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部落,把孩子交給巫。


    流水看著年輕的秦族長,目光中有欣賞也有忌憚。


    隨後成年俘虜被打散分到各隊。


    把俘虜領到岩石的隊伍時,岩石再次強烈要求去開拓新據點。在部落裏幹了一個多月的零活,隊員多有怨言。


    也是太忙了,忽略了這點,之前岩石提出過兩次,都被再等等應付過去。


    立刻答應岩石,明天出發,尋找第四據點,讓大家做好準備。


    天一亮吃過早飯,告別眾人,帶著女弓隊及岩石的第四據點隊伍出發了,這次還是向著後山探索,方向是西北。


    這次背了二十個背簍,大量生活必需品。依舊是女弓隊在前,輪流有人用長矛打草驚蛇,其他人手持弓箭。所過之處,受驚的動物們極難逃脫。其他人跟在後麵折枝斷草,開出羊腸小道,方便以後通行。


    一路走來采集了不少各種果子,還收了兩背簍的山核桃。野菜也釆了一些留著燉肉。


    從側麵翻過一座山後來到一個小山溝,山溝內有條溪流,溪流兩邊長滿了大片的蘆葦,這可是編席子的好東西。在這我們又收集一簍盧花,以後可以引火用。


    燉點野菜簡單對付一口之後,在獸皮上記錄下大概位置,繼續沿溪流向兩側探索,然後再斜著折迴溪水方向,基本上保持離水源一個小時的距離。


    傍晚在離開溪流兩百多米的地方找到一個山洞,山洞不大,住不下這麽多人。害怕天黑前找不到下一個落腳點,決定在這住一晚。


    把這做為臨時落腳點,女弓隊去狩獵,其他女人在附近撿些野菜和幹草幹柴,男人分四組去周圍下套。


    睡覺前秦葉提議,組團洗澡去,大家也是無事可做,就去溪流那一番嬉笑打鬧,玩夠了,迴到山洞想舒服舒服睡一覺。


    同樣,女人睡山洞。男人睡外麵。


    可這一夜睡的真不好,一大幫人擁擠在一個小洞內。唿嚕聲,咬牙聲,此起彼伏。遠處野獸也時常配合一下,嚎叫聲讓人心驚肉跳。


    秦族長被一陣嘎嘎的叫聲吵醒,“該死的野雞,最好別讓我逮到。”


    看大家也都陸續起來,出洞唿吸幾口新鮮空氣,舒舒服服伸個懶腰。


    大家分組去下套的地方巡視,結果十幾個套子,捉住四隻獸,一共收獲300來斤肉,夠吃幾天了。


    早飯後繼續向前探索。下午前麵出現一片山穀。


    這一片山穀很大,兩側都是大山,山穀中是一大片草原,草原寬四五裏,長度未知,那條溪流貫穿而過。


    在這裏發現了一群鹿,能有幾十隻,雖然這幫家夥警覺性不高,可速度快,別說追上,扔石頭的速度都沒它們快,最可恨的是跑了之後它們還迴來看看發生了什麽,傷害性不大,汙辱性極強。


    這是典型的傻麅子,想活捉的需要動點腦筋想想辦法。如果想打獵,女弓隊先散開再圍獵,一頓齊射,每次獵殺幾隻還是很容易的。可現在是趕路階段,昨天的肉都是負擔了。


    自從女弓隊負責狩獵,很少抓到活物。曾交待她們,如果不是食物緊缺,就盡量不要食草動物,多獵殺食肉動物。讓食草動物沒有天敵而大量繁殖,這樣才能持續發展。


    這片草原上野兔和野雞真是不少。可能是在溪邊喝水的原因,反正行進過程中,總有野雞撲啦啦地飛起,又紛紛被射落。


    射殺野雞一是為了吃肉二是為了羽毛,羽毛限製了箭的產量。


    又走十幾裏,才走到一個二百多米寬的山口。要是養殖的話,前後一堵,這裏就是一個天生牧場,太可惜了。


    到了山口往前看,又是樹林草原混雜在一起。現在離部落快兩天的路程了,不能再走了。征求岩石意見,在這裏紮營還是迴之前的山洞?這裏雖然沒什麽特產,搞養殖也是不錯選擇。以這裏為依托也可以仔細探索周邊,未來如何還真說不準。


    岩石也無奈,就選這裏吧,山洞那邊可以做為一個中轉點。


    然後就是選址,要有土有石有水有樹的地方。


    既然定位發展養殖,就要多捕捉活物。


    讓人先給砍來各種粗細的木杆,秦衛國要教這些人製作捕獸籠。建房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先可的自己的需求來。


    先用兩根一米多,兩根一米五的木棍捆一四方形,再捆一個帶兩長立杆的四方形。把兩米長的四根木根分別綁在兩個四方型框架上,隻留上麵和側麵,其他四個麵都用細杆相距五厘米綁緊。


    側麵安裝活動門,人可以從外麵打開。木籠上麵靠近側門位置留一半米寬的開口,其他地方用木杆封死。


    用細藤條編製一略小於開口的長方形平板當翻板。翻板兩端各留一套孔,中間留一十厘米左右方孔。


    用一拔皮的細直椴木杆橫穿藤條套孔,把椴木杆固定在籠子側門的橫梁上。


    再用藤條編織一小於方孔的踏板,用同樣方法安裝在翻板上。


    在側門兩立柱搭兩根光滑橫杆,兩立柱之間用細繩纏繞,目的是讓鳥在這一側無立足之地。


    用一根細繩拴在翻板中間位置,另一端繞過高處的光滑橫杆,拴一石頭做配重。調整石頭大小,當翻板承重即翻落,空載石頭靠重量又能把翻板拉迴水平為好。然後安裝限位銷,防止翻板被拉開,讓裏麵的動物逃脫。


    同樣方法安裝小踏板。目的是把體重輕的山雀蘇雀這類小鳥或鬆鼠翻進籠子,保護誘餌不被吃光,畢竟大翻板沒那麽靈敏。


    秦衛國對這籠子充滿信心,小時候就是這麽紮滾籠的,材料是高梁杆。這個隻是放大版而已,小時滾鳥,現在滾野雞罷了。


    幾個女人隻管忙活綁杆,也沒明白這是做什麽。當籠子完成之後,拿塊肉放在翻板上之後,肉掉進籠子,翻板又恢複厚樣,大家都覺得神奇無比。


    挑了幾個鮮豔的果子放在小踏板的軸上固定住。


    然後幾名戰士抬著籠子到草原深處的溪水邊安放好。又在這周邊布下了幾處套索,萬一有鹿或羊過來呢。


    迴到營地,女人們已經燉好了肉。吃完飯,男人挖地基搬石頭,女人割草編簾子。秦大族長則躺地上想如何大量抓兔子,活捉鹿與山羊,啥也不養都對不起這片草原。


    早上是被尿憋醒的。男人們去查看收獲,用五根長杆綁了個小踏板,招唿昨天一起去放籠子的幾個人出發,倒沒指望夜裏抓野雞,萬一早上有野雞去呢,何況我還要給兔子們送個踏板去。這是昨晚想到的,如果兔子能從踏板登上籠子豈不更妙了。


    到了地方一看,還真逮住一隻野雞,這個家夥後世太熟悉了:雉雞。綠頭巾,白圍脖,華麗的羽毛泛光澤。


    打開籠門抓走,搭上兔兒踏板,然後沿河往迴走,幾個人捉一隻雞咋想咋虧。


    迴到營地,告訴岩石先脫坯。坯幹透需要時間,必須趕在入冬下雪前把火炕建好,否則連山洞都沒有如何過冬。讓女人多紮籠子放在不同的地方。抓到的雞把翅膀的毛剪掉,暫時籠養。


    留下二十女弓隊負責狩獵,據點眼前仼務就是建房。最多半個月時間,建築隊過來支援。


    交待完,返迴部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原始社會之大秦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暇之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暇之魚並收藏原始社會之大秦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