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許閑與司馬南辰組隊,舌戰群儒
我姐夫是太子,我紈絝點怎麽了? 作者:煙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夜。
東宮,承恩殿。
蘇禹請許閑和司馬南辰兩人坐在桌案前。
今日蘇禹請他們吃烤全羊。
“來,你們別客氣。”
蘇禹將兩塊羊肉放到許閑和司馬南辰兩人麵前的盤子中,自己順手撕扯下羊腿。
他喜歡吃烤全羊,更喜歡吃烤全羊上的羊腿。
“多謝太子爺。”
司馬南辰也並未客氣,大快朵頤。
許閑更是不客氣,盤中肉都已經吃了大半。
蘇禹開始撕扯羊腿。
其實他是不喜歡吃飯的時候談政務的,因為這會影響他的食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蘇禹,許閑和司馬南辰三人圍坐在桌案前喝茶,開始談正事。
“南辰。”
蘇禹將杯盞推到他麵前,沉吟道:“今日將你叫來,是有件事情要跟你說,秋闈臨近,明年春闈也不遠,但南方學子霸榜的情況,愈演愈烈,無法解決。”
“許閑今日提出一個南北方“分卷考試,分卷取士”的建議,我和陛下都感覺可行,所以明日早朝由許閑提起此事,你來幫他舌戰群儒,將此事敲定。”
聽聞此話。
司馬南辰眉梢微揚,認同道:“分卷考試,分卷取士,這確實是解決南方學子霸榜的好辦法,而且朝廷那些南方官吏,肯定會有意見。”
蘇禹問道:“你也覺得可行?”
司馬南辰應聲道:“至少除這個辦法之外,臣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科舉取士,確實要綜合各地區的經濟水平和教育資源,旁的不說,單單是書籍存量,北方就不知跟南方相差幾何。”
他沒想到,許閑竟然能想出這麽好的辦法。
如今朝廷最需要的便是平衡南北方官吏數量。
許閑這個辦法絕對可行。
蘇禹微微點頭,“那好,此事就由你和許閑來辦。”
司馬南辰問道:“那南北方學子錄取比例有細分嗎?”
許閑道:“我是這麽想的,咱們咬死南北方各一半,最後由姐夫出麵,按照南北六四取士名額進行劃分,讓姐夫撈個好名聲。”
司馬南辰應聲道:“如此甚好,太子爺身為監國儲君,確實不易對此事站隊,由我們兩人足矣。”
他對自己有信心,對許閑同樣有信心。
許閑屬於膽大心細的人,而且明日朝堂之上什麽有的沒的許閑都敢說。
司馬南辰喜歡跟這樣的人合作,沒有後顧之憂。
蘇禹喜上眉梢,笑嗬嗬道:“那好,孤祝你們馬到成功。”
......
翌日。
皇宮,太極殿。
趙楷和劉雨的案子涉及科舉。
這兩日科舉再次成為上京城熱題。
許閑為入京考生提供良好的食宿和學習環境,籠絡了不少人心。
不過文武百官也並不在意。
科舉製剛剛發展,再怎麽玩也玩不出來什麽花樣。
但許閑今日依舊在朝堂之上,令文武百官十分驚訝。
“什麽情況?許公子絕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他在朝堂估計又有事情。”
“沒錯,而且事情應該小不了。”
“景王不在上京城,張錦是被冤枉的,還能有什麽大事?”
“不好說,但肯定有事。”
......
文武百官議論紛紛。
許閑出現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是好奇。
不多時,蘇雲章自殿外而來,坐到龍椅之上,不怒自威。
許閑順勢上前,拱手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哦?”
蘇雲章明知故問道:“你有什麽事情直言便好。”
文武百官更是下意識屏住唿吸,看向許閑。
許閑還從來沒有在朝堂之上提出過問題。
“是,陛下。”
許閑緩緩開口道:“永興坊區和永興鏢局,雇傭了很多入京參加秋闈的考生,臣也時常跟他們聊天,雖然秋闈已經臨近,但臣卻在他們身上看不出任何希望。”
蘇雲章眉梢微凝,疑惑道:“這是為何?十年寒窗就為今朝,他們為何看不到希望?”
許閑解釋道:“因為秋闈好考,春闈難熬,以往春闈三百貢士,北方考生能錄取者十不存一,而且自從楚國成立以來,幾乎都是這樣,那麽臣想問一問,若是這種結果,科舉考試公平的意義在什麽地方?北方學子是傻嗎?他們不傻,他們隻是缺少良好的教育資源,那這樣的問題是他們造成的嗎?是他們能夠解決的嗎?既然不是,這結果為何要由他們來承擔?”
“我楚國興科舉,是為了公平取士,而不是變成南北分化,南北對立,這樣絕對不利於朝廷的穩固和發展。科舉考試,需南北兼顧,北方學子考上貢生者十不存一,非科舉初心,非天下公道!”
此話落地。
文武百官皆是一驚。
他們知道許閑入朝堂,這件事絕對不簡單。
但他們沒想到許閑竟然是為北方學子鳴不平。
蘇雲章看向蘇禹,問道:“太子,許閑所言可是真?”
蘇禹拱手,“迴父皇,許閑所言非虛,自從楚國成立以來,春闈考中貢生者多是南方學子,北方學子寥寥無幾,北方學子也因此怨聲載道,朝廷卻是無力解決。”
蘇雲章眉頭緊皺,沉聲道:“什麽叫無力解決?朕讓你監國,就是讓你解決問題的!你跟朕說無力解決是什麽意思?”
蘇禹忙道:“兒臣無能。”
蘇雲章朗聲道:“既然你無力解決,朕今日就好好給你解決解決,科舉取士原本就是為了公平,如今南方學子霸榜,這公平從何而來?”
話音剛落。
門下侍郎張睿站出來,揖禮道:“啟稟陛下,老臣有句話想講。”
蘇雲章眉梢微揚,點點頭,“你說。”
張睿直言道:“陛下,臣以為此事不能怪太子爺,因為科舉製度本來就是公平的,選拔方式相同,考題相同,南方學子霸榜那隻能說南方學子優秀,北方學子不夠努力。朝廷總歸不能因為南方優秀,便質疑科舉的公平公正吧?”
“所以臣感覺,科舉公平不用質疑,南方學子優秀,應該從北方學子身上找問題,而不應該從科舉製度上找問題,不然豈不是本末倒置?”
東宮,承恩殿。
蘇禹請許閑和司馬南辰兩人坐在桌案前。
今日蘇禹請他們吃烤全羊。
“來,你們別客氣。”
蘇禹將兩塊羊肉放到許閑和司馬南辰兩人麵前的盤子中,自己順手撕扯下羊腿。
他喜歡吃烤全羊,更喜歡吃烤全羊上的羊腿。
“多謝太子爺。”
司馬南辰也並未客氣,大快朵頤。
許閑更是不客氣,盤中肉都已經吃了大半。
蘇禹開始撕扯羊腿。
其實他是不喜歡吃飯的時候談政務的,因為這會影響他的食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蘇禹,許閑和司馬南辰三人圍坐在桌案前喝茶,開始談正事。
“南辰。”
蘇禹將杯盞推到他麵前,沉吟道:“今日將你叫來,是有件事情要跟你說,秋闈臨近,明年春闈也不遠,但南方學子霸榜的情況,愈演愈烈,無法解決。”
“許閑今日提出一個南北方“分卷考試,分卷取士”的建議,我和陛下都感覺可行,所以明日早朝由許閑提起此事,你來幫他舌戰群儒,將此事敲定。”
聽聞此話。
司馬南辰眉梢微揚,認同道:“分卷考試,分卷取士,這確實是解決南方學子霸榜的好辦法,而且朝廷那些南方官吏,肯定會有意見。”
蘇禹問道:“你也覺得可行?”
司馬南辰應聲道:“至少除這個辦法之外,臣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科舉取士,確實要綜合各地區的經濟水平和教育資源,旁的不說,單單是書籍存量,北方就不知跟南方相差幾何。”
他沒想到,許閑竟然能想出這麽好的辦法。
如今朝廷最需要的便是平衡南北方官吏數量。
許閑這個辦法絕對可行。
蘇禹微微點頭,“那好,此事就由你和許閑來辦。”
司馬南辰問道:“那南北方學子錄取比例有細分嗎?”
許閑道:“我是這麽想的,咱們咬死南北方各一半,最後由姐夫出麵,按照南北六四取士名額進行劃分,讓姐夫撈個好名聲。”
司馬南辰應聲道:“如此甚好,太子爺身為監國儲君,確實不易對此事站隊,由我們兩人足矣。”
他對自己有信心,對許閑同樣有信心。
許閑屬於膽大心細的人,而且明日朝堂之上什麽有的沒的許閑都敢說。
司馬南辰喜歡跟這樣的人合作,沒有後顧之憂。
蘇禹喜上眉梢,笑嗬嗬道:“那好,孤祝你們馬到成功。”
......
翌日。
皇宮,太極殿。
趙楷和劉雨的案子涉及科舉。
這兩日科舉再次成為上京城熱題。
許閑為入京考生提供良好的食宿和學習環境,籠絡了不少人心。
不過文武百官也並不在意。
科舉製剛剛發展,再怎麽玩也玩不出來什麽花樣。
但許閑今日依舊在朝堂之上,令文武百官十分驚訝。
“什麽情況?許公子絕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他在朝堂估計又有事情。”
“沒錯,而且事情應該小不了。”
“景王不在上京城,張錦是被冤枉的,還能有什麽大事?”
“不好說,但肯定有事。”
......
文武百官議論紛紛。
許閑出現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是好奇。
不多時,蘇雲章自殿外而來,坐到龍椅之上,不怒自威。
許閑順勢上前,拱手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哦?”
蘇雲章明知故問道:“你有什麽事情直言便好。”
文武百官更是下意識屏住唿吸,看向許閑。
許閑還從來沒有在朝堂之上提出過問題。
“是,陛下。”
許閑緩緩開口道:“永興坊區和永興鏢局,雇傭了很多入京參加秋闈的考生,臣也時常跟他們聊天,雖然秋闈已經臨近,但臣卻在他們身上看不出任何希望。”
蘇雲章眉梢微凝,疑惑道:“這是為何?十年寒窗就為今朝,他們為何看不到希望?”
許閑解釋道:“因為秋闈好考,春闈難熬,以往春闈三百貢士,北方考生能錄取者十不存一,而且自從楚國成立以來,幾乎都是這樣,那麽臣想問一問,若是這種結果,科舉考試公平的意義在什麽地方?北方學子是傻嗎?他們不傻,他們隻是缺少良好的教育資源,那這樣的問題是他們造成的嗎?是他們能夠解決的嗎?既然不是,這結果為何要由他們來承擔?”
“我楚國興科舉,是為了公平取士,而不是變成南北分化,南北對立,這樣絕對不利於朝廷的穩固和發展。科舉考試,需南北兼顧,北方學子考上貢生者十不存一,非科舉初心,非天下公道!”
此話落地。
文武百官皆是一驚。
他們知道許閑入朝堂,這件事絕對不簡單。
但他們沒想到許閑竟然是為北方學子鳴不平。
蘇雲章看向蘇禹,問道:“太子,許閑所言可是真?”
蘇禹拱手,“迴父皇,許閑所言非虛,自從楚國成立以來,春闈考中貢生者多是南方學子,北方學子寥寥無幾,北方學子也因此怨聲載道,朝廷卻是無力解決。”
蘇雲章眉頭緊皺,沉聲道:“什麽叫無力解決?朕讓你監國,就是讓你解決問題的!你跟朕說無力解決是什麽意思?”
蘇禹忙道:“兒臣無能。”
蘇雲章朗聲道:“既然你無力解決,朕今日就好好給你解決解決,科舉取士原本就是為了公平,如今南方學子霸榜,這公平從何而來?”
話音剛落。
門下侍郎張睿站出來,揖禮道:“啟稟陛下,老臣有句話想講。”
蘇雲章眉梢微揚,點點頭,“你說。”
張睿直言道:“陛下,臣以為此事不能怪太子爺,因為科舉製度本來就是公平的,選拔方式相同,考題相同,南方學子霸榜那隻能說南方學子優秀,北方學子不夠努力。朝廷總歸不能因為南方優秀,便質疑科舉的公平公正吧?”
“所以臣感覺,科舉公平不用質疑,南方學子優秀,應該從北方學子身上找問題,而不應該從科舉製度上找問題,不然豈不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