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真的沒去冶煉爐那。
而是,迴山洞察看養殖情況去了。因為這裏有草原,之前一直用籮筐扣雞兔等小動物。
現在山洞裏已經有四五十隻兔子了,包括幾窩小兔崽子。
雞也有了二十多隻,隻是品種不同。其中最多的是雉雞。秦衛國告訴飼養人員把雞按不同品種分籠,公母同籠。看她們一臉懵逼的樣子,算了,還是自己分吧。看到地上有雞蛋皮碎片,一問才知道,她們還當鳥蛋處理呢,給喝了。敗家娘們!他暗自罵道。
“雞蛋以後不允許喝了,等做個雞窩放籠子裏,以後產蛋都不要動,我還等著孵化小雞呢。”
“嗯,以後不會了。”
“以後糞便不要亂倒,都倒在固定位置,定期用土填埋,發酵以後都是種植物的好肥料。”又交待養殖員一句。
吃過午飯,教狩獵隊員製作滾籠,用來捕捉雞兔。
做完滾籠又帶人拿著幾把鍬鎬在遠離據點的溪水邊尋找動物常來渴水的位置。
挖了一米多寬,兩米長,兩米深的大坑。
大坑上橫向搭一些細木杆,鋪上草簾子,覆蓋一層土,在中間位置扔一些烤肉及動物內髒,又扔上去一些熟透的水果。
在坑兩側堆一些石頭,插一些樹枝,阻止動物橫向吃誘餌。如果條件允許,倒是覺用翻板更方便,可惜現在手頭沒有。
又在不遠處挖了兩個差不多陷阱。
迴到據點天都快黑了,深秋天都黑的早了。招唿挖陷阱的幾人趕緊吃飯,家裏人員把製作好個三個滾籠抬著找地方安置去了。
早上起來帶人去陷阱查看。兩個沒收獲,一個陷阱逮到兩隻野羊。這兩隻羊沒人敢下去抓,又不想要死羊,大家就在邊上左一下右一下的扔繩套,一個個忙的滿頭大汗。好不容易套住一隻羊頭,等用繩子拉上來以後,又成死羊了。
另一隻羊終於被套腿上了,被拉到一邊,然後跳進坑裏一個人,好歹是用繩子把這隻羊綁住拉了出來。陷阱還需改進,否則想捉活物太難了。如果事先在陷阱底部鋪一張網會如何,當獵物掉進去後,獵手可以拉拴在四角的繩子,把獵物包住拉出來。
迴到據點,尋視其他點人早迴來了。
三個滾籠活捉了四隻野兔。
目標初步達成。剩下的就是推廣了。
秦衛國還是帶鬆返迴部落。
鬆看著眼前正在建設的四合院,直接懵了,這是什麽房子,咋和據點的不一樣?
四合院正房在兩支建築隊努力下已經完工。廂房牆體完工,正等待木工製作房梁。門房地基完工,正在往上砌牆。
因為木工和鋸子的加入,又是族長和巫的房子,規格比普通房子高了許多。
正房六間,坐北朝南。寬八米,長二十五米。
為了不擋正房采光,正房與廂房並無接觸,而是建了東西耳房。
東西廂房各六間,寬六米,長二十米。
門房十二間。寬六米,長四十米。
所有房子都是起脊的人字型房梁。用料都是鬆木杆,梁之間的木頭連接不再是用繩綁紮,都是用鏟子鏟出卡槽,卡槽吻合後再用銅釘釘死。底梁與側梁之間有三根支撐杆,兩根支撐杆之間用斜杆支撐,增加房梁穩固性。
門口窗口留出位置,以後皆安裝木門木窗。
請目瞪口呆的鬆走進四合院的正房。
正房進門中間前為客廳,後為廚房,廚房東西各一灶台。東西各是套間,暫時隻有火牆火炕。每個房間皆有一窗戶。
鬆表示很震撼:“這麽多房子啥用?。”
“會議室,重要物資的倉庫,女弓隊駐地。有人還怕空著?”
“。。。”
“走,去其他地方看看”幾天沒迴部落的秦衛國決定陪鬆全麵視察一下。
離開四合院,和鬆先去養殖場視察。
這裏是全部落最早搞養殖的地方。
豬還是那兩頭豬,隻是長大了不少,性子也很烈,一點沒有往家豬馴化的趨勢。
羊也有兩隻了,一公一母,期待來年能生小羊。
兔子連抓帶生也有四十多隻了。
雞還很少,區區六隻,都不夠幾個人吃的。
“你迴去後讓紮滾籠和挖陷阱的人多教教給大家,然後由你據點派人到各據點傳授經驗。我事情太多,沒時間管這事。”
“迴去就辦。”
來到江邊,和桃桃一起製作反曲弓的模具,反複多次才達到滿意程度。
“這個窖有點落後了,火力不足,我準備重新建一個燒煤的窖用來燒更結實的陶或瓷。”看著讓一臉期待的桃桃
“先別想那麽多,接著製作弓模,盡快燒製出來。”
又到捕魚處了解一下情況,讓殺魚的人把魚雜碎裝筐倒空地曬幹,以後磨粉喂雞,增加雞的產蛋率。
在住宅區的地上經常能發現大便,秦衛國決定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在附近樹林裏規劃出一片地,準備修建公廁。下麵挖坑利用地勢,讓糞便流到坑裏。秦族長是對前世農村茅廁底下的大缸深惡痛絕,解手就像飛機投彈一樣,彈離體馬上前移身體,否則炸一屁股糞水。現在流進大坑就好了,隻要定期用土混合發酵,就可以後上地施肥用,綠色環保。
迴到山洞,在牆上寫下一些簡單常用的漢字,下麵用拚音標注上。表示方位的如上中下前後左右,表示動作的走跑跳投,表示自然現象的日月星辰,風雲雷電雨雪霜,表示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鳥魚蟲等等。
秦族長的目標是以後的軍政人員都會書寫命令,記錄文件等等,有文字才有傳承。不會因某個人死了,而使文明中斷。
忙完這一切,才和鬆一同去學校見巫和流水。
巫和流水見鬆迴來了,表現極度的熱情。這個副族長為了部落,一直呆在外麵,可謂勞苦功高,就說那些銅器,都是他親手燒製出來的。
“我在山洞牆壁上寫了文字並標了音,兩位阿姨抽空可以去學,並教給學生們。”
“你們先聊,我去看看”聽說又有文字要學,流水就坐不住了,火急火燎地去山洞了。
“你們先聊,我去做飯,再找其他幾位隊長,咱們聚一下,歡迎鬆族長迴家。
吃完飯,又借著小油燈把流水的日記中標音處補全。流水又把獸皮上記錄的學生日記中不會的字,並且她也不會的拚音交給我,靠!有的字我也不會寫,用同音字代替別人也不知道,這不算誤人子弟吧。
住了一宿鬆就匆匆返迴據點了。
秦衛國指定一名叫秦小花為負責人,讓運煤隊把兩把鐵釺兩把鐵鎬,幾把青銅武器帶給秦明。
在江邊,秦族長帶人用石頭泥土搭一梯形高台,沿江長5米,寬2米高2米。高台前修一碼頭,碼頭與路麵平齊。
伐一10多米長的粗鬆樹幹,粗頭在高台前岸上,細頭拴一長繩推入河中。水流最終使鬆木細端搭上對麵河岸。
秦衛國下水,扶著鬆木杆遊到對岸,真怕水裏出現鱷魚這類怪物呀。上岸後把鬆木橫在對岸。對用相同方法再橫兩根鬆木杆,在對岸用繩子平綁三杆。一簡易木橋就搭好了。
讓幾個膽子大的人腰拴繩子爬過木橋,又讓人把工具扔過來,幾個人就在河對岸搭起高台,因為人少一直到晚上高台也沒完成,他們又一一爬了迴來,嫌丟人,自己是遊迴來的。大家不解,問費這麽大力氣做這個幹什麽?
“要探索河對岸,利用河水運煤”
迴到部落秦衛國讓編織隊用粗繩織一張大網,1米多高但要15米長,他要建個攔河網,然後從河裏運貨物。
第二天,大家爬過去繼續修高台,下午才把高台完成。下麵是加寬橋麵,這次是粗頭放對岸,5根木杆放下去後,2根杆粗頭在這邊。把這10根鬆木杆一一抬上高台,並列綁好,此時鬆杆已經1米多寬。
這次大多數人可以走過去了。
暈高的人又是爬迴來的。
第三天,在河邊兩側釘下長木樁,把攔江網在水麵捆緊,網兩側長繩捆在兩側大樹上。
攔河網安裝完成,剩下的就差測試一步了。
第四天秦衛國帶人背著繩子和鐵鋸去第一個驛站。把砍伐下的竹子鋸成5米長,對齊在前端用斧子砍掉塊竹壁,用一3米長手臂粗橫杆捆好捆結實。然後在尾部同樣用繩子把橫杆捆好。中間不用砍直接綁兩道橫杆,一個5米長3米寬的竹筏做好了。
至於誰上去,別人能指望上嗎?
把長繩一端綁樹上,一端綁竹排上。大家把竹筏推入水中,秦衛國跳上竹筏,還算穩定,別人都大驚失色,大叫上來。
他擺擺手,示意大家把砍下的竹子遞給過來。最後細竹也被整捆遞過來。
又是一頓忙,用繩子一道一道捆好後,跳下竹排,又指揮人把十根竹子捆在一起。
然後拿一長竹杆跳上竹筏,讓大家把前麵那十根竹子扔水裏。讓大家迴部落,他鬆開拉著竹筏的繩子,竹筏平穩地順流而下。
第一次漂流開始了。
除了孤單沒什麽可耽心的,第一他水性不錯,第二這都是竹子,真落水隨手抓一根就行,第三,水寬十多米,一個猛子就到岸邊了。
坐在一捆竹子上連屁股都沒濕,秦衛國主要是跟蹤前麵的那捆竹子,如果順利,以後竹子砍完直接扔水裏,讓人在下遊撈就可以了
“完了,失誤了,有沒有人在攔網那等自己”泰衛國忽然想到。
等他到達攔截網這,果然旁邊一個人都沒有。前麵那捆竹子碰到網後直接打橫了。如果速度快遇到網,這站前麵後邊竹子在慣性下不得把人穿死。嚇得他趕緊用杆使勁支河底。減緩速度同時令竹筏打橫。好在沒有危險發生,跳上岸,喊人過來幫忙卸船。
終於開拓出一條水路。
等到眾人把竹子都弄上岸,又把竹筏拖上來後,都覺得族長太神了,一個人運迴來這麽大一堆竹子,這根本不是人幹的事,不,是能做到的事。
而是,迴山洞察看養殖情況去了。因為這裏有草原,之前一直用籮筐扣雞兔等小動物。
現在山洞裏已經有四五十隻兔子了,包括幾窩小兔崽子。
雞也有了二十多隻,隻是品種不同。其中最多的是雉雞。秦衛國告訴飼養人員把雞按不同品種分籠,公母同籠。看她們一臉懵逼的樣子,算了,還是自己分吧。看到地上有雞蛋皮碎片,一問才知道,她們還當鳥蛋處理呢,給喝了。敗家娘們!他暗自罵道。
“雞蛋以後不允許喝了,等做個雞窩放籠子裏,以後產蛋都不要動,我還等著孵化小雞呢。”
“嗯,以後不會了。”
“以後糞便不要亂倒,都倒在固定位置,定期用土填埋,發酵以後都是種植物的好肥料。”又交待養殖員一句。
吃過午飯,教狩獵隊員製作滾籠,用來捕捉雞兔。
做完滾籠又帶人拿著幾把鍬鎬在遠離據點的溪水邊尋找動物常來渴水的位置。
挖了一米多寬,兩米長,兩米深的大坑。
大坑上橫向搭一些細木杆,鋪上草簾子,覆蓋一層土,在中間位置扔一些烤肉及動物內髒,又扔上去一些熟透的水果。
在坑兩側堆一些石頭,插一些樹枝,阻止動物橫向吃誘餌。如果條件允許,倒是覺用翻板更方便,可惜現在手頭沒有。
又在不遠處挖了兩個差不多陷阱。
迴到據點天都快黑了,深秋天都黑的早了。招唿挖陷阱的幾人趕緊吃飯,家裏人員把製作好個三個滾籠抬著找地方安置去了。
早上起來帶人去陷阱查看。兩個沒收獲,一個陷阱逮到兩隻野羊。這兩隻羊沒人敢下去抓,又不想要死羊,大家就在邊上左一下右一下的扔繩套,一個個忙的滿頭大汗。好不容易套住一隻羊頭,等用繩子拉上來以後,又成死羊了。
另一隻羊終於被套腿上了,被拉到一邊,然後跳進坑裏一個人,好歹是用繩子把這隻羊綁住拉了出來。陷阱還需改進,否則想捉活物太難了。如果事先在陷阱底部鋪一張網會如何,當獵物掉進去後,獵手可以拉拴在四角的繩子,把獵物包住拉出來。
迴到據點,尋視其他點人早迴來了。
三個滾籠活捉了四隻野兔。
目標初步達成。剩下的就是推廣了。
秦衛國還是帶鬆返迴部落。
鬆看著眼前正在建設的四合院,直接懵了,這是什麽房子,咋和據點的不一樣?
四合院正房在兩支建築隊努力下已經完工。廂房牆體完工,正等待木工製作房梁。門房地基完工,正在往上砌牆。
因為木工和鋸子的加入,又是族長和巫的房子,規格比普通房子高了許多。
正房六間,坐北朝南。寬八米,長二十五米。
為了不擋正房采光,正房與廂房並無接觸,而是建了東西耳房。
東西廂房各六間,寬六米,長二十米。
門房十二間。寬六米,長四十米。
所有房子都是起脊的人字型房梁。用料都是鬆木杆,梁之間的木頭連接不再是用繩綁紮,都是用鏟子鏟出卡槽,卡槽吻合後再用銅釘釘死。底梁與側梁之間有三根支撐杆,兩根支撐杆之間用斜杆支撐,增加房梁穩固性。
門口窗口留出位置,以後皆安裝木門木窗。
請目瞪口呆的鬆走進四合院的正房。
正房進門中間前為客廳,後為廚房,廚房東西各一灶台。東西各是套間,暫時隻有火牆火炕。每個房間皆有一窗戶。
鬆表示很震撼:“這麽多房子啥用?。”
“會議室,重要物資的倉庫,女弓隊駐地。有人還怕空著?”
“。。。”
“走,去其他地方看看”幾天沒迴部落的秦衛國決定陪鬆全麵視察一下。
離開四合院,和鬆先去養殖場視察。
這裏是全部落最早搞養殖的地方。
豬還是那兩頭豬,隻是長大了不少,性子也很烈,一點沒有往家豬馴化的趨勢。
羊也有兩隻了,一公一母,期待來年能生小羊。
兔子連抓帶生也有四十多隻了。
雞還很少,區區六隻,都不夠幾個人吃的。
“你迴去後讓紮滾籠和挖陷阱的人多教教給大家,然後由你據點派人到各據點傳授經驗。我事情太多,沒時間管這事。”
“迴去就辦。”
來到江邊,和桃桃一起製作反曲弓的模具,反複多次才達到滿意程度。
“這個窖有點落後了,火力不足,我準備重新建一個燒煤的窖用來燒更結實的陶或瓷。”看著讓一臉期待的桃桃
“先別想那麽多,接著製作弓模,盡快燒製出來。”
又到捕魚處了解一下情況,讓殺魚的人把魚雜碎裝筐倒空地曬幹,以後磨粉喂雞,增加雞的產蛋率。
在住宅區的地上經常能發現大便,秦衛國決定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在附近樹林裏規劃出一片地,準備修建公廁。下麵挖坑利用地勢,讓糞便流到坑裏。秦族長是對前世農村茅廁底下的大缸深惡痛絕,解手就像飛機投彈一樣,彈離體馬上前移身體,否則炸一屁股糞水。現在流進大坑就好了,隻要定期用土混合發酵,就可以後上地施肥用,綠色環保。
迴到山洞,在牆上寫下一些簡單常用的漢字,下麵用拚音標注上。表示方位的如上中下前後左右,表示動作的走跑跳投,表示自然現象的日月星辰,風雲雷電雨雪霜,表示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鳥魚蟲等等。
秦族長的目標是以後的軍政人員都會書寫命令,記錄文件等等,有文字才有傳承。不會因某個人死了,而使文明中斷。
忙完這一切,才和鬆一同去學校見巫和流水。
巫和流水見鬆迴來了,表現極度的熱情。這個副族長為了部落,一直呆在外麵,可謂勞苦功高,就說那些銅器,都是他親手燒製出來的。
“我在山洞牆壁上寫了文字並標了音,兩位阿姨抽空可以去學,並教給學生們。”
“你們先聊,我去看看”聽說又有文字要學,流水就坐不住了,火急火燎地去山洞了。
“你們先聊,我去做飯,再找其他幾位隊長,咱們聚一下,歡迎鬆族長迴家。
吃完飯,又借著小油燈把流水的日記中標音處補全。流水又把獸皮上記錄的學生日記中不會的字,並且她也不會的拚音交給我,靠!有的字我也不會寫,用同音字代替別人也不知道,這不算誤人子弟吧。
住了一宿鬆就匆匆返迴據點了。
秦衛國指定一名叫秦小花為負責人,讓運煤隊把兩把鐵釺兩把鐵鎬,幾把青銅武器帶給秦明。
在江邊,秦族長帶人用石頭泥土搭一梯形高台,沿江長5米,寬2米高2米。高台前修一碼頭,碼頭與路麵平齊。
伐一10多米長的粗鬆樹幹,粗頭在高台前岸上,細頭拴一長繩推入河中。水流最終使鬆木細端搭上對麵河岸。
秦衛國下水,扶著鬆木杆遊到對岸,真怕水裏出現鱷魚這類怪物呀。上岸後把鬆木橫在對岸。對用相同方法再橫兩根鬆木杆,在對岸用繩子平綁三杆。一簡易木橋就搭好了。
讓幾個膽子大的人腰拴繩子爬過木橋,又讓人把工具扔過來,幾個人就在河對岸搭起高台,因為人少一直到晚上高台也沒完成,他們又一一爬了迴來,嫌丟人,自己是遊迴來的。大家不解,問費這麽大力氣做這個幹什麽?
“要探索河對岸,利用河水運煤”
迴到部落秦衛國讓編織隊用粗繩織一張大網,1米多高但要15米長,他要建個攔河網,然後從河裏運貨物。
第二天,大家爬過去繼續修高台,下午才把高台完成。下麵是加寬橋麵,這次是粗頭放對岸,5根木杆放下去後,2根杆粗頭在這邊。把這10根鬆木杆一一抬上高台,並列綁好,此時鬆杆已經1米多寬。
這次大多數人可以走過去了。
暈高的人又是爬迴來的。
第三天,在河邊兩側釘下長木樁,把攔江網在水麵捆緊,網兩側長繩捆在兩側大樹上。
攔河網安裝完成,剩下的就差測試一步了。
第四天秦衛國帶人背著繩子和鐵鋸去第一個驛站。把砍伐下的竹子鋸成5米長,對齊在前端用斧子砍掉塊竹壁,用一3米長手臂粗橫杆捆好捆結實。然後在尾部同樣用繩子把橫杆捆好。中間不用砍直接綁兩道橫杆,一個5米長3米寬的竹筏做好了。
至於誰上去,別人能指望上嗎?
把長繩一端綁樹上,一端綁竹排上。大家把竹筏推入水中,秦衛國跳上竹筏,還算穩定,別人都大驚失色,大叫上來。
他擺擺手,示意大家把砍下的竹子遞給過來。最後細竹也被整捆遞過來。
又是一頓忙,用繩子一道一道捆好後,跳下竹排,又指揮人把十根竹子捆在一起。
然後拿一長竹杆跳上竹筏,讓大家把前麵那十根竹子扔水裏。讓大家迴部落,他鬆開拉著竹筏的繩子,竹筏平穩地順流而下。
第一次漂流開始了。
除了孤單沒什麽可耽心的,第一他水性不錯,第二這都是竹子,真落水隨手抓一根就行,第三,水寬十多米,一個猛子就到岸邊了。
坐在一捆竹子上連屁股都沒濕,秦衛國主要是跟蹤前麵的那捆竹子,如果順利,以後竹子砍完直接扔水裏,讓人在下遊撈就可以了
“完了,失誤了,有沒有人在攔網那等自己”泰衛國忽然想到。
等他到達攔截網這,果然旁邊一個人都沒有。前麵那捆竹子碰到網後直接打橫了。如果速度快遇到網,這站前麵後邊竹子在慣性下不得把人穿死。嚇得他趕緊用杆使勁支河底。減緩速度同時令竹筏打橫。好在沒有危險發生,跳上岸,喊人過來幫忙卸船。
終於開拓出一條水路。
等到眾人把竹子都弄上岸,又把竹筏拖上來後,都覺得族長太神了,一個人運迴來這麽大一堆竹子,這根本不是人幹的事,不,是能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