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張笑笑的郵件
頂級球商,你說他不適合足球運動 作者:喬木侯係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寶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居然是張笑笑郵箱發來的!
緊接著張笑笑的視頻電話就打了過來,唐寶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通了電話!
張笑笑的那邊有點吵,她興奮的說道:唐寶,我在廣東呢,我遇到一個小男孩,球踢的特別好,是他們學校的小球王,而且他還是你的球迷!他爸爸得知我認識你,希望你能給他兒子一次去試訓的機會,他今年12歲了,我在這邊旅遊遇到的,我把他爸爸寫的朋友圈文章轉發到你郵箱裏了,你看看呀!
哇,你沒穿衣服,肌肉好帥,等等,我截個圖!
唐寶正在泡熱水澡,隻穿了個泳褲,聽說她要截圖,趕緊掛斷電話!
打開郵件:
老三說他們學校的足球隊又有三名球員退出了,都是六年級退出的,那兩個孩子我知道,水平其實都還不錯,屬於球隊的主力球員。算下來,這學期退出足球隊的已經有七個孩子,而且清一色,全部都是六年級。兒子的學校是足球不是什麽足球特色學校,教練是學校的體育老師,這教練年輕時候是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因為一次意外受傷,退出了足壇!
老三是一年級開始參加體育老師組建的足球社團,到現在堅持了五年半,一二年級的時候最多的時候有五十多個孩子,三次年級減半,五六年級再減半,現在隻剩十來個孩子了,而且每個月來的人越來越少,可能小學還沒畢業,隊伍已經散了。
幾年裏,老三在老師的帶領下從基本的傳接球開始練起,逐漸的練習更多的盤帶技術動作,最後再到互相之間戰術配合,在踢足球的過程中老三收獲了強壯的身體,積極進取的性格,整個人更加自信,他也更善於處理與同學老師的關係,還有機會接觸這個封閉的小縣城之外的人!
大城市的小朋友見多識廣,老三交了很多朋友,但我一直沒有機會帶他去真正的職業球隊試訓!住宿,車旅費,學籍,很多困難困擾著我們!
老三喜歡踢比賽,可是縣城每年隻有一次正式的比賽,去年他們拿了全市的冠軍,還參加了省長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在孩子最需要高質量比賽的時候,我們沒有比賽可踢!
孩子的偶像是唐寶,我也經常利用節假日時間給孩子搜索唐寶的訪談,看比賽中唐寶的足球智慧!我知道孩子想去烈火,可烈火沒有這個年齡的梯隊,最大的現在才u11,何況即便老三的技術過得去,好像和u11的孩子相比,也沒有什麽優勢!
老三經常冒著夏天的雨、冬天的雪不亦樂乎踢比賽,收獲真的很多!但我知道他心中的夢想永遠無法實現,本市並沒有能給他提供踢球環境的學校,而我們的經濟情況,不足以支持我們去別的省嚐試!
老三學習成績雖沒有名列前茅,但考得最差一次也是中上等,想到老三收獲了一個好身體,我覺得足球帶給他的真的已經很多了!
其實我非常能理解那幾個踢到了六年級選擇退出的家長和孩子,唐寶也說中國的12歲退役現象很難解決。大道理沒啥可講,對大部分家長來說,小學畢業就是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馬上就要上初中,麵對小升初的分班考試,誰不想上個重點班呢?
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做出退役的決定,當然主要是家長的原因大,孩子即便內心不舍得放棄心愛的足球,也不得不含淚告別這段旅程!因為他不得不在學業壓力和興趣愛好之間作出權衡,甚至必須有所舍棄。
在足球訓練和文化成績之間,在高考提高一分就幹倒千人的殘酷現實麵前,在高校學曆的鄙視鏈越來越嚴重的當下,足球基本就是富人家的遊戲,家裏沒錢,在中國踢不了足球。
像我們這樣普通人家的孩子,看上去可以選足球,其實沒得選!大部分俱樂部的訓練不合理,就是玩命加大訓練量,孩子還沒成年就有一多半半月板軟骨磨光的!
所以普通人想有個前程,隻能削尖腦袋去高考這個獨木橋上瘋狂卷,小鎮做題家是一種無奈,因為這對普通人來講,是最經濟實惠的道路,而那些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才能支持孩子的夢想,放手讓孩子去綠茵場上縱橫馳騁,普通人家賭不起,因為孩子將來需要自己養活自己,中產家庭想往上爬更賭不起!
有人說這是中國足球的十二歲魔咒,難以破解的魔咒,目前確實如此,畢竟學習的下線是高低有個學習,有個選擇的機會,足球的下線可能是傷殘,連個工作都找不著,所以拿過全國冠軍的金牌的運動員都要靠賣金牌維持生計,都要靠在網上做擦邊女主播賺錢,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哀。
在當下中國,目前沒有任何一項運動項目可以像足球那樣引來那麽多人關注,那麽多的非議,那麽多怒其不爭的無奈和歎息,如果不是唐寶,我們可能連最後一絲光都看不到。
我實在想不通,為什麽中國的足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績卻一直在倒退,孩子們還是沒有球可踢。這世界上,可能沒有比足球更打臉的體育項目,讓我們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萬能方案失敗了!
倒不是說足球會真的影響國家名譽,而是這項運動的成績能非常客觀全麵的反映中國全民運動真實情況,足球搞不好,中國永遠是金牌強國,體育弱國。
三大球之中,包括其他的體育項目,其實隻有足球是必須建立在大量的人參與進來,才能不斷湧現出更好的足球運動員!但是中國大部分球員,在十三歲就凋零了!
被時代裹挾著,被製度裹挾著,一頭紮進了書山題海之中,以求得將來一個被驗證過的確定性!
其實教育的作用已經越來越缺乏競爭力,每年一千多萬大學生畢業,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大家覺得是他們特別挑嗎?
我覺得不是的,而是他們想找一個不辜負他們學習成果的工作,其實千難萬難!
唐寶很早就注意到一個現象,那些足球強國和足球成績進步最快的國家,全國人數遠遠少於我們,但他們的注冊球員卻遠遠超過我們。
也就是說,我們表麵是輸在了足球場上,實際上是輸在了人家的全民體製裏。唐寶在電視訪談中說:我們從8000人之中挑選了11個,人家從幾百萬人挑選了11個,豈可同日而語?
仔細想想,像我們還能保持成績,還能保持訓練水平的其實少之又少。
足球在孩子求學的路上,很大可能對家長來說就是一個減分項,選擇足球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成才率低,關鍵不成材便幾乎萬劫不複,中國的足球俱樂部球員學習幾乎沒有!
踢不出來這些孩子能在社會上生存嗎?
誰會用孩子的未來去賭?不是每個學校都是唐寶國際學校,踢出來當球員,踢不出來孩子掌握了各種謀生技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啊!沒有幾個父母能像當年郎朗的爸爸,丁俊輝的爸爸一樣破釜沉舟的去賭一條荊棘遍布,不知前途的道路!
十三邀上說我們需要教育評價製度上的根本轉變,否則縣中的孩子永遠沒有出頭之路!
其實足球也一樣,要麽改變評價體製,要麽就隻能看著十二歲的孩子早早放棄足球,不然現在再怎麽去做努力也僅是幹踩油門不掛檔,這輛車,跑不起來。
我挺為老三的隊友感到惋惜,甚至覺得有點心酸,因為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能支持孩子多久,或許某一天,孩子就再也沒有機會在綠茵場上奔跑。
老三那麽癡迷足球,而且踢的還很出色。
怎麽選擇?我不知道誰能告訴我!
緊接著張笑笑的視頻電話就打了過來,唐寶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通了電話!
張笑笑的那邊有點吵,她興奮的說道:唐寶,我在廣東呢,我遇到一個小男孩,球踢的特別好,是他們學校的小球王,而且他還是你的球迷!他爸爸得知我認識你,希望你能給他兒子一次去試訓的機會,他今年12歲了,我在這邊旅遊遇到的,我把他爸爸寫的朋友圈文章轉發到你郵箱裏了,你看看呀!
哇,你沒穿衣服,肌肉好帥,等等,我截個圖!
唐寶正在泡熱水澡,隻穿了個泳褲,聽說她要截圖,趕緊掛斷電話!
打開郵件:
老三說他們學校的足球隊又有三名球員退出了,都是六年級退出的,那兩個孩子我知道,水平其實都還不錯,屬於球隊的主力球員。算下來,這學期退出足球隊的已經有七個孩子,而且清一色,全部都是六年級。兒子的學校是足球不是什麽足球特色學校,教練是學校的體育老師,這教練年輕時候是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因為一次意外受傷,退出了足壇!
老三是一年級開始參加體育老師組建的足球社團,到現在堅持了五年半,一二年級的時候最多的時候有五十多個孩子,三次年級減半,五六年級再減半,現在隻剩十來個孩子了,而且每個月來的人越來越少,可能小學還沒畢業,隊伍已經散了。
幾年裏,老三在老師的帶領下從基本的傳接球開始練起,逐漸的練習更多的盤帶技術動作,最後再到互相之間戰術配合,在踢足球的過程中老三收獲了強壯的身體,積極進取的性格,整個人更加自信,他也更善於處理與同學老師的關係,還有機會接觸這個封閉的小縣城之外的人!
大城市的小朋友見多識廣,老三交了很多朋友,但我一直沒有機會帶他去真正的職業球隊試訓!住宿,車旅費,學籍,很多困難困擾著我們!
老三喜歡踢比賽,可是縣城每年隻有一次正式的比賽,去年他們拿了全市的冠軍,還參加了省長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在孩子最需要高質量比賽的時候,我們沒有比賽可踢!
孩子的偶像是唐寶,我也經常利用節假日時間給孩子搜索唐寶的訪談,看比賽中唐寶的足球智慧!我知道孩子想去烈火,可烈火沒有這個年齡的梯隊,最大的現在才u11,何況即便老三的技術過得去,好像和u11的孩子相比,也沒有什麽優勢!
老三經常冒著夏天的雨、冬天的雪不亦樂乎踢比賽,收獲真的很多!但我知道他心中的夢想永遠無法實現,本市並沒有能給他提供踢球環境的學校,而我們的經濟情況,不足以支持我們去別的省嚐試!
老三學習成績雖沒有名列前茅,但考得最差一次也是中上等,想到老三收獲了一個好身體,我覺得足球帶給他的真的已經很多了!
其實我非常能理解那幾個踢到了六年級選擇退出的家長和孩子,唐寶也說中國的12歲退役現象很難解決。大道理沒啥可講,對大部分家長來說,小學畢業就是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馬上就要上初中,麵對小升初的分班考試,誰不想上個重點班呢?
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做出退役的決定,當然主要是家長的原因大,孩子即便內心不舍得放棄心愛的足球,也不得不含淚告別這段旅程!因為他不得不在學業壓力和興趣愛好之間作出權衡,甚至必須有所舍棄。
在足球訓練和文化成績之間,在高考提高一分就幹倒千人的殘酷現實麵前,在高校學曆的鄙視鏈越來越嚴重的當下,足球基本就是富人家的遊戲,家裏沒錢,在中國踢不了足球。
像我們這樣普通人家的孩子,看上去可以選足球,其實沒得選!大部分俱樂部的訓練不合理,就是玩命加大訓練量,孩子還沒成年就有一多半半月板軟骨磨光的!
所以普通人想有個前程,隻能削尖腦袋去高考這個獨木橋上瘋狂卷,小鎮做題家是一種無奈,因為這對普通人來講,是最經濟實惠的道路,而那些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才能支持孩子的夢想,放手讓孩子去綠茵場上縱橫馳騁,普通人家賭不起,因為孩子將來需要自己養活自己,中產家庭想往上爬更賭不起!
有人說這是中國足球的十二歲魔咒,難以破解的魔咒,目前確實如此,畢竟學習的下線是高低有個學習,有個選擇的機會,足球的下線可能是傷殘,連個工作都找不著,所以拿過全國冠軍的金牌的運動員都要靠賣金牌維持生計,都要靠在網上做擦邊女主播賺錢,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哀。
在當下中國,目前沒有任何一項運動項目可以像足球那樣引來那麽多人關注,那麽多的非議,那麽多怒其不爭的無奈和歎息,如果不是唐寶,我們可能連最後一絲光都看不到。
我實在想不通,為什麽中國的足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績卻一直在倒退,孩子們還是沒有球可踢。這世界上,可能沒有比足球更打臉的體育項目,讓我們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萬能方案失敗了!
倒不是說足球會真的影響國家名譽,而是這項運動的成績能非常客觀全麵的反映中國全民運動真實情況,足球搞不好,中國永遠是金牌強國,體育弱國。
三大球之中,包括其他的體育項目,其實隻有足球是必須建立在大量的人參與進來,才能不斷湧現出更好的足球運動員!但是中國大部分球員,在十三歲就凋零了!
被時代裹挾著,被製度裹挾著,一頭紮進了書山題海之中,以求得將來一個被驗證過的確定性!
其實教育的作用已經越來越缺乏競爭力,每年一千多萬大學生畢業,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大家覺得是他們特別挑嗎?
我覺得不是的,而是他們想找一個不辜負他們學習成果的工作,其實千難萬難!
唐寶很早就注意到一個現象,那些足球強國和足球成績進步最快的國家,全國人數遠遠少於我們,但他們的注冊球員卻遠遠超過我們。
也就是說,我們表麵是輸在了足球場上,實際上是輸在了人家的全民體製裏。唐寶在電視訪談中說:我們從8000人之中挑選了11個,人家從幾百萬人挑選了11個,豈可同日而語?
仔細想想,像我們還能保持成績,還能保持訓練水平的其實少之又少。
足球在孩子求學的路上,很大可能對家長來說就是一個減分項,選擇足球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成才率低,關鍵不成材便幾乎萬劫不複,中國的足球俱樂部球員學習幾乎沒有!
踢不出來這些孩子能在社會上生存嗎?
誰會用孩子的未來去賭?不是每個學校都是唐寶國際學校,踢出來當球員,踢不出來孩子掌握了各種謀生技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啊!沒有幾個父母能像當年郎朗的爸爸,丁俊輝的爸爸一樣破釜沉舟的去賭一條荊棘遍布,不知前途的道路!
十三邀上說我們需要教育評價製度上的根本轉變,否則縣中的孩子永遠沒有出頭之路!
其實足球也一樣,要麽改變評價體製,要麽就隻能看著十二歲的孩子早早放棄足球,不然現在再怎麽去做努力也僅是幹踩油門不掛檔,這輛車,跑不起來。
我挺為老三的隊友感到惋惜,甚至覺得有點心酸,因為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能支持孩子多久,或許某一天,孩子就再也沒有機會在綠茵場上奔跑。
老三那麽癡迷足球,而且踢的還很出色。
怎麽選擇?我不知道誰能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