幹啥?”
“想進那裏的煙。”
“那你說董磊會犯啥事?”
“煙是國家管控的東西,我不讓搞,怕出事。”
民警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個出去了。
站在房間裏的民警說:“是這,我們這兒有一個東西,一會拿來你看一下。”
這時,剛出去的民警進來了,把從家裏帶來的編織袋遞到國鳳麵前:“這編織袋是不是你這裏的?”
國鳳根本沒細看,隻看了一眼就說:“就是我這兒的袋子,咋了?“
“這是你這裏裝什麽的袋子?”
“裝白糖的。”
“那為什麽上麵沒有字呢?”
“哦,那是因為,”國鳳停了一下說:“有些話不方便說,這個不迴答行不?”
“行,這是你的商業秘密,我們也不問,你看看這個,”民警又把另一個袋子提到她跟前:“這是不是也是你這兒的?”
“是的,“國鳳也隻看了一眼就確認了。
“你咋這麽肯定?“民警問。“一看這個尺寸就是我們這兒的,我這個白糖袋子是從新疆搞過來的,目前這裏沒有這種規格的袋子,你看,它隻有一般袋子的三分之一,較小,好認。”
“明白了。”
“那你看看這裏麵這東西,”民警打開編織袋,從裏麵拿出兩個塑料瓶,遞到國鳳手裏:“這是啥?”
國鳳接過藥瓶子,疑惑的望著民警,問:“這是哪來的?”
“從你娘家帶來的。”民警說。
“我娘家?”國鳳瞬間明白了什麽:“這不是我爸吃的藥,這個尺寸規格小。”
民警一驚,她是如何一下子就知道兩種瓶子的不同?
“你肯定?”
“肯定。”
“你咋知道這尺寸不同?”
“往手裏一拿,輕飄飄的,我一攥,就明顯感到不是我爸的藥。”
說著,國鳳從貨堆旁拿出一個一盒藥,從中拿出一個塑料瓶子:“你看,我爸這藥我往手上一拿根本攥不住,你那太小,一握就攥完了。”
民警覺得國鳳真是個心細的女人。
“這藥是你給你爸買的嗎?”民警指著手裏的藥瓶問。
“不是。”國鳳肯定的說。
“那你知道不知道你娘家這編織袋的藥是從何而來?”民警問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