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接連的噩耗
穿梭異界之我來自現代 作者:就當減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潼穀關,如一座橫亙在甘州、渤州與通州三地交匯處的巍峨巨獸,扼守著至關重要的交通命脈,其地勢險峻奇絕,兩側高山對峙,中間一條狹長通道,仿若天塹,自古以來便是進出京城的咽喉要衝。從潼穀關出發,距離平義府之間僅僅隔著一座衡義府;而若要趕赴上京,同樣也隻需跨越這兩座府城,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潼穀關城牆高聳,城外護城河寬闊深邃,河水悠悠流淌,宛若一道天然的屏障。城內常年駐紮著兩萬夏國精銳軍隊。
入夜,潼穀關的北城牆上,輕風微微吹過,百夫長高櫃,腳步匆匆地來到守城都尉候齊身旁,他先是機警地環顧了一下四周,見並無旁人靠近,才壓低聲音說道:“姐夫,我那邊都已經準備妥當了,萬事俱備,就等著您這邊的準信兒了。”說罷,他眼中閃爍著貪婪與急切的光芒,緊緊盯著候齊。
候齊微微頷首,神色鎮定自若,低聲迴道:“好,你隻需牢牢守住城門,咱們這事就算是成了。切莫在這關鍵時刻掉鏈子,要是出了岔子,你我都得腦袋搬家。”
高櫃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笑聲在風中瑟瑟發抖:“哈哈,好呀姐夫,那頭可是許下了重諾,事成之後有千兩黃金呢!到時候,倘若墨國真能占領此地,咱們不但能拿到這筆巨款,還能加官進爵。就算他們運氣不佳,行動失敗了,隻要咱手裏攥著這筆錢,天下之大,何處去不得?這可是千載難逢、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機會呀。”一想到那黃澄澄的金子和威風八麵的官職,高櫃就激動得雙手微微顫抖。
候齊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輕聲嗬斥道:“先把你手頭的事兒幹好,別淨想著美事。等我升任主將,往後還能少得了你的好處?跟著我,保你榮華富貴享不盡。”
夜深了,墨色如濃稠的墨汁般肆意浸染著天空,候齊獨自站在城樓之上,可眼神卻透著幾分緊張與焦灼,不時地向著四周警惕觀望。突然間,幾聲清脆的鳥鳴傳入他的耳中,在這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突兀。候齊瞬間精神一振,仿若被一道電流擊中,他趕忙側耳細聽,須臾,又傳來兩聲鳥鳴,清脆而有節奏。
候齊心中一喜,知曉這是約定的信號,他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揮手示意看管吊橋的親衛。那幾個親衛訓練有素,立刻迅速地攪動起兩個巨大的絞盤,隨著一陣沉悶的嘎吱嘎吱聲,吊橋緩緩地開始下降;城門的千斤閘,也如同沉睡巨獸蘇醒一般,緩緩地升起,揚起一片塵土。高櫃見勢,立刻大聲吆喝著手下,將城門用力推開。當城門打開一道狹窄縫隙的時候,高櫃迫不及待地率先衝了出去,手中緊緊握著一支熊熊燃燒的火把,那火焰在風中搖曳跳躍,他將火把高舉過頭,在空中左右奮力揮舞起來,好似在召喚著什麽。
片刻之後,一陣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驟然響起,仿若洶湧澎湃的潮水奔騰而來,連腳下的大地都被震得瑟瑟發抖。僅僅片刻功夫,一匹高大矯健的戰馬如黑色閃電般率先飛奔而來,馬上的騎士身姿魁梧,威風凜凜,後麵的大隊人馬密密麻麻,如烏雲壓境般緊緊跟隨。帶頭的大漢,身高八尺有餘,虎背熊腰,渾身散發著濃烈的煞氣,手中緊握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大刀,刀刃在火把的映照下閃爍著嗜血的光芒。他毫不畏懼地直接衝過吊橋,如入無人之境般衝進潼穀關,隨後大隊人馬仿若洶湧洪流,唿嘯著也衝了進去。刹那間,城內喊殺聲四起,火光衝天,潼穀關就此淪陷。
上京,皇宮大殿之上,燈火通明,宛如白晝。皇帝劉堅身著龍袍,頭戴冕旒,端坐在那威嚴的龍椅之上,正與群臣們神色凝重地討論著邊關的諸多事宜。
忽然,殿外傳來一陣嘈雜之聲,打破了這份平靜。緊接著,就聽到有人聲嘶力竭地高唿:“邊關急報!邊關急報!”那聲音充滿了焦急與惶恐,仿若一道利刃劃破長空。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抬頭,齊刷刷地向外望去。就見一個風塵仆仆的士兵,衣衫襤褸,滿臉疲憊之色,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他一路狂奔,剛踏入大殿,撲通一聲就雙膝跪地,雙手撐地,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口中還斷斷續續地說著:“邊關……邊關急報!”說著,將信件雙手捧著,高高舉過頭頂。
劉堅見狀,微微皺眉,抬手輕輕一揮,一旁侍奉的黃錦立刻心領神會,快步上前,將信件取了過來。黃錦先是仔細地檢查了一下信件的封印,確保完好無損後,才雙手捧著,畢恭畢敬地遞給劉堅。
劉堅接過信件,緩緩打開,目光迅速掃過信上的內容,隻見他麵色越加凝重,仿若籠罩上了一層寒霜,眉頭緊緊擰成一個“川”字。片刻後,他將信件放到一邊,目光投向下麵跪著的士兵,聲音低沉而威嚴地說道:“你們現在是什麽狀況,如實說來,莫要遺漏半分。”
士兵連忙磕頭,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啟稟皇上,平義府如今被墨國敵軍三麵圍困,形勢萬分危急。更糟糕的是,城內糧草被敵軍細作焚毀十不存一,百姓們人心惶惶,士氣低落……”聽完士兵的講述,朝堂上下一片震驚,大臣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憂慮與驚恐。
劉堅揮揮手,示意武士將士兵帶了下去,讓他好生歇息。而後,他緩緩站起身來,目光掃過群臣,沉聲說道:“諸位愛卿,現在平義府被圍,糧草被燒,城內又有 20 多萬子民,食不果腹,生死一線。哪位愛卿可有良策?救百姓於水火,解朝廷之危局。”說罷,他目光灼灼地盯著大臣們,眼神中透著幾分期待與急切。
公孫舉身為朝中重臣,見此情景,趕忙出班,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後說道:“啟稟皇上,臣認為,當下之計,應當盡快將京城集結的 9 萬人馬派出,前去支援平義府。敵軍雖有 20 萬之眾,但我方援軍一到,兵力不相上下,又有堅固的城池作為倚靠,敵軍必然不敢戀戰,退去是早晚的事情。如此一來,既能解平義府燃眉之急,又能震懾敵軍,保我朝邊境安寧。”
公孫舉說得頭頭是道,大臣們聽後,紛紛點頭複議,他們心中也暗自盤算,覺得隻要援軍及時抵達平義府,憑借著堅固的城防和充足的兵力,敵軍退去確是大概率之事。
就在眾人商議之際,大殿外又傳來一陣唿喊聲:“邊關急報!邊關急報!”眾人皆是一愣,這接二連三的急報仿若一道道晴天霹靂,炸得人心神不寧。這時,就看一個士卒渾身鮮血淋漓,衣衫破碎不堪,背後還赫然插著 2 支箭羽,箭羽上的鮮血順著衣角滴答滴答地落下,在大殿的地磚上暈染出一朵朵刺目的血花。他腳步踉蹌,剛進入大殿,腳下一個踉蹌,便一頭栽倒在地。一旁的楊石眼疾手快,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一把將這名士卒扶住。士卒臉色慘白如紙,嘴唇毫無血色,用微弱得仿若蚊蠅哼哼的聲音說道:“潼穀關……失守!”而後,眼睛一翻,直接就昏死了過去。
劉堅見狀,大驚失色,連忙高聲喊道:“快!快!快傳禦醫!一定要把他給我救活,朕要知曉詳情。”殿前武士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將士卒抬了下去。
黃錦早已快步走到士卒身旁,將他身上染血的信拿了下來,雙手遞給皇上劉堅。劉堅顫抖著接過信,展開一看,隻見他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仿若暴怒的雄獅,一巴掌狠狠地拍在桌上,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來,茶水濺了一地。他反手將信遞給黃錦,咬著牙說道:“你宣讀一下。”
黃錦接過信,清了清嗓子,開始宣讀。隨著他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眾人的臉色愈發難看,聽完信的內容,大殿之內仿若被施了靜音咒一般,鴉雀無聲,落針可聞。片刻後,大臣們依然沒有人說話,一個個仿若霜打的茄子,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
劉堅強壓著心頭的怒火,沉聲問道:“諸位愛卿,可有良策?如今潼穀關被敵軍偷襲失守,平義府危在旦夕,百姓受苦,朝廷蒙羞,你們倒是說話呀!”可是,大殿內依然無人應答,隻有死一般的寂靜。
劉堅見此情景,心中的怒火仿若被澆了一桶熱油,蹭地一下熊熊燃燒起來,他又怒喝道:“平日裏你們在這朝堂之上,不是吵得很厲害嗎?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爭得麵紅耳赤。這時候怎麽都不說話了?真當朕是可欺之人嗎?國家危難當頭,你們身為臣子,就這般袖手旁觀?”
眾位大臣嚇得渾身一顫,連忙躬身行禮,齊聲說道:“臣等有罪。”那聲音此起彼伏,卻透著幾分心虛與惶恐。
聽到這話,劉堅更加怒不可遏,他猛地站起身來,指著大臣們怒斥道:“有罪,有罪,你們當然有罪!一到關鍵時刻,你們就隻會說有罪,朝廷養你們這些屍位素餐的人何用?平日裏的精明勁兒都哪兒去了?”劉堅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仿若洪鍾,震得眾人耳鼓生疼,可大臣們依舊噤若寒蟬,無人敢輕易開口。
入夜,潼穀關的北城牆上,輕風微微吹過,百夫長高櫃,腳步匆匆地來到守城都尉候齊身旁,他先是機警地環顧了一下四周,見並無旁人靠近,才壓低聲音說道:“姐夫,我那邊都已經準備妥當了,萬事俱備,就等著您這邊的準信兒了。”說罷,他眼中閃爍著貪婪與急切的光芒,緊緊盯著候齊。
候齊微微頷首,神色鎮定自若,低聲迴道:“好,你隻需牢牢守住城門,咱們這事就算是成了。切莫在這關鍵時刻掉鏈子,要是出了岔子,你我都得腦袋搬家。”
高櫃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笑聲在風中瑟瑟發抖:“哈哈,好呀姐夫,那頭可是許下了重諾,事成之後有千兩黃金呢!到時候,倘若墨國真能占領此地,咱們不但能拿到這筆巨款,還能加官進爵。就算他們運氣不佳,行動失敗了,隻要咱手裏攥著這筆錢,天下之大,何處去不得?這可是千載難逢、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機會呀。”一想到那黃澄澄的金子和威風八麵的官職,高櫃就激動得雙手微微顫抖。
候齊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輕聲嗬斥道:“先把你手頭的事兒幹好,別淨想著美事。等我升任主將,往後還能少得了你的好處?跟著我,保你榮華富貴享不盡。”
夜深了,墨色如濃稠的墨汁般肆意浸染著天空,候齊獨自站在城樓之上,可眼神卻透著幾分緊張與焦灼,不時地向著四周警惕觀望。突然間,幾聲清脆的鳥鳴傳入他的耳中,在這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突兀。候齊瞬間精神一振,仿若被一道電流擊中,他趕忙側耳細聽,須臾,又傳來兩聲鳥鳴,清脆而有節奏。
候齊心中一喜,知曉這是約定的信號,他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揮手示意看管吊橋的親衛。那幾個親衛訓練有素,立刻迅速地攪動起兩個巨大的絞盤,隨著一陣沉悶的嘎吱嘎吱聲,吊橋緩緩地開始下降;城門的千斤閘,也如同沉睡巨獸蘇醒一般,緩緩地升起,揚起一片塵土。高櫃見勢,立刻大聲吆喝著手下,將城門用力推開。當城門打開一道狹窄縫隙的時候,高櫃迫不及待地率先衝了出去,手中緊緊握著一支熊熊燃燒的火把,那火焰在風中搖曳跳躍,他將火把高舉過頭,在空中左右奮力揮舞起來,好似在召喚著什麽。
片刻之後,一陣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驟然響起,仿若洶湧澎湃的潮水奔騰而來,連腳下的大地都被震得瑟瑟發抖。僅僅片刻功夫,一匹高大矯健的戰馬如黑色閃電般率先飛奔而來,馬上的騎士身姿魁梧,威風凜凜,後麵的大隊人馬密密麻麻,如烏雲壓境般緊緊跟隨。帶頭的大漢,身高八尺有餘,虎背熊腰,渾身散發著濃烈的煞氣,手中緊握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大刀,刀刃在火把的映照下閃爍著嗜血的光芒。他毫不畏懼地直接衝過吊橋,如入無人之境般衝進潼穀關,隨後大隊人馬仿若洶湧洪流,唿嘯著也衝了進去。刹那間,城內喊殺聲四起,火光衝天,潼穀關就此淪陷。
上京,皇宮大殿之上,燈火通明,宛如白晝。皇帝劉堅身著龍袍,頭戴冕旒,端坐在那威嚴的龍椅之上,正與群臣們神色凝重地討論著邊關的諸多事宜。
忽然,殿外傳來一陣嘈雜之聲,打破了這份平靜。緊接著,就聽到有人聲嘶力竭地高唿:“邊關急報!邊關急報!”那聲音充滿了焦急與惶恐,仿若一道利刃劃破長空。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抬頭,齊刷刷地向外望去。就見一個風塵仆仆的士兵,衣衫襤褸,滿臉疲憊之色,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他一路狂奔,剛踏入大殿,撲通一聲就雙膝跪地,雙手撐地,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口中還斷斷續續地說著:“邊關……邊關急報!”說著,將信件雙手捧著,高高舉過頭頂。
劉堅見狀,微微皺眉,抬手輕輕一揮,一旁侍奉的黃錦立刻心領神會,快步上前,將信件取了過來。黃錦先是仔細地檢查了一下信件的封印,確保完好無損後,才雙手捧著,畢恭畢敬地遞給劉堅。
劉堅接過信件,緩緩打開,目光迅速掃過信上的內容,隻見他麵色越加凝重,仿若籠罩上了一層寒霜,眉頭緊緊擰成一個“川”字。片刻後,他將信件放到一邊,目光投向下麵跪著的士兵,聲音低沉而威嚴地說道:“你們現在是什麽狀況,如實說來,莫要遺漏半分。”
士兵連忙磕頭,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啟稟皇上,平義府如今被墨國敵軍三麵圍困,形勢萬分危急。更糟糕的是,城內糧草被敵軍細作焚毀十不存一,百姓們人心惶惶,士氣低落……”聽完士兵的講述,朝堂上下一片震驚,大臣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憂慮與驚恐。
劉堅揮揮手,示意武士將士兵帶了下去,讓他好生歇息。而後,他緩緩站起身來,目光掃過群臣,沉聲說道:“諸位愛卿,現在平義府被圍,糧草被燒,城內又有 20 多萬子民,食不果腹,生死一線。哪位愛卿可有良策?救百姓於水火,解朝廷之危局。”說罷,他目光灼灼地盯著大臣們,眼神中透著幾分期待與急切。
公孫舉身為朝中重臣,見此情景,趕忙出班,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後說道:“啟稟皇上,臣認為,當下之計,應當盡快將京城集結的 9 萬人馬派出,前去支援平義府。敵軍雖有 20 萬之眾,但我方援軍一到,兵力不相上下,又有堅固的城池作為倚靠,敵軍必然不敢戀戰,退去是早晚的事情。如此一來,既能解平義府燃眉之急,又能震懾敵軍,保我朝邊境安寧。”
公孫舉說得頭頭是道,大臣們聽後,紛紛點頭複議,他們心中也暗自盤算,覺得隻要援軍及時抵達平義府,憑借著堅固的城防和充足的兵力,敵軍退去確是大概率之事。
就在眾人商議之際,大殿外又傳來一陣唿喊聲:“邊關急報!邊關急報!”眾人皆是一愣,這接二連三的急報仿若一道道晴天霹靂,炸得人心神不寧。這時,就看一個士卒渾身鮮血淋漓,衣衫破碎不堪,背後還赫然插著 2 支箭羽,箭羽上的鮮血順著衣角滴答滴答地落下,在大殿的地磚上暈染出一朵朵刺目的血花。他腳步踉蹌,剛進入大殿,腳下一個踉蹌,便一頭栽倒在地。一旁的楊石眼疾手快,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一把將這名士卒扶住。士卒臉色慘白如紙,嘴唇毫無血色,用微弱得仿若蚊蠅哼哼的聲音說道:“潼穀關……失守!”而後,眼睛一翻,直接就昏死了過去。
劉堅見狀,大驚失色,連忙高聲喊道:“快!快!快傳禦醫!一定要把他給我救活,朕要知曉詳情。”殿前武士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將士卒抬了下去。
黃錦早已快步走到士卒身旁,將他身上染血的信拿了下來,雙手遞給皇上劉堅。劉堅顫抖著接過信,展開一看,隻見他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仿若暴怒的雄獅,一巴掌狠狠地拍在桌上,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來,茶水濺了一地。他反手將信遞給黃錦,咬著牙說道:“你宣讀一下。”
黃錦接過信,清了清嗓子,開始宣讀。隨著他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眾人的臉色愈發難看,聽完信的內容,大殿之內仿若被施了靜音咒一般,鴉雀無聲,落針可聞。片刻後,大臣們依然沒有人說話,一個個仿若霜打的茄子,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
劉堅強壓著心頭的怒火,沉聲問道:“諸位愛卿,可有良策?如今潼穀關被敵軍偷襲失守,平義府危在旦夕,百姓受苦,朝廷蒙羞,你們倒是說話呀!”可是,大殿內依然無人應答,隻有死一般的寂靜。
劉堅見此情景,心中的怒火仿若被澆了一桶熱油,蹭地一下熊熊燃燒起來,他又怒喝道:“平日裏你們在這朝堂之上,不是吵得很厲害嗎?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爭得麵紅耳赤。這時候怎麽都不說話了?真當朕是可欺之人嗎?國家危難當頭,你們身為臣子,就這般袖手旁觀?”
眾位大臣嚇得渾身一顫,連忙躬身行禮,齊聲說道:“臣等有罪。”那聲音此起彼伏,卻透著幾分心虛與惶恐。
聽到這話,劉堅更加怒不可遏,他猛地站起身來,指著大臣們怒斥道:“有罪,有罪,你們當然有罪!一到關鍵時刻,你們就隻會說有罪,朝廷養你們這些屍位素餐的人何用?平日裏的精明勁兒都哪兒去了?”劉堅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仿若洪鍾,震得眾人耳鼓生疼,可大臣們依舊噤若寒蟬,無人敢輕易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