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燙手的巨款
重生1979,帶著全村趕山致富 作者:甘蔗奶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趙鳴哥仨能夠獵殺那頭已經成為一方禍害的大人熊,張大山也是驚訝無比。
同時伴隨著深深的擔憂,在得知哥仨全須全尾沒受傷之後,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至於三個正式工的名額如何處理,張大山給出的解決方法十分簡單,你們讓67號林場管事兒的人幫你們倒騰出去不就完了!
你還真別說,這主意老道至極。
電話都還沒掛呢,陪趙鳴他們守在電話機旁邊的67號林場管事兒的人,就已經笑的見牙不見眼了。
有張大山這層關係在,67號林場的人肯定不會坑趙鳴他們。
三個正式工的名額放在眼下,所代表的含義絕不僅僅是用錢或者物能夠簡單概括的。
說句不好聽點的話,不論在哪個年代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的人都多了去了!
這哪是三個名額呀,這分明是三個天大的人情!
甚至67號林場的人都不用經手,隻用把他們選定的人介紹給趙鳴哥仨就行,至於雙方如何交換這個名額,人家不會管更不會插手。
即便這樣,最終得到名額的人也會對介紹人感激不盡,天大的人情必然會記在心裏一輩子。
這裏頭最關鍵的一點,趙鳴哥仨全都不是湯城縣的人。
在這地方沒一點社會關係,正式工的名額交換給誰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因為有這件事打底,加上已經在整個湯城縣鬧得沸沸揚揚的大人熊確實是趙鳴哥仨射殺的,不管是買下人熊屍體的2000塊還是懸賞花紅的那1000塊,支付的都格外爽快。
再加上三個正式工的名額,交換出去攏共到手了1200塊,趙鳴哥仨出來一趟,不但劃拉了三杆新槍,還賺了4200塊錢!
4200塊錢在眼巴前兒是個啥概念呢?
一個城裏的正式工,不吃不喝攢十多年才能攢下這麽多錢!
放在鄉下屯子裏,那就更了不得了!
趙鳴哥仨當中,在巡山打獵之前也就唐大虎家裏條件好一些。
就以唐大虎家為例,正經過日子,趕上好年景或許不會挨餓,但他們一家人忙活一年到頭,能見到的現金絕對不會超過50塊!
這年月的錢就是這麽金貴,就是這麽難賺!
和前兩次獵到花豹子不同,這迴到手的可全都是現金。
別說到了家裏麵會麵對何等的狀況,迴去路上坐在小火車裏,趙鳴哥仨就明顯感覺到了其他同行的人態度上的轉變。
有啥說啥,這麽大一筆擺在明麵上的錢,就連趙鳴總感覺心裏有點發虛。
這些錢,但想法子花出去才行。
你別說是在1980年發了一筆橫財,哪怕往後再推40年,但凡是有人突然之間暴富,還鬧的滿城風雨,都很容易最後整的一地雞毛。
這些錢得花在明麵上,而且不能糟踐了。
一路上趙鳴哥仨嘀嘀咕咕,合計來琢磨去,還真就想出一個法子。
迴到林清縣,下了小火車,哥仨直奔林業局,先找四舅爺張大山把花錢這事兒徹底完善一下。
“你仨能想起來這錢燒手,就算是老成了,還能琢磨出把這錢花的敞亮,實屬不易啊!”
辦公室裏,張大山頗有幾分老懷大慰的感覺。
“舅爺,俺們也實屬沒想到能得這老多錢!”
兩世為人,趙鳴太明白暴富加人盡皆知有多離譜了,後世中了彩票大獎連夜偷偷搬家遠走他鄉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更別提人人都窮的眼下了。
“就是因為沒想到,才會覺得這錢來的容易,你仨能不昏了頭,可就比大多數人強嘍!”
張大山笑嗬嗬,越看眼前這小哥仨,越覺得欣慰。
暴富之人忍不住瘋狂糟踐錢,甚至性情大變張牙舞爪,這樣的例子從古至今乃至往後幾十年比比皆是。
通常下場都不會太好。
張大山原本就擔心趙鳴哥仨突然得了這麽一大筆錢,會幹出什麽過分的事情。
早早就準備好了許多說辭,準備好好規勸教育一番。
結果沒想到,人家哥仨不但沒有被一筆巨款衝昏頭腦,反而在迴來的路上已經規劃好了這些錢的用處。
沒得說,身為長輩的張大山自然鼎力支持。
趙鳴哥仨想出來的花錢的招,實際上也算是老話重提。
冬天的時候,現在的114林場當初的紅旗林場因為特殊的氣候變化,囤積了大量的幹榛蘑。
通過滬上辦事處,以‘借’的名義,交換迴來大量當時還沒有改製的建設兵團急需的工業品。
那時候,滬上的兄弟單位就紛紛表示,希望建設兵團辦事處的同誌們,今後在每年春節前夕都多懷念一下家鄉的味道,多倒騰一些大興安嶺特產的山貨!
當時趙鳴就和鄭百川以及丁峰討論過這件事,組織屯子裏的鄉親們在入冬之前多劃拉點山貨,交換迴來一些工業品。
這裏頭有個最關鍵的點,第一次交易鄉親們的熱情肯定不會太過高漲。
畢竟別說是眼下了,哪怕再過幾十年,橫跨大半個國家的交換都聽著不怎麽靠譜。
真不能怨眼巴前兒的人眼皮子淺,實在是信息傳播太慢,大家見識普遍不高,大部分人都想象不到,因為糧食緊缺才會進山劃拉的那點兒山貨能夠輕易換迴來金貴無比的工業品!
所以當時趙鳴和鄭百川以及丁峰,隻能打算先小規模的交換幾迴,等所有人都見到實實在在的好東西被山貨換迴來之後,再開啟大規模的交換行動。
可是眼下,懷揣著4200塊錢的趙鳴哥仨,完全可以用這筆錢省去冗長的等待過程,從一開始就把山貨交換工業品的事情推到正軌!
“不過有一條,你仨得想清楚了,這筆錢折騰到最後,可能就能落下點搪瓷盆搪瓷茶缸啥的。”
還真不是張大山嚇唬趙鳴他們,別人說眼巴前兒了,就是再過十幾年,各種三角債多角債都是讓各個單位焦頭爛額的問題。
更別提趙鳴他們是以個人的身份參與其中。
“舅爺,啥錢不錢的真沒那麽重要,但凡形成了規矩,把咱們這老林子裏的好東西都換成實實在在的好玩意兒,讓大家夥都過上好日子,多少錢也換不來呀!”
同時伴隨著深深的擔憂,在得知哥仨全須全尾沒受傷之後,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至於三個正式工的名額如何處理,張大山給出的解決方法十分簡單,你們讓67號林場管事兒的人幫你們倒騰出去不就完了!
你還真別說,這主意老道至極。
電話都還沒掛呢,陪趙鳴他們守在電話機旁邊的67號林場管事兒的人,就已經笑的見牙不見眼了。
有張大山這層關係在,67號林場的人肯定不會坑趙鳴他們。
三個正式工的名額放在眼下,所代表的含義絕不僅僅是用錢或者物能夠簡單概括的。
說句不好聽點的話,不論在哪個年代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的人都多了去了!
這哪是三個名額呀,這分明是三個天大的人情!
甚至67號林場的人都不用經手,隻用把他們選定的人介紹給趙鳴哥仨就行,至於雙方如何交換這個名額,人家不會管更不會插手。
即便這樣,最終得到名額的人也會對介紹人感激不盡,天大的人情必然會記在心裏一輩子。
這裏頭最關鍵的一點,趙鳴哥仨全都不是湯城縣的人。
在這地方沒一點社會關係,正式工的名額交換給誰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因為有這件事打底,加上已經在整個湯城縣鬧得沸沸揚揚的大人熊確實是趙鳴哥仨射殺的,不管是買下人熊屍體的2000塊還是懸賞花紅的那1000塊,支付的都格外爽快。
再加上三個正式工的名額,交換出去攏共到手了1200塊,趙鳴哥仨出來一趟,不但劃拉了三杆新槍,還賺了4200塊錢!
4200塊錢在眼巴前兒是個啥概念呢?
一個城裏的正式工,不吃不喝攢十多年才能攢下這麽多錢!
放在鄉下屯子裏,那就更了不得了!
趙鳴哥仨當中,在巡山打獵之前也就唐大虎家裏條件好一些。
就以唐大虎家為例,正經過日子,趕上好年景或許不會挨餓,但他們一家人忙活一年到頭,能見到的現金絕對不會超過50塊!
這年月的錢就是這麽金貴,就是這麽難賺!
和前兩次獵到花豹子不同,這迴到手的可全都是現金。
別說到了家裏麵會麵對何等的狀況,迴去路上坐在小火車裏,趙鳴哥仨就明顯感覺到了其他同行的人態度上的轉變。
有啥說啥,這麽大一筆擺在明麵上的錢,就連趙鳴總感覺心裏有點發虛。
這些錢,但想法子花出去才行。
你別說是在1980年發了一筆橫財,哪怕往後再推40年,但凡是有人突然之間暴富,還鬧的滿城風雨,都很容易最後整的一地雞毛。
這些錢得花在明麵上,而且不能糟踐了。
一路上趙鳴哥仨嘀嘀咕咕,合計來琢磨去,還真就想出一個法子。
迴到林清縣,下了小火車,哥仨直奔林業局,先找四舅爺張大山把花錢這事兒徹底完善一下。
“你仨能想起來這錢燒手,就算是老成了,還能琢磨出把這錢花的敞亮,實屬不易啊!”
辦公室裏,張大山頗有幾分老懷大慰的感覺。
“舅爺,俺們也實屬沒想到能得這老多錢!”
兩世為人,趙鳴太明白暴富加人盡皆知有多離譜了,後世中了彩票大獎連夜偷偷搬家遠走他鄉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更別提人人都窮的眼下了。
“就是因為沒想到,才會覺得這錢來的容易,你仨能不昏了頭,可就比大多數人強嘍!”
張大山笑嗬嗬,越看眼前這小哥仨,越覺得欣慰。
暴富之人忍不住瘋狂糟踐錢,甚至性情大變張牙舞爪,這樣的例子從古至今乃至往後幾十年比比皆是。
通常下場都不會太好。
張大山原本就擔心趙鳴哥仨突然得了這麽一大筆錢,會幹出什麽過分的事情。
早早就準備好了許多說辭,準備好好規勸教育一番。
結果沒想到,人家哥仨不但沒有被一筆巨款衝昏頭腦,反而在迴來的路上已經規劃好了這些錢的用處。
沒得說,身為長輩的張大山自然鼎力支持。
趙鳴哥仨想出來的花錢的招,實際上也算是老話重提。
冬天的時候,現在的114林場當初的紅旗林場因為特殊的氣候變化,囤積了大量的幹榛蘑。
通過滬上辦事處,以‘借’的名義,交換迴來大量當時還沒有改製的建設兵團急需的工業品。
那時候,滬上的兄弟單位就紛紛表示,希望建設兵團辦事處的同誌們,今後在每年春節前夕都多懷念一下家鄉的味道,多倒騰一些大興安嶺特產的山貨!
當時趙鳴就和鄭百川以及丁峰討論過這件事,組織屯子裏的鄉親們在入冬之前多劃拉點山貨,交換迴來一些工業品。
這裏頭有個最關鍵的點,第一次交易鄉親們的熱情肯定不會太過高漲。
畢竟別說是眼下了,哪怕再過幾十年,橫跨大半個國家的交換都聽著不怎麽靠譜。
真不能怨眼巴前兒的人眼皮子淺,實在是信息傳播太慢,大家見識普遍不高,大部分人都想象不到,因為糧食緊缺才會進山劃拉的那點兒山貨能夠輕易換迴來金貴無比的工業品!
所以當時趙鳴和鄭百川以及丁峰,隻能打算先小規模的交換幾迴,等所有人都見到實實在在的好東西被山貨換迴來之後,再開啟大規模的交換行動。
可是眼下,懷揣著4200塊錢的趙鳴哥仨,完全可以用這筆錢省去冗長的等待過程,從一開始就把山貨交換工業品的事情推到正軌!
“不過有一條,你仨得想清楚了,這筆錢折騰到最後,可能就能落下點搪瓷盆搪瓷茶缸啥的。”
還真不是張大山嚇唬趙鳴他們,別人說眼巴前兒了,就是再過十幾年,各種三角債多角債都是讓各個單位焦頭爛額的問題。
更別提趙鳴他們是以個人的身份參與其中。
“舅爺,啥錢不錢的真沒那麽重要,但凡形成了規矩,把咱們這老林子裏的好東西都換成實實在在的好玩意兒,讓大家夥都過上好日子,多少錢也換不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