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八蛋王超,在打方雅晴的主意,沒那麽容易。方雅晴已經是自己的女朋友,誰都別想搶走。
這會兒,王誌明看到王超上了台,寄予厚望地說:“王超,現在可以開始鑒別了,隻要你鑒別成功,我一定重金酬謝!”
王超一聽重金酬謝,更是來了興致,說:“王老先生,那我開始了。”
隨後,王超拿著一個放大鏡,對著擺放的三十六個青花瓷仔細觀察。他是按照剛才迴答的五招來鑒別青花瓷真偽的,自然對於外部的紋飾非常注意。
可讓他意外的是,王超足足看了十分鍾,也沒有看出三十六個青花瓷外部的紋飾有什麽區別。原來這三十六個青花瓷外部特征完全一樣,不論王超怎麽仔細看,就是沒有任何區別。
接下來,王超鑒別造型,釉質,胎質,也沒有發現什麽不同。這下王超傻眼了,看來隻能從窯口來鑒別了。
王超不再用放大鏡,他拿出一個小手電,從青花瓷上口往下照。但遺憾的是,瓶口比較細小,他看不清瓶子裏麵的情景,隻能看到瓶口上部。
王超一個個仔細觀察,突然,他發現一個瓶口上部用一行繁體字寫著標識。王超並不認識繁體字,心想繁體字是古代的,而《鑒寶秘術》中也說,一般青花瓷的窯口在瓶口內,是用繁體字注明的。
王超不由得大喜,對著王誌明說:“王老先生,我發現真品了。”
“哦?!那快選出來。”王誌明高興地說。
王超趕緊將自己選中的那個青花瓷遞過來,這會兒看到方雅晴,很是得意地說:“方記者,這一次我準確無誤,你的節目資深珠寶鑒定師,非我莫屬。”
方雅晴這會兒沒有應聲,隻是對著王誌明說:“王老先生,您看看這青花瓷是不是真品?”
王誌明這會兒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問王超:“王超,你為什麽要選這個青花瓷啊?”
王超就將這青花瓷瓶口上部有繁體字的事兒說了,並說這就是窯口標注。
王誌明仔細地看過來,很想看清楚繁體字,無奈老眼昏花,字又小又模糊,隻能揉了揉眼睛。
“王老先生,我看到這些繁體字注明是元代的青花瓷,果然是祖傳寶貝,價值連城。”王超趁著王誌明揉眼睛,投其所好地說。其實王超根本不認識這些繁體字,他就是猜想元代的青花瓷最值錢。
王誌明被王超說得眉開眼笑,點點頭說:“還是年輕人眼力好啊!一下子認出了繁體字,不錯,這應該是真品。”
方雅晴這會兒以為王超鑒別出真品,心直口快地當眾宣布:“我宣布,王超經過仔細鑒別,已經選出——”
方雅晴還未將後麵的真品兩個字說出來,楊鋒就按捺不住,站起來舉手大聲說:“方記者,我反對!”
剛才王超在鑒別青花瓷的時候,楊鋒即使坐在最後一排,也跟著鑒別了一次。
楊鋒的透視眼不僅能夠遠視,還能夠拉近距離放大觀看,而且能夠透過青花瓷瓶身,看到裏麵的情景。
楊鋒的透視眼將三十六個青花瓷裏裏外外看了個透,心中有底了。
王超所選的青花瓷,他也用透視眼看了個遍。這明顯是假古董,王超竟然說是真古董,而王誌明老眼昏花喜歡聽好話,稀裏糊塗地相信他的鑒別,這讓楊鋒哪裏能夠保持鎮定。
楊鋒關鍵時刻大聲舉手反對,他的聲音具有無窮的穿透力,響徹整個直播大廳。
方雅晴看過去,發現是楊鋒,不由得一喜,對楊鋒說:“楊鋒,你來了,快上台吧!”
方雅晴對楊鋒展露春天般動人的微笑,讓楊鋒如沐春風。他從最後一排起身,往前麵走來。
在走道中行走,現場嘉賓和觀眾看到是個穿著發白橄欖綠的軍人,不由得微微皺起眉頭。
楊鋒絲毫不理會眾人不屑的眼神,精神抖擻地走上了展台,主動對著王誌明說:“王老先生,我叫楊鋒,非常榮幸認識您。”
“辨別古董,你行麽?”王誌明掃了一眼楊鋒身上的舊軍服,有些半信半疑。
“當然的,至少我能斷定王超選出來的是假古董。”楊鋒說這句話時,還用戲弄的眼神掃了一下王超。
王超好不容易鑒別出來,獲得了王誌明的認可,還差點就要被方雅晴宣布選對了。不想楊鋒卻冒出來了,攪黃了自己的美事,自然對楊鋒十分窩火,這會兒很不服氣地說:“楊鋒,你別瞎噴,我選的可是真的。”
王誌明這會兒也分不清真偽,對著楊鋒問:“年輕人,你說王超選的不是真的,那你說說理由。”
方雅晴這會兒也善意地提醒楊鋒:“楊鋒,這是鑒寶直播,你說的任何一句話,都需要有足夠的理由啊!”
“方記者,我當然是說話有理有據。鑒寶不難,你準備一個高清針孔攝像頭,就能夠判斷出王超所選的是假古董。”楊鋒充滿底氣地說。
方雅晴一聽,覺得有理,於是安排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將一個高清針孔攝像頭拿過來。
楊鋒接過高清針孔攝像頭,他讓方雅晴將攝像頭視頻輸出連接著展台上的超大電子屏,自己將探頭從王超選的那個青花瓷瓶口伸進去。
很快,超大電子屏上呈現出一行繁體字,這繁體字通過放大軟件放大,很清晰地呈現在電子屏上。
王誌明和方雅晴同時看過去,都認出來了,原來這行繁體字是“清代窯匠李石雲”幾個字。
“果然是假的啊!我這是祖傳的元代青花瓷,不可能留清代窯匠的名字。”王誌明這會兒一眼就看出來了,不由得大聲說。
原來王誌明祖傳青花瓷,是從清朝開始往下傳。先祖為了不讓元代青花瓷遺失或盜走,就請當時的知名窯匠李石雲做了許多高仿青花瓷。
“楊鋒,你是鑒寶牛人,人才啊!”王誌明這會兒豎起拇指朝著楊鋒誇口。
而方雅晴這會兒對楊鋒的鑒寶能力刮目相看,美美地看了楊鋒一眼。
這會兒,王誌明看到王超上了台,寄予厚望地說:“王超,現在可以開始鑒別了,隻要你鑒別成功,我一定重金酬謝!”
王超一聽重金酬謝,更是來了興致,說:“王老先生,那我開始了。”
隨後,王超拿著一個放大鏡,對著擺放的三十六個青花瓷仔細觀察。他是按照剛才迴答的五招來鑒別青花瓷真偽的,自然對於外部的紋飾非常注意。
可讓他意外的是,王超足足看了十分鍾,也沒有看出三十六個青花瓷外部的紋飾有什麽區別。原來這三十六個青花瓷外部特征完全一樣,不論王超怎麽仔細看,就是沒有任何區別。
接下來,王超鑒別造型,釉質,胎質,也沒有發現什麽不同。這下王超傻眼了,看來隻能從窯口來鑒別了。
王超不再用放大鏡,他拿出一個小手電,從青花瓷上口往下照。但遺憾的是,瓶口比較細小,他看不清瓶子裏麵的情景,隻能看到瓶口上部。
王超一個個仔細觀察,突然,他發現一個瓶口上部用一行繁體字寫著標識。王超並不認識繁體字,心想繁體字是古代的,而《鑒寶秘術》中也說,一般青花瓷的窯口在瓶口內,是用繁體字注明的。
王超不由得大喜,對著王誌明說:“王老先生,我發現真品了。”
“哦?!那快選出來。”王誌明高興地說。
王超趕緊將自己選中的那個青花瓷遞過來,這會兒看到方雅晴,很是得意地說:“方記者,這一次我準確無誤,你的節目資深珠寶鑒定師,非我莫屬。”
方雅晴這會兒沒有應聲,隻是對著王誌明說:“王老先生,您看看這青花瓷是不是真品?”
王誌明這會兒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問王超:“王超,你為什麽要選這個青花瓷啊?”
王超就將這青花瓷瓶口上部有繁體字的事兒說了,並說這就是窯口標注。
王誌明仔細地看過來,很想看清楚繁體字,無奈老眼昏花,字又小又模糊,隻能揉了揉眼睛。
“王老先生,我看到這些繁體字注明是元代的青花瓷,果然是祖傳寶貝,價值連城。”王超趁著王誌明揉眼睛,投其所好地說。其實王超根本不認識這些繁體字,他就是猜想元代的青花瓷最值錢。
王誌明被王超說得眉開眼笑,點點頭說:“還是年輕人眼力好啊!一下子認出了繁體字,不錯,這應該是真品。”
方雅晴這會兒以為王超鑒別出真品,心直口快地當眾宣布:“我宣布,王超經過仔細鑒別,已經選出——”
方雅晴還未將後麵的真品兩個字說出來,楊鋒就按捺不住,站起來舉手大聲說:“方記者,我反對!”
剛才王超在鑒別青花瓷的時候,楊鋒即使坐在最後一排,也跟著鑒別了一次。
楊鋒的透視眼不僅能夠遠視,還能夠拉近距離放大觀看,而且能夠透過青花瓷瓶身,看到裏麵的情景。
楊鋒的透視眼將三十六個青花瓷裏裏外外看了個透,心中有底了。
王超所選的青花瓷,他也用透視眼看了個遍。這明顯是假古董,王超竟然說是真古董,而王誌明老眼昏花喜歡聽好話,稀裏糊塗地相信他的鑒別,這讓楊鋒哪裏能夠保持鎮定。
楊鋒關鍵時刻大聲舉手反對,他的聲音具有無窮的穿透力,響徹整個直播大廳。
方雅晴看過去,發現是楊鋒,不由得一喜,對楊鋒說:“楊鋒,你來了,快上台吧!”
方雅晴對楊鋒展露春天般動人的微笑,讓楊鋒如沐春風。他從最後一排起身,往前麵走來。
在走道中行走,現場嘉賓和觀眾看到是個穿著發白橄欖綠的軍人,不由得微微皺起眉頭。
楊鋒絲毫不理會眾人不屑的眼神,精神抖擻地走上了展台,主動對著王誌明說:“王老先生,我叫楊鋒,非常榮幸認識您。”
“辨別古董,你行麽?”王誌明掃了一眼楊鋒身上的舊軍服,有些半信半疑。
“當然的,至少我能斷定王超選出來的是假古董。”楊鋒說這句話時,還用戲弄的眼神掃了一下王超。
王超好不容易鑒別出來,獲得了王誌明的認可,還差點就要被方雅晴宣布選對了。不想楊鋒卻冒出來了,攪黃了自己的美事,自然對楊鋒十分窩火,這會兒很不服氣地說:“楊鋒,你別瞎噴,我選的可是真的。”
王誌明這會兒也分不清真偽,對著楊鋒問:“年輕人,你說王超選的不是真的,那你說說理由。”
方雅晴這會兒也善意地提醒楊鋒:“楊鋒,這是鑒寶直播,你說的任何一句話,都需要有足夠的理由啊!”
“方記者,我當然是說話有理有據。鑒寶不難,你準備一個高清針孔攝像頭,就能夠判斷出王超所選的是假古董。”楊鋒充滿底氣地說。
方雅晴一聽,覺得有理,於是安排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將一個高清針孔攝像頭拿過來。
楊鋒接過高清針孔攝像頭,他讓方雅晴將攝像頭視頻輸出連接著展台上的超大電子屏,自己將探頭從王超選的那個青花瓷瓶口伸進去。
很快,超大電子屏上呈現出一行繁體字,這繁體字通過放大軟件放大,很清晰地呈現在電子屏上。
王誌明和方雅晴同時看過去,都認出來了,原來這行繁體字是“清代窯匠李石雲”幾個字。
“果然是假的啊!我這是祖傳的元代青花瓷,不可能留清代窯匠的名字。”王誌明這會兒一眼就看出來了,不由得大聲說。
原來王誌明祖傳青花瓷,是從清朝開始往下傳。先祖為了不讓元代青花瓷遺失或盜走,就請當時的知名窯匠李石雲做了許多高仿青花瓷。
“楊鋒,你是鑒寶牛人,人才啊!”王誌明這會兒豎起拇指朝著楊鋒誇口。
而方雅晴這會兒對楊鋒的鑒寶能力刮目相看,美美地看了楊鋒一眼。