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與鬆和巫閑聊到部落周邊情況。
巫說她們是從大山部落分離出來,沿著大河向下走了十幾天才到這裏,沿途因為怕找不到水源,沒敢離開大河太遠,中途遇到過其他部落一次。
部落前麵是森林,再遠走就是草原,但沒去過。西麵就是大樹部落了。
鬆說在原部落時,西麵是比較友好的石部落,後麵山中兩天距離有兩個不友好的部落,前麵草原深處有個叫鹿的大部落,除了交換物品外,沒衝突過,也沒啥交往。
每年樹葉變黃掉落時,月圓的那幾天,周圍部落都去草原的那個大部落去換東西。
聽完介紹,秦衛國有了危機感。前後都有大部落,還有兩個不友好的小部落,東麵大河對岸還不知道什麽情況呢。自己這悶頭發展,不事武備,不成別人嘴裏的肥肉了嗎?
現在情況下,拳硬才是道理,發展才是拳硬保障。
把自己擔心對他倆說了,鬆有過亡族經曆,對戰爭的殘酷也更加理解,他十分讚同族長的說法。
“捕魚工作女人完全可以承擔,這樣就把男人都替換下來了”鬆提儀。
“可以如之前那樣,選強壯的女人加入狩獵隊。”
秦衛國想了一下:“完全可以,我們現在並不需要拚力氣,訓練好的女人完全勝任弓箭手。
部落現在有弓80多把,箭600多支,無法造更多的箭是因為沒有羽毛了。
那就更狠點,訓練一支娘子軍。職業的弓箭手,平時打獵,戰時殺敵。
第二天一早。
“為適應新形勢的變化,除編織隊,製陶隊,煉油組外,所有女人暫停勞動,集訓三天,第四天選拔20人組建弓箭隊。捕魚隊空缺暫由男人補充。”
以秦葉為首的運輸隊女人最為激動,其實誰都知道這對新來的女人不公平,但現實又哪有絕對的公平,對於射箭,秦衛國更相信刻苦與天賦。
鬆上前補充:“所有男人除狩獵隊每早巡查所有陷阱,所有人參加集訓,項目弓箭,短矛投擲,長矛刺殺,耐力跑。
製陶,編織,熟皮人員任務不變,閑下來時幹些應緊的勞動。
哪個崗位缺人,抽調石部落學習人員補充。
10歲或1米以上的孩子都參加勞動及弓箭訓練。入選的弓箭手及男人訓練之餘繼續製作弓箭。目標120張弓,箭1千支。”
全族震動!要打仗了嗎?
秦衛國又接著下令
“今天閑暇人員集體製造弓箭。
熊大熊二去紮草人製作箭靶。
待選隊員散會去找巫領取弓箭,這期間男人不得與女人爭奪弓箭和箭靶。”
一道道命令下來。就一句話,一切為選拔女兵讓路。
射箭的姿勢和要領全部落早已知曉,剩下的就是天賦和個人努力了。
女人們練箭和男人也一樣。訓練後要相互按摩,緩解肌肉疲勞。原始人也沒那麽嬌氣,就是捏捏揉揉捶捶而已。
攻防一體,攻有了,那防呢?
猛的想到三國裏的藤甲兵隻怕火,但現在的人沒人會用火攻,如果能仿製出來,麵對石刀石斧和木槍,那不是無敵一樣存在?
最簡單的辦法是前後編兩片,用繩把兩片綁一起,上身甲就好了。頭呢,頭盔也做不出來,腿甲呢?算了還是先弄胸甲吧。
這事得親自動手,但要編織組輔助。
編藤板總不用自己親自幹吧。自己把握方向就好。找秦可卿她們去。
“可卿,可芝過來。”
“你倆先給我編這麽大的長方形藤板,要密實一點,馬上編。”秦衛國比劃一下大小形狀交待道。
“好”兩人馬上投入工作中。
秦衛國坐那在腦海中完善著設計,別人看上去,族長又在發呆。
秦可卿倆人先後把編好的藤板送過來。秦衛國拿起藤板就走,臨走交待兩人再編織60片來。對閉眼都可以編筐的她們來說,藤板更加簡單,就是小菜一碟。隻不過不知道族長要幹啥。
找個火塘坐那耐心地烤著藤板,加熱慢慢均勻彎曲,再加熱彎曲。
然後用兩粗繩連接上邊,從頭上套下。前後各一彎曲的藤板扣在身上,把兩側上下細繩分別係好,第一副最簡易的藤甲誕生了。
穿戴好的秦衛國先找個女人用棒子使勁擊打後背,雖沒有傷害但被打也一個趔趄。讓她換個姿勢用棒子紮,這迴妥妥的防住,看來這甲防刺效果要好於重器鈍擊。但對鈍擊傷害也吸收巨大。
所以找個女人沒找大力之流測試,是怕防不住再穿越一次。
又想找人射一箭試試,終究沒下這決心,萬一射偏直接射頭上呢。
其他人見族長怪模怪樣的本就好奇,這又擋住棒擊與衝刺,男人們馬上認識到這是防守的好東西,紛紛要試穿。試唄,本來就為你們做的。
接著又迴到編織隊,這次沒麻煩別人,自己動手編織藤條盾牌。這個更簡單,縮小的抬網,緯線藤條一根挨一根而已。然後把兩塊用繩子織在一起,中間再用粗繩子綁個把手。這種盾牌防砸防刺,被敵人砸頭時,手臂上抬就能護住頭部,被敵人紮刺時,用盾牌擋在身前即可。
然後把盾牌也交給可卿,讓她做完藤甲再照著製作20麵盾牌來。
選拔的日子終於到了。
第四天吃過早飯,大家來到靶場。五十六名女人分六組,每人二十支箭,二十米距離,人形靶,前二十入選。
幾乎所有族人都來看熱鬧,女子弓箭手,一聽就神氣。
秦葉做為隊長也是最早一批接觸弓箭的人,隨第一組出場。
二十箭十六中,贏得一片掌聲。
隨著比賽進行,絕大多數女人都達到十中。其中有一名為翠花的女人達到十七中,因為有相同箭數而並列,尤其是十三中的多達十一人,使二十七人入選。
決定加賽一次,這次是十箭,圓形靶。比人形靶難多了。目標一下縮小到五分之一。
結果秦葉以十箭八中奪得第一,翠花以十箭七中因第一輪第一奪得第二名,十箭五中全部入選,總人數22人,女子弓箭隊正式成立。簡稱女弓隊,秦葉為隊長,石部落來的石翠花副隊長。
誰都沒想到,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女魔隊就這樣誕生了。
隨後的男子比賽中同樣20箭,20米,用圓形靶。
比賽結果族長以全中奪得第一,大聰明19中奪得第二,鬆與另外兩人以18中奪得並列第三。
大力15中籍籍無名。把他給鬱悶的呢。熊大熊二倆呆貨也16中,成績居中,最差的兩人來自鬆的部落,隻有7中。
石部落的學員沒有訓練過,卻也躍躍欲試。十個男人中居然也有人射中一箭。從此這十個人也對射箭產生濃厚興趣。
除女子射箭隊人員,其他女人各歸各隊。女隊人員加入男隊一並進行體能訓練。
暫時每天早繞廣場10圈勻速跑,這可以提升有氧耐力,晚上俯臥撐100次,單杠引體向上50次提高臂力。
男人每天投短矛100次,長矛刺殺100次。
捕魚組完全由女人接手,男人並入脫坯人員參加勞動。
大家每天就是訓練,偶爾去江邊幫忙熟皮,順路查看坯的情況。現在部落這邊有五囗大鍋了,大家也習慣在這邊吃飯了。
時間過去了七天。
巫說她們是從大山部落分離出來,沿著大河向下走了十幾天才到這裏,沿途因為怕找不到水源,沒敢離開大河太遠,中途遇到過其他部落一次。
部落前麵是森林,再遠走就是草原,但沒去過。西麵就是大樹部落了。
鬆說在原部落時,西麵是比較友好的石部落,後麵山中兩天距離有兩個不友好的部落,前麵草原深處有個叫鹿的大部落,除了交換物品外,沒衝突過,也沒啥交往。
每年樹葉變黃掉落時,月圓的那幾天,周圍部落都去草原的那個大部落去換東西。
聽完介紹,秦衛國有了危機感。前後都有大部落,還有兩個不友好的小部落,東麵大河對岸還不知道什麽情況呢。自己這悶頭發展,不事武備,不成別人嘴裏的肥肉了嗎?
現在情況下,拳硬才是道理,發展才是拳硬保障。
把自己擔心對他倆說了,鬆有過亡族經曆,對戰爭的殘酷也更加理解,他十分讚同族長的說法。
“捕魚工作女人完全可以承擔,這樣就把男人都替換下來了”鬆提儀。
“可以如之前那樣,選強壯的女人加入狩獵隊。”
秦衛國想了一下:“完全可以,我們現在並不需要拚力氣,訓練好的女人完全勝任弓箭手。
部落現在有弓80多把,箭600多支,無法造更多的箭是因為沒有羽毛了。
那就更狠點,訓練一支娘子軍。職業的弓箭手,平時打獵,戰時殺敵。
第二天一早。
“為適應新形勢的變化,除編織隊,製陶隊,煉油組外,所有女人暫停勞動,集訓三天,第四天選拔20人組建弓箭隊。捕魚隊空缺暫由男人補充。”
以秦葉為首的運輸隊女人最為激動,其實誰都知道這對新來的女人不公平,但現實又哪有絕對的公平,對於射箭,秦衛國更相信刻苦與天賦。
鬆上前補充:“所有男人除狩獵隊每早巡查所有陷阱,所有人參加集訓,項目弓箭,短矛投擲,長矛刺殺,耐力跑。
製陶,編織,熟皮人員任務不變,閑下來時幹些應緊的勞動。
哪個崗位缺人,抽調石部落學習人員補充。
10歲或1米以上的孩子都參加勞動及弓箭訓練。入選的弓箭手及男人訓練之餘繼續製作弓箭。目標120張弓,箭1千支。”
全族震動!要打仗了嗎?
秦衛國又接著下令
“今天閑暇人員集體製造弓箭。
熊大熊二去紮草人製作箭靶。
待選隊員散會去找巫領取弓箭,這期間男人不得與女人爭奪弓箭和箭靶。”
一道道命令下來。就一句話,一切為選拔女兵讓路。
射箭的姿勢和要領全部落早已知曉,剩下的就是天賦和個人努力了。
女人們練箭和男人也一樣。訓練後要相互按摩,緩解肌肉疲勞。原始人也沒那麽嬌氣,就是捏捏揉揉捶捶而已。
攻防一體,攻有了,那防呢?
猛的想到三國裏的藤甲兵隻怕火,但現在的人沒人會用火攻,如果能仿製出來,麵對石刀石斧和木槍,那不是無敵一樣存在?
最簡單的辦法是前後編兩片,用繩把兩片綁一起,上身甲就好了。頭呢,頭盔也做不出來,腿甲呢?算了還是先弄胸甲吧。
這事得親自動手,但要編織組輔助。
編藤板總不用自己親自幹吧。自己把握方向就好。找秦可卿她們去。
“可卿,可芝過來。”
“你倆先給我編這麽大的長方形藤板,要密實一點,馬上編。”秦衛國比劃一下大小形狀交待道。
“好”兩人馬上投入工作中。
秦衛國坐那在腦海中完善著設計,別人看上去,族長又在發呆。
秦可卿倆人先後把編好的藤板送過來。秦衛國拿起藤板就走,臨走交待兩人再編織60片來。對閉眼都可以編筐的她們來說,藤板更加簡單,就是小菜一碟。隻不過不知道族長要幹啥。
找個火塘坐那耐心地烤著藤板,加熱慢慢均勻彎曲,再加熱彎曲。
然後用兩粗繩連接上邊,從頭上套下。前後各一彎曲的藤板扣在身上,把兩側上下細繩分別係好,第一副最簡易的藤甲誕生了。
穿戴好的秦衛國先找個女人用棒子使勁擊打後背,雖沒有傷害但被打也一個趔趄。讓她換個姿勢用棒子紮,這迴妥妥的防住,看來這甲防刺效果要好於重器鈍擊。但對鈍擊傷害也吸收巨大。
所以找個女人沒找大力之流測試,是怕防不住再穿越一次。
又想找人射一箭試試,終究沒下這決心,萬一射偏直接射頭上呢。
其他人見族長怪模怪樣的本就好奇,這又擋住棒擊與衝刺,男人們馬上認識到這是防守的好東西,紛紛要試穿。試唄,本來就為你們做的。
接著又迴到編織隊,這次沒麻煩別人,自己動手編織藤條盾牌。這個更簡單,縮小的抬網,緯線藤條一根挨一根而已。然後把兩塊用繩子織在一起,中間再用粗繩子綁個把手。這種盾牌防砸防刺,被敵人砸頭時,手臂上抬就能護住頭部,被敵人紮刺時,用盾牌擋在身前即可。
然後把盾牌也交給可卿,讓她做完藤甲再照著製作20麵盾牌來。
選拔的日子終於到了。
第四天吃過早飯,大家來到靶場。五十六名女人分六組,每人二十支箭,二十米距離,人形靶,前二十入選。
幾乎所有族人都來看熱鬧,女子弓箭手,一聽就神氣。
秦葉做為隊長也是最早一批接觸弓箭的人,隨第一組出場。
二十箭十六中,贏得一片掌聲。
隨著比賽進行,絕大多數女人都達到十中。其中有一名為翠花的女人達到十七中,因為有相同箭數而並列,尤其是十三中的多達十一人,使二十七人入選。
決定加賽一次,這次是十箭,圓形靶。比人形靶難多了。目標一下縮小到五分之一。
結果秦葉以十箭八中奪得第一,翠花以十箭七中因第一輪第一奪得第二名,十箭五中全部入選,總人數22人,女子弓箭隊正式成立。簡稱女弓隊,秦葉為隊長,石部落來的石翠花副隊長。
誰都沒想到,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女魔隊就這樣誕生了。
隨後的男子比賽中同樣20箭,20米,用圓形靶。
比賽結果族長以全中奪得第一,大聰明19中奪得第二,鬆與另外兩人以18中奪得並列第三。
大力15中籍籍無名。把他給鬱悶的呢。熊大熊二倆呆貨也16中,成績居中,最差的兩人來自鬆的部落,隻有7中。
石部落的學員沒有訓練過,卻也躍躍欲試。十個男人中居然也有人射中一箭。從此這十個人也對射箭產生濃厚興趣。
除女子射箭隊人員,其他女人各歸各隊。女隊人員加入男隊一並進行體能訓練。
暫時每天早繞廣場10圈勻速跑,這可以提升有氧耐力,晚上俯臥撐100次,單杠引體向上50次提高臂力。
男人每天投短矛100次,長矛刺殺100次。
捕魚組完全由女人接手,男人並入脫坯人員參加勞動。
大家每天就是訓練,偶爾去江邊幫忙熟皮,順路查看坯的情況。現在部落這邊有五囗大鍋了,大家也習慣在這邊吃飯了。
時間過去了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